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留云寺

王兴峰

琯头镇山兜村后门山有座六百余年历史的古刹??留云寺。我沿着四百余级花岗岩石阶,穿过“回谷留云”、“绮霞”、“涵光”三亭,拾级而上便到了留云寺。映入眼帘的是竖立在寺门口右侧那根雕刻着狮子头的花岗岩“石敢当”。我大惑不解:“不是佛法无边,佛门哪有这个禁忌?”同行的乡老笑着回答说:“相传留云寺僧尼不居三众,多者必生内讧,‘石敢当’能抵住寺前正右方那座怪石嶙峋山崖煞气,算是镇煞护寺之宝。”

古寺坐南朝北对着青芝莲花山峰,六扇五间分前、中、后三进土木结构,属明清建筑风格。寺中的“弥勒”、“韦驼”、“释迦牟尼”、“观世音”、“文殊”、“普贤”、“达摩”、“地藏王”诸佛都塑得慈眉善目,活灵活现。该寺住持释德通不善言谈,对于我们造访佛门净地,只是“阿弥陀佛”地招呼个不停。然寺内斋公,对留云寺掌故了如指掌,他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了留云寺变迁沉浮史。

六百年前,留云寺是“王氏宗祠”,有寺右的摩崖石刻为证:“岩隐苗示后箴:原系我祖,三槐苗裔,六叶芬敷,日孟伸季,维仲岸翁,甫生八世,思迩先茔,构祠此地……洪武十六年(1383)癸亥冬,良月吉日王岩隐立”。建祠不久,火禄后又一场台风,卷来一钵香炉,王氏族长见状忍痛割爱,舍祠建寺。后寺内供奉该“香炉”一钵,供养一僧。并因该地晴时晴岚暮霭;阴时云雾弥漫,取古诗“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之意,名“留云寺”。

清嘉庆乙亥年(1815)年,信士王无朗等人捐资数百银元重修,事后勒石寺右石崖上以记之。但留云寺僧众仍不过三,香火不盛。

民国初年,长乐籍和尚福来领徒儿志理主锡留云寺。通往留云寺的四百余级石阶旁榕、樟树木成荫;茶、兰盆花吐艳,鸟语花香,寺内香火鼎盛一时。

四十年代初,琯头镇定岐村惠恩师主持留云寺。他好掌术,山下村里青年登门求救者甚众。晚上,烛光之下,一柱香时辰把那些玩拳耍棒之徒练得腰酸腿疼,然后吃了“夜粥”,自得其乐各自回家了。惠恩师也常趁着月夜出寺散步。某夜归来见石阶上有一团灿灿金光盘旋,经久不散,走近却一无所有。夜里他又梦见一鹤发童颜老者说:“三层∵(级)阶座(台阶)上,七层阶座下,三盏黄金即古董。”翌日清晨,他拾级石阶上,在拐弯处果见三层石阶上有七级石阶,于是连挖带刨,结果挖出了一堆木炭,只好作罢。他自叹命中无财难强求,“莫不是平日自己嗜酒成性,无福收受横财”。他囔囔之后,卷起铺盖返乡务农去了。

一九七八年,宁德释清超师重修留云寺,从旧正梁上发现了“洪武十六年建”等字样,庙宇重焕光彩。继之比丘尼释德通主持留云寺,维修了大雄宝殿,尼房和斋堂。一九八九年,又利用地形傍岩扩建了观音阁大士殿,大士殿下重挖两洞。其中一洞可容百人,广达70多平方米,还挖出湮没数百年的“玉泉”古井一口,泉水是从岩层内渗透入井的,井水清澈见底,用它泡茶甜丝丝的,沁人心脾。山洞洁净荫凉,入夏村民多到此休憩,大家交口称赞这一天然避暑胜地。

一九九六年又集资建设一座”仙君殿”,一座“步云亭”,使留云寺布局错落有致。如今,寺院内拥有大小厅堂30余间,建筑面积近1200平方米,常住僧尼达七、八众,寺内香客不断,香火鼎盛,古刹重光,深得佛教界人士好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