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亲情的大山

∵───《那山那人那狗》观後感∵∵

∵∵∵●瑜∵扬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

∵暑假期间,因为主持启蒙班家长组「影片欣赏」的因缘,第三度看了《那山那人那狗》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内容极简约,说的是一个在荒僻的大山中送信,即将退休的老邮差,想要将这分差事传承给儿子;在儿子第一次跑这趟邮路的当天,由於老邮差不放心,於是决定和长年一起翻山涉水的忠狗,陪儿子经历一番。全片的焦点在呈现老邮差和儿子之间的父子情,两人在这趟旅程中,虽然显得疏离,甚至格格不入,但却也因为某些事件的冲击,让他们逐渐了解彼此。

∵全片的背景是人迹罕至的荒山,对老邮差而言,那是经年累月跑惯的邮路,但对於他的儿子来说,那却是一个未知的畛域,於是,他的启程等於间接地走向了父亲的心灵世界。年轻的时候,老邮差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不在家,造成了他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父子关系虽然不能用陌生来形容,但隔阂和藩篱却是存在的。老邮差是东方父亲的典型,他心中纵有对儿子无限的关爱和期许,却拙於用言语、行动表示,只能埋藏在心底。相对地,儿子因为与父亲不亲近,对父亲就只能是敬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父子俩一同走进大山时,儿子开始藉由一些逢遇的人事物,去探寻在他成长过程中,那个形像模糊的父亲。在旅程的末尾,他终究明白了父亲的工作在卑微外表下的那分神圣性,也领受到了父亲刚毅外表下的那颗柔软心。於是,在回到家的隔天,他独自背起沉重的邮包,循着父亲的心灵地图,昂然地再次向那云雾飘渺的大山迈进。父亲远望着儿子的背影,脸上写满了欣慰之情,观众之前感受到的父子间的尴尬和隔阂,至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不可言传的感动。

∵记得在学校的时候,曾经请学生看过这部影片後,再回过头来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和〈儿女〉,他们对於父亲和儿女之间的角色扮演,似乎有了更深一层的体认。朱自清当时在火车上看着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背影时,还只是个青涩的学生,他感动於父亲的关爱所留下的眼泪,可能只限於当下,还不到刻骨铭心的境地。可是当他写〈儿女〉时,已然是五个小孩的父亲,当肩头荷着重担时,再回首看看自己的老父亲,内心的感受更加五味杂陈了。站在启蒙班家长组的教室,我试着让家长们在看完影片後,分别从「父母」和「儿女」的角度,去思索自身的亲子关系。身处多元、开放的社会,父母们已经无法强制子女只能在自己铺设的轨道上前行,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只能引导,无法复制。父母和孩子在菩提路上若要相偕同行,我想,「对话」是非常必要的,就像影片中的父子一样,走进大山中,让对方看看自己的心灵。只不过,我们可能不能期待这交流的机缘从天而降,必须自己去营造,才有可能让彼此进入对方的内心。

∵走向亲情的大山,我们看到了亲子间的沟通之路,是多麽百转千回、曲曲折折,这时候再来思量印祖所谓的「敦伦尽分」,就会觉得,真是不容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