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佛教的发源地——麓山寺

作者:戒圆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岳麓山寺、鹿苑、万寿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之半山亭上,寺前为清风峡。山为南岳衡山延伸到长沙的山脚,所以叫做岳麓,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295.7米,从平地到山顶约七华里。麓山寺创始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为会稽剡县(今浙江省嵊县附近)到湘州来传播佛教的第一个僧人竺法崇所建,是湖南佛教的发源地。竺法崇以其师是天竺来的,按当时习惯以竺为姓,法崇是他的名字。《宋书》卷九十三《孔淳之传》有他和孔淳之交游的记载。

继竺法崇之后,晋代在麓山寺的高僧有法导、法愍二人。

南北朝时,该寺得到不少宰官的护持,如刘宋后废帝元徽元年至四年(473~476),尚书令湘州刺史王僧虔在寺内“留书藏石”;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刺史夏侯详“别构正殿”于清风峡下(今岳麓书院处);梁敬帝绍泰二年(556),刺史王琳“建涅盘像于寺中”;长沙内史萧沅“献贝叶于层阁”;陈司空吴明彻等先后沿清风峡一带,建了一些与寺院有关的建筑物。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天台宗集大成者智顗(531~597),世称智者大师,在此讲《妙法莲华经》,宣扬“三谛圆融”的教义,后人于讲经处命名为讲经堂(已毁,原址在今蔡锷墓处)。文帝仁寿年间(601~604),因文帝得天竺沙门所献大量佛舍利,乃令全国各州建塔安置。当时岳麓山上于仁寿二年(602)也建有舍利塔一座,今存。

唐代,麓山寺仍处于全盛时期。高僧辈出,游客如云。从寺院组织形式来说,当时实行以上座、寺主、都维那为主的三纲制。活动于麓山寺的着名僧侣有昙捷、权武、智谦、摩诃衍、首楞严、惠镜、惠齐、兴哲等人。其中以摩诃衍那禅师影响最大,他是慧能嫡传弟子神会的法嗣,把南宗禅法传到***的大人物,参加过与印度高僧莲花戒的论战,达三年之久。所谓“拉萨法诤”,成为国际佛教学者专门研究的重大课题。至于书法家、文学家与麓山寺有文字因缘的更是不少。除了大诗人杜甫所写《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大书法家李邕所撰并书《麓山寺碑》传诵一时、流传千古外,沈传师、唐扶、韦蟾、刘长卿、韩愈、宋之问、曹松、罗隐、喻凫、戎昱等,均写诗吟咏。据记载,当时麓山寺殿堂雄伟,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多,头山门在湘江之滨赤沙湖畔的牌楼口,二山门即今之麓山门,李邕《麓山寺碑》在今之自卑亭(原名寺碑亭),大雄宝殿在今岳麓书院处,前有放生池,两侧有钟楼、鼓楼。自大雄宝殿沿清风峡而上修建了许多廊庑,回廊而上,经舍利塔,而观音阁、藏经楼、讲经堂、法华泉(今白鹤泉),直至山顶之法华台。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朝廷实行毁佛政策,该寺殿堂全部被拆毁,僧众亦被迫离散。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敕会昌时期所废寺院,如有宿旧名僧,复能修创,一任住持,地方官吏,不得禁止。随后,有禅宗僧人景岑(?~966),一名招贤,世称虎岑招禅师,又号长沙和尚,来寺弘化。其传承关系是: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南泉普愿——长沙景岑。他是普愿的法嗣,属南岳下三世,与赵州从谂(777~897)为同门。景岑在原竺法崇所建寺宇的旧址上,重建麓山寺,改名鹿苑,被后人称誉为鹿苑第一世。景岑生年无考,卒年为宋太祖乾德四年(966),是唐末五代宋初人。寺内建有“虎岑堂”,就是纪念他的。其山界的管辖范围,虽然是东抵今爱晚亭下,南抵白牙岭,西以骑仑分水,北抵禹王碑路下。但寺院的建筑范围,则始终以清风峡法华泉(今白等泉)侧原麓山寺讲经堂、藏经阁、观音阁鹤旧址为限。清风峡下各殿堂均未能复建。所以,宋太祖开宝六年(973),郡守朱洞创岳麓书院于原麓山寺大雄宝殿旧址,改寺碑亭为自卑亭,将李邕《麓山寺碑》,移置今半学斋,后又移置他处。

宋代的麓山寺,更是禅宗着名寺院之一。据《五灯会元》一书记载,继景岑以后,有鹿苑山恽禅师、潭州岳麓和尚、潭州鹿苑和尚、鹿苑文袭禅师、鹿苑圭禅师等人。此外,从悦(?~1091)、清素(生卒年不详)、慕哲(?~1095)、悟新(?~1115)、惠洪(?~1128)、智才(?~1138)、智海等禅僧,均与麓山寺发生过一定的关系。其中智海则是麓山寺废而又兴的重要人物。

