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生活

列表

教育者之间的较量

教育“教育者之间的较量”。11月25日本报发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在人们面前摆出了一个沉甸甸的问号,留下了一长串的思索。记者日前见到了那次夏令营的中方总领队、团中央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曹东新同志。他目击了较量的种种,在夏令营里就开始了对较量的思考……“较量表面上是孩子的,实际上却是教育、教育者的较量”。曹东新回忆...

去德国感受环境教育

教育“去德国感受环境教育”。∵2000年9月,中国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的10人代表团由会长梁从诫教授领队,应德国民间环保团体S.O.F的邀请,前往汉堡、吕根岛、柏林、得累斯顿等地参观学习。行程虽短,感触良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环境教育不仅被写进了法律、体现在每个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而且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灵...

应该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教育“应该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应该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爱惜生命,更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不要和小朋友吵架;孩子很听话,也很善良。可是从他上幼儿园开始,问题就出现了,孩子老受别人欺负,甚至比他小的孩子都敢动手打他,而他却伸不出还击的手。这位居士最后困惑地说:难道我教错孩子啦?现在这个...

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星云大师

教育“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星云大师”。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为生命的存在与意义而奋斗。因为,人活着不应该只是追求尸位永存,生活也不能只是为了三餐温饱;生命的可贵,在于活得对自他有益,也就是要能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乃至生命的本质为...

圣贤的教育,是教人为善

教育“圣贤的教育,是教人为善”。1∵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求个人幸福、家庭美满、社会祥和、世界和谐,可是今天这个世界,一点也不和谐,什么原因?众生迷了自性,迷了之后,起心动念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这造成灾难。由此可知,在众生法界里面,最重要的是教学——你要教他,你要引导他,你要帮助他觉悟。2∵世出世间无上的法宝就是觉悟,觉悟才是...

佛教教育下一个突破口是创办大学

教育“佛教教育下一个突破口是创办大学”。∵僧教育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其起源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在当时的“庙产兴学”风潮中,佛教界经过艰苦抗争,清廷允许寺院以自有寺产兴办学堂。之后各省相继成立僧教育会,其中尤以江苏省僧教育会组织较为健全,其所办僧师范学堂,颇有成绩。杨仁山居士于光绪三十三年就金陵刻经处设立“只洹精舍”与“佛学研究会”...

皆以平等交谈方式教育弟子

教育“皆以平等交谈方式教育弟子”。佛陀成道地:菩提伽耶大塔孔子和佛陀是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他们在“轴心时期”都充当着人类导师的角色。作为导师,他们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地教育着弟子,并各有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将他们的伟大思想传授给弟子。我发现,他们的教育工作都是在与弟子进行“零距离”的平等交谈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没有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师道尊...

如何用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

教育“如何用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问:何谓「用菩萨的智慧教育子女」?证严法师答:就是「不要把得失的心态,加诸子女身上」。父母与子女血缘、感情密切,易因过度操心而成子女心理的压力,致使子女无法平心静气地受教,只觉得父母实在唠叨。父母教育子女,勿强加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应「无所求」地开导,无所求即菩萨心,则能使听者欢喜,而于无形中受到薰陶...

自主、超师、不以思知――禅僧遮诠教育下的学习倾向

教育“自主、超师、不以思知――禅僧遮诠教育下的学习倾向”。自主、超师、不以思知――禅僧遮诠教育下的学习倾向文:郭锦鸿(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导师)禅宗以对机和教化启迪学人,背后隐含以人为本位、以心为旨要的基本价值观,此乃基于对个体自主觉醒的最终关怀。禅宗一切的传授活动,都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的,其教化核心故而具有较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由于以心传心的重要,师...

廿一世纪佛教教育之展望——从比丘尼与女居士对香港教育的贡献谈起

教育“廿一世纪佛教教育之展望——从比丘尼与女居士对香港教育的贡献谈起”。廿一世纪佛教教育之展望——从比丘尼与女居士对香港教育的贡献谈起文∵/∵如德佛法流传世间超过二千五百年,佛家慈悲为怀,所宣流的法音解人困苦,利泽社群。廿一世纪社会变化复杂,如何推行佛教教育,令佛法的智慧和慈悲精神继续弘扬,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课题。回顾廿世纪,中国社经情况不稳定,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