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望江县青林寺

□刘富强

望江小县城没有太多的风景,尤其是带点古韵的场所。青林寺无疑是小城硕果仅存的一个可令寻常人物、芸芸众生自在进出的小天地。这里不必为公务所需而自报家门登记出入,也不必破费私囊购买门票,只要你高兴,只要你有的是时间,你便随时前来和那些浑身上下金光四射的佛国人物面对面地闲倪闲聊,甚至无了无休地耗下去,从朝至暮走过春夏秋冬,真真切切地领受佛的大度与宽容。

所以,小县城有很多人喜欢青林寺,虽然,他们原本就不信佛,也从未想过什么时候会皈依三宝,成为佛门弟子;所以,多数人其实从未叩过头,烧过香,因为伊们从未怀揣什么希翼,自然也就少了一份虔诚,少了一种庄严肃穆。

有人在此谈诗品对,有人在此论柴米油盐,也有人在此说萨达姆·侯赛因,小布什“9·11”,自然也有人讲曾国藩、李鸿章,讲北伐,说长征,谈奥运会的金牌,论诺贝尔大奖,大到三峡工程,小到门前下水道。这边说的是里巷趣事,那边谈的是政界秘闻。每天都有新的内容,每天有不一样的话题,或一本正经,或嘲讽,或暗喻……有人称之为寺庙文化,只是这文化内涵太过庞博,而区域却又十分有限,实在不好定义函括。从前人们都认为寺庙只属佛家,现在看来似乎就不那么确切了,这寺庙文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青林寺不是论坛,不是媒体,没人会故意搞愚人节的空穴来风,自然也没有人要求你文责自负,你怎么说,我怎么听。想信,点点头;不信便跟你不客气地理论一番,争个面红耳赤,唾沫四溅,和尚只管念你的经,居士们只管上你的香,出家人讲的便是空么?视若无堵,充耳不闻,这点修行还是到位的,最多是一声馨响,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罢了。

我不常到青林寺,但差不多每天都经过青林寺,困为这一带差不多正好就是市中心。寺的对门便是小城最大的农贸集市,是菜篮子汇集所在,谁也不能不来。

走过青林寺,走过普度众生的梵音佛号,只须几步路便进到了弥漫着血腥味的牛羊猪狗、鳖鱼虾蟹的菜市,不难看到,血淋淋的交易,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重复,毫无烟消云散之迹象。看来佛法无边这句话在这里也大大地打了个折扣,屠夫们谁也没有想到放下屠刀,谁也没有立地成佛的打算,或许他们都知道佛是不会那么容易成的,不然也不会所有的寺庙供的佛都差不多全是一样的了,所幸如此,屠夫仍然毫无惧怯每天大砍大剁不止,否则的话,市民们岂不早就叫苦连天了么?

青林寺原建于北宋,理论起来算得是标准的古建筑,原本是一座紧挨小城北面城墙的小寺庙,虽然名列本县十三寺之首,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都无法与周边不远的三祖寺、迎江寺相提并论。只不过天假其便,小城摔落了昔日的破败寒碜后,它便从偏僻的城角,一跃成为闹市中心。而且,不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卷土重来的如来竟神通广大的从它的善男信女的奉献中,一扫昔时的衰败,发扬光大起来,大殿一座接一座耸立,气势一度比一度恢宏,而且,金壁辉煌,终日香烟缭绕,常年禅音不断。寺院不大但环境清幽,古貌虽早已荡然无存,但禅林气宇犹在。游人至此,既可虔诚礼佛,也可自寻佳处海阔天空,居闹市而不闻其喧嚣,得清悠而不劳远足,但有一日半时闲暇,放下公务,暂离家门,又不费一分一厘,何不乐此一游呢?更何况,芸芸众生中,心同我心,意通我意者大有人在。不必登门而邀,电话相约,自然相逢,随缘而遇,不愁没有一、二相识,不怕找不到聊天,抬杠的对手,更不怕没有热心听众聆听你的高论雄谈……

我不常进青林寺,却也常常和常去青林寺的人说谈青林寺。原以为只有寂寞的时候才想起去青林寺,我不常去是因为我不觉得寂寞。后来,我去了,在不寂莫的时候,徜徉在缭绕的香烟中,漫步在殿阶回廊里,注目着烫金的楹联匾额,倾听着常聚于斯的老客们似争似辩的闲谈,开始觉得青林寺其实不好破译,它是那些具有明显娱乐、旅游、消闲效果的场所无法比拟的。它附着了一些深沉的东西,可是却又捉摸不到那究竟是什么?所以,每次走过青林寺,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很多,有时很清晰,有时又觉得十分模糊,也许那是因为自己去得太少的缘故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