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白云山景泰古寺的禁示碑

在今白云山景泰坑旁一条幽僻土径上置有刻立于清光绪十二年三月十三日(1886年4月1日)的古碑一方,草木掩隐,鲜为人知。碑高1.4米,宽0.6米,麻石质,碑貌完整,字亦可辨,文曰:

钦加同知衔调署番禺县事遂溪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邹为严禁事。照得佛地固须庄严,胜境岂容践踏,城北上景泰寺晋奉南海大士,本羊城八景之一,载在志乘。其前后左右各山松,厥林果木,均系寺众点缀名山,用土载植,为文人学士游赏憩息之资。仍附近无知强徒肆劂,自行砍伐摘取,无视寺众呵禁,一味蛮横,实属欺凌扰害,可恶已极,应即严加厉禁。为此示。仰该处土容男妇、诸色人等知悉:后尔等如敢仍前戕松林,摧残果木,是则瞻大玩法,不知自爱,准寺众立刻投保,扭送赴衙,以凭加倍尝赔,仍重枷号,以示惩警。如系妇女,拘其夫男究治。本县系为维持名胜起见,言无虚发,令立维行,况毁坏净域,亦咎有应得,决不能轻饶宽怒也,其各宜凛遵毋违。特示。光绪十二年三月十三日示。

此系时番禺县署颁布的一道保护白云景泰寺产的官府禁令。言城北白云山景泰寺向为佛教圣地,晋奉南海大士(观世音菩萨),本羊城八景之一,游人赏憩之所。寺宇周围之花林松木均系寺产,他人不得随意砍伐摘取,损碍胜景,违者必惩。

景泰寺为白云山名寺之一,在白云山北坡之景泰峰,峰下有洞称泰霞洞,有坑称景泰坑(今仍用此名)。林木阴森,水石清幽。曾以“景泰僧归”名跻元代羊城八景。有关载记殊多,尤以《白云越秀二山合志》(番禺崔弼、陈际清纂辑,道光廿九年刊本)最详,曰:“景泰寺,在栖霞山泰霞洞,宋天禧间僧智严创建,以梁景泰禅师卓锡得泉于此,故名‘景泰寺’。明正统十三年住智德存重建,遇景泰改元,以同号,请易寺名,奉旨仍锡旧额。山半有僧归亭。天顺三年金城黄谏学士谪判广州,易名‘广趣’,刻石记之。嘉靖中黄宫詹佐改为泰泉书院,移僧光孝寺。万历三十五年僧正裔于山椒地修复,郡丞倪伯麒、邑令陈原道捐资助修。崇正(按,应为‘崇祯’)间苏秧重修。黎遂球募修景泰寺疏云:‘白云为粤省主山,右景泰而左月溪,景泰故称羊城八景之一,林径水石为尤胜云。”,

此言景泰寺创建于宋天禧(1017-1021),然溯其源,则自梁同(535-546)始,梁时崇尚佛学,州官萧延请罗浮景泰禅师于此,择地建寿①。又云景泰僧师来到此地得二石履一古镜,乃建七仙寺以纪念之,故寺名“七仙寺”②。至宋绍兴间,风雨山裂,又得唐天宝时铜钟,并藏寺中③。景泰禅师,头陀僧之属,籍履不祥。据称“自禅师至,罗浮、白云始有僧居焉”④。若是说可信,则景泰寺乃白云山最早之寺院。

《广州府志·卷十七》(康熙)言景泰寺宋时避讳,改称“龙果寺”。至明,又与宗景泰年号符,奉旨赐额曰“半山”⑤。与二山志所记不同,《羊城古钞·卷七》又称:“僧曾归亭在栖霞山景泰寺,今不存。”可见该亭清代已毁。

景泰寺宋代即为会城一风景名胜,时人白玉蟾即有《景泰晚眺》、《景泰寺》诸诗,赞其形胜之美。元代以这里山林之美而将“景泰僧归”列人羊城八景,还增加了“白云晚望”和“粤台秋月”二景,说明当时城市已扩大了范围,白云越秀二山也已开发。明代景泰寺五次修建,虽列人羊城八景,亦以“景泰云峰”着称于世。人清则迅速败落—这是清代破坏山林的结果。⑥因清初二王进攻广州,在白云山择地铸铁炮,即选中此地泉流丰沛,林木众多,又当山北谷中,地形隐蔽,有利于铸炮,故人伐林木炼铁,掘取泉水,使景泰坑林木尽伐,山泉枯褐,至今未能恢复原状。据此碑可知清末景泰寺尚存,亦有僧侣住持。至民间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在白云山修筑工事,放置军需,因疑白云山诸寺庙有东江纵队活动,为解除威胁,即用飞机轰炸能仁、景泰、濂泉诸寺,由是荡然无存。

注:①见清仇巨川《羊城古钞·.卷六·景泰禅师》

②见梁俨然《白云山探胜·七》

③见同治《番禺县志·古迹》

④见清仇巨川《羊城古钞·卷二栖霞山》

⑤见消仇巨川《羊城古钞·卷三·龙果寺》

⑥见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第二章·元代广州的历史地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