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慧远——终身不过虎溪的莲宗初祖

史幼波

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焉。以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初动散,至六日困笃。大德耆年皆稽颡请饮豉酒,不许;又请饮米汁,不许;又请以蜜和水为浆,乃命律师令披卷寻文得饮与不,卷未半而终,春秋八十三矣。门徒号恸若丧考妣,道俗奔赴毂继肩随。

——[梁]释慧皎《高僧传》

虎溪伴东林

东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王符坚派其子符丕率领大军围困襄阳,扬言“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这位前秦王也是一位奇特的人物,谁想得到他发动这么大一场战争,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人半”而已。这“一人”是指当时居住在襄阳的佛门领袖释道安,而剩下的“半”则是指史学大师习凿齿。习凿齿因为腿瘸,因此被戏称为“半”人。

却说道安法师知道襄阳不保,自己必定会被前秦俘至长安,于是决定将一直追随自己的众位得法弟子遣散,让他们分头到全国各地去传扬佛法。临行前,道安法师对弟子们一一赐予勉励,唯独只对一个叫释慧远的弟子一言不发。慧远见大家都领命散去,于是泪眼婆娑地跪在师父前问道:“师父啊,临行前您唯独对我不加训示,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吗?”道安法师以手按在他的头顶说:“你想到哪里去了!有了你这样的弟子,我难道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吗?”说完之后,道安与慧远挥泪告别,从此,师徒二人终生再也未能相见。

本篇的主人公慧远大师,俗家姓贾,出生于雁门(约在今山西宁武附近)的仕宦家庭。少而好学,史称其“十三岁游学许昌、洛阳,博通六经、老庄之学。”就在他21岁的那年,他与胞弟慧持于恒山听了道安法师讲《放光般若经》,有很深的领悟,感叹道:“儒道九流皆糠秕!”于是与胞弟一起投在道安法师座下,正式剃度出家了。

慧远在道安门下深造,精通佛教的般若之学。当时道安法师曾赞叹说:“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意思是说,要使佛法在东方的中国流传开来,只有慧远才能承担此使命啊!慧远大师于24岁时就登台为大众讲经说法,并且时常以老、庄之论来阐明佛理,使当时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由儒、道之学而趋入佛门,一时声名广播,门庭大盛。正因为慧远对儒、释、道三家之学贯通无碍,所以道安法师特许慧远可以“不废”佛教以外的“俗书”。

且说慧远大师率十余弟子离开道安法师之后,南下荆州,后欲往广东罗浮山传教。当他们经过江西浔阳的时候,看见庐山诸峰挺秀峭拔,清静宜人,是隐居修行的绝佳之处,于是与众弟子暂住于庐山龙泉精舍隐修。当时慧远的同门师兄弟慧永正住在庐山西林寺,师兄弟相见之后,慧永便挽留慧远长住庐山。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慧永说服江州刺史桓伊在庐山东面的虎溪旁,专为慧远大师建造了一座寺院。这就是后来以南方佛教中心而着称的庐山东林寺。

东林寺地处匡庐胜境,正如《高僧传》所载:“远创造精舍,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合,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慧远大师得此修行胜地,在这里一住便是三十多年,直到圆寂之时,再也没有踏出过此山半步。

谢康乐的终身遗憾

慧远大师长住庐山之后,孜孜为道,以弘扬佛法为已任,虽然三十年不下庐山,影响却遍及全国。

他一方面派遣弟子法净、法领等人远度葱岭,求取佛经,使《方等》新经二百余部,得以在中国传译;另一方面又广泛地与当时的其他高僧们相互通信交流。他曾邀请罽宾国(在今印度西北部)佛教小乘毗昙学大师僧伽提婆来庐山译出了《阿毗昙心》和《三法度论》,使佛教毗昙学开始盛行于中国。同时,他还与从龟兹国前来中国的大翻译家鸠摩罗什致书通好,交流佛教译本,并派遣弟子前往听讲问道。当鸠摩罗什看了慧远所着的《法性论》之后,不禁拍案叫好,说:“边国人未有经,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

在佛教内部看来,佛法还没有传播到的地方被视为“边国”。当时的中国还处于佛教初传时期,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都还没有传入。而慧远大师的着作居然跟佛的经典义理相通相合,怪不得精通佛法三藏的鸠摩罗什大师会大加赞叹。

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七月,慧远大师与慧永、慧持、道生、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等一百二十三名信士共同结社,于东林寺般若台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摒弃世俗荣华,专修净土念佛法门,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当时的东晋名士、一代文豪谢灵运钦仰于慧远大师的风范,于东林寺中开东西两池,池中遍种白莲。于是,慧远大师与同道们的结社遂被称为“白莲社”,中国净土宗也因此又叫“莲宗”。为了纪念此事,谢灵运还写下了一首《净土咏》诗,全诗如下: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

