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纪游——探古览胜(二)

◎作者:彭志群

绍兴城内有鼎足而立的三座名山,即府山、塔山、蕺山。府山在绍兴城西偏北,因山势状如卧龙,称卧龙山。据传越国大夫文种葬于此,故称种山,也有叫兴龙山,后因绍兴府衙设在东麓,故又名府山。府山,可谓集中了从春秋到现在2000多年的丰富多采的历史遗迹,它有"越王台"、"越王殿"、"望海亭";有唐宋摩岩刻石;有为纪念秋瑾的"风雨亭"和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烈士而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还有吴越王钱缪时所建的"蓬莱阁";北宋范仲淹所筑的清白堂,南宋会稽郡守汪纲所立的"秋风亭"和元代的"龙山诗巢"。现在都有遗迹可寻。府山现已辟为一座规模很大的公园,成为绍兴市区的风景点。我们步入府山公园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姹紫嫣红、群芳斗艳的大型花坛。花坛周围,雪松翠柏,傲然挺立,从花坛向东折,穿过林莽,就来到越国古迹"越王台"。据传,越王台,是纪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建的,其规模很大,"周六百二十步,台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门窗),高丈二尺五寸。"后废。南宋嘉定15年(1222年)知府汪纲在原地重建,高约10丈,形势雄伟,气象开豁,目极千里。抗日战争时被日机炸毁,1981年2月重建此台。红漆大门高约五米,每爿门宽约2米,门面板上钉七横排门钉。门洞顶端卷园,上建∵10来米高的楼房面宽20多米,门墙厚也有12多米,门前两边放有七八十公分高的石墩,四周置回廊,歇山顶。(我就坐在这石墩上拍张照片留念)

通过越王台大门北去大道∵(约六七米宽)至越王殿约六七十米。两边广场有两座竹亭,安置着两块一米多高的植物化石。据介绍化石形成距今已有亿万年,东首的柏树化石,西首的是松树化石,木化石虬鳞霜干,苍翠严然。它们系外域进贡之物。这两块化石时间之久,体形之大,保存之完好,是全国罕见。此外,就是青松翠柏。

越王殿是傍山而筑,富丽堂皇,气宇昂然,飞檐翘角,朱梁画栋,富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在抗日战争国难深重的初期,绍兴人民为继承和发扬越王勾践洗雪国耻的精神,构筑这座庄严宏伟的殿宇。(因它在∵历史上屡毁屡建)正中悬"越王殿"巨匾一块,两层台阶,均有石栏杆围着,可拾级而上。进入大殿,正中迎面而来的是越王勾践、大夫文种、范蠡三尊石刻立塑像,上方悬"卧薪尝胆"匾额一方,两旁墙上有四幅壁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十年生聚,越王亲率军士犒赏民众的画面"、"十年教训,勾践亲自训练军队的波澜壮阔的场面"以及"投醪河畔,越国民扶老携幼欢送越王和将士出征的雄壮场面"(我们在殿前拍照∵留念)唐李白有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只见鹧鸪飞。"

从越王台西边拾级而上,就可登临府山主峰,上有一座亭子名曰:"望海亭"。相传这里是越国大夫范蠡所建的飞翠楼的遗址,唐代曾改称越王亭。随着岁月的流逝,此亭屡废屡建,现在看到的望海亭是解放后重修的。不过与其说是在这里眺望大海(其实看不到大海)不如说一个饱览锦绣古城的一处好所在。

在"望海亭"北,有"文种墓"文种原是楚国人,是越国大夫辅佐勾践治国打败吴国。越王获胜称霸诸候后,他却遭到勾践的猜忌,伏剑自杀。此墓是1981年修复的。墓呈园形,用石块砌成墓前有一石亭,亭内树立一碑,碑的阳面刻着"越大夫文种墓"六个字,阴面冯亦摩撰写的"重修文种墓碑文"。在文种墓附近,就是许多唐、宋、明等朝代的摩崖刻石是极珍贵的文物。

纪念秋瑾烈士的"风雨亭"是在府山的西南角峰顶。在越王殿西面的大草坪上建有"革命烈士墓和壮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禹陵、禹庙是在绍兴市区南城东南六公里,再向东去即是绍兴有名的东湖。它处于会稽山麓、传为夏禹的陵墓。秦始皇和司马迁都∵曾上会稽探禹穴。陵坐东朝西、前为青石碑坊,入内为甬道∵,尽处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飞檐翘角,古朴庄严,亭内竖立明绍兴府知府南大吉书"大禹陵"三字巨碑,高4.1米。北有"咸若亭",南有清康熙51年(1712年)所立石碑二通,东为"禹穴"二字碑;西为"禹穴辨"碑,有毛奇龄跋。亭周围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雅清静。听说旧有陵殿,禹祠,现仅存遗址。(属省文物保护单位)

