历史上的七夼庵

作者:蒋惠民∵王颖

在南山旅游景区的西南方向,风光飘渺,松涛撼山。在白云深处,可见千年紫藤旁座落着七夼庵寺庙。这片古老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恰似一道人间仙境。藤萝坡上一株千年紫藤,攀附岩上。每年四月,古藤盛开,吸引着无数游人流连忘返。这里还有一座历史上被乡人称为庙上树、树下庙的穹隆顶无梁殿,殿顶的一株古柏,挺拔苍翠,十分奇特。所以,古藤、古柏、古殿至今闻名遐迩,共同构成七夼庵的“三绝奇观”。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定清禅院碑》记载,禅院始建于金大定四年(1164年),座落于大天山、小天山、凤凰岭、龙尾坡(又称盘龙山)附近,初名定清禅院、清泰庵,因其周围有七条山夼,故俗称七夼庵。庵庙附近有诸多名胜,缘于盘龙山的原因,古刹还俗称为卧龙寺、盘龙寺,但当地百姓至今仍沿袭七夼庵的俗名。

古人称七夼庵“前有成刚柞,后有桃儿顶,东有栗树林,西有藤萝坡。”旧时庙前的古柞树,挺生山岩,树干有数围;桃儿顶是一块巨石,形状如桃;寺东有株老栗树,仅主干上的树洞,即可容纳一个成年人,每年可产大量板栗;西边藤萝坡上古藤茎蔓绵延,攀岩附树,结成罘罳。庵庙院内有一口古井,位于东部的高台上,井中的山泉水至今清澈甘甜。昔日的七夼庵由山门、钟鼓楼、大殿、玉皇阁、三教堂、真武庙、砖塔、戏楼、僧房等建筑组成。康熙九年(1670年)黄县知县李蕃,感念庙中僧人清苦,免除了庵庙32亩地的税收,并立石碑为记,永不征收钱粮款项。1679年,黄县知县伦可久,率先捐款,县内善众出资响应,开凿山崖,大兴土木,共同进行重修的盛事。大殿内还有一幢1695年春重修七夼庵碑记,石碑通高7.8尺,宽2.2尺,全文570余字,上书“七夼庵新建两廊金刚韦驮殿,钟鼓楼,并重修大殿,玉皇阁、三教堂碑记”,碑文中记载了七夼庵的地理位置,叙述了高僧照德,法号月山,俗姓徐氏,黄县小阜庄人。自幼出家居住庵中,戒定修行,四方化缘,募集资财,决意重修七夼庵。遂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仲春开工,在佛殿前新建两廊、金刚韦驮殿、钟鼓楼,整修三教堂、玉皇阁。∵1694年秋末落成,1695年三月,刻石立碑记载此事。碑上文字为隶书体,古朴典雅。

大殿北侧为山岭,岭上高耸云霄的玉皇阁,习称北楼。阁上层奉祀玉皇与文昌帝君、魁星像,下层右为药王庙,左为碧霞宫。登上玉皇阁南望,玉峰直入眼底;西望山高水长,爽气拂人;东望芝山,若近若远,卢山飘渺云雾中;北俯可观览大海三仙岛之胜景。楼阁西院,为三教堂和12间僧舍。阁东有三座砖塔,高约丈余,是僧人的归宿之地。东南方向设有戏楼,为庙会时唱戏酬神场所。二十世纪初,定清禅院的方丈为沦茗。四十年代,是个姓尚的师傅住在庙里,传说是解甲归田之后,无家可归,才隐居此地修行。定清禅院为昔日卢山一大胜景,历代文人墨客均留下大量诗词吟咏。清代同治版《黄县志》中,收录有清代文人的赞美诗歌。在他们的笔下,古寺清静幽雅,景色怡人。现摘录其中四首以飨读者。

王国绅《登定清禅院北楼》

登楼出绝巅,步步踏云烟。昂首更无物,此身真到天。

万国围槛矮,午日金窗悬。独立风尘外,飘然我欲仙。

王曔《定清禅院题壁》

历尽巉岩逼翠微,万松阴里叩僧扉,奇花半笑如迎屐,古树低垂解掠衣。

漫道此中天地小,试看几面水山围,扪萝更上凌云阁,偏觅仙踪带月归。

戚兆泰《游定清禅院》俗名七夼庵

名庵藏邃谷,几曲绕流泉,花落无人渡,洞开不计年。

松涛飏梵韵,岚气远尘烟,荡涤胸中物,胜看秋水篇。

郑树基《游定清禅院》

引手叩朱扉,残花满径霏。麦风缘阁上,塔影入窗微。

池净人争饮,庭闲燕自飞。苔阶斜坐久,恰带夕阳归。

旧时,七夼庵是县太爷闲暇休憩之地,《龙口市村庄志》记有一则民间流传的轶闻:有一年,七夼庵举办庙会,黄县的县太爷乘轿游庙,住持僧尼以礼款待。午饭时,下人、轿夫等吃的是白面饽饽,县太爷吃的却是黑面饽饽。因身处圣地不便发作,推说不饿,忍饥下山。于是,僧尼把黑面饽饽送给了轿夫。半路上,轿夫们议论说,黑面饽饽比白面饽饽香,从未吃过。县太爷听后感到腹中饥饿难忍,就从轿夫手中要了一块,咬一口又香又甜,越嚼越有滋味。县太爷感到很遗憾,忙差人回庙询问其做法,并说是县太爷要黑面饽饽。寺中住持对差人讲,黑面饽饽的做法没什么两样,只是用的是栗子面,想要再吃黑面饽饽,只有等到明年。差人回报后,县太爷十分后悔。

民国时期,受战乱影响,古庙日趋冷落。1942年,七夼村王树宝等30余人在庵庙办起了兵工厂,两年时间制造钢枪600余支,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解放后,历经数代的古寺庙,逐渐废弃,仅剩一座破旧的无梁殿和其他建筑基址。1998年,南山集团筹资修建旅游景区,恢复了卧龙寺、泉水庵,并维修了无梁殿建筑。

来源:今日龙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