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上四种料简作一比较,末世众生多属最后一类,善根既薄,烦恼又厚,以多疑多障的缘故,即修学唯心识观,已感大为不易,更何论真如实观,必须另寻善巧方便,所以下文开出持名法门。∵

申二、示方便∵

酉一、称名字∵

【「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

这里地藏菩萨指出的善巧方便法,说起来非常平常简单,看经文:「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就是教人应当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常勤诵念我之名字。」常常的,而且勤恳的,或口诵、或心念我地藏菩萨的名号。这就是对治烦恼障缘,末世行人最善巧方便的方法。何以说呢?要知道,等觉菩萨的名号,等同于佛,是由于证得真如实性以后,称性所成就的缘起作用,能作众生的增上缘,十六观经明白的告诉我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其中含有无穷妙理。但我们平常普通念佛的人,在念的时候,不免常起执着,可是妙处是虽起执着,并不影响净念。这就是这一持名法门较其他法门的特殊胜妙所在。何以说起执着仍不影响净念呢?因为在念的时候,如果是执着心以外有佛菩萨的名,执着虽有分别,而这种执持佛名号的分别性,是清净的,而非染污的,是属于净分的分别性所含摄,不失为净念。再如果在念的时候,知道名号是我自心所现的相分,现相虽是依他起性,而这种持佛名号的依他起性,也是清净的而非染污的,是属于净分的依他性所含摄,也不失为净念。总之,一句洪名,如清珠投于浊水,妙用无穷,若能照经文所示,于一切时处,常勤诵念,不使间断,念到心不散乱的时候,就是妙止;念到名号句句分明的时候,就是妙观,这样可以助显唯心识观;并且具有灭除一切障缘的胜妙功能。∵

酉二、观法身∵

【「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

前项第一步「称名号」的功夫,做到了相当好的程度,接着做第二步「观法身」的功夫,接看经文「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若是称菩萨名号,因能于一切时处常勤称念的缘故,很快就能念念归一,没有杂想,这就是得了一心。得了一心,就能伏除昏散;伏除了昏散,善根就能增长;善根增长,意境就猛利。到了这种境界,「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观,是用智慧观察。法身,就是性的本体。这性的本体,佛菩萨与众生同具,不过佛菩萨觉而能显,众生迷而不显,所以修信解的人,用方便法,持名得了一心以后,善根增长,正好乘机修观。观什么呢?观地藏菩萨的法身与一切诸佛的法身,自己的本身,观察到本体上,没有差异,无二无别。众生与佛同一心体故无二,不因迷悟而有差别故无别。「不生不灭」,性体是无始以来本有,所以说是不生;永久常住,所以说不灭。「常乐我净」,法身与普通报身不同的地方,是具有常、乐、我、净,四净德,普通报身恰恰相反,不常,不乐,没有真我,也不清净,称为四颠倒。法身无对待故常,无所受故得真乐,无戏论才是真我,无执着是真清净。「功德圆满」,性体本具无漏清净功德,无欠无缺,究竟圆明,所以说功德圆满。「是可归依。」观法身观到究竟圆满处就可认定,归依大士及佛,就是归依自心。除自心外,更无别法可以归依。所以大士指明是可归依,令学人直下承当。∵

酉三、修厌离∵

【「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

前观察佛菩萨法身,体性平等,与众生同共。大士指明,是可归依。现再反观自身,经文说:「又复观察,己身心相」,观过菩萨法身以后,再来观察自己身心形相,「无常」,是不常久的,四大五蕴假合的缘故,不如菩萨法身真常;「苦」,是不快乐的,惑业缠缚不得自由的缘故,不如佛菩萨法身之真乐;「无我」,自体找不出真我,为妄情所制,不能自主,不如佛菩萨法身之有真体;「不净」,自体污秽不堪,为尘劳污染,不得清净,不如佛菩萨之真清净。「如幻如化」,这无常、苦、无真我、不清净的身心相,是四大五蕴幻缘所成,所以说如幻如化。这如幻如化的身心,实非真我,吾人不了,反受其累。故称念名号,方便修观的学人应当知道,「是可厌离。」这无常乐我净的身心相,应当厌恶它,离弃它,不可贪着它,依恋它。以上三种方便对治的方法,都是持名一法所开,对治末世学人三种退怯的心理,表列如下:∵

┌附净分分别依他二性止观┐∵

┌称名字┤├对治不常值佛菩萨听法之畏∵

方│└助唯心观┘∵

便│┌附净分真实性止观┐∵

对┼观法身┤├对治菩提行难可成就之畏∵

治│└助真如实观┘∵

三│┌正破染分分别依他二性┐∵

法└修厌离┤├渐伏烦恼对治三恶八难之畏∵

└成就唯心识观┘∵

上表所列三法,专为末世烦恼厚,善根薄的众生所开,对治三种退怯心理,意义甚为明显,毋须细释,末世学人,应善知自己根性,明辨归趣。∵

申三、明得离∵

【「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何以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前文示一实境界二种观道,恐末世众生,以善根薄,烦恼厚,不能即行进趣,于是为开三种方便,以助观行。上段止,三种方便说完,现这一大段经文,是说明三种方便的效益,什么效益呢?看经文:「若能修学如是观者」,如是观,双指法身及厌离二观。意思是说,学人中,如有能修学法身及厌离这样观法的,「速得增长净信之心。」就能很快的增长对一乘实法清净信解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世间一切障碍,都是烦恼污染所招,现清净信心增长,就能渐去污染,所有一切障碍,自然渐渐毁损,渐渐减少。「何以故?」单说增长净信,减损污染,仍嫌笼统,所以又设问加以解说,问的是什么原故增长了净信,就能减损诸障呢?∵

修行的人,由开始修行到证果,要须经过闻思修三慧,才能转愚成智,转凡成圣。普通凡夫,内心被烦恼染污,必须自心一念觉悟回转,才能转染成净,这一念回转,有赖于闻法,闻佛菩萨名号,属于闻慧;闻慧有了,若不思维,智与理不能相契,思维契理,属于思慧,思慧有了,若不亲身修行,不能实地体证;修行体证,属于修慧,闻思修三慧有成,就能得到下文所说的各种功用,「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像这样修学三种方便的学人,才可称作是闻我名的,同时也可称作是学习闻十方诸佛名的。下文同样的口气说:「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又:「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又:「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又:「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这些都是依据修法身及厌离二观增长净信所行的功用。∵

为什么修二观增长净信,就能得到这些呢?因为现前一念之心,就是依他起性。二观中的法身观,能显出依他性中的圆成实性;再修厌离观,就能除灭依他性中的遍计执性。由于圆成实性显出,净信就能增长;由于遍计执性除灭,诸障随之损减,诸障除灭,净信增长所显出的圆成实性,就称为一体三宝,也名为究竟甚深第一实义。如如智为佛宝,如如理为法宝,理智不二为僧宝。满证这一体三宝的,称作十方诸佛;分证这一体三宝的,称作诸大菩萨;诠显这一体三宝的,称作大乘深经;闻这一体三宝而不疑惑,就是闻慧;观察这一体三宝而不滞碍,就是思慧;念念觉这一体三宝,而不间断,就是修慧。现在这修法的行人,既能一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又能修法身、厌离二观,自然实性显,执性除。闻地藏洪名,就是遍闻十方佛名;礼供地藏,就是遍礼遍供十方诸佛;这真可说是,佛不说法,长闻梵音;口无言声,遍诵众典;手不执卷,常演是经;心不思维,普照法界了。能得到这些功用,那还有什么样罪障不除,什么样功德不满,什么样恶趣之门不闭,什么样庄严佛土不生呢?所以经文最后几句说:「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文义甚显,不须细释,惟为便于帮助了然,列简表如下:∵

