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梦名山

作者:■龚芳

雪窦寺“始于晋,兴于唐,盛于宋”。据雪窦寺志记载,宋代皇帝曾对雪窦寺颁发41道敕谕(《雪窦寺志》),其中最闻名的是北宋仁宗赵祯于景佑四年(103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颁发的《宋仁宗皇帝敕谕》。

广闻禅师的《应梦名山记》(刻于御书亭“应梦名山”碑的背面),向我们讲了一个仁宗梦游雪窦的故事。他说,一天晚上,仁宗赵祯偶得一梦,“梦游八极之表”。“八极”者,八方极远之地方也,“表”是屹然独立的突出物,意指拔地而起的山林。赵祯梦醒,恋念梦中所见美景,想查明梦游之处究系何地,即“诏召职方氏图天下山川以进”。他浏览了方氏所绘众多的山川图,见雪窦山“双流效奇,珠林挺秀”,“渊览超然,默契圣心”,断言此山就是他梦中所游之山。高兴之余,“宣赍优隆”,派内侍张履新从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专程来到雪窦山赠送礼物,豁免徭役,保护山林。

仁宗皇帝缘何梦见的美景酷似雪窦山?现任雪窦寺方丈怡藏法师在2007年9月18日的“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建设工程说明会暨奉化旅游推介会”上说:“在奉化有很多弥勒感应的故事,布袋和尚的形象深入人心。弥勒出现在五代后梁奉化长汀村,因为弥勒菩萨的感应,宋仁宗做了梦,醒来后,把梦中的景色画下来,让人去寻找与梦中相似的景色,正好与奉化雪窦山的景色相吻合,敕封这里‘应梦名山’”。我想,发生在五代的布袋弥勒,到了北宋给颂扬佛教的宋仁宗缘托一梦,在佛教中可能也是说得通的吧。

五代时,奉化曾出一名为契此之奇僧,据《宋高僧传》《名僧传抄》《奉化县志》称:契此曾出家于奉化城内的岳林寺,弘法于雪窦寺,归葬于中塔寺,居常杖荷一布袋自随,能预示人之吉凶,天之晴雨,及期每多奇验,人皆莫测,人们以布袋和尚呼之。后梁祯明三年(公元589)三月三日,寂于岳林寺东廊磐石之上,谢世时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始知其为弥勒化身。弥勒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长汀村人,出家、圆寂于奉化市区岳林禅寺,常去雪窦寺做佛事,因此岳林寺、雪窦寺均为“弥勒应迹圣地”。

世人以为布袋和尚即弥勒化身,以后塑其形象,代替印度籍的戴冠佛面弥勒,并把弥勒道场定位奉化,为所有中国佛教典籍所公认。

佛教有五大菩萨:弥勒、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弥勒位居五大菩萨之首,是未来佛。雪窦山是弥勒应迹圣地。因此,称雪窦山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雪窦寺是弥勒道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名至实归的结果。

稿件来源:奉化日报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