禹陵文物保护单位,新近将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建,有60多方碑,把有代表性的八方碑迁建在碑廊里,这批碑中有蝌蚪文碑,相传为大禹所书;有秦始皇东巡到会稽祭大禹,他的宰相李斯所书的小篆碑称李斯碑;有唐代开成年间的往生碑;有明代成化年间的水则碑;有山阴会稽两县的地形图碑;还有清代及民国的碑。

禹庙,紧靠禹陵,相传最早是禹的儿子启所建。现存的禹庙始建于梁大同11年(545年),以后又几经倾圮和修葺。禹庙的主体结构保持着清代早期的建筑风格。

我们从西首车站来,从西辕门入庙,当即看到一座石栅亭,内竖立一块大石碑,名为峋嵝碑,又称禹王碑。此碑字形奇特,唐韩愈曾有诗描写它:"蝌蚪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孥虎螭"。据说此碑为禹治水时所书刻,其实这是谬传。我国的汉字最早是殷墟的甲骨文,在此以前的文字就无确证。从专家考证,峋嵝碑的字原刻在湖南衡山县云密峰,故衡山又名峋嵝山。明代嘉靖20年(1541年)冬,绍兴知府张明道得岳麓书院拓本,重新摹勒石上,置放于此,并筑石亭栏杆保护。我们经过峋嵝碑向北穿过棂星门,登上百步金阶,就是祭厅或称拜厅,是历代以来成为祭祀大禹的地方。左右置东西两庑,放置历代歌颂大禹功绩的碑石,经过祭厅,重檐飞角,画栋雕梁的大殿迎面矗立,大殿屋脊上塑有游龙、逆龙、凤凰。那逆龙背插利剑的造型,使我们想起这位古代治水英雄与洪水作殊死搏斗的情景。

大殿正中平台上,塑有大禹立像,高达六米,身穿黑底朱雀双龙华衮,双手捧圭,冕旒之下面部充满忧国忧民之情,表现出那种"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苍生"的伟大抱负。大殿两侧粗大石柱子上楹联曰:

"∵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

大殿前左侧,有上座御碑亭,碑文是清乾隆所书,大殿东南小坡上是有名的"窆石亭",亭内兀立着高2.6米,状若秤锤的"窆石"。它顶端有一个碗口那么大的孔,传说中,这块"窆石"是大禹下葬时所用的一种工具,也有一种说法,是他下葬后的镇石,即是陵墓所在的标志,所以有说,在这块"窆石"之下,才是大禹的真正埋葬的地方,这块奇石引起众多游人的兴趣,长年累月,已被人摸得很光滑。有人说,它是一块不祥之石,但我不信邪。于是一个人单独坐在它木栏杆边拍一张照片留念。在此亭旁还有石碑两方,上书"石纽"、"禹穴"。传说大禹生于西羌石纽村,葬于会稽故有此两方碑。

大禹:传说中的夏后氏部落长,炎黄部落联盟领袖,夏朝的创建者,姒姓,亦称大禹、夏禹、戍禹,鲧之子,奉舜命治水,接受其父鲧治水失败的教训,立足于疏导。"劳身焦思,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使从民得以平土而居,后以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相传曾经铸造九鼎,将疆域划为九洲。10年后,东巡狩,至于会稽(绍兴)而崩,葬于会稽山。

关于"窆石亭"里的空窆石,鲁迅曾经作过几番考证研究,撰写一篇《会稽禹庙窆石考》指出:窆石即为"碣",乃古代刻石的一种。他考定的刻辞篆文共得十七个半字,比前人多识二个半字,并断定篆文刻于三国孙吴时代,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窆石上还有龙朝夫的题诗,鲁迅也作了辩释诗曰:"沐雨栉风无暇日,胼胝还见圣功劳。古柏参天表元气,梅梁赴海作海涛。至今遗迹衣冠在,长使空山魑魅号,欲觅冢陵寻窆石,山僧为我剪蓬蒿。"石上后人题刻,以宋代"会稽令赵与陞来游,男孟握侍"和元代"员峤真逸来游,皇庆元年八月八日"最为着称,而且刻字还能识读。近代绍兴着名书法家徐生翁在空窆石上也有题刻曰:"会稽山万古,此石万古"。