┌究┐┌如如理──法∵

│竟│├如如智──佛∵

┌法身观─显依他圆成┐┌一┐│甚│├理智不二─僧∵

二│「增长净信」││体││深│├满证───十方诸佛∵

观┤├显┤├┤├─┼分证───诸大菩萨∵

功│││三││第│├诠显───诸大深经∵

能└厌离观─除依他遍计┘└宝┘│一│├闻而不疑─闻慧∵

「诸障损减」│义│├观无滞碍─思慧∵

└谛┘└念念能觉─修慧∵

未二、求生净土∵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

前文是对求离障缘说的,大意是:若能修三种方便,不但眼下可离一切障碍,并且能够随愿往生。这段经文,又特别对求生净土的说,求生净土的学人,若能修三种方便,也能现前得不退转。看经文:「复次」,前文对求离障缘的说了以后,再其次所要说的是,「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如若修行人,修的是净土法门,求生他方现在净佛国土的,「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应当依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号,专心一意的诵念,念到没有别的念头渗杂,一心不乱的程度,这就是得到三方便中的称名方便,「如是观察者」,这里如上观察,就是除上面称名方便以外,而且也能照前文所说观法身、修厌离二种观法去观察,这样,三种方便做圆满了以后,「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命终舍身以后,决定能生那方佛国净土。「善根增长,速获不退。」不但能往生,且因三方便助缘力强,使得现生善根增长,能很快得不退转,此可见持名功德不可思议,净土法门,不可看作浅近法门。∵

未三、结叹方便∵

申一、叹一心业胜∵

【「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前文三种方便的功能说了,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三种方便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功能呢?要知道,这完全是心的关系,心能纯一,自生妙用,心不纯一,自无功能。经文对心能纯一与不纯一,分别赞叹说明。上来先赞纯一,看经文:「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维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我们要想知道三种方便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功能,首先当该知道像上面所说的做到了一心系念思维诸佛,﹝依一实境界开了圆解,知心佛众生三位一体为一心,常勤称名为系念,观佛法身与己平等为思维﹞这样的去作功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这样作,在一切修行善业之中,其善业为最胜。﹝弥陀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同此一理。﹞何以说呢?看下文:「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前文已讲。是在修习唯心识观及真如实观得到色寂三昧以后,心定于一行的境界,所谓勤修习,就是修习系念名字与思维法身。系念名字,相当于唯心识观;思维法身,相当于真如实观,所以说渐渐就能趋向一行三昧,真是方便中的方便。∵

「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若是到了一行三昧,心定于一行,修习正定,使此心体极用周,就能成就广大微妙行心,这样就称作得相似无生法忍。相似无生法忍,就是类似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七地以上的菩萨地位。现再进一步追问,这由系念思维得到一行三昧,方法简单,成就甚大,什么原因呢?下文从「以能得闻我名字故」起,到「现证无量功德聚故」都是说的原因。这些原因,归纳起来,不外是圆闻、圆思、圆修的原故,天台六即中由名字即到相似即属闻思修慧,闻我名、闻十方佛名、闻大乘深经,是名字位中的闻慧;至心礼拜供养,执持读诵大乘深经,不生怖畏,得正见心,是观行位中的思慧;决定除灭罪障,现证无量功德,是相似位中的修慧,由此圆闻、圆思、圆修的原故,得相似无生法忍,自所必然。然理虽如此,犹恐人不能理会,下再结问:「所以者何」?为什么圆闻、圆思、圆修,就能得相似无生法忍呢?「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无分别菩提心,就是信解一实境界的心,寂静智现,就是修习信奢摩他观;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就是修习信毗婆舍那观。能圆闻、圆思、圆修,就是能以信解一实境界的心,修习信奢摩他及信毗婆舍那二观,于是才能寂静智慧现前,发起方便业,种种大乘行愿。「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前文所谓能闻我名者,非单闻得名字音声而已,就是说能真真得到决定的利益之行的原故,否则不能算是闻我名;「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乃至前文礼拜供养受持读诵等等一切所能,皆是因为修方便法的行人已得到不退一乘因的原故,否则,不能算是真真礼拜、供养、受持、读诵等等一切所能。总上这些原因,一乘因感一乘果,所以能得相似无生法忍。∵

申二、简杂乱益微∵

酉一、闻犹不闻∵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前既说明一切善根之中,一心称名为最胜行业,但若只称名而不能得一心,能不能得到利益呢?这里也要说明一下。看经文:「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垢心,是心里不清净。怎么会不清净?因为心里杂乱?什么是杂乱?不能了达心外无法,功夫不纯,就是杂;自心妄念纷纭,掉举攀缘,就是乱。在这种既杂又乱,极不清净的垢染心情下,虽然也修念佛方便法门,称诵菩萨的名号,但这不算是真真闻我名号,因为对地藏名号的实义,由于内心的杂乱垢染,没有能圆闻的缘故。说到圆上,地是心地,藏是性藏。心性本来不二,怎么会杂呢?既本来不杂,又何以会乱呢?既本来不乱,又何以会不清净有垢染呢?现在这位修行人,不能了达无二的心性,以致本无杂乱垢染的心性中,妄成杂乱垢染,以此杂乱垢染心称名,自不能称作是圆闻。同时进一步来说:能圆闻,认理不偏,才能得到决定信解。今既不能圆闻,对一实境界心性无二之理,遂亦不能圆悟,慧心不生,得的益处不大,所以下文说:「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因有杂乱垢心盖覆本性,信解不能决定的缘故,所以虽有称名的方便,但所得到的只限于世间善报,得不到究竟成佛的广大深妙利益。∵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经上所说的意旨,是提示修行的人,要想得到成就,必须对治杂乱垢心,对治之法,归纳起来:一、在名字位中,圆闻一实境界,所生的慧,就可以对治「杂」;二、在观行位中,圆思一实境界,所生的慧,就可以对治「乱」;三、在相似位中,圆修一行三昧,所生的慧,就可以对治「垢」,内心到了无杂、无乱、无垢的境界,闻地藏名号,才是真能闻,才能得真究竟利益。∵

酉一、修犹不修∵

【「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修法的人,如果是不能对治杂乱垢心,不但不能得如前文所说广大深妙利益,即便是任其所修一切的善行,皆不能得深大利益,不过是种种善根,得些世间有漏福报而已。∵

