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名山

许莉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壮大,在逐渐汉化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名山风景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诸多名山都跟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我国四大名山成为四大菩萨道场的佛教胜地: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此外还有衡山、嵩山、庐山、天台山、雁荡山、丹霞山等佛教名山同时也是着名的风景区。

一、佛教开山建庙,为名山游览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寺庙建设也成了名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十分兴盛,深入到整个社会。当时,名山一般都远离城镇,虽然风光旖旎、景物多姿,毕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单纯依靠世俗的力量是不能完全加以开发的,也只有少数隐士甘愿结庐隐居。真正长期扎根于斯,作锲而不舍的开发、筚路蓝缕的建设,主要是借助于佛、道宗教力量才得以完成。佛教占据名山,从而开发了山岳风景,促成了名山向着名山风景区的转化,主要是因为:

佛教认为人生所处的此岸世界是“苦”,苦与生俱来,人因有“生”,才会有苦。生是苦的开端,生命是受苦的实体。只有信奉佛教、皈依“三宝”,不断修行,才能最终断除苦恼,获得解脱,达到彼岸世界的“涅磐”境界。这就是成正果的全过程。大多数寺院选址于自然景观优美、清幽寂静的山林之中,处于这样的环境,有利众僧超脱“红尘”,潜心修持,以达到涅磐境界。尤其是禅宗,多住在山林之中。名山大川,成为僧人修行的理想去处。佛经中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曾在鹫峰灵山说法,印度气候炎热,僧侣白天托钵乞食,晚间栖息山林洞穴。这在当时的中国僧侣看来,颇能契合于道家的理想,类似隐士的作风。中国僧侣为了效法佛祖,怀着宗教的热情到远离尘世的山岳环境中建寺营居,既可以得到幽静清寂的自我解脱和自我净化的修持场所,又能够适应于文人名士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风尚,以佛教的信徒而表现世俗隐士的高逸。

当时佛教力图在理论上与儒学、玄学相调和,上层僧侣也必然在行动上处处摹仿玄学家和名士的作风以便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开展宗教活动,许多高僧都自觉地名士化、文人化,譬如来自西域的支道林,能赋诗,擅长书法,爱好养鸟,也谈论玄理,深得当时名士们的推崇,社会上也往往把这类僧侣与名士相提并论。他们都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而跻身于知识阶层,必然会受到时代美学思潮的浸润,渴慕林泉,热爱大自然。他们广游名山大川,也象世俗文人名士一样培养了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再者,出家人没有任何牵挂,更具备高逸而飘然栖息于尘世之外的主观条件。这些,都促使僧侣们纷纷到风景优美的山岳大自然环境中扎下根来,建寺营居。

佛教僧侣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效法古印度以石窟作为宗教活动中心的做法,利用山地开凿石窟。开凿石窟成为一时之风气,集中在北方的规模较大的造像石窟,也是大寺院之所在,其余尚有许多小的石窟散布在南北各地。这众多的石窟开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寺向山岳地带的发展。

一所规模较大的佛寺实际上相当于一座不纳赋役的庄园,而且在政治上,寺院之于国家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僧侣”不臣天子,不事王侯”,甚至不受世俗法律的约束和制裁。这样,寺院作为有着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实力的机构,还通过经常性的宗教活动和各种法会、公益事业吸引广大的信徒和群众,更加强了它本身的凝聚力,地处山野的寺院也成了一方的宗教中心。庄园经济是一种封闭性的自给自主的农业经济,寺院的庄园经济发达,加之其本身所享有的某些特权,这就为寺院建设向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说,佛寺建制之向山岳发展的趋势,是出于佛教本身的教义目的,∵自有其寺院经济的基础,同时也受到时代美学思潮深刻影响的必然结果。

寺院的建设过程往往也就是山水风景的开发过程,寺院的建成意味着山水风景已经为世人所知。随着山岳寺院的建成,有了宗教活动的场所和接待的场所,也有了简单的道路和设施。于是,以文人名士为主的游客、以宗教信徒为主的香客便纷至沓来,形成原始型的旅游。山岳风景区就这样陆续被开发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名山风景区。

