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岭静乐寺

进贤县李渡镇与文港镇比邻交界之处,有一座满目青翠、连绵起伏的山脉,这就是罗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当年神仙铁拐李曾到此地云游,当他站在高山顶峰之上,忽闻山内有锣声,故名罗(锣)岭。因神仙赐名,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人在此山建庙修行。静乐寺原名罗岭庙,屹立在罗岭半山腰上,碧瓦红墙掩映在绿树丛中,青山怀抱,青松翠竹环布四周,上有蓝天白云,下有水库池塘,鸟啼蝉鸣,环境幽雅,古风犹存。

静乐寺距着名风景区金山寺只有数公里之遥,与西山国际学校相邻,316国道旁立有一座小牌坊,进牌坊,延着一条水泥小道蜿蜒而上,可直达山门.该寺房屋布局如同一座四合院,前面有韦陀殿,中间有观音殿、三圣殿,后面是大雄宝殿,两旁有钟楼、侧舍、居士室。在大雄殿的后面,又新修建了一石阶路,拾级而上,可达慧云上人塔。此塔为纪念原寺院主持慧云法师而建。塔四壁刻有法师生平经历,向游人展示佛教法理.站在塔前,全寺景致尽收眼底。

寺庙的右方,树木高大茂密,延着一条林荫小径,可达

龙泉池。该池面积约2平方米,深不过1米,一半在石崖内,一半在崖外,蓄接山间泉水,池旁立有一石碑,刻有铭记。岩壁上有一副楹联;上曰:龙非池中物蛰此为听经,泉乃石津精喷涌供参禅。此泉为寺院饮用水源,水清见底,旱年不蝎,雨季依旧,“一僧饮不溢,众僧饮之不浅”;令人难以思议。传说此泉年代已久,大有来历,水质清凉芳冽,回味无穷,如用此水煎药功力倍增,在方园几十里都有名声。据说从前山下村庄里有一位财主,每天要长工上山去挑一担水回来。有一次,因雨天路滑,长工跌了一跤,把水倒掉了,便在路旁池塘里挽了一担水挑回去。财主喝了一小口塘水泡的茶,便品出味道,把长工叫来询问,长工知道瞒不过去,只得道出实情。

龙泉池又称“蟹井”,还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说是很早以前,有一龙子,偶犯罪戾,按律当斩。观音大士算知其与佛门有缘,为其说情,免于一死,贬滴凡尘,压在罗岭西隅浮云峰下静修思过。后遇一高僧在罗岭结庐,诵金刚神咒,修上乘佛法。小龙深通灵性,立志向佛。白天仍静伏浮云峰下,晚上便化作小蟹潜身蟹井,聆听佛经。不知经过多少岁月,小蟹深受佛感,澈悟前非,得道还本,化神龙腾空而去,留下了“高巅不雨山常涧,蟹井水浅饮不尽”的神话。

在龙泉池附近,寺院还修建了几个蓄水池,承接山间雨水泉瀑,用于洗涤和浇菜。众尼在林间开垦了菜地和茶果园,种植蔬菜、洋芋、油茶,过着自供自给的生活。

罗岭得天独厚,风光秀丽,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仕官学子到此观光游览,探幽寻古,留下了“青山不改千年色,碧水长流万古声”等名言佳作。清道光年间,高僧云峰法师曾云游于此。诗人袁潜曾赋诗一首:“乍至若天山,深藏万山间;偶闻击罄声,始觉有禅关;憩马长林密,开尊大寺闲;回归寻旧径,夕阳带僧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