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杨正荣

《大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提出:鸡足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原则,一是保护,二是开发利用。鸡足山作为"宗教名山"、"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三重身份,旅游开发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做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这是鸡足山旅游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今天,我们对鸡足山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保护、开发、利用鸡足山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宾川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鸡足山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雄、险、奇、秀、幽的自然景观。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北部,地跨宾川、大理、洱源、鹤庆四县的鸡足山是我国着名的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又是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区和国家级AAAA景区,是享誉东南亚的佛教圣地和自然景观极为典型,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佛教名山,是镶钳在云贵高原的一颗璀灿明珠。

鸡足山古称青巅山,又名九曲岑,山前列三峰,后拖一岑,形如鸡足而得名。其山山势雄伟、方圆百里,左靠金沙江,右临洱海岸,与大理市一水之隔,和点苍山、玉龙雪山遥遥相望,天柱山孤耸擎天,最高海拔点位于天柱山之巅的金顶,海拔3240米,最低海拔位于沙址南村桥边,海拔1780米,相对高差1460米;鸡足山由于受断裂构造带的影响,沿鸡足山北部的华首门--罗汉壁--九重崖--文笔山一线高千余米,长约五公里的危崖陡壁的自然险境;华首门绝壁千尺,险峻异常。有着名的"四观":东观日出,南瞰彩云,西望洱海,北眺雪山。鸡足山"八景之一"的"天柱佛光",奇松怪石,"袈裟石","念佛鸟","烧香雀"等奇异景观;鸡足山古木参天,万壑松涛,山峦桑翠,乌语花香,称之为"三距三州之胜,峰秀数郡之间"。在鸡足山众多的山峰之间,有众多的小溪和泉水掩映在密林中,人行道、马道穿行在苍松翠柏、古树绿竹之中,曲径通幽,如诗如画。中国的名山,各以其某一自然美学特色而闻名,"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南岳秀"、"青城幽",而鸡足山则是一座雄、险、奇、秀、幽五大美学特色齐备的名山。

鸡足山气势磅礴,山峦叠翠,雄风险峻,崖壁挺秀,全山有40座奇山,13座险峰,34座崖壁,45个幽洞,泉潭百余处;山中千崖竞秀,古木参天,百涧争鸣,云树交辉,奇峰突起,一处处险峰峭壁和星罗棋布的古刹建筑,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佛地洞天"和"仙山琼阁"之奇异景观,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天开佛国"之着称。

鸡足山的宗教名声及自然美景,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游览,给鸡足山的自然景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鸡足山不仅处处有景,而且每景必有名。古人用"四观"、"八景"来盛赞鸡足山。徐霞客当年慕名到鸡足山观四景时赞叹到:"四观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况乎全备都耶,此不特首鸡足山,实首海内矣!"并即兴写下了《绝顶四观--东日、西海、南云、北雪》的七律诗篇,使鸡足山的名声远播东南亚一带。

(二)灿烂的佛教文化。

鸡足山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佛教创建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兴于唐代,盛于元明,至清代已发展成为以祝圣寺为中心的36寺72庵,常驻僧尼达5000多人的宏大规模,在历史上对沟通向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往来起着重要作用。鸡足山长年松风搭影,古刹幽深,暮鼓晨钟,佛光悠悠,可谓"神钟响彻三千界,天下明标第一山","金殿空中香雾迷,十里松风吹不断"。鸡足山历代高僧倍出,文人墨客荟萃,浓郁的佛教特色,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名流学者,文人游客,僧尼教徒和众多的善男信女慕名前来考察观光、休闲、游览、朝拜诵经和进香了愿;古往今来,历史上许多地理学家、文人墨客曾对鸡足山地质地貌、自然生态环境作过大量的考察,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留下了大量的诗、词、画稿;珍藏了大量的梵书经文,创造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瑰宝,留下了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灿烂的佛教文化。

