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山传奇(连载第9)

第二章千年名刹高僧辈出九、古刹史话

每当人们提起有着“江右名刹”之称的云居山真如禅寺,常常会联想到她时逾千载的沧桑世事。那名震朝野的道场,金碧辉煌的殿宇,香火长燃的鼎炉,端庄醇正的禅风,“农禅并重”的传承……真实记述着兹山古今兴废之绩,先德创宗弘法之功,法门标新顿悟之风。自古以来,佛门弟子,曾到此上香拜佛,习经研法;文人墨客,慕名前来游山谒寺。白居易、朱熹、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古代名士墨客为此题咏诗词曲赋多达数百余篇。

其中,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后,在登游真如禅寺时,往日的幽怨荣辱顿时烟消云散,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游云居山寺赠穆三十六地主》:“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踏花行独惜春。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

由此可见,白氏诗公对真如禅寺情有独钟,亦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据南宋张大献撰写的《云居山开山缘起记》所述,早在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开山始祖道容禅师在云居山南麓建起了保定寺。不久,司马头陀至此过访,与道容一番促膝长谈之后,两人一同登上山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镜,峰峦环列宛如屏障,便开基建寺,冠名“云居禅院”。此后,道容与其弟子全庆、全诲次弟继居寺院约七十年。

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道膺禅师应豫章南平钟王邀请,由庐陵(今江西吉安)辗转来到“云居禅院”,在这里传灯阐教,弘扬法旨,前后达20多年。“云居禅院”从此声名大振,僧众云集,极盛时多达千余人。僖宗特赐额为“龙昌禅院”,并下诏赐道膺谥号为“弘觉大师”。时至北宋大中禅符年间(公元前1004-1007年),宋真宗登云居山游览,亲笔题写匾额,将“龙昌禅院”更名为“真如禅寺”,相沿至今。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千余年来,真如禅寺几度兴废。抗日战争期间,寺院惨遭日寇飞机轰炸,殿阁楼台顿成废墟;僧人四散所剩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当代禅宗高僧虚云老和尚于1953年来到云居山。为中兴云居,他励精图治,历尽艰辛。短短的几年内,殿宇得以重修,金碧辉煌;寺院规模宏大,僧众超过千人,成为古今通观、中外驰名的佛教圣地。

“文化大革命”中,真如禅寺未能逃脱厄运。佛像经典毁坏殆尽,僧人亦被遣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重新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僧人重新管理寺院,僧众重新相聚,真如禅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继悟源、朗耀法师之后,一诚法师担任住持以来,发扬佛教传统,光大农禅家风。重修殿宇,重塑金身。寺院规模不断扩大,面貌不断改观。1984年以来,真如禅寺的天王殿、大雄宝殿、虚怀楼、云海楼、钟鼓楼、藏金楼等建筑修葺一新。并新建了禅堂及虚云老和尚纪念堂,修复历代高僧塔基等,成为全国三大样板从林之一。如今,真如禅寺这一千年古刹正以崭新面貌,再现于巍峨壮丽的天上云居。

(未完待续)

连载第9期西海风编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