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漫记

文∵/∵夏雨飞

最早使我留有白马寺印象的,是“白马驮经”的故事。大意是:东汉时,汉明帝刘庄夜寐南宫,梦见一个高大金人,身长丈六,自西方来,在殿前飞绕。他以为西方有神,第二天早晨,便派人“西方取经”,因有白马驮经、佛像返回国都洛阳,故将所建之僧院命名为白马寺。该寺不仅是我国第一座古刹,而且珍藏了《贝叶经》、《四十二章经》、《僧祗戒心》等一大批佛教史上早期的佛学典籍,也是我国佛教界目前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果到了洛阳,不去白马寺走一走,那可真得称得上遗憾了。

白马寺背依雄伟苍劲的北邙山,面对历史上卓有名气、孕育了古代洛阳文明的洛河。在它的东面1.5公里处,古老的城垣依然断断续续地残存在地面之上,勾勒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使人依稀想见东汉洛阳城的风姿。白马寺是佛门弟子公尊的“祖庭”和“释源”,在青烟缭绕中,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和尚尼姑,在神坛前礼佛诵经,在钟磬木鱼声中,送去了人世间的寒暑春秋。

天王殿佛龛内供置着弥勒佛,亦叫“欢喜佛”。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为大乘菩萨之一,他居于兜率天。在释迦牟尼去世之后,再过若干万万年,弥勒由兜率天降临世间,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代替释迦牟尼讲经说法。他袒腹露肚,无拘无束,满脸堆笑,全无神的尊严,但那笑是一种智者的笑,是看穿一切的笑,是看透你心思的笑,是将世上一切纷争、一切烦恼、一切恩怨全都看破的笑。传说在隋唐时,广大农民因不堪忍受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曾多次打起“弥勒降生”的旗号,发动群众,举行起义。他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安慰,就是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一个充满幸福康乐的美好世界。在他面前,你会顿觉得渺小如沙粒。几分禅心或许能冲闯开你的“茅塞”。

大佛殿是寺内的主要殿堂。过去,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佛殿,系明代所重建,后虽经过重修,但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长方形的台基高约1米,东西面阔五间,长19.6米,南北进深四间,宽13.25米。顶作单檐九脊山式,筒瓦覆盖。正脊中央莲瓣之上饰有圆形“佛光”,正面陶塑“佛光普照”四个大字,背面陶塑“***常转”四个大字,两端饰鱼尾。飞檐高翘,其下为五铺作单抄双下昂头斗拱。殿内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像高2.4米。相传他二十九岁时出家修道。先后在深山修行六年,毫无结果。于是便于三十五岁那年,独自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经过“四十九天”,“感动天地”,“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得无上正真之道”终于成佛。他高高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安祥地俯视着芸芸人生,好像是在讲经说法。据说这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在此讲经中,他并不讲话,只是手持鲜花一朵,让众人揣猜究竟是什么意思,即所谓的“捻花示众”。他创立了佛教,后世佛徒对他加以神化,成了神通广大,威力无比,全智全能的神。

大佛殿内的后部,为观音菩萨。这里塑造了观音菩萨修道的场地,其内有鱼、龟戏游的南海,岩岭秀丽的普陀山,茂密的紫竹林等。佛教说,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心地善良,最喜欢解救人间苦难。在她的塑像左边置有净瓶,瓶内装的是“甘露水”,并插有柳枝,据说可消灾治病;右边有鹦鹉鸟,口衔念珠。表示“佛法无边”,诸有情类都可以被佛法感化。