巳三、示三忍四佛以彰圆位∵

午一、总标∵

【「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

前面经文,修行的方法说完以后,接着就说证得的果位。修行是因,证果就是得的结果。修圆满的因,就得圆满的结果,圆满的结果就是成佛。所以经文地藏菩萨于显明圆行以后,接着再称呼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有善行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褝者,」你应当知道,能够像上文所说修学那样无相褝功的人。所谓无相褝,就是指依于一实境界,所修的唯识、真如二种观法,没有生死涅盘相,同时这二种观法,除了没生死涅盘相以外,而还具足了止观定慧的功夫,所以称作无相褝。褝,梵语褝那,翻译为静虑,静是止定,虑是观慧,也就是寂照的异名,这就是称作无相褝的意义。经文是说,如有能勤修这种寂照双融,无生死涅盘相,这样褝功的人,「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深大利益,指功德庄严;渐次作佛,指智慧庄严。修行人只要是能勤修无上褝功,进境一定快速,不要很久,就能获得功德及智慧二种庄严,到达佛的境界。再者功德庄严,是就修因方面说,是方断惑,无间断前进的「无间道」,属忍;智慧庄严,是就感果方面说,是已断惑,能获得解脱自在的「解脱道」,属智。∵

午二、别释∵

未一、释利益∵

申一、明入位∵

【「深大利益者,所谓得入坚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坚修位,成就顺忍故;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

这段经文起,分别解说深大利益,及渐次作佛,两大收获。先说深大利益,看经文:「深大利益者」,所得的深大利益是什么呢?「所谓得入坚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又「入坚信修位,成就顺忍故,」又「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这三位三忍,都是他所得的深大利益,何以说呢?所谓入坚信法位,就是进到十发趣的程度,大乘行人,到了菩萨十住地位,初闻妙理,而发趣于佛地,就是发趣,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一;再所谓入坚修位,就是进到十长养的程度,由十住再进入十行,增修善根,就是十长养,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二;再所谓入正真位,就是进到金刚心程度,由十行,进入十回向就是十金刚,这是所得深大利益之三。∵

再说到这三种深大利益所成就的三种忍上,各经所说的忍,都不一样,有二忍、三忍、乃至六忍的不同。所谓二忍,一是生忍,二是法忍,小乘以耐怨害为生忍,耐勤苦为法忍,这二种不是现在所指的忍。别教以地前为生忍,利益较浅,以地上为法忍,利益较深,也不是现前所指的忍。圆教发明十界假名皆空为生忍,十界实法皆空为法忍,圆观二空,无浅深次第。∵

所谓三忍:别教十信为信忍,三十心为顺忍,登地为无生忍。圆教从初心到后心,都与实相不相违背,都称作顺忍;从初心到后心,都不起二边心,都称作无生忍。∵

所谓四忍:别教以十信为信忍,十行为伏忍,十向为顺忍,同前所说,到了妙觉,为寂灭忍。圆教则从初心到金刚顶心,都己经圆伏五住烦恼,都称作伏忍。从初心到后心,都已休息众行,都可称作寂灭忍,顺忍及无生忍,例前所说,圆教也同前所说。∵

所谓六忍:别教十信为信忍同前,分十住为和从忍,十行十向为顺忍。圆教则始终不乖实相,都可以称作和从忍。总其来看,本经文所说的三种忍位,取义甚圆,不论那一类的忍,都是采取观行位中所有诸忍,归纳为「信忍」,相似位中所有诸忍,归纳为「顺忍」,分证乃至究竟位中所有诸忍,归纳为「无生忍」。∵

申二、释忍义∵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来种性故;成就顺忍者,能解如来行故;成就无生忍者,得如来业故。】∵

上段经文说明修无相褝得大利益,成就圆教三种忍位,这里再分别解说三种忍的圆义,看经文:「又成就信忍者」,再说到成就信忍上,「能作如来种性故」,十信修空观,知一切法皆真谛而无毁坏,依此忍发「一切智」,照空如二乘,能作如来种性,以此缘故,成就「信忍」。「成就顺忍者」,说到成就顺忍上,「能解如来行故」,十行修假观,知一切法皆俗谛而无毁坏,照假如菩萨,依此忍发「道种智」,能解如来妙行,以此缘故,成就「顺忍」。「成就无生忍者」,说到成就无生忍上,「得如来业故。」十地修中观,破一分无明,号一分三德,照空假中,皆见实相,依于此忍,发一切种智,得如来业,以此缘故,成就无生忍。这三种忍,都是一心妙用,成佛极则,所以说是获深大利益。∵

未二、释作佛∵

【「渐次作佛者,略说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二者,解满法故作佛。所谓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来业无造无作,于生死涅盘,不起二想,心无所怖故。三者,证满法故作佛。所谓依净心地,以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自然之业,无求想故。四者,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

这段经文分别说明渐次成佛之义,经文开信、解、证、行四种满法,做到圆满究竟,就渐次成佛。这四种满法,须依四种住地而得成就,四种住地就是种性、解行、净心、究竟等四项,这四项住地的性质,在地持经上开而为六:∵

菩┌种性┐┌住行位中,道种成就,无有退失∵

萨├解行│├回向位中,中道能通,起入地行∵

六├净心│├初地断根本见惑,得出世净心∵

种┤├住┤∵

行├行道迹│├二地至七地,断根本思惑,而有证入之迹∵

位├决定│├八地九地,已得真实行,不还不退∵

└究竟┘└十地学行满足,究竟不退∵

参看上表,再对照经文,就易了解,看经文:「渐次作佛者,略说有四种」,至关渐次作佛一节,概略的说,有四种成就,「何等为四?」那四种呢?「一者、信满法故作佛」,第一步功夫成就,是信法修满了就能作佛,怎么说呢?看经文:「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这信满成佛,就是说依种性地,以菩萨的第一行位种性地作为基本,得了道种成就,就能决定信一切法不生不灭与清净平等,无可愿求,这种信才是圆信,圆信就是第一步功夫的信满成就,是在观行位上。∵

「二者、解满法故作法」,第二步功夫就是解法修满了就能成佛,怎么说呢?「所谓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来业,无造无作」,这解满成佛,就是说依解行地,以菩萨的第二行位解行地作为基本,通达中道,起入地行,就能深解法性,明了如来本业,无有造作,生死涅盘,原为一体,不起二种分别见解;既无分别见解,绝诸对待,一切圆融,恐怖也就无从而生,这种知法无二的解,才是圆解,圆解就是第二步功夫的解满成就,在相似位上。∵

「三者、证满故作佛」,第三步功夫就是证法修满了就能成佛,为什么呢?「所谓依净心地,以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自然之业,无求想故。」这证满成佛,就是说依净心地,以菩萨的第三行位净心地,断了根本见惑,得到出世净心,从此有了不起分别的寂静法智,以及得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不可议的无所造作,任运自然的行业,无愿求、无妄想,这种证才是圆证,圆证就是第三步功夫的证满成就,在分证位上。∵

「四者、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第四种功夫就是行满了就能作佛,怎么说呢?「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这行满成佛,就是说依究竟菩萨地,菩萨的最后行位,学行满足,到了究竟不退的地位,这种行才是圆行,圆行就是最后功夫的行满成佛,这才是究竟位。∵

