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的金陵大报恩寺

(南京市一退休干部)

秦淮区人大第十六届三∵次代表大会上获悉,秦淮区将开建大报恩寺景区一期工程。这个让南京人等待了近十年的跨世纪项目,终于在期盼中露出了一线曙光。

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一个曾经的文化工作管理人员,退休之后一直在搜集大报恩寺有关的史料,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港澳、欧美等地。现把主要发现报告如下,供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大报恩寺龟驼碑

大报恩寺遗址上有两个巨大的龟驼碑,又称左右碑。根据旅居英国的陶先生说,他的祖上是清朝大臣金石学家瑞方(瑞方原为汉人,本性陶)。陶先生的曾祖曾经见到瑞方收藏的大报恩寺左右碑拓片。根据其曾祖的说法,两块石碑都是明成祖朱棣之孙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在宣德三年(1428年)所立。

第一块碑文介绍的是报恩寺的来历。大意是南朝陈宣帝(530-582年)时,北方海曲悯寺的慧文禅师(也是天台宗的初祖)从海上奔健康,途中遇到大风浪,船破沉入海底。多亏海中一个神龟相救,慧文才得以脱险到健康。慧文在感谢神龟时,神龟问他说长老您不认识我了,我就是你放生池里面的老龟呀,慧文这才恍然大悟。见到宣帝时,慧文将路上的经历讲给宣帝听,宣帝很是感动,所以下旨建报恩寺,以宣扬佛教慈悲为怀和因果报应的理念。现在这块石碑已经不存,只有碑下的石龟依然昂首而立。

第二块介绍的是重建大报恩寺的起因及过程。说的是明太祖高皇帝在原报恩寺遗址重建天禧寺,后被火焚毁。成祖为报答太祖高皇帝和马皇后的养育之恩,诏令工部重建并造九级琉璃塔,赐名大报恩寺。

这块高约8米的御制石碑还基本完好,文物部门在其身上箍上了三道铁圈,碑上隐隐约约能看清碑文末两行的字迹:“钟山巍巍,大江洋洋,圣德长存,慧化不息,亿万万年,与天同寿”。但是碑下的石龟不知何时被残忍地砍去了头,脚也残破断裂。令人好不痛心。

(二)朱棣重建大报恩寺的真正原因。

根据碑文和正史记载,朱棣是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重建大报恩寺。陶先生说,民间有两种猜测。一说为纪念生母。传说朱棣的母亲是一个高丽(今朝鲜)美女。因为朱棣未足月就被生下来,所以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将她处以“铁裙”之刑,活活折磨而死。朱棣当上皇帝后,以借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名义来兴建寺塔,其实是为了纪念他生身的母亲。

明史专家马渭源认为,朱棣隐瞒生母真相,而谎称为高后所生,其目的在提高身价,为自己当皇帝寻找血缘上的根据。马渭源解释说,王謇的《孤庐杂缀》里面有一段关于明成祖朱棣的生母的介绍:民国时期学者王謇跟老师到南京,老师称其朋友冯桂芬(曾国藩的幕僚)当年在南京打败太平军后,在大报恩寺看到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朱棣生母是蒙古人。碑文具体写着“冯景亭宫詹桂芬,曾告以克金陵时,官军得明成祖御碣于报恩塔座下,其文略谓成祖生母为翁吉刺氏,翁故为元顺帝宫人,生成祖,距入明宫仅六月许耳。”马渭源解释说,“翁吉刺”是蒙古姓氏,而且从这段文字可见,翁吉刺氏只是明朝的一个宫人,贡妃是后人对她的一个抬高的说法。据称,当年翁吉刺氏到南京后不到七个月,就生下了朱棣,据此推断朱棣为元顺帝的遗腹子。后来马皇后出于同情,就故意讲这个孩子是她生的,而翁吉刺氏则被处以极刑。马渭源还介绍说,着名明史专家吴晗在1963年版的《朱元璋传》和论文《朱棣生母考》中也说明成祖朱棣有蒙古血统。

另一说为纪念侄子朱允。朱棣皇位坐稳后,觉得愧对被自己杀死的侄子朱允。因为自己起兵造反后,朱允曾下过一道诏命,要求临阵诸将“毋使朕负杀叔父名”,正因有了此令,朱棣才能屡战屡败后依然东山再起,最后逼得侄儿葬身火海。为减轻自己的罪过。但是600年前的古人心理,后人已经无法考证,将永远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迷。

(三)大报恩寺的历史。

从孙吴建都开始,南京经历了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等十个朝代,故称“十朝都会”,金陵大报恩寺也伴随南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南北朝期间,南方相对平静,北方战乱频繁,特别是经过北魏和北周两次灭佛行动,致使大批僧人南下,这不但促进了南朝佛教的兴盛,也促进了南朝寺庙的建设。∵“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的就是这种盛况。

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来看,金陵大报恩寺的历史实际上是从孙吴时代开始的。原址曾是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该寺历经东晋、南朝。而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蒋赞初说,经过考证,阿育王塔约建于东汉献帝的兴平年间(公元194~195年),是南京最古老的佛塔,也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建塔者极有可能是秣陵人苻融,他曾任徐州刺史陶谦麾下之广陵、下邳、彭城三郡的运漕官,并以漕运所得经费建庙盖塔。符融为最早见于正史的中国阁楼式佛塔的创始者,后退守故里秣陵,为孙策攻灭。

南朝后期陈宣帝因天台宗传人慧文的缘故敕建报恩寺,报恩寺历经何朝何代不详,后来又恢复长干寺(也可能报恩寺与长干寺为不同寺庙并存)。南唐时,寺址一度沦为军营庐舍。北宋时再度复兴,端拱元年(988年),僧可政于终南山得唐三藏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在长干寺建塔瘗藏。宋天禧元年(1017年),长干寺改称天禧寺,寺塔易名“圣感”。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诏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三年时间内花费黄金两万五千两,用于重建、维修该寺、塔,复称天禧寺。但是在1408年,该寺、塔被人放火焚毁。1412年,朱棣下令重建大报恩寺,同时要求“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这就是大报恩寺塔。

(四)大报恩寺的建设。

据史料记载,大报恩寺工程动用军夫、工匠达10万人,仅建塔一项费用,耗银就达248.548万两,连同郑和下西洋剩下的100多万两也贴补进去。朱棣要求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寺内建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朱棣同时下令建造了闻名中外的琉璃巨塔,塔为九层八面,高达78.2米,远在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刹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152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其规模,其设计堪称世界一绝。

(五)大报恩寺是如何被毁的?

目前民间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是曾国藩炸掉的。也有说是太平天国时,韦昌辉大战石达开,炸掉了大报恩寺塔,但都缺乏明确的证据。不过根据史料记载,这座琉璃巨塔自建成起就命运坎坷,几经劫难。最初在1566年2月18日,大雨加雷火将寺内一百多间殿阁烧为灰烬。1661年、1700年都曾分别加以重新修建。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大报恩寺塔遭遇英军疯狂地掠夺,大报恩寺塔再也没有了往昔金碧辉煌的风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