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伴梵音∵人杰景多情——桂平西山古刹

西山,古称思灵山。

佛,是西山的灵魂。

1998年9月,享誉海内外的高僧释宽能法师在西山洗石庵圆寂了。人们在法师的骨灰里发现了3颗舍利子。女尼火化而有舍利子,释宽能法师尚属佛教史上第一人!于是,西山的神奇更是名扬天下。

洗石庵始建于清朝顺治3年(1646年),雍、乾两代都曾修葺,如今看到的规模已是嘉庆14年(1809年)的重建,该庵属尼众道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洗石庵的建筑面积为1021平方米,建筑风格别致:庵门、经堂、佛堂层次分明,玲珑多姿。层顶、屋脊、殿内柱身、木梁枋、顶栅和门窗花格等都十分精美,极富南方特色。之所以庵名为“洗石”,乃取西山石多且奇,又有“身居瘴乡,粗莽唐突”,要经瀑、雨、露、月、烟、潭不断洗刷,才能玲珑剔透,返朴归真之意。

洗石庵四周风景优美,名胜众多,乳泉淙淙流淌,古松巨榕参天。庵前有唐代建的李公祠,庵后有民国十二年(1923年),李宗仁游览西山后修建的“飞阁”。

在西山,与洗石庵一样享有盛名的是修建在半山腰上的龙华寺。

龙华寺始建于唐末宋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龙华寺是典型的佛教建筑,建筑特点是随山势起伏,隐现自然,层叠有致。龙华寺分为四进,一进为天王殿,塑四大金刚;二进原叫文昌阁,现叫弥勒殿,供奉弥勒佛像;三进为大雄宝殿,供奉如来塑像,殿前置钟鼓楼;四进为圆通殿,供有广西最高的千手观音像。

佛寺建筑的主要特点:一是山门和天王殿,合称为“前殿”;二是大雄宝殿,也称佛寺主体建筑。有了这两组建筑,方可为“寺”。龙华寺延续了传统宫殿的建筑形式,以殿堂为主体。殿堂建筑则更多融汇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比如屋顶,无疑是佛教建筑中最显着、最重要的部分,屋顶的曲线和微翘的飞檐必须呈现向上、向外的张力。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行观其间,不难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

硕大雄健的“斗拱”艺术,在龙华寺的结构建筑中也运用得灵活、巧妙,它不但具有造型、装饰的多重功能,还在柱顶、额枋、梁枋与屋顶之间,起到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剪力。

此外,梁柱结构和彩画装饰也是龙华寺建筑的主要形式。重叠架起的梁柱除了承载屋面荷载,还具有抗地震的功能。用琢墨、大点金、雅五墨绘成的龙锦图案、旋花、翎毛花卉及朱色的檐柱、白色的台基相配,色彩浓重而有鲜明的对比感,也把龙华寺的整体建筑装点得更加绚丽灿烂。

作为一座古寺,龙华寺已传四十三代僧。其建筑也是在历史的岁月中不断完善的。清康熙年间,龙华寺首次开山扩建,使之初具规模。乾隆二十四年,住持简堂和尚率众重修。癸酉年复修,道光年间再修。民国十年十月,孙中山先生游览西山之后,捐赠了一笔兴寺资费。新中国建立后,人民***也多次为龙华寺拨款修缮。如今,西山的龙华寺不仅是中国重点佛教寺院,还是广西佛教协会会址的所在地。全国知名高僧、曾任广西佛教协会秘书长、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巨赞法师和现任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的释觉光法师曾在此任住持。1990年释觉光法师将一尊年代久远的脱胎释迦佛像赠送与龙华寺,至今在寺内供奉,已成为镇寺之宝。

在龙华寺的大雄宝殿前,我们可以一眼看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题的“大雄宝殿”匾额及一副对联。在笔力苍劲而又雍容宽博的气度中,龙华寺更增添了一派佛家气象。

山不在高,有寺则灵。而西山,一山之中,竟同时耸立着众多的着名古刹,这也只能是西山才能包容的。

西山的每一座古寺名庵,都是一座佛教的历史丰碑。

走在千年的古道上,听袅袅禅音,每个人都会淡定如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