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寺与唐兴桥

乐咏居士

唐兴寺,晋称石头寺。因唐代名僧智俨在此圆寂,筑石塔葬骨殖于寺旁,故又名石塔寺。

唐永徽六年(655年),着名书法家褚遂良因劝止高宗废王皇后欲立武则天为后而被贬潭州。一天,褚遂良登陶公山,见石塔寺寺宇宏伟,触景生情,想朝纲不振,禁不住悲从

心来,于是奋笔题写“大唐兴寺”四字,以暗示匡扶大唐之意,寺人遂将之刻为石额,于是,该寺又更名唐兴寺且一直沿用至今。

该寺位于陶公山上,原寺四周筑围墙,入山门即为钟鼓楼,门外有六角九层石塔即智俨所葬之处。该塔建于唐代,传塔内供唐初大将尉迟恭所用铁鞭。塔铭为唐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所作,刻于塔基。寺分三殿,前殿供弥勒佛,列四大天王、十八罗汉;正殿供释迦牟尼、药师及地藏菩萨等;后殿供千手观音。殿后辟一花园,其间苍松翠柏,水阁凉亭,景色十分宜人。

该寺曾于元末被毁,至明正统元年(1436年)复重建,后又多次毁而复修。清光绪13年(1887年),寺院遭遇匪劫,僧众四散,寺院方始败落。现寺院仅存“大唐兴寺”石额藏于市博物馆,寺址已改为唐兴寺小学。

唐兴桥位于窑湾陶公港与湘江交汇处,原名壶山桥,因比邻唐兴寺而得名。

唐兴桥始建于清初,由萧俊义等捐资修建,乾隆47年(1782年)及光绪年间,该桥进行过两次大修,光绪∵7年(1881年),时湘潭知县作护桥朱判,刻于石上,清顺治进士,江西玉山知县唐世徵曾写《重修唐兴桥记》。解放后的1950年与1983年,湘潭市***又组织进行过两次维修。

目前,此桥为本市城区内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