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明:佛教与和谐山西

-----和谐从心开始

五台山普寿寺律研部∵∵宝明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经济发展,人们拥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享受。但与此同时,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人们依然烦恼重重,痛苦不堪,家庭中亲情破灭,社会上人情淡薄,国际间动荡不安……。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建立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己经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和谐呢,从佛教的立场来看,首先应从人心开始。佛教就是一门心灵科学。佛陀在《华严经》中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按照佛陀的教义,心能主导一切,佛教中的所有修行法门都是用来治疗心理疾患的。所以,一个国家欲实现安定祥和、繁荣富强,也可以从佛法中寻求到相应的方法。

一、构造内心世界的宁静可以使社会和谐

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幸福的生活首先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内心的失衡就是迷失。佛教超凡入圣、去染成净的修行过程,就是使内心重新回归于安宁与和谐的过程。∵

佛教认为人的真如本性,天然具足,圆满无缺。由于“无明”,导致了各种欲望的生起,人生就失去了原本的幸福与宁静。这种无明主要体现在我执与法执两个方面。四大皆空,“我”本非常,而世人却执着于五蕴假合之身,放纵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我执”;一切事物都处在生、成、坏、灭的流转之中,而世人却执着地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实体,这就是“法执”。在我执、法执的驱使下,众生在欲望之潮中轮回流转,无有了期,导致了无穷无尽的痛苦。特别是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经济繁荣,物质富足,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精神生活的充实,反而滋生了焦虑、烦躁、自私等现代病,这是因为个人内心的欲求太高、贪欲过盛所致。∵

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及缘起性空理论,是对治众生无明的最好方法。∵“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处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法中,缘起缘灭,当体即空,无有我的实体。缘起性空中的“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这些道理正好对治众生的我法二执。通达了这些道理并能将此思想贯穿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就能达到“涅盘寂静”的境界,即超越了一切相对的观念和心灵的矛盾,内心达到高度的宁静与和谐。

当每一个个体的内心世界宁静和谐了,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社会就会宁静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的内涵非常丰富,但其核心是人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不同团体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以各种方法来开导众生、觉悟众生、解脱众生。

首先,佛教主张平等以待人。众生平等是佛教最为基本的思想之一。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本质、空性上没有任何差别。每一个生命,都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不可用分别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无条件地关爱与呵护。要平等以待人,实现社会的和谐,就要消除我见,因为“我见”是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之源。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性存在,但世人却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我见”。佛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情怀。∵

其次佛教提倡尊敬以待人。《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对他见到的四众,都恭敬礼拜,说:“我对你们深加尊敬,绝不敢心生轻贱,因为我深信你们都可以行菩萨道,皆可成佛。”就这样年年如此,期间也有人对他的举动讥笑、辱骂,但常不轻菩萨一点都不生气。甚至用杖木瓦石来打他,他避开仍然高声喊道:“我绝不轻视你们!”后来,打骂他的人都皈依了他。常不轻菩萨以独特的“行为艺术”树立了佛教尊敬以待人的光辉典范。∵

再次佛教体现宽容以待人。佛教慈悲为怀,对他人的过失用一颗博大的心胸来包容。主张要将心性修行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不为这八种妨碍人心志的因素所动,就是博大宽容的禅心,就可以用宽容之心待人,从而使社会充满和谐与友爱。

佛教的这些伦理道德要求,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守法自律、尽职尽责、爱心奉献、造福社会的精神不谋而合,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建构起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

三、大慈大悲的奉献精神可以使社会和谐∵

佛教普度众生,慈悲为怀。“慈”是无条件给人以快乐,“悲”是无条件拨除人的痛苦。∵

这种慈悲为怀、饶益众生的自我奉献精神,正是大乘佛教利他精神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所倡导的扶危济贫、乐于助人的牺牲奉献精神。佛教中的菩萨,意译为“觉有情”,即是使一切有情众生得到觉悟。维摩诘菩萨说“众生得病则菩萨病”,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赵州大师说“度驴度马,度一切众生”,都是佛教普度众生慈悲胸怀的生动显现。佛与菩萨“娑婆往来八千度”,不会停留在自己解脱之中,而是会无数次得回到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来救度众生,大乘佛教一直主张积极入世,普济苍生,以促进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更是注重把佛教的利他精神贯彻到社会实践中去,事实证明。佛教慈悲思想是构建和谐的实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四、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可以使社会和谐

佛教缘起论告诉我们,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形成。世间众生相依相存,每一个体、每一部分都要依赖于其它部分或他人、他类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所以宇宙的生命,乃是一个手足相连、圆融互摄的大生命,每一个人既然受惠于他人,也应当帮助他人,成就他人,尊重他人,对他人、他类给予普遍的关爱。∵

佛教认为,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生命主体与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差别、多样性的众生,只有在同一自然中和谐地存在,才能保证其自身的发展。古德曾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就说明“无情”的草木与“有情”的众生一样也具有生命。因此,放弃对自然贪婪的攫取,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使人与自然处在相依相存手足一体的亲和之中。∵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与之相伴随的,是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对资源的过度滥用。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降低物质方面的攫取,使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持清净无染,即可将西方净土落实于现实人间。由此可知,人和自然的融洽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备因素。∵∵

所以,要想和谐社会,和谐山西,就需要用佛教的精神来作为人们心中的导引,佛法具有唤醒迷茫众生的特殊功用。佛教蕴含了圆满和谐的真理,佛法能启悟众生的心性,它教人们转自私为奉献,转贪婪为布施,转战争为和平,只要人们能够尊奉佛陀

的教诲,从净化自心开始做起,普天之下定是一片祥和之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