白马寺像一个历史老人一样见证了佛教的兴衰史。东汉明帝时,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便在建成后的白马寺内奉佛译经。于是佛教便在伟大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之乡—洛河流域问世了。两位高僧成为中国佛教的开山鼻祖。至晋、南北朝时佛教大盛。佛教的传播,也有其社会环境的原因。当时,社会动乱不息,政局不稳,而佛教颇有教人止息纷争,积善行德的功能。它讲“灵魂不灭”,“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宣扬人的一生充满了无限痛苦。当然这有消极的一面。但它又讲,一个人的行为如果符合佛教的“法”,会在下一生有好报;如果不合佛教的“法”,下一生会得到恶报,或变做牛马、饿鬼,甚至入地狱,受万般之苦,这对愚昧的小老百姓的威慑力量是巨大的。为此,佛教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并曾经一度成为统治者约束百姓的精神武器。据唐史记载,武周垂拱元年,武则天指派薛怀义为白马寺住持,薛曾剃度力士一千余人为僧人;延载元年,封薛怀义为伐逆道行军大总管,领十八将军以击默啜,后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试想,薛怀义一个和尚,其尊贵达到了何等地步。传说唐代的白马寺的规模异常宏大,其山门几乎直抵洛河北岸。因僧舍距山门遥远,致有“跑马关山门”之说。

佛教不仅巧妙地帮助了皇帝,给了百姓一个虚幻的“天堂”和一个恐怖的“地狱”,还给了上层士大夫们一个幽雅的灵魂寄托之所。那些骚人墨客好像特别偏爱佛寺。着名诗人王昌龄夜宿白马寺,写下“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的句子,极力称赞寺院环境幽静,气候凉爽。唐代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写下了《宿白马寺诗》,“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描写了白马寺的破败和他心情的悲凉。明代嘉靖年,王诤留诗并草书,诗日:宝刹高标倚太清,使车停午驻飞旌。菩提树老风声远,卓锡云深鹤翅轻。喜见翻经僧入定,犹闻绕塔马悲鸣。匆匆到此匆匆去,檐葡何能顷刻生!其草书,飘逸洒脱,独具风采。白马寺的历代诗刻不胜枚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古时士大夫的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这又使我想起宋代的苏东坡来。苏轼在杭州为官时,因酷爱佛学,干脆在寺里办公,“多合旌旗导从出钱塘门。坡则自涌金门,从一老兵,泛舟绝湖而来,饭于普安院,徜徉灵隐天竺间,以吏牍自随。据案判决,落笔如风雨,分争辨讼,谈笑而办。已,与僚吏剧饮。薄晚,则乘马而归。”多么潇洒,多么有才情!东坡处理政务而不忘情于山水,喜爱山水又不延误了政务。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雅和治国平天下的作为高度和谐地集于一身,这正是古代士人最高的价值取向。他比那些毫无文学情趣只知一味钻营、时刻梦想着升官发财、贪污受贿、追求美色豪宅的官场老爷们不知要高明多少。

焚经台记录了佛教和道教的纷争。传说,东汉明帝时期,白马寺建成不久,贺正之、诸善信等五岳十八山观、太上三洞共六百九十名道士斥佛虚诳,上表汉明帝要“与西域胡僧较试优劣”,以论真伪。明帝遂令于白马寺南门外筑二高坛,东汉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元霄日,道士捧道教灵宝诸经六百余卷登西坛,佛徙捧佛像、佛舍利和《四十二章经》登东坛,用火焚烧,当场校验。结果呢?道经一霎时化为灰烬,随风飘去;而佛经、佛像、舍利烈火不燃,“且有神光五色见火中”,五色祥光盘旋如盖。此时,天乐四响,宝花如雨而下。诸善信等当场被活活气死,六百多名道士弃冠投佛出家。从此,佛法大兴!清代白马寺主持如锈有诗云:“榆档贝文是也非,要从烈焰定真机。行人指点塞烟外,日落荒台锁翠微。今之焚经台,已是再也觅不到它的遗踪了,仅存一土丘耳!

“古寺云深藓径封,离离百八动千峰。洛阳多少利名客,野店梦回第几舂。”白马寺悠扬的梵语音乐已渐渐隐去,咀嚼着《半夜钟》这首小诗的意境,耳边又似乎鸣响起那清亮浑厚的钟声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