午三、简修∵

未一、简三种人∵

【「复次,当知,若修学世间有相禅者,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无方便信解力故,贪受诸禅三昧功德而生憍慢,为禅所缚,退求世间。二者,无方便信解力故,依禅发起偏厌离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三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习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梦如幻等,虽获世间诸禅功德,而不坚着,不复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盘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前文依一实境界,而修信解,两种用功的方法,以及用功所得益处,成就三忍位四佛果,说完以后,又恐修学的人,不明有相无相的奥义,乃举出修学有相褝的三种人,做一例子,加以简别说明,使修学的人,知所取舍。看经文:「复次」,前修学无相褝所得利益功德说完以后,再次要说的是,「当知若修学世间有相褝者,有三种」,修学的人当该知道,凡修学世间有相褝的人,有相褝,就是四褝、四等﹝即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十二门褝,因有境像可缘,所以称作有相褝。修这世间有相褝的,有三类人。「何等为三?」那三类呢?「一者、无方便信解力故,贪受诸褝三昧功德」,第一类是因为没有像前所说方便信解力的缘故,贪着享受诸褝三昧功德。所谓诸褝三昧,就是修各种褝定时所生各种觉观,如喜、乐、一心等褝定境界。因贪着这些世间褝定境界,「而生憍慢」,内心自以为高,不知不觉间,生起睥睨一切,憍矜傲慢心理。「为褝所缚」,有了此自满心理,自然贪着这种褝定境界,于是就被这种褝定境界所缚,而不得自在,「退求世间」,于是就不再精进,反而退求世间色无色界的果报快乐,这是第一类。∵

「二者、无方便信解力故」,第二类的人也是因为没有像前所说方便信解力的缘故,「依褝发起偏厌离行」,但他较第一类人又进一步,由于证到初褝境界,具有观察力,于是观察三界过患,见到三界生死轮回的痛苦,决心断烦恼集,求涅盘灭,修永出三界之道,不再发起大悲方便,起了偏执的厌离之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对三界生死,发生了畏怯心理,退堕于二乘的偏空境界,这是第二类。∵

「三者、有方便信解力」,这第三类与前二类不同,他具有方便信解力,他的修行功夫是,「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习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这样修行,成就大,何以说呢?凡是具有方便信解力,就是前所说的能够依一实境界,修习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因为能修习接近二种观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所以他能了解色心不二之理,信解一切法唯心想所生,「如梦如幻等」,既是由心想生,自无实体存在,如梦幻之虚无缥缈,因为能明此理,「虽获世间诸褝功德,而不坚着」,虽然获得世间诸褝功德,知是虚幻,而不坚持执着,「不复退求三有之果。」于是他就不再像前说第一类没有方便信解的退求三界果报。「又信知生死即涅盘」,再者,他又能确信明了生死就是涅盘的道理,「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知道性分本无生死,所以也就不怖畏生死,像前说第二类无方便信解力的退求二乘果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三类有方便信解力的修行人,虽然三类同是有相褝,但最后一类不像前第一类贪着诸褝,成生死有像;也不像前第二类依褝起厌,成涅盘空相。不但不为褝缚,反能游戏诸褝,即生死之有,成实相之有;即涅盘之空,为第一义空。实相之有,不无有相;第一义空,空无空相,一一都成无相褝了。我们修学有相褝的人,在修的时候,对于自己能否依一实境界,求方便信解,应当有所简别。∵

未二、示十种相∵

【「如是修学一切诸禅三昧法者,当知有十种次第相门,具足摄取禅定之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不错不谬,何等为十:】∵

这段经文是说明不论修学无相有相诸褝,都要知道十种相门,才能成就不错谬;否则对这十种次第相门,不能了然,即便是修世间初褝,也不容易成就,况且是出世间上上褝呢?看经文:「如是修学一切诸褝三昧法者」,像这些修学世出世间各种褝定功夫的人,「当知有十种次第相门」,当该知道,在修行过程中,有十种次第行相的门径,「具足摄取褝定之业」,这些次第行相门径,都能收摄一切褝定行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能使修学褝定功夫的人,一切如法相应,「不错不谬」,不致偏差谬误,「何等为十。」那十种呢?下文分别说明:∵

【「一者,摄念方便相;】∵

第一种是摄念方便相,什么叫摄念方便相呢?这有如天台止观所说的二十五种行前方便,不论修学世间褝或出世间褝,都须要具备。所谓二十五者:﹝一﹞具五缘,﹝二﹞诃五欲,﹝三﹞弃五盖,﹝四﹞调五事,﹝五﹞行五法。详见摩诃止观。这二十五种行前方便,能在行前收摄妄念,故谓之摄念方便。∵

【「二者,欲住境界相;】∵

这第二种是进入欲念停止的欲住境界相,这是内方便的初步入门,就是小止观中所说的系缘止、制心止、或体真止,各有各的观境。∵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第三种,这是内方便里,初学安心方法所得的内善根发相,随所观的境界,不使昏沉散乱,坐起的时候,能知出相。坐的时候,能知入相,了了分明。∵

【「四者,善住境界得坚固相;】∵

第四种,这是内方便中,已经得安心方法,如修安般﹝数息观﹞的,能使心善住于出入息,乃至修体真止的,能使心善住于法空等等都是。∵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转求进趣相;】∵

第五种,这是于前第四相得到安心以后,能方便勇猛,转而更求进趣现象,如修安般的,已经得到欲界的粗住,转求细住。乃至修体真止的,历观诸法,无不皆空,等等都是。∵

【「六者,渐得调顺,称心喜乐,除疑惑信解,自安慰相;】∵

经过第四、第五两次第相以后,这第六相是心渐调顺,无委曲相,能称心喜乐,对诸法本空之信解,没有疑惑,自得安慰的现象。这就如修安般的,证了欲界定,感觉内心光明清净,与定相应,由定法持心,意念不分散。乃至修体真止的,能到了了信解诸法本空的程度。∵

【「七者,克获胜进,意所专者,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

这第七次第相,就是由除疑惑信解,得安慰,进到当下得胜精进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意之所专,与真空理体,少分相应,并且自亦觉知利益之相。有如修安般的,从未到定,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开始证初褝八触,﹝见后表﹞随发一触,就有十种善功德相﹝见后表﹞随之生起,所以说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乃至修体真止的,发得初褝,与法空之理,少得相应,到了这样程度。∵

┌动--动乱∵

├痒--不安∵

├轻--如云∵

├重--如石∵

八触┤∵

├冷--如水∵

├暖--如火∵

├涩--如木皮∵

└滑--如乳∵

┌定∵

├空∵

├明净∵

├喜悦∵

├乐∵

随发十种善功德相┤∵

├善心生∵

├知见明了∵

├无累解脱∵

├境界现前∵

└心调柔耐∵

【「八者,转修增明,所习坚固,得胜功德,对治成就相;】∵

第八类次第行相是,承前觉知利益后,转更进修褝功,增长光明,于是所习更趋坚固,获得胜妙功德,对治烦惑成就之相。所谓胜妙功德,有如修安般的,修到已发初褝五支成就,就是所谓﹝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这五支胜妙功德,能使其不退不转,对治欲念、散乱、具足成就初褝功德。乃至修体真止的,空理增明,断诸有结,到了这样的程度。∵

