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永泰县志》寺庙

闇亭寺在盖洋乡东北14公里赤岭村,寺产东邻上洋,西接赤岭、丹峰,南界尤溪县岐尾,北隔倒流溪与长庆下漈能仁寺相邻。1958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原来此地无寺,只有个观音亭。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嵩口乡卢厝寨卢尔诚32岁削发为僧,云游四方,后在闇然亭(即观音亭)修道6年,辟谷不食。康熙二年九月(41岁)圆寂。火化后,乡人将其骨塑于座像中,称卢公佛像,并集资兴建闇亭寺供奉。清道光五年(1825年)和光绪十八年(1892年)均有重修。民国18年(1929年)住持僧性慰化缘集资30000多银元,扩充旧址再次重修。1981年秋,住持僧磬扬主持再予修葺,补塑卢公祖师和观世音菩萨像。现有大厅佛殿、观音楼、念经堂、一经楼、菜堂等建筑物和普陀岩等,建筑物均系土木结构,严谨大方,古朴风雅。大部分保持清代建筑格调。近年又建一座土木结构两层招待所。全寺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南宋时,朱熹曾路过暗山,题句于暗潭石崖:“暗潭水涌天心月”,后无名氏对句:“转山石卷岭头云”。清代建寺后,把这对句作为对联刻于寺大门两边。

闇亭寺右3里有尼姑庵。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冬,系僧性懋修建,全为土木结构,有左右耳房,中间大殿宽10.9米,深22.9米,高9.2米,现已大部损坏。

重光寺在县城东市场后面,建于唐大中二年(849年)。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为道教神霄宫,建炎元年(1127年),恢复为佛寺。邑人黄元坚舍地建罗汉阁、山门、法堂。至元、明时寺屡有兴废。明正德三年(1508年)寺遭焚毁。隆庆元年(1567年)知县李炜举寺僧德员主持重修,从隆庆五年开始,到万历元年(1573年)落成,建有佛殿、法门、外山门、旁西廊,共耗银500多两。知县陈克侯作记。清初寺又被毁,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邑绅张、黄、陈诸家重修。民国35年(1946年)寺被县立初级中学和简师班借作学生宿舍、膳厅。建国后,县粮食局借为粮店和加工厂,大殿封闭。1987年落实宗教政策,住持僧僧馨扬等向各方善信捐募40000多元修复寺宇,重塑佛身,当年全部落成。计有大殿、观音殿、卢公殿和寺僧住房等,总面积1200平方米。

能仁寺在长庆乡下漈村,唐天佑二年(905年)僧元缓建,名“寄林寺”。宋改名能仁寺。有寺田360多亩,岁久寺废。明万历间(1573~1620年)僧如耀、性玉等集资重建大殿、法堂、山门、两厢房、香积房、方丈室及伽兰殿。

凤凰寺在同安乡洋头村山谷,地形极象凤凰,故名。明万历三年(1575年),乡人鲍元楚、元相等募建,万历二十三年和二十五年遭火灾。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重修,有三宝殿、念经堂和阅经楼,均为土木结构。“文化大革命”时1967年受破坏,1986年修葺一新,1987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仙佛寺在城关西门对面溪山岗上,又名仙人仑。清朝建,民国重修。寺祀三皇五帝及雷电诸神。相传有仙人在此得道,故名。寺边岩石上,有“仙人足迹”,常有人来求签祈梦。建筑物为土木结构,有大殿、边房等,面积400平方米。1987年重修。

教忠寺在梧桐乡潼关村,始建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传说当时建筑雄伟壮丽,有僧众200多人,还附设私塾,状元郑侨少年时曾在此读书。后失火,只剩大雄宝殿,1958年大炼钢铁时毁。今旧址犹存。石浴槽、石缸、石柱和柱珠等均在。石浴槽长342厘米,高72厘米,宽88厘米,内深57厘米。槽边刻:“住当山赐紫沙门晓喻为四恩之友法界舍生造此石槽永老浴司崇宁元年闰六月日题”。石缸高88厘米,直径150厘米,内深45厘米,缸边有刻字,字迹不明。

龙泉寺在塘前乡官烈村,有温泉水井,大旱不涸。唐时百丈禅师在此说法。元末王翰子王偁建该寺。崇祯九年(1636年)被火烧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建,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土木结构,面积1620平方米。主楼有厅二直及后厅计6间,厅两侧有8扇壁画,前座围墙上亦有壁画,各柱上的木斗都刻有花纹,石碑3块,记道光二年重修捐款人姓名和数目。1983年重修,寺有一瓷观音像,高35厘米,由薛金俭保存。

