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光寺的奥秘

应该说,我省黄山的地形和建筑群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典范。以慈光寺为例来说,就奥秘无穷。

笔者记得,在黄山未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查过我国上报的材料后,要黄山建个自然文史博物馆作为对外的窗口。[被屏蔽广告]

有关领导便动员我担当博物馆筹备组主任职务,于是,1989年5月,我来到了博物馆筹备组所在地慈光寺。我和几位青年人一起,边学习,边工作,在众多领导、专家、教授和有关单位的帮助下,于次年顺利开馆,受到好评。

久居慈光寺,在早晚空余的时间,我喜欢一个人独自坐在山门里的石凳上,遥望寺后高空:只见以天都峰为中心的前海诸峰,高空远景,云遮雾障,壮观奇特,使我心灵震撼,叹为观止。可是,当我往外走几步,走出山门,到广场上再回首向远空观望时,却什么也看不见了。再往前走远些,也只能看到部分山的尖顶,不像在寺里,反而能看到全景。我便有意地观察,从山门的堂心里进进出出,经过数十次的验证,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一座山门就能把黄山前海的风光全部遮住呢?民谚有“到了文殊院,才见黄山面”之说。眼下我亲身体验到:只有走进慈光寺大院,才能看到黄山的真面目。

慈光寺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建筑群。它背倚高峰,三面环山,门前视野开阔,形成以幽取胜、以藏为主的地形。难道当年的普门禅师选址还有什么奥秘?我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次日早起,为了解开这个奥秘,我将整个寺址和山门全部丈量了一次。发现寺址基本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60米,长宽相乘约合7200平方米。从山门到毗卢殿约有百余米的距离。实地勘察丈量后,我又新发现一些奥秘。

慈光寺山门建筑在放生池的外岸上。放生池的四面周围,全是石块砌成。可以看出,是先砌好水池,后建山门的。水池上的披云桥直接和山门相连,中间没有引桥。人进山门,穿过堂心,就可一步跨到桥上。由此,不由自主地会抬头望山,低头览水。这里便出现了山有脉、水有源、脉源通、山石动的艺术境界。在山门和峭壁之间,另建一耳门,做到平时山门紧闭,人只能从小门出入。但由于小耳门紧靠山脚石壁下,山门外又有古树遮天蔽日,所以当人们由登山步道来到山门前时,也无法看到山峰的远景。只有当你进入山门后,再越过山门堂心那几米的距离,迈步登上披云桥,猛一抬头时,才会大吃一惊:原来黄山前海的雄伟风光,已尽收眼底,天都峰鲫鱼背上的攀登者,均已历历在目。这种建筑格局发挥了南门锁钥作用,提升小中见大、高空借景、古寺生辉的艺术效果。

慈光寺的面积是7200平方米。按平方米换算亩数公式“加半移三”计算,则为10.8亩。从108这个数字看,我猜想它可能受北京故宫建筑思路的影响,故宫是以《周易》阴阳八卦的思想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的。黄山除有名的72峰外,又加上皮篷的36小峰,变成108峰。这个数字有可能是巧合,也有可能是当年建造慈光寺的普门和尚进京参观故宫建筑群后,受《周易》阴阳八卦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在前山这处溪谷先砌水池,恰到好处的地在水池外傍建山门,形成巨锁,并把进门之人当作当作开山门的“钥匙”,真是奇妙。

研究黄山古代的神秘文化,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黄山的未知部分很多,仅从已开发的景点来说也只有约二分之一。尚有人迹未到之处。自然方面如土壤岩石、冰川、动植物等等,都是科学研究的宝库,需要有志于研究黄山者去实地考察,发掘探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