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山古柏”——南郭寺

菩树

很多年前就听人热情介绍南郭寺是秦州名胜,一代诗圣杜甫曾登临吟咏《山头南郭寺》一诗,心虽向往但却一直未能身置其中,领略南郭寺的风采o∵2009年仲夏,我因工作需要出差到天水,有幸专程造访南郭寺。踏上蜿蜒山路,我在杜甫诗意的宁静中,走进了南郭寺。

寺内建筑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两公里处的龙王沟东侧慧音山坳。该寺始建于北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依山傍水,气势恢弘,前临藉水,背负幽林,古柏苍翠,巨槐参天,泉水北流,风景秀美,是遐迩闻名的古“秦州八景”之一,被誉为天水第一名刹n它的建筑规模宏大,古建筑的中心和主体,有殿宇、禅堂、楼轩、亭阁、牌坊等。隋唐时已初具规模,宋代时称“妙胜院”。清乾隆十五年敕赐为“护国禅林院”。寺内现存建筑是经清代/顷治、乾隆、光绪几代修葺和增建的,三段前蜀乾德三年(921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宋熙宁六年(1073年)僧惠宝有秦州南山妙胜院新修砖塔第二级石碣记和清代的三通石碑,详细记载了南郭寺各代修葺情况。

走进古朴的南郭寺山门,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和参天的古木交相辉映,自西向东组成西院、中院、东院三个院落,每个院落之间又曲径通幽,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构成了古典园林建筑格局。西院是南郭寺的主院,主要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二配殿,东西禅林院以及卧佛院。卧佛院紧临西禅林院,建有卧佛殿一座,为清光绪年间建筑;中院有关圣殿,也叫财神殿,是清乾隆年间建筑;东院有驰名的“北流泉”和新建的“二妙轩”诗碑长廊以及梅园等。

奇树古木

在南郭寺里有着名的“三绝”,形成了该寺风景线上的最大标志……

——卫矛n大雄宝殿庭院的西北角,生长着一棵斜卧向屋脊上方的卫矛,这是棵有300年树龄的一级保护树木门卫矛通常是生长在长江流域的小灌木,生长在黄河流域却很罕见,特别是南郭寺的卫矛能够长成高18米,胸围2米的高大乔木,更堪一绝。

——南山古柏n西院大雄宝殿的庭院中,石墙维护着一棵古柏,树龄在2300年至2500年,树干奇特,南北分枝横逸而出,分别向南北方向伸展n南向的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紫,直插云霄,但顶端仍是青春焕发,枝叶茂盛;北向的一枝已枯,巧架于槐树枝杈上,神奇的是,在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胸围108公分的黑蛋树(朴树)和老树”相依为命”,观者无不称奇。这颗古柏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柏树原来一树两枝合抱在一起,唐朝将军秦琼,路过南郭寺时,在这里游玩,把他骑的黄骠马拴在柏树的一枝,不料树上飞来一只大鸟,长鸣一声,惊得马儿大跳,将柏树扯成了两半。

——龙爪槐。大雄宝殿东北角,生长着一棵特别的龙爪槐,全国罕见。树木高大,枝条盘曲向上伸展,约有300年树龄。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时而形似盘龙,时而群蛇盘舞,奇特无比。

大殿佛像

南郭寺里每殿都有佛像,在天王殿正中有大肚佛弥勒佛像,两旁对联耐人寻味:“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无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诸一笑。”弥勒佛左右列四大天王,身后塑一手持魔杵、神态庄严的护法韦驮像。在大雄宝殿内有彩绘泥塑的释迦牟尼佛,消灾延寿药佛和阿弥陀佛及迦叶、阿难弟子、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佛像;在东配殿供奉着铜铸地藏王菩萨坐像;在西配殿内供奉着玉体观世音菩萨像;卧佛殿供奉着缅甸玉体卧佛;在中院财神殿供奉着三国名将关羽坐像等等,这些佛像个个神态端庄,造型各异,有的表现出唐代雕塑丰腴富态的风格,有的透露出北魏雕塑清秀睿智的神韵,体现了南郭寺历经几朝的塑像雕刻艺术。

人文景观

南郭寺是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诗圣杜甫曾登临南郭寺,写下了“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n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不朽诗作。电视散文《风雪南郭寺》中,对杜甫与南郭寺之间是这样描绘的:“‘山以人而名’,公元759年秋天,当杜甫一身沧桑、满面风尘的走进秦州,走进这座长久以来,寂寂无名的小小寺院,也许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人可以如此深刻而久远的改变一段历史。”是啊!也正是因为杜甫的到来,天水人对南郭寺寄于了一片深情n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后人为了纪念杜甫,将南郭寺的东禅林院改建为“杜少陵祠”,并在祠内供奉着杜甫和他的两个儿子宗文、宗武像n祠堂门前有匾额“诗史堂”,是古典诗词研究专家、书法家、教育家霍松林先生于96年所题。明柱上有清代诗人谢威风所撰对联一副,着名书法家毛选选楷书:“陇头圆月吟怀朗;蜀道秋风老洞多”。

在东院有杜甫《山头南郭寺》一诗中曾提到过“北流泉”和新建的“二妙轩”诗碑长廊o“北流泉”位于南郭寺观音殿前,井水香甜清凉,直沁肺腑。据说这口井每当天旱,井水就很旺。而当雨水多,地气潮湿的时候,井水却要下降。因此,它被列为天水“八大井”之一。走到后院,一座高大而典雅的碑廊矗立在眼前。碑廊长35.6米,高4.36米,碑冠以木雕、琉璃瓦建成,碑身以花岗岩、大理石为材料构建而成。驻足碑前,杜甫咏秦州诗60首映人眼帘,行楷兼备,气势恢宏,把秦州故地的一段历史文化彰显到了极致,这便是“二妙轩”诗碑长廊。当地人讲,最早的“二妙轩”是在顺治十三年,着名诗人宋琬搜集杜甫流寓秦州时所做的诗60首,并请人集着名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等人帖刻石而成,因为诗妙、字妙,后人便以“二妙”命名。原碑由于经历地震、战乱而遗失o∵1988年,天水市***依照拓本重新在南郭寺新建了“二妙轩”诗碑长廊,并在碑廊前茂密的竹林边,还建造了“杜甫在秦州”的杜甫坐像一座。看那杜甫像背靠竹林依身而坐,目光远视前方,左手执着酒杯,右手轻轻抚着左膝,表情祥和而又沉静,仿佛是正在酝酿着他那千古绝句……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