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岩——台江(湾)山岩迩场的开辟与发展粗探(二)

黄朝和

四、祖师与山岩

1、赤山龙湖岩

龙湖岩与“全台首学”的台南孔庙同时创建于西元一六六五年(明永历十九年,清康熙四年):而倡建者是同一人,国姓将军于复台第二年(一六六二年)崩逝,由长子郑经嗣位,陈永华当时担任咨议参军,算是郑氏王朝的第二号人物。

永华参军是位学问,贤德、韬略兼备的儒将,又有虔诚的佛教信仰。或许是多方面的性格及担待使然,府城的孔庙和偏远山郊的佛岩竟能同年肇建!

那年,陈参军到龙湖村一带视察电驻的军队:清晨醒来,蓦闻远近钟声回荡,声声敲扣心灵,乃寻声在龙湖畔在赤山坡找到了茅庐,不见大钟,倒是发现有人于草庐内诵经梵咒,虔敬专注,清净庄严之气氛油然而生,环顾四周山湖,晨光微潋,景致优美,于是决定辟建佛道场。

施工之时,无意闾挖出一尊青石菩萨像和一具石炉,翌年三月道场落成时,便直接供于大殿,并函请福建禅僧参彻和尚来台驻锡,参彻禅师抵台已是十年后的事。关于青石观音的由来,该岩的简短岩志乃当地耆宿倒是有段确凿的传述:

缘于永历十六年(西元一六六二年),南部地区发生水灾,永康洲仔尾(郑成功将军病故埋葬之处,台江东侧)有只大筏漂流来,筏上摆着一块青石,形似观音菩萨。盛传石像源自浙江普陀山,很多人便想迎回奉拜,可是石重难移,赤山地区五甲庄有位叫胡剑刀的人路过台江畔,目睹石观音的奇异,也想请回五甲庄奉祀,乃返家沐浴斋戒三日,驾驶牛车前往永康,于圣像前祷告一番,观音果然轻轻请上牛车:返经赤山岩前时,石又沉重如故,牛车寸步难移:严前恰有一竹庐小庙,胡氏见状凝思,俨然有悟,决定将青石观音安奉于此……。

参彻于康熙十四年(西元二八七五年)住持龙湖岩,周围一、二十里的军民前往听经闻法者很踊跃,颇有一番盛况,康熙十九年(西元二八八O年),大护法永华参军病逝,三年后(二八八一二年),清将施琅率军渡台结束了南明的国祚,明郑的军队既已败降,闻法共修的群众减少,参彻将法务交给徒众,尝试向更内地的山区随缘游化。

2、大仙来岩关仔岭

参彻和尚只身向云岚飘渺的东北山区行脚,走了将近二十里路来到店仔口(白河镇)的仙草埔。仙草埔就在大冻山和关仔岭的山脚下,是出入山必经的一个农业聚落,聚落与火山的山路隔着一座天然隧道,出了隧道,和尚在竹林边的水井旁歇脚,暂且将行囊里的檀木观音摆置于井旁的石案上,水井和石案椅算是上下山的休息站,附近是关仔岭群蜂的尾闾,虽然已是岩坡地形,但海拔不高,地势缓斜空旷,抬头抑望火山,大冻山更觉静谧壮伟。

和尚歇息过,起身拟继续朝峦顶山颠进发,菩萨像却髻佛黏固在石几上,无法搬移。和尚知道因缘使然,遂在近旁搭建了草庵与檀木观音一起安住下来:随后登临关岭俯望,更发现自己于山麓坡陵搭盖的茅寮周缘散发着祥光瑞气,又受到白河及仙草埔一带居民的拥护,于是就地设置道场,弘法度众,这一年是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O一年)。

西元一七四七年(乾隆十二年),第二代住持鸽龄和尚向仙草埔居民募款六百元,在原地辟建殿宇,并题名“火山大仙岩”。西元一七九六年(嘉庆元年),鹤龄又在大仙岩后的火山西南山腹建一草庐兰若,奉祀观音菩萨。西元一八O八年(嘉庆十三年),第三代方丈应祥和街将草庐兰若扩建成梵宇,便是有名的碧云岩。因为同属一个法脉道流,于是将大仙岩视为旧岩,称碧云岩为新岩。

一八O九年(嘉庆十四年),新港的太子太保王得禄集金将最初的佛殿迁建至大雄宝殿现。一八一八年,王得禄官拜福建水师提督,更大力护持允谦和尚(第四代)整建大殿。

到了西元一八九四年(光绪二十年),***因甲午战败割让给日本,地方反日人士黄振、黄国、黄添、黄玉麟等据守碧云岩抵抗,日军增兵包围,岩众逃散,碧云岩惨遭日军碾火所毁。山麓的大仙岩亦受波及,仙草埔店仔口的居民亡佚他方,香火日渐式微。