(三)别具特色的自然生态。

鸡足山是宾川干热河谷的水源发源地,全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雨量92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8小时,垂直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高十里,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当山下酷热之时,山顶则有冬令之感,它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给鸡足山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植物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孕育和繁衍了多种动植物、微生物,成为云南省迄今为止为数不多呈岛屹状分布的地带性原始植被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据《鸡足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记载:鸡足山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初步统计:森林植被中有分属180多个科类,500余种高等级植物,并富有特有种,药用植物100余种,低等植物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食用菌类有鸡枞、冷菌、木耳等,在众多的寺庙里,人工栽培种植的花卉、名树不少。天然森林还为众多的鸟、兽提供了良好的繁衍、栖息场所,鸡足山野生动物有獐、马鹿、迦释鸟等30余种,是一个丰富的遗传基因库,被称为滇西的"绿州",有天然森林公园之美誉。鸡足山保存了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或遗传材料,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土壤条件,是引种驯化有价值的生物种类,保护发展稀有珍贵生物资源的良好场所,是普及科学,进行教学实习的天然课堂。鸡足山原始森林荫殴蔽日,松涛万壑,飞瀑流泉,鹿鸣雉舞,堪称国内难得的原始植被和野生动物基地,是集山、水、林、泉、洞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鸡足山自然生态系统中,蕴藏着不少特有和珍贵的资源植物,有的已名扬天下,被视为鸡足山的山珍,鸡足山的四大特产,冷菌、香笋、板栗和蜜钱,五大土产菌类、果、蜜食、山菜、草药是朝山游人争相购买而又久负盛名的精美食品,蕨菜、蕨粉、树衣菜、百合、荷包豆(白芸豆)等野生、家种蔬菜均为素食餐桌上的佳馐珍品,鸡足珍馐--佛家素食,色泽鲜润,香味扑鼻,清脆鲜嫩,味美爽口,色、香、形诱人,令人垂涎欲滴,赞不绝口,鸡足山僧尼制备的各种调料品,如冷菌、油香葱、油鸡枞、酸梅醋、花椒油及豆鼓、乳扇、泡竹笋、泡辣椒、咸菜与鸡足山斋菜一起供香客游人享用,成为鸡足山旅游的又一道别致风景。

(四)便捷的交通条件。

再从交通条件上看,宾川公路东接楚雄,南通昆明,西去大理,北往丽江、四川攀枝花,是本省地州及省外进入大理州的重要门户之一,宾川县城离鸡足山仅30公里,还有大理市至鸡足山有陆路(宾关线、康合路)、水路(船只)贯通运输,随着大理机场的通航,广大、大丽铁路的兴建,昆大、宾关、祥宁线等油路的改建,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给鸡足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鸡足山丰富的旅游资源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佛教文化为一体,成为与峨嵋、五台、九华、普陀山齐名的,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灵山佛都"、"旅游胜地"。鸡足山与五台、峨嵋、九华、普陀称域内久矣!它一直与中国佛学文化息息相关,在漫长的时空里,它参与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佛学体系,以自己兼收并蓄,劲健古朴的独有品格熠熠生辉。鸡足山集佛教地理风光、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是一个令人神往,令人陶醉,令人留连的地方。《古文观止》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携带奇石欲叩门,天下名山独此尊"。鸡足山的名气与灵气,被宋朝书法家米芾誉为"天下第一山",被一诚法师称为"第一佛学鸡足山",被着名佛学大师佛源称之为"第一灵鹫鸡足山"。1981年,鸡足山被列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的重要景区;1998年被列为99昆明世界博览会重点接待景区,1999年被国家99生态旅游年组委会"列为香格里拉旅游精选景区之一,2000年被列为面向世界隆重推出的11条国家级精品旅游线及云南省面向世界的5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2002年被云南省***授予"文明旅游景区",2003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二、鸡足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1996年以来,宾川县委、县人民***不失时机抓住机遇,明确提出了"兴山富民"、"兴旅活县"的工作思路和鸡足山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建设目标,先后六次在鸡足山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研究鸡足山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问题,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并根据省委、省***"关于把云南建成旅游大省,加快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战略布置,结合宾川实际,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开发建设鸡足山的工作思路;把鸡足山建成"开发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热闹在山下,清幽在山上,设施上功能齐备,服务上综合配套,管理上统一协调的名副其实,享誉中外"的"灵山佛都,旅游胜地"。

