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庐山远公话》中的∵“阿”、“自”、“但”

李维然∵边利明

摘要:在《庐山远公话》中,有一些无实义的词。本文选择了“阿”、“自”、“但”三个词作为代表,结合它们在文中出现的语境,着重阐述了这三个词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阿;自;但;发展

在《庐山远公话》中,无实义词的使用十分常见。这些词中,有一些是句首的发语词,如“唯”、“只如”、“但”;有一些是词头,如“阿”、“打”;有一些是词尾,如“生”、“自”;还有的用在句子中,但是语义及语法作用并不确定,如“其”。这些词从语源上来说,各自有其本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或者是假借,或者是词意的虚化,逐渐有了这样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义项。本文就将重点讨论一下“阿”、“自”、“但”三个词在文中的使用情况,并对它们从最初出现到唐代的发展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阿

“阿”作为词头在文中出现,共有四类,分别是“阿谁”、“阿郎”、“阿那个”和“阿娘”,如:

1.白庄道:“……阿谁告报寺中,尽交东西回避。”

2.舍身与阿郎为奴,须尽阿郎一世,中路抛离,何名舍身……

3.相公问昨夜西院内,阿那个佳(家)人念经之声。

4.九十日内,然可成形,男在阿娘左边,女在阿娘右胁。

“阿”作为词头,最早出现在西汉时。一个例证就是《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中有:“……前后十辈,送董贤及上乳母阿舍。”这里的“阿舍”就是对西汉哀帝乳母的称谓。可见“阿”已经开始用于人名之前。到东汉时,佛经开始传入中土,在音译佛经时,经常以“阿”为词头,因此,汉语词中也开始以“阿”为词头构词。这时的“阿”已经不仅仅用在人名之前,还可以放在一般性的名词、代词、动词之前,如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以及“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这里的“阿母”、“阿女”、“阿兄”就是指的“母”、“女”、“兄”,“阿”就是一个词头,没有实际意义。“阿谁”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出现,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有:“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佛教词语进一步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汉语中“阿”做词头的词也迅速发展起来,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例如放在名词之前的“阿奴”,放在动词之前的“阿怜”,放在代词前的“阿那边”,放在形容词之前的“阿小”等。到了近代汉语中,“阿”继承了中古时期的用法,并且得到最大范围的使用。而处于此时期的《庐山远公话》中就大量应用了“阿”词头词,上面四例“阿谁”、“阿郎”、“阿那个”、“阿娘”中,“阿”分别放到了人称代词、一般名词、指示代词和亲属称谓名词之前,都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个词头。

二、自

“自”作词尾,在文中出现三处,分别是:

1.远公见老人去後,每自思惟,心生梅(悔)责,此个老人前後听法来一年,……

2.犹自未称其心,遂再取疏抄俯临白莲华池畔,望水便掷。

3.白庄曰:“念经即是闲事,我等各自带煞,不欲得闻念经之声。……”

“自”做词尾这种用法始于汉代。例如在《史记》中已经有不少例证,如《李将军列传》中有:“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这句话的主语已经非常明确,完全没有必要将“自”翻译为“自己”再次进行强调。而同一文中的另外一句“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在《汉书》中已经将“自”删去,可以看出“自”在这句话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上面的两个句子即使没有“自”,也不会出现歧义,基本上“自”已经没有指称作用,意义趋于虚化,它们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因为东汉时双音节词大量出现而加上的。到了魏晋以后,“自”已经成为相当自由的语素,可以跟在很多词后做词尾,如“本自”、“殊自”、“妄自”、“每自”等都已经出现,而且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唐代以后。值得说明的是,因为“自”可以相当自由地构词,使用频率高,就会在口语中大量出现,而《敦煌变文集》中所收的多是佛教文献和话本,僧人在讲经时自然不会使用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而是采用口语。上面提到的“每自”、“犹自”、“各自”中的“自”都是词尾,只是由于长期固定使用它们,所以感觉“自”好像是一个词素,但实际上“自”只是一个词尾,没有实际意义。

三、但

“但”在文中共出现了十九处,根据其出现语境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但”出现在句首,而且是人称代词之前,如:

1.惠远曰:“但弟子东西不辩(辨),南北岂知,只有去心,未知去处。”

2.远公曰:“但贫道从雁门而来时投此山,住持修道。”

3.良久乃苏,进步向前启上人曰:“但弟子虽宰相,触事无堪,……”

第二类是出现在句中或者句首,“但”用在动词之前,如:

1.师曰:“汝今既去,但往江佐(左),……”

2.白庄曰:“我但得你驱使,阿谁鄣你念经。”

3.今言许问,不敢有违。但知且问经名,後乃必当有问。

4.是时白庄亦随後而来,远公曰:“阿郎但不用来,……”

根据检索,“但”最早出现在《墨子》里:“敌人但至,千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利。”这个时期“但”放在谓语之前,起限定作用,其后从汉朝开始“但”字的使用逐渐增加,也多是这种用法。直到六朝时期,才开始出现“但”字做连词表示转折。到了唐朝,“但”字的用法逐渐减少,而且意义虚化,其中一种情况就是上面举到的第二类,即仍然带有轻微的转折意义,但是非常微弱。而另一种情况就是放到句首的人称代词之前,并没有实际意义,可以看作是句首助词。金颖、张春秀对《敦煌变文集》中的“但”字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认为“但”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副词又分为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如:白庄曰:“我但得你驱使,阿谁鄣你念经”中是范围副词,“远公曰:“阿郎但不用来……”中是语气副词,而“惠远曰:‘但弟子东西不辩(辨),南北岂知,只有去心,未知去处。’”中的“但”被处理为转折连词。所以这一点仍有待商榷。

在《庐山远公话》中,仍有其他几个无实义的词,如“其”、“只如”、“生”、“唯”等,它们的出现环境和发展过程更加复杂,并且观点尤为不一。由于能力及时间所限,不再对它们一一进行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作飞,《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2)

2.陈宝勤,《试论汉语词头“阿”的产生与发展》,《古汉语研究》,2004(1)

3.金颖、张春秀,《〈敦煌变文集〉的“但”》,《古汉语研究》,2007(3)

4.逯漓,《从论衡看词尾“自”的形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出自:∵《学周刊·C∵》∵2010年2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