直至民国四年,接任第八代住持的德融和尚与***龙华会会长廖炭居士邀集当地士绅朱保罗、吴顺安居士等募得款项五万九千元重建大雄宝殿。为此,廖炭居士曾专程搭胎前往日本的京都、奈良观摹中国唐宋的寺院造型。重新筹建的大雄宝殿历时十年完成,气势庄严,风格独树。

民国二十年,大仙岩改名大仙寺,并且与重建后的碧云寺分开管理。

***光复翌年,大仙寺出现了另一位智德兼备身体力行的方丈。民国三十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位于台南高雄东侧的大岗山顿成南***的军事重地,日军为了防空上的考量,几乎拆毁岗山岩的大小道场,并且迫迁所有僧俗下山。自大岗山避战潜隐于大仙寺后山寮的开参和尚经当家施乌抛居士及当地士绅的多次恳求,终于允诺接任第九任住持。

那时,偌大的坡岩冶清零落,巍峨庄严的大雄宝殿已在民国十九年的大地震震损,寮房破毁萧条,只剩四、五位女众居士朝暮共修,靠着山菜地瓜维生。开参和尚立愿复兴佛岩,先从硬体环境肇建,亲自荷锄领众,整土辟地掘石灌泥砌砖:和尚每日凌晨二、三时就开始搅拌水泥,以便清早起床的寺众们顺利施工。和尚常谓:“若非为了荷担如来家业,赓继参彻祖师道志,决不吃这种苦。”

光复初期的大仙寺在开参和街的率众胼手胝足的血汗努力下,次第完成大雄宝殿、观音殿、三宝殿、南北灵塔、东西厢寮、关房等主体建筑的修建,宏伟的气象及规模堪与大陆的大丛林道场相比拟。

民国四十二年,开参和街接受了台南市信徒吴瑞金居士的倡议,在大仙寺开办全台首次的三坛大戒,这在***佛教史是划时代的空前创举;以往,***的出家在家二众若想受戒,莫不乘船漂舟到一衣带水的闽南闽北道场,这种时空因缘并非每位佛子都可轻易达成的。本籍高雄县阿莲乡的开参和尚八岁时便在开照法师的引进下依止大岗山超峰寺的永定上人出家,却直至二十二岁才只身渡海到福建的福国寺受具足戒。

大仙寺首办的三坛大戒适逢神州战乱,大陆各地的法师大德纷纷迁避来台之时,藉此因缘际会礼聘到太沧、智光、道源、白圣、慧峰、星云、煮云、悟明、戒德、浩霖、广慈等当戒坛的戒师、尊证及开堂引礼,参加的戒子有出家众一百七十五人,在家众三百三十六人,总计五百一十一人,可谓盛况空前。

然而,当时战乱甫停,贫困的信徒百姓街在养息时段,大仙寺的库房并不丰裕,计画要实施半个月的三坛大戒,才一星期不到,米粮便消耗将尽,开参的在家徒弟林钟赶忙带人下山到嘉义市的街坊敲锣打鼓,高喊大仙岩的师父没米吃了,呼大家布施供养,众人听闻消息,纷纷捐献米和面条,林钟沿街募化,共载满两牛车的食物回关仔岭,大戒才得圆满完成。

现今屏东万峦普门讲堂的住持会性长老即是民国四十二年大仙寺第一层三坛大戒的戒子,会老出自新竹狮头山的元光寺,本身是客籍,但晓谙客家语,闽南语,日语,北平语,当时的戒师多属大陆籍,而戒子几乎清一色是台籍和少数客族,会性法师便兼任戒场的通话(翻译)。

开参和尚身体健朗,修持严谨,于禅于净皆有很高的境界,虽未曾受学正规的儒经汉学,隐洞阅读经藏或生活动静所体悟的般若内涵脱口咏为诗文,体韵自戍,毫无雕饰的痕迹,其遗留的证道诗与永嘉禅师的证道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自民国三十五年开参继任方丈,大仙寺的寺规极严,即使执事也必须出坡,寺苑内总是散溢着宁静的道风,寺众未经方丈的准假是不许擅自下山外出的。当时有位年轻的僧众,幼童时担负许多自家的农务,牧牛、耕田、驶牛车样样会;十三岁时由其父送到大仙寺出家,青年僧资质聪颖,做事勤快,有一次,私自下山为信徒诵经,事情被开参和尚知道了,回寺后,方丈虽未责备,青年僧自知违犯规定便主动收拾行囊,迁单到岗山岩的超峰寺,青年佾就是后来超峰寺的住持法智法师。(已于前年圆寂)

民国六十四年三月,八十三岁高龄的开参和尚率领徒众三十人进行第二次的环岛行脚(第一次环岛抄山于七十七岁时完成,费时七十五日),开参的行脚方式是晓行夜宿,宿于树下,粮水行囊自备,不扰动各地寺院或信徒,步行第十一天拟欲朝礼美浓着浓溪畔的十八罗汉山,不料遭砂石车倾落的砂石压伤缘尽入寂。∵∵(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