【「九者,随心有所念作,外现功业,如意相应,不错不谬相;】∵

第九类次第行相是,于第八得到胜功德,对治成就以后,随任内心有所念作,外境自现功业,诚中形外,如影随形,不错不谬之相。如证初褝的,能起二种变化:﹝一﹞初褝初褝化,能变化自地。﹝二﹞初褝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证二褝的,能起三种变化;证三褝的,能起四种变化,共名十四变化;乃至证体真止的,能起六神通,到了这样程度。∵

【「十者,若更异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随心,超越自在相。】∵

行者于前说九类次第相成就以后,到了第十,就是已奠定基础,随修任何褝功,皆能生起方便,格外的得到快速成就。如证初褝的,若能依前九种次第所得,更为异修四褝、四等、四无色定,并及观练薰修,一切诸褝,无不依于所得初褝,而起方便,都可以依所说次第获得成就,成就以后,就能于出于入,不为褝缚,随心自如,且能获得异于寻常超越自在成就。又如已证体真止的,或更异修方便随缘止,乃至息二边分别止,皆能依所得体真止的基础,而起方便,能不为褝缚,获得出入随心,异乎寻常的超越自在成就。∵

【「是名十种次第相门,摄修禅定之业。」】∵

以上是名十种次第相门,收摄一切褝定行业,纵令修学唯心识观,真如实观,出世无相褝的,也必须具有这十种相门,才得成就,才能与奢摩他,毗婆舍那,常得相应,以上经文进趣大乘意义说完。∵

寅三、示善巧说∵

正宗分有三大段,﹝一﹞示占察法﹝二﹞示进趣义﹝三﹞示善巧说,前文为止,一二两大段说完了,现接说第三段示善巧说,看经文:∵

卯一、示种种巧说∵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汝云何巧说深法,能令众生得离怯弱?」】∵

前文地藏菩萨将进趣大乘意义说完以后,虽然对一实境界,开示得了了分明,但仍顾及到一般愚钝众生,易生执着,说空执空,说有执有,对空假中宛转相即的圆义,不能融通,难得信解。不得信解,就不能修二种观道,所以当机的坚净信菩萨又代大家设问,看经文:「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尔时,是指正宗分进趣大乘意义说完了的时候,坚净信大菩萨又再设问地藏大菩萨说:「汝云何巧说深法,能令众生得离怯弱。」一般众生对大乘法所以生怯弱者,是了解程度不深的缘故,那么你对这大乘甚深法门,是用什么方便善巧,说出来使众生得离怯弱呢?这是设问,下文回答。∵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当知初学发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于无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尝以巧便,宣显实义而安慰之,令离怯弱,是故号我为善安慰说者。】∵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地藏大菩萨回答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当知初学发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你当该知道,一般刚刚发起意趣,求向大乘法门,而尚未得到信心的修行人,「于无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法称无上甚深者,凡外执有,所入者浅;二乘执空,深而不甚;菩萨执空有二边,甚深而不无上;此所谓无上甚深大法,乃成佛大法,因之信心未得的行人,自然易生疑惑怯弱。「我常以巧便宣显实义,而安慰之,令离怯弱」,我常以善巧方便的方法,来宣扬显明这真实的义理,给他心理安慰,使他离开怯弱。至于如何给他心理安慰,用什么言词安慰,下文分三段说明,先列表提示:∵

┌由「闻大乘即假」义生∵

┌小心怯弱┤∵

│└以大乘即空慰之∵

│┌由「闻大乘即空」义生∵

善安慰三种┼不解意旨┤∵

│└以大乘即中慰之∵

│┌由「执即中性德」义生∵

└妄计自然┤∵

└以大乘修得慰之∵

┌「即空」非灭后空,即色明空。∵

注┼「即假」圆教空假相即之假,别于别教。∵

└「即中」圆教空假相即之中,别于别教。∵

准上表,下文第一段先明慰小心怯弱者,看经文:∵

辰一、慰小心怯弱者∵

巳一、明怯弱∵

【「云何安慰?所谓钝根小心众生,闻无上道最胜最妙,意虽贪乐,发心愿向,而复思念求无上道者,要须积功广极,难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获,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云何安慰」,怎样安慰呢?「所谓钝根小心众生」,先说一类小根小器的众生,「闻无上道,最胜最妙,意虽贪乐,发心愿向」,他们听了无上甚深要道,也知道这甚深要道最胜最妙,胜是优点胜过,最胜是没有能胜过;妙是妙好,最妙是妙好到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这大乘法好到没有能胜,而且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所以说是最胜最妙。这些钝根小心的众生,听到了这最胜最妙的大乘法门,「意虽贪乐,发心愿向」,意思虽然也贪求,也喜欢,同时也发大心愿意趣向,但因心量太小,「而复思念求无上道者,要须积功广极,难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获」,他又想到这无上道,既说是最胜最妙,自不是普通小根器人所能修学,要必须放大心量,积功广大,无有穷极,而且修难行苦行,自度度他,经过三大阿僧袛劫那样长久的时间,和光同尘,在众生生死流中,久受勤劳辛苦,才能得到。「以是之故,心生怯弱。」因为这样缘故,内心生起畏怯、懦弱,不敢直下承当,这是第一种需要安慰的人,怎样安慰呢?看下文:∵

巳二、明善说∵

【「我即为说真实之义,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毕竟无我,无作无受,无自无他,无行无到,无有方所,亦无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为说十八空等,无有生死涅盘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又复为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乾闼婆城,如空谷响,如阳光,如泡,如露,如灯,如目[目+壹],如梦,如电,如云;烦恼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灭;又烦恼生死,毕竟无体,求不可得,本来不生,实更无灭;自性寂静,即是涅盘。】∵

地藏菩萨接着说,若是遇到这一类的小心怯弱众生,「我即为说真实之义」,找着他们怯弱原因,在执着一切法真实,不明了一切法皆不真实,而另有真实的意义存在,使他悟解,不用为大乘菩萨之行难行,而心生怯弱。这是善说第一义空,以破有执,是单就圆教空门说的,下文依三谛之理分别解说,这一大段经文由「一切诸法」起,到「而可得者」止,是说圆教真谛;再由「又复为说」起,到「易可令灭」止,是说圆教俗谛;由「又烦恼生死」到「即是涅盘」止,是说圆教中谛。∵