几年来,在国家、省州***和海内外僧众的关心支持下,宾川县委、县***按照鸡足山保护、开发、建设的思路,"举全县之心,动全县之力",精心组织,合理布署,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总投资4.6亿元,其中贷款3.6亿元,自筹资金近1亿元,围绕鸡足山旅游开发这个中心,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具体实施了交通、水电、通讯、环保,景点和寺庵重建修复等一批重点设施建设,鸡足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环境及条件不断优化,使昔日一度遭到严重破坏的鸡足山风景名胜区再现了生机和活力,鸡足山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它完好的森林植被、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中外游人和专家、学者纷芸而至,上山考察、游览、朝拜,每年的正月朝山盛会、"双休日"、"旅游黄金周",远近数万人赶来朝山、旅游、观光,***啦嘛、***、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的法师到鸡足山传颂经文;中央、云南、重庆及大理电视台和云南日报、大理日报(大理时讯)等新闻媒体,对鸡足山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佛教文化进行了赞美颂扬,特别是聘请河南嵩山少林寺释永信方丈出任鸡足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又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大理宾川鸡足山佛教名山旅游开幕式,组织了盛况空前的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名山旅游系列活动,有近7万名各界人士和旅客参加了开幕式和系列活动,并在鸡足山举办了"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文化论坛"和"徐霞客与鸡足山旅游文化研讨会",所有这些活动,使鸡足山的品位和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让国内外进一步了解鸡足山。随着鸡足山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到鸡足山旅游、观光、朝拜的人数与日俱增,旅游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逐年显现;鸡足山旅游作为宾川的第三产业,已初步发挥经济效益。1985年,旅游人数18万人,门票收入32万元,全年社会旅游总收入168万元;1996年,旅游人数22万人,门票收入98万元,全社会旅游总收入4500万元;2004年,旅游人数66.2万人,门票收入500万元,全社会旅游总收入14000万元,旅游总收入分别比2000年增长2.59倍。鸡足山发展旅游事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鸡足山不仅将成为着名的旅游区,供中外游人揽胜探奇,还可建成供游览、休闲渡假、疗养性质和特有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开发、利用鸡足山旅游资源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鸡足山具有类型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这是两大优势,在保护、开发中应该将这两大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组合效应,向旅游者提供一个自然与人文高度和谐的理想胜地,在鸡足山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问题上,历来有两种思想倾向,一讲保护,就忽视开发利用,一讲开发利用,又忽视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大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提出鸡足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原则:一是保护,二是开发利用,只有保护好资源,也才能为之永续利用。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如何做到鸡足山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旅游经济效益,而应该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在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旅游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总的指导思想是重点保护自然生态风貌,突出佛教圣地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实施全面保护,逐步加以完善,使鸡足山景区成为自然风景、佛教圣地名胜区,游览、朝拜、休养渡假、疗养基地,动植物科研基地,成为环境、景观保护区,风景游览等多功能的旅游区。

(二)重在自然生态保护,突出特色,走生态旅游之路。

要发展鸡足山生态旅游,重要的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任何景观都要以一定的生态为依托,生态环境破坏了,其景观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并不是短时间内能恢复的,甚至是不可能恢复的。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高瞻远瞩,要保护好原有的生态,要培植、发展新的生态。有人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无污染工业",事实证明并非完全如此,游客人满为患,车辆骤增,必然带来新的更大的环境污染,我们要采取严格的措施防止人为的破坏,要力求避免人为的污染,使鸡足山永远保持它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的魅力。

保护生态环境,首要的必须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切实保护好鸡足山现有森林植被,野生花卉和动物资源,在景区严禁开山取石,乱砍滥伐林木;严禁捕杀珍禽异兽;做好宾馆、饭店、公共场所、寺院的废水、废渣的排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景区应杜绝修公路,滑道等设施,杜绝林木的砍伐和地理的人为破坏,应保持古色古香的人行径道,为步行旅游,"骑马"观光特色旅游和坐轿旅游提供方便。在景区实行退耕还林,加强景区的荒山、空地、路旁、寺庙庭院的环境绿化植树种草,培植花卉,选择适生树种,注重绿化效果;风景点、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要竖碑立界,制定保护措施;景区寺院、商业网点的生活燃料要以煤代柴,以电代柴,杜绝砍烧柴,要加强景区防火宣传教育,严禁森林火灾。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鸡足山的旅游特色是佛教文化,但这一特色是植根于自然生态景观中的,佛教地选址在鸡足山,主要是选其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今天吸引游客的除了佛教景观外,原始而自然的生态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故鸡足山的旅游特色应该是"宗教+原始自然景观",即:佛教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宗教生态旅游。这一特色决定了鸡足山旅游资源开发应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而两者兼顾的旅游开发路子只有一条,即生态旅游。