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

净土一何妙,来者皆菁英。

颓年安可寄,乘化必晨征。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说阿弥陀佛在成佛之前的名字叫法藏,为了拯救苦海中的众生而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成佛,以四十八大誓愿为基础,建立了一片完美无瑕的西方极乐净土。诗的后四句说发愿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都是人群中的菁英。当时谢灵运的年纪不到20岁,因此最后一句是自勉之句,意思是要以大乘菩萨的慈悲精神来度化众生,必须迎着黎明的朝阳踏上征程。

不过,谢灵运虽然有热忱的愿望和行动,但并未被慧远大师准许加入白莲社。谢灵运人称“谢康乐”,早年曾学道术于钱塘杜昺道馆,因出身名门,又有天纵之才,因此自视极高,恃才傲物,邈绝俗流。据《高僧传》所载:“陈郡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见,肃然心服。”说他一见慧远大师之后,马上便为其端肃的风范所折服,于是心向佛法。然而他的名士习气不改,虽然一心在佛经义理中遨游,却既不拘于佛门礼法,又崇尚奢侈享乐。因此,慧远大师以其心思杂乱之故,没有允许他加入白莲社。

正因为如此,谢灵运在慧远大师圆寂后所作的《庐山慧远法师诔并序》中,曾无不痛惜地说:“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意思是说自己年少求学的时候,希望成为大师门下最卑微的弟子,可惜啊,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而且今生今世再也没有机会了!

虽然这位天才名士最终没能入社,但慧远大师建立莲社,在中国佛教史上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它既标志着一种极具生命力的佛教修持方法的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以此法门为核心的中国净土宗的正式开端。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史上影响面最大、影响力最持久的一个独立宗派,从庐山东林寺走上了历史舞台,慧远大师被后人推崇为中国净土宗的初祖。

随着一声声缓慢而深沉的佛号,佛教净土宗悄悄改变着中国人的精神结构和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直到1600多年以后的今天,慧远大师所开创的净土宗,依然是中国佛教中无可替代的主流宗派之一。

三笑过虎溪

慧远大师住持庐山东林寺后,史载其“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次送客人离山的时候,边走边谈,也总是以送到虎溪为止。据说如果送客人送过虎溪的时候,就会听到老虎的吼叫。在记载中,慧远大师只送两人过了虎溪,一位是同时代的道教领袖陆修静,另一位是着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陆修静是东晋和南朝道教之集大成者,其振兴了天师道灵宝派,整理总括了道教的“三洞”典籍,曾经向宋文帝和宋明帝两世帝王及王公大臣们宣讲道教教义,是中国道教进入隋唐高峰时期之前的奠基人。陆修静比慧远大师先到庐山。他在庐山东南的一处瀑布下结庐而居,总共住了十五年之久。后来他与慧远大师成了邻居,一个一代道教的泰斗,一个是南方佛教的领袖,加之慧远大师博通儒、道两家学问,于是相互之间共论出世玄义,畅言佛道宗旨,自然就有了较多的来往。

陶渊明为东晋着名的隐逸诗人,其淡泊清悠的隐士高风影响了包括李白、苏轼等在内的历代文人。陶渊明与东林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刘遗民、周续之合称为“浔阳三隐”,因此与慧远大师的交情也非常深厚。大师在结白莲社时,曾经亲自写信给陶渊明,邀请他加入莲社,共修净业。据说陶渊明提出他嗜好饮酒,难持酒戒,但慧远大师敬他淡泊名利的豁达之气,于是特为破例,同意他不必持酒戒。然而陶渊明到东林寺后,虽与诸友畅谈甚欢,但却始终对西方净土的教义生不起信心,最后不得不“攒眉而去”。

据说有一次陆修静、陶渊明与慧远大师共聚于东林寺。虽然三人各处三教异门,但深感三教异出而同源,因此相谈甚欢。及至慧远大师送他们出山时,一路上的谈话也十分投机,不知不觉间竟走过了虎溪数百步之遥。这时,三人忽闻林中虎啸数声,回过神来,才发现慧远大师已违背了不过虎溪的誓言,于是三位高士面面相觑之后,各各大笑而归。

这个故事流传极广,五代时西蜀名画家石恪为此作了一幅《三笑图》,极为生动活泼,不仅画上三位主人公笑得前仰后合,画中的童子、猿鹿也仿佛笑意盈盈,憨态可鞠。后来苏东坡在友人家见到此画,深为之感动,于是题《石恪三笑图赞》云:

彼三士者,得意忘言。

庐胡一笑,其乐也天。

嗟此小童,麋鹿狙猿。

尔各何知,亦复粲然。

万生纷纶,何鄙何妍。

各笑其笑,未知孰贤。

图赞的大概意思是:这三位高人的相聚,真正是得意忘言了。他们在庐山的欢笑,连上天都感觉到了。可叹旁边的童子和周围的麋鹿、猿猴们,他们倒底知道什么啊,也跟着哈哈大笑!世间万物五彩缤纷,哪里来的尊卑美丑之分呢?看来每一种生命都有各自欢笑的理由,不必去强分什么贤愚好坏、高低贵贱。

出家人不应敬拜帝王

据史籍记载,慧远大师神貌端正严肃,有不言自明,不怒自威的气势,凡与大师对面而视者,没有不心神战栗、自惭形秽的。

大师门下有一位叫慧义的和尚,素来以勇武强悍,不知忌惮闻名。他刚到庐山山下时,听说人们都不敢与慧远大师的目光对接,心中颇不以为然,于是对寺里一位叫慧宝的僧人说:“你们这帮人简直没用,这么容易就被人征服,今天让我来给你们作个示范吧!”