上来先说圆教真谛,接看下文:「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一切诸法,包括十界、百界、千如,一切假实国土,说到本性上,皆是众缘和合,空无自体的。何以说呢?「毕竟无我」。我是主宰,无我是没有主宰,任何一事一物,找不出个主宰来。「无作」没有主宰,就没有造作。「无受」没有造作,就没有受果报。「无自、无他」,既没有我,当然也没有人,无我无人,自他无从说起。「无行、无到,无有方所」,行是修行,到是到达彼岸,修行到达彼岸,是依迷悟而来,既没有实迷,也没有实悟,那有此岸彼岸的分别,所以说无行无到,无有方所。「亦无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有,所以说无过、现、未来。「乃至为说十八空等」,说到空上,没有体相,一尚没有,何来十八?这里所谓十八空,是就十八种境界,而显空理,所以称作十八空,那十八种空理呢?﹝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第一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始空﹝十一﹞散空﹝十二﹞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十六﹞无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无法有法空。「无有生死涅盘,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这是说生死涅盘,一切诸法,皆无定实之相,在本性真常之中,求过去未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这就是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的道理,是圆融真谛说的。∵

接着下文:「又复为说」圆融真谛说了,再就俗谛方面说,「一切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乃至「如电、如云」等经文中十四种比喻,别的经中有说六喻,有说九喻的,皆是开合的不同,意义没有增减。这十四喻,「幻」,是由妄念颠倒而起的幻像,没有实在。「化」,是随缘变现,无一定方所。「水中月」,不是从外进入,是所现影像。「镜中像」无出无入,亦所现影像。「乾闼婆城」,译寻香城,或蜃气楼,西域幻术所现,且能闻乐声;幻惑似有,实无城用。「空谷响」,是因缘造成,即现代所谓回声。「阳光」,蕅祖解为阳焰,也叫野马,喻其虚幻。「泡、露、灯」三者,皆不得久立,且易于消灭。「目[目+壹]」眼中病[目+壹],妄见空华。「梦」虚妄之见。「电」不能久停,「云」须臾变灭。以上各喻,皆属无常之虚妄幻像,以之以喻烦恼生死,所以下文说:「烦恼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灭」。总之,世间的烦恼生死,性质也和上十四种比喻一样,非常微弱,很容易灭失。这是依于圆教俗谛说的。∵

再下文:「又烦恼生死,毕竟无体,求不可得」,再说世间的烦恼生死。烦恼归纳起来有五类,叫五住烦恼;生死归纳有二,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这烦恼生死,也是以一实境界,法性为体;离开一实境界,别无自体可得,所以说毕竟无体,求不可得。「本来不生,实更无灭,自性寂静,即是涅盘。」既无自体,故本来就没有生。既没有生,那会有灭。既也没有灭,所以说自性寂静,不起妄惑,就是涅盘,没有另外涅盘可得,这是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依于圆融中谛说的。∵

巳三、明得益∵

【「如此所说,能破一切诸见,损自身心执着想故,得离怯弱。】∵

「如此所说」,照上面空、假、中三谛圆融,所说的真实之义,「能破一切诸见」,见是情见,所谓情见,就是身心方面的执着,一切对生死烦恼所生的怯弱心理,都是由身心执着而发,这三谛圆融的真实之义,就能破身心执着上任何情见。「损自身心执着想故」,就是因为能损坏自己身心方面的执着情见的缘故,所以「得离怯弱。」能使小心怯弱的众生,得以离开怯弱的心理,直下承当大乘法义。至于说这三谛圆融真实之义,为什么能破一切诸见,列表说明如下:∵

┌空一切皆空,涅盘尚空,况复一切情见。∵

三谛破见┼假一切皆假,涅盘尚假,况复身心情见。∵

└中一切皆非空非假,生死烦恼皆悉非空非假,更何有身心情见。∵

照上表看,说到空,行人若能悟开了空的谛理,则世间万象皆空,即最高涅盘寂灭空理,尚且是空,何况依空而生的身心情见;说到假,行人若能悟开了假的谛理,则世间万象皆假,即最高涅盘寂灭之理,尚且是假,何况依涅盘而生的身心情见;再说到中,行人若能悟开了中道谛理,则世间万象皆非空非假,即生死烦恼,也是非空非假,更说什么身心情见。所以经文说,得离怯弱,没有情见的执着,何来怯弱,这是小心怯弱的众生,得到菩萨善安慰的益处。∵

辰二、慰不解意旨∵

前文慰小心怯弱者说了,现接说慰不解意旨者,看经文:∵

巳一、明不解∵

午一、直标不解∵

【「复有众生,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

除了前所说的第一类小心怯弱的人以外,再有一类众生,因为不解如来言说意旨的缘故,而生怯弱的。什么如来言说意旨呢?接看下文:∵

午二、示佛旨意∵

【「当知如来言说旨意者,所谓如来见彼一实境界故,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证彼法身常恒清凉不变等无量功德聚,复能了了见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而为无明闇染之所覆障,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如来于此起大慈悲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第一义乐。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识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着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着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若广说者,如十八空。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离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及无能言说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

这一大段经文,就是宣示佛的意旨。大意先标示一实境界,为生佛同共,佛觉而能证,故得离生死;众生迷而不证,故不离生死。佛起悲悯,直示法身离念之法,为破迷启悟之大本,看经文:「当知如来言说意旨者」,当该知道,所谓的如来言说意旨,是指什么说的呢?「所谓如来见彼一实境界故」,所说的如来意旨,就是因为如来于性觉中,已经能见到一实境界的缘故,证到中道实相体。因证中道实相体,「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于是就能彻底得以离开生老病死等一切的恶法,这就是证如实空义,因为得证如实空,也就能「证彼法身常恒、清凉、不变异等无量功德聚。」亲身证到法身真常恒久,得到清凉不变等一切无量功德的集聚,证到如实不空义。∵

中道实相为法身德,如实空为般若德,如实不空为解脱德,这三德秘藏为生佛之所同具,佛性觉中,皆能了知。所以下文:「复能了了见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而为无明闇染之所覆障,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佛于自觉中,又能了了分明见到一切众生身中,皆有如来的三德秘藏,皆具有像这样微妙的清净功德,所不同的是,佛觉而无障,光明显现,而众生则被无明昏暗染污障蔽,不能显现,以致在生死轮回中,长夜枉受生老病死等无量诸苦。∵

「如来于此起大慈悲」,于是佛由这里生起了大慈大悲之意。「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第一义乐」,这大慈大悲之意,就是想使一切众生,不分怨亲,都能离开这生老病死等一切的苦,获得这法身第一义谛的真实快乐。但佛用什么法子能达到使众生离苦得乐的目的呢?下文说的明白:「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就是要使你了解佛的法身,是没有分别意识而能离开一切妄念的体性,因为有念被烦恼缠缚则苦,无念离烦恼得自在则乐,苦与乐,皆在一念之间,而这法身第一义谛,就是教人无分别离念之法,能使众生得大利益,起大作用。∵

什么作用呢?「唯有能灭虚妄识想」,能灭除一切虚妄分别的意识妄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惟有能不动念头的,才是所应当得到这法身第一义谛的人。「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着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但是这一切众生,常常乐意分别,对一切世间万法,贪取执着,以致由情感颠倒的缘故,而受生死之苦,这颠倒妄想,就是生死的大本。既已指出生死大本在于颠倒妄想,就要设法离去这颠倒妄想,才能了脱生死。所以下文:「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着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所以如来想要使那些众生,离开分别执着的念头,为说世间一切有为法,毕竟本体是空无所有。不但世法如此,乃至一切出世间无为之法,也毕竟是本体空无所有,都是因缘所生,多种条件聚集而来,找不出实在的本体,这样说似嫌笼统,「若广说者,如十八空」,如一一举出实例普遍来说,就像前文所说的十八空﹝前文有举出﹞「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就像这十八种空所显示的一切诸法,皆离不开菩提体。∵