兰亭,处于绍兴城西南约25华里的兰清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经在这一带种过兰花。东晋穆帝永和9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此日临水为祭以清除不祥)。他列坐水边,让盛酒的羽觞傺水的上游放出,循流而下,流到某人面前,某人就得即席赋诗,不然罚酒三觞。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之作序,记下宴集的盛况,写出与会诸人的观感,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他还当场精书了这篇序,写得遒媚劲健,成为后世人称道的《兰亭帖》。据说,《兰亭帖》真迹已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不复存在,现在的《兰亭帖》是拓本。名士雅集,名文记盛,名书传世。这就使得原来已有山水竹树之胜的兰亭更加出名,吸引了许多游人前往观赏。据记载:早在两百多年以前到这里来游览的人就络绎不绝。于是我们也去兰亭一游。

现今的兰亭建于明嘉靖27年(1548年),由于历史变迁,亭址已非原地,但是仍然依山傍水,竹木掩映,正如《兰亭集序》所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座幽雅别致的江南园林。入门,穿过一条修竹夹道∵的石砌小径,迎面就是刻着"鹅池"两个赫赫大字的石碑。传说王羲之刚写好"鹅"字时,忽闻皇帝圣旨下达,连忙搁笔接旨,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碑置在一座三角形的亭中,此亭构筑精致,独具一格,亭畔一泓碧水,即为鹅池。只见几只白鹅悠然嬉水,"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相映成趣,不禁使人想起王羲之以字换鹅的故事。

我们过了鹅池就到了"流觞亭",亭的周围有木雕长窗,外有走廊环绕,翘角飞檐,古色古香,亭正面悬着一方匾额,上书"流觞亭"三个金字,亭内陈列了一幅《流觞曲水》图,画的就是"修禊"的盛况。在流觞亭前面,曲水叠石,相传就是王羲之等人修禊流觞、饮酒、赋诗的地方。

在流觞亭的右侧有"小兰亭",亭内竖立石碑一方,镌刻有"兰亭"二字,为清康熙手书。但石碑断为三截后连接起来的,其中"兰"字尚缺尾笔,"亭"字缺一头笔。听说这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的。亭旁也有一水池,飞檐水影,别有佳趣。在此左侧,便是右军祠(王羲之曾历任会稽内史和右军将军)其建筑形式古雅别致。祠前清水流动,祠内一泓池水,即为"墨池",池中有一四角方亭,即是"墨华池",南北两端有石板小桥相通。池两侧的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咏石刻多方,大都是历代书法家临摹这位书圣的遗墨。

在流觞亭后有一块巨大的御碑,碑高六点八米,宽二点六米,厚零点四米据说重达三万六千余斤。碑的正面镌刻着清代康熙癸酉(1693年)春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的阴面是清乾隆书写的《兰亭即事》七律一首,诗云:"向慕山阴镜上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若称佳地,觞咏于今纪胜名……"。表达了这位游遍全国各地名胜古迹的皇帝对兰亭的倾慕之情。御碑四周及顶额、底座都雕有龙、凤、牡丹及祥云等图案,雕刻精细,造型优美。

兰亭是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文运方随国运盛,心花喜逐笔花生。"听说,近年来,当代许多书法家每逢三月初三都奔赴兰亭怀古续胜,举行追仿修禊流觞咏怀的兰亭书会。

王羲之(321-379年)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因有"王右军"之称,他出身于书法家家庭,从小就得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勤学苦练,取前辈书法之所长,又敢于创新将秦汉篆隶之妙融于正行草体内,创造出妍美的新体字。

兰亭王右军祠中有一副楹联:"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表达了王羲之无意仕途,放迹山水的旷达性格。人们称之"小书圣"的王献之,是其儿子,他也擅长书法是古代有名的书法家,后人把他父子俩合称为"二王"。后人评论他们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马行空,游行自在"、"龙飞凤舞,铁划银钩"。故有陆游诗曰:"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的叹息。昭陵是埋葬唐太宗的陵墓。