慧义登上庐山东林寺的时候,正好慧远大师在讲《法华经》。慧义在下面一边听一边仔细推敲义理,准备着与大师辩论。但是,每当他想要对大师的讲解提出疑问的时候,就会觉得心悸恐慌,汗流浃背,浑身颤抖,不能说话。等到慧远大师整堂课都讲完了,慧义仍然不能说出一句话来,出来碰到慧宝后,他面带羞愧地慨叹道:“慧远大师真的是异乎寻常啊!”

慧远大师虽然足不出山,但德名远播,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尊敬。当时东晋司徒王谧、护军王默都对他表示钦慕,并以书信问礼。后秦王姚兴也慕其德行,不但致书殷勤,还不断往庐山上送来食饷物资、佛像法器等,并邀请大师为新译的龙树着《大智度论》作序。慧远大师虽婉拒了姚兴的要求,但却对新译的《大智度论》文句进行了抄写整编,撰成二十卷的精华本,使学习者大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卢循率军十余万从广州起兵北上,以图推翻东晋。卢循占据江州(今江西九江)时,曾入山拜访慧远大师。大师与卢循的父亲卢嘏同过学,见到卢循后,多日均以礼相待,欢然叙旧,无拘无束。当时有人劝慧远大师说:“卢循今为国之贼寇,您同他这样交厚,怕以后朝廷会怀疑啊!”大师听后正色道:“我佛法中情无取舍,这一点凡有识之士均能理解,没有什么好怕的。”不久,卢循被东晋大将刘裕击败,宋武率领晋军追击叛军经过江州的时候,手下人告诉他说,慧远与卢循交情很深啊。宋武听了回答道:“慧远大师乃今世之表率,对人对事当然没有彼此分别。”于是修书一封,向大师表示敬意。大师以其冰清玉洁的操行,不避讥嫌而终免于猜疑,足以让人们对其远见卓识叹服不已。

曾篡夺过东晋大权的一代枭雄桓玄,也曾入山见过慧远大师。当时桓玄率军路过庐山,要慧远大师过虎溪来见他,大师以老病推辞。桓玄一气之下亲自入山,欲当面与远公大师为难。没有想到他一见大师的面,不知不觉间就表达出了一番敬意,本来有意准备的各种难题,竟一个也没有说出口来!桓玄下山之后感叹道:“大师实乃平生未见的高人啊!”其篡位建立立桓楚国后,下教令淘汰僧人,同时亦不忘宣称“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

然而面对朝庭上下对“沙门应敬王者”的议论,慧远大师力排众议,着《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并序,以佛教的立场论述了沙门不敬拜帝王的理由,强调出家人的生活必须超越世俗,追求终极之道,在佛法面前,帝王与沙门是平等的。桓玄读后敬服不已,于是下诏准许沙门不敬拜帝王。

像归家一样撒手西去

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八月,已是83岁高龄的慧远大师终于走到了此生的尽头。八月六日,大师身体已极为衰弱,见预知西去的日子已经来临,于是便面西端坐席上,闭目静待,不饮不食。

当时山中的大德长老们纷纷前来探视,并乞请大师稍饮一点豉酒,以补气血。当这个请求被大师拒绝之后,人们又乞请他喝一点米汤。然而这一次的请求再次遭到了拒绝。最后,人们用蜂蜜冲水请大师喝一点,大师命寺里的律师找出讲戒律的经卷翻阅,看看这种做法合不合佛制的律仪。经卷还没翻阅过半,大师就像归家一样撒手西去了。

在圆寂之前,慧远大师就知道人们的凡情未尽,对他的死会难分难舍,哀恸不止,因此预先定下了七日展哀的制度,让人把他的遗体露放在松树底下,七日之后再由弟子们收葬。那天,远近前来吊唁的僧俗大众,果然是摩肩接踵,应接不瑕。其号恸之声如丧考妣,令大地苍天也为之动容。

大师的遗体被安葬于庐山西岭,大诗人谢灵运为其造写碑文,铭其遗德;南阳弟子宗炳为其立碑于寺门前,并刻绘图像令人们瞻仰。民国年间,被世人公推为净土宗第十三祖的印光大师,曾撰《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其赞词曰:

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

圆音一阐士归庐,大法将弘神运殿。

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

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