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乎·真境——观云翔寺释迦牟尼说法图

张方

与别的游人不同,我初来云翔寺,因为会议的原因,怕耽误了时间,匆匆忙忙地穿过寺庙右侧的回廊直奔庙院深处的66慈氏图书馆,到了图书馆方知离会议召开还有点时间。于是,我信步拾阶而上,走上对面的一座唐代庙堂。

云自然是秋天里熟悉的浅淡的云,天自然是秋天里一惯素净的天,朱砂红的漆柱用倒影诠释着这个秋天里渐逝的光阴。庙堂巍峨庄严,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压迫感,反倒是让人生出一睹真容的迫切。走上石阶的当口,周遭的静谧以及远处波浪般次第涌来的诵经之声,忽叫人有了要整理整理人生岁月的冲动。刚刚还浮躁不安的心此时突然像栖巢的鸟儿安静下来。

只是转过身的一瞬,被云翔寺的第一处景震慑住了。在我眼前,一幅面积达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型彩绘画卷随着我目光的辗转徐徐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结满金叶的菩提树下,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宝莲须弥座上当众说法,神情自然沉静,惟妙惟肖;佛祖双唇微启,彷佛正有真言吐出,如真似幻;佛祖身着大红色的法衣,既强调了在整个画面上中心的位置,又渲染出吉瑞之兆。∵佛祖近旁有弟子迦叶、阿难、童子、罗汉等人护卫左右。近前方是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和骑白象的普贤菩萨一左一右护持,但画面似乎并不仅仅是体现着对称美学的传统格局,又对此别开生面,青狮与白象神态各异,笔触细腻,神兽之毛纹纤毫毕现,静中有动,更添栩栩如生之感。再远处是天王与金刚分立两边,神情各异,令人联想佛祖说法令其为之动容,∵细细端详,似有顿悟、渐悟、∵觉悟的神情。尤其是右边的一位金刚,双目圆睁,透过祥云,怒视下方,似在喝斥说法现场上无礼喧哗者,其面部神情极具威慑力,让人联想到画面之外的种种情形,这使得画面得以无限地拓展延伸,渐至整个说法圣境。画面边缘处的左右两簇人群与以佛祖为中心的群体有着些微的分离,但又有几朵祥云做过渡,所以既彰显出画面的整体美感,又令人不得不关注细节处的精致。譬如,画面中罗汉聚精会神听法时的神情,形态各异,有托腮沉思者,有倚仗而坐者,有垂脸自省者,有仰观仰止者,有捻指自语者,有点指慨然者,观者既体味出了说法的内容,又体味着听法者的心境,真是画里画外尽收于同一主题,令人叹服构思之精妙。细节处的美还体现在对更远处景物的描绘上,如玉女飞天,裙裾随风招展;孔雀或展示美屏,或栖于岩石之上,一上一下,遥相呼应:更有满池莲花,葳蕤生长,为宏大庄严的说法场增添了许多生命的活力,佛教的意义于不经意中也被那一朵朵舒展的清莲点化开来。

正当我伫立于画面前为画面之美所深深沉醉时,耳畔传来阵阵诵经之声。虽然前一时还知晓那是大雄宝殿前厅居士们虔诚地诵读之声,但后一时,面对这缤纷的佛的世界,竟让人以为那穿墙而过的正是来自佛的圣界,于是,我双目微合,用心享受这醍醐灌顶的幸福,心空灵澈亮起来,恍若直身于佛祖说法厅前,屏气凝神,领受这说法中的佛陀精神。

生命如白驹之过隙,只是瞬间,转尔回到了现世之中,但刚才那方寸间思维的腾挪,已使为刚来时的匆忙险些错过说法图前的参情而惭愧不已。莫非,尊重生命本真,珍受生活细节,正是这圣境所传达给世人的真境之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