沈园,位于绍兴市区东南隅的洋河弄内,原是宋代越中着名的园林之一,占地10余亩,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叠石,景色极佳。其中葫芦形的水池仍是当年的景物,池畔垂柳依依,绿枝如丝,池中碧水盈盈,萍藻繁茂,池上架有贴近水面的一座石板小桥,宛如系在葫芦颈上的一条绸带。园内辟有"陆游纪念堂",悬挂着陆游的画像,陈列着陆游的着作及其它有关文物。

沈园虽不很显眼,但数百年来,人们怀念这位爱国诗人,同情他的爱情生活不幸遭遇。沈园仍然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来此游览瞻观。

据史藉记载:陆游初娶表妹唐琬,琴瑟甚和,却得不到陆母欢心。陆游难违母命,被迫与唐琬分袂。后来,唐婉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年后的一天,他们春游沈园,邂逅相遇。陆游无限悲戚,唐婉也感慨不已。正当陆游默然无言,暗自伤神之际,唐琬送来酒肴,款待陆游。陆游不禁往事重忆,百感交集,就提笔在一堵粉墙上题写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莫!莫!莫!

八百多年来,这首词一直脍炙人口,传为绝唱,这爱情的创伤,以至抱恨终生,陆游六十八岁那年重游沈园,赋诗一首云: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悠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他七十时。又来到沈园,作《沈园》诗二首,"七绝":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是年12月2日,他夜梦沈园,诗: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他去世前一年,还记着沈园,诗四首,其中一首: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他一生勤于写作,以至老年还是:"无诗三日却堪忧"着有《剑南集稿》,《入蜀记》等,话到八十六岁去世。

塔山,是绍兴城内的名山之一,在解放路南端城内,因山上有应天塔,故名塔山。塔山峰巅上的应天塔,始建于晋末,历代均有修葺,塔内尚存明嘉靖13年修缮塔时的砖雕数十方,有文∵字记载,也有图案,特别是二方佛像,线条清晰,是有价值的砖雕艺术。塔呈六边形,高30米,七层古塔,原可缘梯而上烧香,远眺,古城风貌,一览无遗。因在1910年元宵节善男信女们上塔烧香不慎失火,楼板、楼梯尽付一炬。故此,现在变成了一座空心砖塔,此外,在塔山上古迹很多,如宝林寺、圣母阁等等∵。

大善塔在绍兴城内解放北路大街西首,建于梁武帝天监3年(504年),塔旁原有越域古刹大善寺,现为绍兴市内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店。大善塔高耸市区,它高约四十米,六面七层,顶端为圆柱形,上盖铁帽,重约五千斤,塔身是砖石结构,挺拔壮观,距今已千四百多年,历代多次修葺,现在的大善塔是明永乐元年重修的。解放后也进行一次规规模较大的维修,它是绍兴市内最高的建筑物,听说塔内也如塔山应天塔一样本来可以缘木梯而上,而因失火烧掉现成空心塔,它和塔山应天塔如象航船上前后二桅杆遥立在市区内,是绍兴市区的标志。

绍兴古城不很大,最热闹的地方要算那条南北通道解放路,店挨店,真有一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派头,和宁波市区不相上下。

但那条条散落其间的街坊里弄,却地地道道是古城的风貌,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黑瓦。摆足了水乡的别致的就是那一个个在历史上写下重重一笔的风流人物的故居,也往往要曲径通幽,在一道狭长的小巷里忽然冒出一座漂亮的庭院小巧别致。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鲁迅故居,王羲之的戒珠寺,徐文长的青藤书屋,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何以都出在这座普通的小城里?真应了地灵人杰的那句话了。

一方水土有一番风物,乌黑的毡帽,用脚划掌,手掌舵的乌蓬船,就是绍兴的霉干菜、茴香豆、臭豆腐和黄酒更是驰名中外的美味。如今,华灯初上,由一家人合办的大排档酒楼又为古城增添了时代气息。晚上我们也要进门去看看。几日来游览了绍兴,是浸润在青山绿水之间,文物古气氛中,而忽略了那整个水乡的特色。这里桥多达三千余座,那些桥名也饶有趣味,如"杏卖桥"是得名于陆放翁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题扇桥"是王羲之题扇之处。"八字桥"是有七百多年历史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经南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重修至今,桥形象八字,造型优美。在绍兴众多桥中有独特的姿态,当我们站在桥上眺望水乡景色,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从那青沥沥的石板路上,飞架河道上的古纤道。曲曲折折的溪流中,又能感触到绍兴的古色古香的气味来。

绍兴,真是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呵。

来此第五日告别了绍兴古城,直往杭州来。(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