什么是菩提体呢?下文解释:「菩提体者」,所谓的菩提体,「非有非无」,非有,这菩提觉体,是纯理智非感情的,有情感才有计度之生死烦恼,纯理智则没有,所以说是非有;非无,无是不存在,这菩提觉体,具有众德妙用,但不同于以情感计度否定因果现象的断灭无,所以说是非无;「非非有,非非无。」这菩提觉体,既不有也不无,那么就应当是二者合起说非有非无了,但是不然,它不堕双非戏论。既是非有不对,它就非非有;非无不对,它就非非无。因二者都是戏论,所以不堕。「非有无俱。」双非固是戏论,此有无俱乃是亦有亦无,双亦也是两相违谬,不合理,故也不堕。「非一非异。」这菩提觉体虽是不变,但能随缘,如一金能作多器,不能说是一;再虽能随缘,但本体不变,如多器不离一金,故也不能说是异。「非非一,非非异。」既不是一,又不是异,就应当二者合说非一非异了,但是不然,仍是不堕双非戏论,既是非一不对,它就非非一;非异不对,他就非非异。而这非非一,非非异,都是戏论,所以不堕。「非一异俱。」前双非固是戏论,一异俱乃是亦一亦异,双亦也是两相违谬,不合理,故也不堕,所以说非一异俱,不是亦一亦异两俱存在。下文总结一句,「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这菩提觉体,乃至毕竟没有任何相状可以得到,这就是因为它的本体离开了一切名言相状的缘故。∵

这样说还怕不懂,下文再解释离一切相,「离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所谓离一切相的意义,就是说本性觉体,不可以用言说取得,因为菩提法中,自体本空,没有接受言说的;「及无能言说者故」,同时也没有能用言语解说的;「又不可依心念知」,不但不能依言说取,又不能用心念思维知晓。何以呢?「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因为菩提法中,没有能取的心及可取的相,心属自,相属他,无自无他,离开了一切分别之相的缘故,所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样才能显出菩提真体。反之,「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如果有分别想的,则所想的不是菩提体,而是虚假妄念,这样就不称作相应。蕅祖说:以上这一大段开示,是依非有非空门说,三谛皆悉非有非空,大部般若,多明此义,昧者不知,判作空宗。所以下文明示谬解。∵

午三、正明谬∵

【「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

「如是等说」,如是,指以上所说三谛非空非有之无上菩提大法,对这无上妙法之阐示,「钝根众生,不能解者」,一般众生,所以不能了解,其原因在那里呢?「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对于大乘空义不能彻了,说这无上菩提觉道,如来的法身,只是空法,空到毕竟什么都没有,否定一切事理,这样就发生毛病,「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他的心理畏怯懦弱,怕自身堕入这无所得的境界之中。由于这种恐惧畏怯心理,发生两种错误见解,那两种呢?「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或由于执认毕竟空无所得,而生拨无因果相续之理,入于断灭之见。或作增见,是或作多余的见解,「转起诽谤」,转说大乘非佛所说,因而诽谤大法;或作减见,是或认为一切皆灭,否认性中妙有的见解,拨无因果,「自轻轻他。」自轻性德,而亦轻他性德。∵

巳二、明善说∵

【「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为了安慰这类谬解如来意旨的怯弱众生,「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地藏菩萨就为他阐说如来的法身自性,本不像一般人误解的什么都没有的空,实则空而不空,有真实的本体,这真实本体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具足无量清净功业」,这种真体不可名言,但是具有无可计量,清净而无污染的,无漏功德业。这种无漏功德业,「从无始来,自然圆满」,从无始来,就是从本以来,﹝本然无有起头,故说无始﹞自然就具备而且圆满无有缺欠。「非修非作」,不是修为而有,不是造作而来,本自具足。「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但佛的法身如此,乃至一切众生报身之中,也都圆满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真常没有变异,没有增减,这是依圆教有门,直显法身中道之体,诸佛众生,平等具足,不是断灭之空。∵

巳三、明得益∵

【「如是等说,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如是等说」,像这空中含摄妙有,空而不空之说,「能除怯弱」,能除求大乘法者畏堕无所得的怯弱,「是名安慰。」所以说名安慰。以上第二类慰不解意旨说的。∵

辰三、慰妄计自然∵

巳一、明妄计∵

【「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

前文地藏菩萨三种安慰,说了两种,第一种是慰小心怯弱者,由于听了大乘即假的道理,惧怕生死,心生退怯,以大乘即空安慰他;第二种是慰不解意旨者,由于听了大乘即空的道理,怕堕无所得,诽谤正法,以大乘即中安慰他;这段经文是说的第三种妄计自然者,以听了大乘即中的道理,心取无所得相,堕邪倒见,乃以大乘修得安慰他。怎样安慰呢?看经文:「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除了前文所说两种愚痴众生外,再有一些愚痴而又坚执的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听了空中含摄妙有,空而不空之说,也生怯弱。生什么怯弱呢?看下文:「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他以执取如来非空非有的法身,本来是圆满具足,不是修得,也不是造作的,执取这种相的缘故。「起无所得想而生怯弱」,于是内心生起无所得的念头,于是随之生起怯弱心理,何以生起怯弱心理呢?列表说明如下:∵

┌心无所缘──不安┐∵

无所得想┤├故生怯弱∵

└身无所倚──不稳┘∵

凡夫心识无一时一刻不攀缘六尘,如一旦无所攀缘,就会感到不安:再凡夫身体大都因有所凭借,才会感到稳固,如一旦失所凭借,就会感到不稳;心身有了不安不稳的感觉,怯弱自随之而生。不但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或者是妄计佛性本自具足,不假修为,堕邪僻颠倒妄见。什么邪僻颠倒妄见?看下表:∵

┌妄计生佛平等────不假修习自行放任∵

├闻淫怒痴即佛性───恣行贪恚无惭耻心∵

计自然堕邪倒┤∵

├闻幻化身即法身───宝其臭秽不思厌离∵

└闻地狱天堂皆净土──安此泥沙不求出要∵

上表意甚明显,蕅祖说:「当今夸***者,类皆堕此,亦可哀也。」∵

巳一、明善说∵

【「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

像以上这些由于听了大乘即中的道理,心取无所得相,堕邪倒见的怯弱众生,「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我就依圆教全性起修之义为他说,不要执取无所得而心生怯弱,应勇猛精进修行一切善法,要知道无修而修,修即无修,何以说呢?因为能修行一切善法,就能「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什么是生如来色身呢?如来法身本无形象,所谓生色身者,就是下文「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这无量功德,清净果报之相,即如来色身。所谓生者实不生,虽不生而实有无量清净之相,这还是有门,对治无所得,并治自然邪倒之见。∵