(三)制定规划,综合开发,统筹安排。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良好的社会秩序,便捷的安全的交通,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及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等要素。这就需要在制定鸡足山旅游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一是要有一个生态旅游保护、开发的详规。云南省旅游重点开发的"六大产品",其中:"生态旅游产品"是一项新的产品,云南省林业厅规划设计院作的全省生态旅游规划,涉及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场150多个,鸡足山就是其中之一,鸡足山的生态旅游开发要有可操作性,还需要制定一个详规,一个具体的生态旅游开发方案。

生态旅游的开发,要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鸡足山风景名胜区,是佛教圣地,其景点开发,房屋、道路及其它生活设施的建设,都必须从这一特点出发,都不要改变这里的原质、原貌。不要为了赢利而搞一些与鸡足山历史和文化不协调的不伦不类的东西,特别是要避免过热、过浓的商业化色彩的出现。鸡足山的建设,要突出一个"古"字,严禁建设现代高楼大厦,要采用明、清古建筑的式样,服务性的建筑要富有掩蔽风趣,寺庙之间,景点之间增建回廊亭廓,以供游客小憩;要加强祝圣寺、金顶寺两个重要景点与全山其它十四个景点的规划建设,重点开发利用风景资源。

旅游业要作为一个产业获得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采用市场经济的营销手段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要坚持"清幽在山上,热闹在山下"的指导思想,为解决景区服务设施及环境容量,可在县城金牛镇、鸡足山镇沙址村增建宾馆、旅社、饭店、"农家乐"娱乐休闲设施,也可在三叉河开发渡假村,游玩在山上,吃、住、购、娱在山下,以减少山上的压力和减轻环境污染;山上可采取旅、庙结合的服务设施,利用富有山林野趣的简易服务设施,如在寺庵住宿、食素食斋饭是一种倍受香客游人欢迎的形式。在游客接待方式上,可搞有特色的接待方式,因为人们到鸡足山旅游,心中想到的不是舒适的生活享受,而是想获得这里切身的体验和精神寄托,所以,我们应根据不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的方法,开拓新的特有的接待方式。

(四)注意旅游功能配套,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鸡足山过去的旅游功能十分单一,主要是宗教观光,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鸡足山寺庵一带的游客暴满,影响甚至破坏了环境;加上游客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仅是观光旅游已满足不了游客的旅游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增加旅游功能,除培植修复已遭破坏的寺庵,增大观光旅游的环境容量外,应充分利用自然森林景观优势开发生态旅游,开展科考旅游,森林浴旅游,度假旅游;充分利用鸡足山"四大特产"、"五大土产"的潜在资源优势,开展寻拾山珍的野趣旅游,美食旅游,购物旅游。鸡足山100余种药用植物可采集培植使用,低等植物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食用菌类有鸡枞、冷菌、香菌、木耳等可为游客提供山珍佳境;山上的10多种动物,30余种鸟类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有些动物、鸟类可以经过人工驯化、喂养供游客观尝;可在寺庙空地开辟人工动物园,增加游览项目;鸡足山的花卉、野生、家种的品种有数十种,除了庭院栽培绿化美化环境外,花卉园还可向游客提供史名花卉;鸡足山的板栗、密钱、花椒、竹制工艺品。关李石旅游工艺品,冷菌系列产品,雕梅果脯系列产品,鸡足山矿泉水等都可供游客提供购买方便,宾川的柑桔、甘蔗、花生、葡萄、石榴等各种果品类、土特产都可变成商品,既开发利用了鸡足山自然资源,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如何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过去经典的旅游开发方式难以解决这一矛盾,只有新兴的旨在既开发利用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又保护了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生态旅游开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唯有如此,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才能落到实处,把鸡足山建成一个生态旅游为主,佛教观光并举的多功能综合旅游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系宾川鸡足山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退休干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