二、在开发的同时,僧侣们对名山风景区进行了很有成效的保护,并为名山风景区添加了丰富迷人的人文景观资源。

寺院建设,凝聚着劳动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同时也体现了僧侣和宗教信徒们的艰辛创业精神。作为人文景观的佛教建筑,除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不可回避的情况,即如何处理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的名山佛教建筑比较注重含蓄,建筑与自然环境彼此渗透、融糅、谐调,表现一“天人谐和”、人亲和于大自然的意向。名山佛教建筑设计之佳者,其形象无论是远观的“势”或近看的“质”,都能够与地貌、山形彼此协调、嵌古无间,仿佛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天人谐和的意向的具体实践反映了天人台——的哲学观念的主导。正是由于这种意向的长期潜移默化,促成了名山开发过程中的宗教建设与风景建设紧密结合的情况:一、在大自然的大环境中创造了一个个宗教小环境,吸引香客朝觐,为名山渲染足够的宗教气氛:二、在大自然的大环境中创造出一个个生活小环境,满足僧侣的修持和生活的需要,也适应于文人墨客的出世隐逸的心态,因而历来文人墨客寄居山林寺院的乃成为普遍现象:三、在大自然的大环境中创造了一个个别有洞天的、赏心悦目的优美的小环境,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环境艺术契古无间,赋予寺院以“风景建筑”的性格,起到了“点景”即点缀装饰此处风景,和“观景”即观赏他处风景的作用。许多寺院建筑从总体布局、道路布设、基址选择、建筑营构等方面采取了“因山就势、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不仅以建筑来顺应基址的地貌和自然环境,还充分利用传统建筑的木框架结构的灵活性和个体组合为群体的随宜性,积极地调整建筑的布局来突出地貌形胜和环境特征,使得寺院成为“风景建筑”而与自然环境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例如天台山的国清寺四周群峰环抱,建筑群具备多进多跨的中轴线序列,但南面的山门则结合“双溪回澜”的具体地貌作适当地转折,并未遵循对称均齐的格局,而是因地制宜的变通处理。再比如峨眉山的中、低山区那些通透轻盈的寺院建筑形象,把山体自然景观的秀气益发衬托出来,而高山区风大寒冷,建筑因防风防寒的需要而呈现为比较敦实的形象。

禅农并重的经济伦理导致名山寺院经济的“入世”转向,僧侣们不仅参与农业生产劳动,还把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视为一项主要的公益事业,逐渐形成保护山岳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许多荒山秃岭经过寺院有计划的公益劳动、常年种植各种树木而成为绿荫蔽天、青翠欲滴、郁郁葱葱的生态环境。这个优良传统的流风余韵一直保持下来,对于我国国土的环境保护,应该说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佛教开发和建设名山时,保护了自然景观,保护了生态环境,并创造了人文景观,同时使人文景观协调于自然。佛教名山的人文资源主要有三类:

1、建筑,包括佛寺、塔、’民居、镇集、书院以及建筑小品等。名山风景区的以佛教寺院为主体的建筑,经过历来的积累和一再的更新换代,形成了山岳物质文化的丰富内涵。由于位于名山风景区的寺院比较僻静,较少受到战乱兵燹的干扰,少数的年代很久远的古建筑往往得以较完整的保存下来,如嵩山保存着的北魏砖塔、宋代木构殿堂,五台山保存着的唐代木构殿堂等,都是十分珍贵的建筑文物。就时间而言,名山风景区的建筑足以构成完整的历史系列,能为中国建筑发展史提供大部分的实物形象。名山风景区的佛教建筑,既保持着中国建筑体系的基本特征,又分别隶属于不同地区的乡土建筑的范畴。名山风景区的寺院建筑绝大多数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是乡土建筑中的精华荟萃,就空间来说,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建筑风格的实录。

2、在山体岩石上纵深开凿加工成为石窟、洞景,在岩石表面加工成摩崖、造像,或者用单块的岩石加工成为石刻、经幢等,充分利用名山多岩石裸露的优越条件,创为山岳文化中的“石文化”。这些洞窟、造像、摩崖、石刻、经幢等反映了历代的雕刻、书法的艺术水平,

3、名山风景区范围内所进行的有组织的宗教仪典活动和民间的世俗活动,这里面包含着说、唱、表演的艺术。例如五台山一年一度的盛大的“六月骡马大会”,庆祝文殊菩萨的生日并有大型的牲畜物质交流会举行。每临会期,各寺庙灯烛辉煌、香烟缭绕、山门大开,迎接各路僧尼、八方香客。街上摊贩如林,附近草原上棚帐蔽日,骡马成群,热闹非凡。这种有声有色的活的人文景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宗教、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应该在现代名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其观赏的价值。

上述这些人文资源是研究我国宗教文化的资料库,认识宗教文化的形象教科书,同时也是宗教朝觐和宗教旅游的对象,具有重要的宗教价值。不仅如此,这三类人文资源的总合,堪称华夏文物的精华荟萃,它们形象地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文化的漫长的演进历程。每一座名山几乎都相当于一座庞大的露天文物博物馆、形象的“史书”。它们所展示的内容乃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份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总之,佛教对我国名山风景区的保护性开发,使得名山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名山风景区的开发和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其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开发和保护现代名山风景区进行借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