九座寺在同安乡西安村。始建于唐,后毁。宋绍兴五年(1136年)重建,清嘉庆四年(1799年)又重修,土木结构。寺正殿有佛像,全寺面积1879平方米,年久失修。1979年群众集资将上座修葺一新。下座及两边横楼已全部拆毁。

清凉寺在清凉乡桥头,现乡人民***处。梁乾化三年(913年)建寺。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修,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再重修。四山围抱,溪流环绕,寺如浮船。以前住僧近百人,至清末渐少。寺内有大小佛像几十尊,寺为土木结构,总面积1836平方米,现除大殿外全毁。

白云寺在赤锡乡东坑村东南4公里。宋乾德五年(967年)建,明代重修,后被火毁。民国21年(1932)程仰昌发动东坑、淡油群众重修,全为土木结构。1985年又在寺旁扩建,总面积计300多平方米。

极乐寺在清凉乡乐山村坑墘,有一片岩洞,深广可容百余人,古寺岁久倒毁,明万历知县唐学仁重建。土木结构300平方米,供有佛像,现尚完好。

方壶岩寺在盘谷乡水尾村方壶山。始建于宋代,明隆庆二年(1568年)重建,是尤溪人为纪念张圣者(1139~1183年)到尤溪“为民除害”而修建,祀张圣者像。寺为土木结构,总面积865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被破坏。1980年再建,正座为“圣君殿”,两旁有观音殿和伽兰殿。三殿面积327平方米,均为石木结构,建筑物仍保留有宋代风格,有莲花、双狮抢球、双龙抢珠、鳄鱼、鹿竹、茶花、乌龟等石雕。寺后有一泉,旁石刻“龙泉”二字,王大壮书。悬岩上有雷公洞、观音阁、通天洞、仙人梯、圣者赛法踏步等景。

西林宫在梧桐乡西林村。明代建筑的土木结构。“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受破坏,1984年集资重修为夫人宫,面积250平方米,现有专人管理。

翠云寺在富泉乡瑞应村,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后毁于火,仅余正殿。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面积800平方米。现有石碑2块记田园亩分等。正殿前宽3.1米,石阶20级,石马槽1个长395厘米,宽90厘米,高65厘米,还有偏殿、宿舍楼1座80平方米,寺现为瑞应小学校。

圣人庙(即孔子庙,又名文庙)在县府大院内县委办公楼后面。建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后几经毁建。明嘉靖五年(1526年)曾迁至东皋山麓,万历二年(1574年)又迁回原址,此后又屡有毁建。现存孔子庙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1958年特大洪水冲垮围墙、边房,现只余大殿、后殿,计1500平方米。屋顶结构为重檐歇山式,前廊的石龙柱作工精细,造型生动。

城隍庙本县有二:一在县城,现已拆毁。一在长庆乡莲峰村,清代建。外墙土筑,内系木结构,有戏台、神位、走廊、看台等,面积300平方米,现尚完好。

元帅庙在梧桐乡盘洋村下玉井。清乾隆间(1736~1795年)为纪念陈、林、黄三人而建。系土木结构,面积120平方米,现只剩围墙外“挡风”,内有石碑。

五显宫(麟阳境)在大洋乡麟阳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土木结构,宽14.5米,深28.9米。有大殿、戏台、边厅等。“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被破坏,现已重修好。

夫人宫在同安乡同安村,建于清代。为土木结构,祀陈靖姑,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

除上述寺庙外,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寺庙,见下表。

小型寺庙表

名称

座落地点

始建年月

重建年月

结构

占地面积m2

组成部份

现状

龙岩寺

城峰乡石圳村

清代

土木

350

石戏台、回廊、楼阁

完好

凤楼寺

清凉乡渔溪村

唐长兴三年(931年)

宋皇佑元年

(1050年)

土木

石碑、石板、石马槽

完好

将军庙

丹云乡前洋村

清代

土木

60

完好

双桂庙

赤锡乡双桂村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

土木

500

戏台、大殿

完好

云岭庙

赤锡乡云岭村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

土木

400

完好

白叶庙

赤锡乡白叶村北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土木

400

戏台、大殿

完好

玉锡庙

赤锡乡玉锡村西南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

土木

500

完好

寿山庙

赤锡乡寿山村西南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土木

400

完好

卢公堂

盘谷乡荣阳村溪坂

清代

土木

180

戏台

完好

鳌头境

塘前乡大樟村

清光绪六年(1880年)

土木

400

前后殿神象10尊

完好

卢公堂

东洋乡东洋村

民国18年(1929年)

土木

160

完好

白杜宫

梧桐乡白杜村

清代

1982年

土木

600

完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