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山寺——余麟年∵樵风

出观海卫南门向东南方向二里许,有泽山村,其名来自村前两座横亘东西的小山。西首一座称上泽山,东边一座为下泽山,两山相隔近一里,远远望去像一座经过人工雕刻的笔架,又清拔秀出,如携手并肩而立的两人,故又称姊妹山。

早年银浪山外还是浅滩与深水相混之区。附近渔民出海打鱼,因两泽山地处南北通道的要冲,又是出海标识和天然屏障,而山腰处水道较深,所以此地成了渔船进出的必经之路。后代诗人张楷曾用∵“谷深如子午,地僻似柴桑”来形容。特别是在涨潮时,此处急流回旋,时而碧空如洗,骄阳如火,时而阴云密布,寒风飕飕,来往船只常常在激流怒涛中葬身鱼腹,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民谣:

上泽山,下泽山,中间有道鬼门关∵(陡门关)。

水浪如同风虎啸,多少船民变老三。

据载,佛教自南北朝以来,到唐朝寺庙林立,后宋太祖下令在成都雕刻印刷∵《大藏经》,乾德四年∵(996),有僧人150人要求去印度求法,中外佛教交流出现一次新的高峰。有一位印度西罗国高僧,横渡经过泽山,正遇上狂涛怒浪如狮吼虎啸。他弃舟登岸,站在泽山之巅,极目远眺波涛汹涌的大海,出于戒除天险普渡众生之用心,在陡门关旁结庐造庵。这就是传说中泽山庵的起源。

这位高僧发了愿心后,在上泽山搭建三间茅屋,乐助一尊观音,供出海渔民朝拜祈福。据民间传说由于该高僧虔诚诵经感动观音大士,其佛像前硕盘法水终年不干,众生饮之可却病延年,故泽山庵又名∵“硕盘”。此后,每当夜幕降临,泽山之上总燃起一盏明灯,照亮归来航船的路程,民间有∵“夕阳西下灯火起”的说法,故泽山庵又称∵“夕庵”。明候补北科阮震亨∵《草吟作夕庵一名硕盘》二诗中有∵“西来大士新莲社,东发先生旧草堂。鹤梦翩翩何处觅,碧山松顶白云乡”及∵“百里天风海角寒,夕阳云断促归翰”等的句子。渔民们出海前夕都去祈求平安,归来鱼虾满仓,∵“渔师罢钓长竿静,犊子驱车下泽安”之句写出了当年的境况。后来沧海桑田,江、浦逐渐定型,泽山一带海岸线推移,陡门关夺命之险彻底消失,泽山庵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根据泽山庵考证资料,元朝武宗至大四年∵(1311),有位壹咸法师在此修编∵《泽山清规》∵45项。为此,笔者会同泽山村干部翁高翔、翁贤达和翁伯达三位先生,拜会悟明法师,并一起往五磊禅寺求证。悟明法师查阅了1993年9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佛学辞典》第1295页的∵《禅林备用清规》一目,里面记载禅林备用清规又称泽山清规,凡10卷,收于一部典籍的第112册,汇集古来禅林丛规、礼法等,列举圣节升座诵经、坐禅、楞严会、专使请住持、百丈龟镜文、持犯轨仪、当代住持涅盘、日用清规等。泰定二年∵(1325)清容居士袁桷还为此作叙,称壹咸法师∵“……泽山壹咸大师始辑,广其未备,询于耆旧,证于编简,作备用十卷……咸师缚律以为禅,守其师说,不肯以从于人。清严峻整,讲道不辍,顽薄敬避,其死也尤奇伟。”袁桷∵(1266-1327)是鄞县人,参与编修宋、辽、金三史,还编纂∵《延佑四明志》长于取证,∵《四库总目提要》称之为∵“考核精审”,有∵“无证不成文”之说,他的叙述是切实可信的。故有人说∵《泽山清规》成书于泽山,与六百多年后的1931年6月至11月,弘一法师在金仙寺创设∵“南山律学院”,亦幻等高僧在寺内建∵“白湖讲舍”和∵“人海灯社”等佛学团体,不但有历史渊源而且一脉相承,这一切可为慈溪佛教发展历史提供许多研究的新资料,也可以填补宁波地区元代佛教发展状况的空白,也是浙东乃至江南佛教史上一项重大的发现。也有资料表明这∵《泽山清规》所指的并非此处泽山,因为清规编者壹咸法师自谓∵“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比丘”,但此说难以证明壹咸法师从来没有到过观海卫泽山,更不能排除壹咸法师自观海卫泽山云游至庐山驻锡的可能。何况泽山庵发展史里记载了壹咸为该庵的开山鼻祖,前后证据都可印证泽山清规成书于泽山庵之说。然既有资料,也有与资料不同的看法,有待后人进一步考证了。

据嘉靖∵《观海卫志》记载,泽山原名栎山,南宋末年,吏部郎黄震弃官归隐于此,筑室以居,着书立说,德泽布诸乡,把栎山改为泽山,他的居室名曰∵“泽山行馆”,年久而毁。乾隆十七年∵(1752),泽山翁家六桂堂独资建造泽山禅院,后改名泽山庵,成了翁氏家族的家庵,因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列∵“三北名庵”之一。

时至今日,按照党的有关宗教政策,现任住持定意已把泽山庵奠基成泽山禅寺了。定意是市青年联合会会员,对佛学理论有一定的修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