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寺院,彰显浓浓越地风情

□熊君之

佛教传入绍兴,始于东汉灵帝建宁中(168年-172年),据《中国佛教史》记载,由安息国高僧安世高云游会稽,弘传佛教,经过三国、西晋的初步传播,后从东晋、南北朝延续至隋唐、宋元、明清近两千年。绍兴境内河湖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历代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灿烂的宗教文化。绍兴寺庙建筑与全国的寺庙建筑一样通过寺址选择、平面布置、空间结构、装饰彩绘、吊挂陈设,法器配置,以及群体组合,单元构筑等方面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选址方面,绍兴寺庙建筑与全国的寺庙建筑一样,首先注重风水。据《阳宅十书》记载:“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绍兴寺庙选址依据这一基本准则。首先,宅第背靠丘陵,既能给人一种稳定感,又能承受足够的日照,避却寒流侵袭,冬温夏凉,地质干燥。其次,宅第前临池塘,便于生活饮水,洗涤和农耕灌溉。再次,宅第旁有河流与道路,水陆交通方便。汲取这一基本精神为寺院选址,就能择取左右逢源,前后有靠的理想地形,这是一种典型的农村社会思维,并且反映出来一定的科学道理。寺庙在地形上或背靠丘陵,或北依山势,而山门总是朝南向阳,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寺庙建筑依托高山丘陵曲折绵延,层层上升,在宏观上造成一种走向自然,融入自然的氛围,进而在微观上拓展了寺庙景观的视野。绍兴寺庙一般在寺庙前还设置池塘,(为放生池)以象征佛教慈善为怀的宗教精神。

“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于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这就是中国的寺庙常选址于名山幽林之故。

绍兴寺庙建筑布局,与全国的寺庙建筑布局一样: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迦牟尼。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

绍兴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蕴含,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不论乡间寺院还是城区殿宇,都是花木扶疏,窗明几净,楹联匾额挂满椽柱。山门内的四大天王手执蛇、伞、剑、琴,象征风调雨顺,反映出绍兴民间切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面带笑容的弥勒菩萨,坐迎大众,真是大肚能“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微笑则“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慈祥的笑容与肥大的肚皮,启发人们为人处世要慈和宽容,凡事乐观豁达。大雄宝殿中三佛并坐,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和消灾延寿药师佛妙像庄严,殿周十八罗汉、观音、文殊、普贤“华严三圣”。殿外香炉清烟缥缈,晨钟暮鼓依时作响,声闻九霄,醒世导众。寺内的这种建制陈设,不但适应了绍兴地区温和宜人的自然环境,而且体现了绍兴信众追求超脱、祥和宁静、悠然自得的心态。绍兴寺院的另一特色便是楹联繁多,这生动反映了古城绍兴社会各阶层注重文学,追求高雅的社会生活内涵,为绍兴这一文化名城增添了浓重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