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山传奇(连载第16)

(连载第16期西海风编着)

十六、千年塔墓

云居山上的塔墓非常古老!

最早始建于唐元和初期(公元810年)的道容禅师塔,已有1200多年历史。

云居山上的塔墓蔚为壮观!

全山塔墓均由花岗石块敷面,配有大小不一的塔院、供案、烛台,形成一片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塔林。

在100多座历代祖师高僧塔墓中,大多因风化或其他因素所致而损毁。其中有40多座后经修复,面貌一新。对于这些历经沧桑的塔墓,当代高僧一诚禅师曾赋诗抒怀:百骸俱溃散,一墓镇长空。打开无缝塔,当见本来人。

在全山仅存的塔墓中,开山祖师道容禅师塔历史最为悠久,分外引人注目。

道容祖师塔坐落于真如禅寺东北侧的袈裟峰下,坐西朝东。塔墓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气势非凡。其塔身的正面嵌有高0.4米、宽0.2米的青石碑,上面分别镌有两行横排楷体字和一行竖排楷体字。分别刻着:“公元一九八四年重建”、“云居开山”和“上道下容禅师塔”。

从塔墓的南北两端,可以出入塔院。塔院成长方形,面积为20平方米。塔院前方有高2.5米、长50米的花岗石护墙。塔前置有长1.2米、宽0.3米、高0.8米的石供案。供案上置有高0.2米的石制烛台一个。

居于塔院后侧处,也有一座与塔院前方一样规模的花岗石护墙,其正中嵌有高2.2米、宽1.5米的花岗石碑龛。龛顶为仿宫殿翘檐坊楼式,正脊中夹有高0.3米净瓶宝物形造型。顶下龛内嵌有高1.7米、宽1.2米的青石碑一块。其顶端镌有隶书体“源远流长”四字。下则镌有楷体竖列宋绍定六年岁次癸巳(公元1233年)三月张大猷撰写的《云居开山缘起说》全文。末尾二行为“佛历2010年(公元1986年)岁次丙寅菊月谷旦重刻,住持一诚都监达定暨两序大众檀那施主重建”。

纵观千余年来的历史。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真如禅寺作为禅宗祖师最盛道场之一,对于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佛教的发展都产生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有不少高僧曾在真如禅寺执掌法席多年,由于多种因素而中途离开。然而,有的禅师在临终前会嘱咐身边至信弟子,即使无福分圆寂于真如禅寺,葬后也要将塔迁回云居山,与先逝祖师高僧同眠于云居塔林。明朝颛愚和尚便是其中一例。

据《云居山志》记载,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应常慧味白禅师之请,颛愚和尚来到真如禅寺执掌法席。7年后,颛愚和尚在金陵(今南京市)清凉寺圆寂。遵照颛愚和尚的遗嘱,其徒众不久便将他全身塔迁建于云居山仰天圹,并在塔旁盖起茅棚,日夜守塔。“文化大革命”期间,其塔墓遭到损毁。直到1985年真如禅寺常住修复一新。迄今,塔墓的石碑上仍刻有明朝学士熊德阳撰写的《重迁颛愚大师塔铭》一文。

目睹塔墓的墓志碑文,后人方知已故祖师高僧的人生轨迹,又能悟出不少人间事理。如今,它们已经成了别具风采而使人追思回味的珍贵史料,成了那些逝水年华的永恒纪念。(未完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