智海,人称岳麓海禅师,生卒年代不详,南岳下十三世,约北宋末南宋初人,吉州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籍。据赵宁纂修《长沙府岳麓志》记载,智海住麓山寺时,“焚火一夕而烬,僧俗惊异,师笑曰:‘梦幻成坏,尽皆戏剧,然吾恃愿力,宫室未能废也。’未几,复成大兰若。”重建殿宇时间为宋哲宗元佑元年至八年(1086~1093),卒后,建塔留世。

元代,麓山寺和岳麓书院,均毁于兵火,仅留败屋颓垣,遗址、田土。过了一百五十年,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书院才得到恢复。

麓山寺在明代,又一兴一废。明神宗万历(1573~1620)中,始由妙光和尚在吉藩的资助下,于清风峡上遗址处重建大雄宝殿、观音阁、万法堂、藏经楼等寺院建筑,并经朝廷赐名万寿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德清(1546~1623)曾在此讲经。这一时期以麓山寺为题材写诗者,先后有李东阳、张洵、张邦政、蒋希禹、陶汝鼐、冯一第、胡尔恺、夏扬名、郭金台、石公允、吴愉、吴、陈三台、吴守讷、何应瑞等一十五人。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寺宇又一度毁于兵火,片瓦无存,竹木也砍伐殆尽。

到了清代,麓山寺又得以中兴,诗僧辈出,着述颇多,为名山古寺增色不少。先后出了智檀、文惺、弥嵩、天放、笠云五位在诗坛上颇有成就的诗僧。从寺院的修复来说,共有三次:清顺治十五年(1658)重修麓山寺,为首者不详。过了二十二年,智檀才全面地进行修复。他俗姓冯,陕西省汉中县人,参请足迹遍大江南北,过江西,到长沙,入住麓山寺,结草庐而居凡七年。康熙十年(1671)得提督张勇的支持,各地捐资复建该寺前殿、大殿、法堂、方丈,约五年而工竣。又一年藏经阁开始建成,但不久,又遭兵火。到康熙二十年(1681)始由其嗣法弟子文惺(阿诺)禅师,得赵云岑之助,捐资重修后殿,薛柱斗则出钱修复前殿,塑弥勒像,程仕吾施财塑韦驮像,赵又复建山门一座,遂使该寺焕然一新。上述清代几位诗僧,皆曹洞宗僧人。他们工诗能文,善书画,名重一时,都有着述行世。如智檀曾着《岳麓衡书》、《剪曼篇》、《滇游集》、《望云草》。文惺,字阿诺,着有《妙法莲华经笺》三十卷、《南岳游仙记》、《岳麓杂咏》、《晓云诗集》若干卷。弥嵩,字续灯,着有《三会语录》、《南岳山居诗》、《岳麓山居诗》、《中庵后草》。天放,着有《十笏斋诗集》,编纂《麓山寺志》三卷。笠云(芳圃,1837~1908),着有《听香禅室诗集》八卷。他住持麓山寺期间,由于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天国攻打长沙,该寺在战火中遭受部分破坏,笠云乃将山门和弥勒殿重新修复,在山门嵌上原有石刻的“古麓山寺”横额和“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门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笠云东游日本,受到日本佛教界的欢迎。此外,着名文学家曼殊大师,亦曾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游麓山寺,作《岳麓山图》,灵秀高耸,十分传神。

进入民国以后,在麓山寺住过的僧人,有筏喻、道香等人,稍有名气。抗战时期,1944年麓山寺弥勒殿、大雄宝殿、禅堂、斋堂、大寮等大部分建筑物,均毁于战火。仅留山门、观音阁、虎岑堂等附属房屋,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包括天井在内,共约900∵平方米。前坪1162平方米,荒废基地6366平方米。总面积共8428平方米,四周筑了围墙。

1949年建国后,麓山寺曾一度由湖南大学及长沙市建设局占用。1953年9月长沙市人民***批准交给佛教团体统一管理。出家佛教徒在此从事园艺生产。“文化大革命”中被岳麓公园占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迄1985年元月1日发还与长沙市佛教协会管理。开始规划,全面修复。从这一年开始,投资104万元,重建了仿唐建筑的大雄宝殿、弥勒殿、讲堂、禅堂,历时四年,基本完成。塑像齐备,藏书甚多。现已成为略具规模的佛教丛林,对外开放。寺内办有“麓山寺服务部”,全由佛教徒自主经营,向游客供应名茶、素食及各种副食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