巳三、明得益∵

【「如此等说,令离怯弱,是名安慰。】∵

像这些说法,能使怯弱众生,得离怯弱,这就称作安慰,以上示种种巧说完毕。∵

卯二、明离相违过∵

辰一、标∵

【「而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应,无有诸过,以离相违说故。云何知离相违相?】∵

这一段经文是标明地藏菩萨所说甚深大乘法义,是完全的对,没有丝毫错误,怎么证明呢?因为真理是离相违过的。什么是离相违过呢?离是离开,相违过是因明学名词。西方论理学分二种流派,一是希腊的逻辑学,一是印度的因明学。应用在社会方面,多采逻辑;应用在佛典方面,多采因明。在因明学上论理时,有十四种过错,其中有四种是不能成立的,有六种是与真理不相应的,有四种是互相违背的,本文仅就相违四过,约略说明,参看下表:∵

┌例:「强盗也是慈悲,害人故。」┐∵

┌法自相相违┤├违「后陈自相」∵

│└强盗固害人,但害人不可称慈悲┘∵

│┌例:「贤君是前王,益民故。」┐∵

相├法差别相违┤├违「后陈差别」∵

违│└益民如尧舜固贤,但杰纣不贤┘∵

┤∵

四│┌例:「君子不是好人,害人故」┐∵

过├有法自相相违┤├违「前陈有法」∵

│└害人固非好人,但害人何称君子┘∵

│┌例:「古人是好人,有道德故」┐∵

└有法差别相违┤├带「差别相违」∵

└有道德固是好人,但古人不尽是好人┘∵

上表相违说,若照因明四过解,过嫌复杂,不易领会,若简单解为相对说,或较易会,因为菩萨所说中道第一义谛,即空、即假、即中,没有相对的过错。因众生执取一面有相对,故有相违;大乘法义,没有相对,自然没有相违;所以菩萨说:「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应,无有诸过,以离相违说故」,至于怎样才知道离相违说呢?下文分三大段,详细说明。∵

辰二、释∵

巳一、释慰怯弱者所说空义∵

【「所谓如来法身中,虽复无有言说境界,离心想念,非空非不空,乃至无一切相,不可依言说示,而据世谛幻化因缘假名法中,相待相对,则可方便显示而说。以彼法身性实无分别,离自相,离他相,无空,无不空,乃至远离一切诸相故,说彼法体为毕竟空无所有,以离心分别,想念则尽,无一相而能自见自知为有,是故空义决定真实,相应不谬。】∵

这第一大段先说大乘空义的离相违相,怎样才是离相违相呢?空的对待是不空,有不空对待的空,就没有离相违相。而这段经文就阐明如来藏的如实空义,空中含有妙有,与如来藏体是相应的,而不是相违的,文义前文已释,无须重述。∵

巳二、释慰不解者不空义∵

【「复次,即彼空义中,以离分别妄想心念故,则尽毕竟无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实故,即为不空,所谓离识想故,无有一切虚伪之相,毕竟常恒,不变不异,以更无一相可坏可灭,离增减故。又彼无分别实体之处,从无始世来,具无量功德,自然之业,成就相应,不离不脱故,说为不空。】∵

这一大段是说大乘不空义的离相违相,怎样离相违相呢?不空的对待是空,有空对待的不空,就没有离相违相,而这段经文就阐明如来藏的如实不空义,妙有不离真空,与如来藏体是相应的,文义亦见前。∵

巳三、释慰妄计者所说修得义∵

【「如是实体功德之聚,一切众生虽复有之,但为无明[目+壹]覆障故而不知见,不能克获功德利益,与无莫异,说名未有,以不知见彼法体,所有功德利益之业,非彼众生所能受用,不名属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对治诸障,见彼法身,然后乃获功德利益,是故说修一切善法,生如来色身。】∵

这一大段是说大乘空不空义的离相违相,怎样离相违相呢?性德自性本具,若是迷而不见,迷与悟对待,名作相违;觉而能修,性修不二,才名相应。文义亦甚明显,无须重释。蕅祖举一比喻,录译如下:「好比一间房中,本来没有鬼魅蛇虫,但有金银珍宝。然而瞎眼的人,看不见,碰到珍宝,身体受伤,自己妄认是蛇是鬼,惊惶失措;若有人指明,蛇鬼本来没有,瞎眼的人自不惊怪。这就比喻大乘如实空义。再珍宝本来是有,就是比喻大乘如实不空义。必须瞎眼的人去了无明膜,开了智慧眼,才能受用金银珍宝,就是比喻修得义。二乘信如来的话,知道本来没有蛇鬼,不生惊怕,证了空相,就比如瞎眼的人,呆板的坐在屋子中央,不碰珍宝,所以不见大乘不空义。」细味这一比喻,可以助了经义。∵

辰三、结∵

【「善男子!如我所说甚深之义,决定真实离相违过,当如是知。」】∵

以上大乘三种离相违过之无上妙法,解说完了以后,接着又称呼坚净信菩萨说:「善男子!」像我前面所说的甚深义理,是决定真实而不虚假,何以说呢?因为离相违过,空、假、中三谛,绝对圆融的缘故,应当作这样的认识。∵

丑三、获益∵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说如此等殊胜方便深要法门时,有十万亿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住坚信位;复有九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一切大众各以天妙香华供养于佛,及地藏菩萨摩诃萨。】∵

本经正宗分三部分,一启请,二演说,三获益。上段经文止,演说部分完毕,现接讲第三部分,看经文:∵

「尔时」,是当那个时候,什么时候?就是地藏大士演说这殊胜方便而又甚深微妙法门的时候,「十万亿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在座有十万亿那样多的众生,听了这部经以后,对这真正平等觉智,起了衷心向往,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因为发心猛利故,「住坚信位」,对此深法能信解,不动摇,名住坚信位,这是菩萨初住的程度,在观行佛位;「复有九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悟入诸法无生之理,将心安住无生法上,这是菩萨七地八地的程度,在分证佛位,证得这样果位的,座中有九万八千那样多的菩萨。这部甚深微妙法门说完以后,不但有那样多的众生发大心,而且又有这样多的菩萨证果位,这部经被机之广,可以想见。所以下文:「一切大众,各以天妙香华,供养于佛,及地藏菩萨摩诃萨。」菩萨说法,是承佛意旨,故先供养佛,兼及菩萨。天妙香华,表庄严清净。以这样庄严清净的天妙香华供养佛菩萨,蕅祖说:这是表示圆道无作缘了。以上正宗分完。∵

子三、流通分∵

丑一、嘱付受持∵

寅一、嘱付∵

【尔时佛告诸大众言:「汝等各各应当受持此法门。随所住处,广令流布。所以者何?如此法门,甚为难值,能大利益,若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及信其所说者,当知是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至无上道。」】∵

前文正宗分说完,这段经文起,说最后流通分。因经义虽好,仅部分得益,未为广大圆满,故须广为流通。流者,如水之流行久远;通者,通达十方无碍,期使众生普遍得益。看经文:「尔时佛告诸大众言」,尔时,是指一切大众听法圆满,以天妙香华供养的时候。在这时候,佛再嘱付在会大众说:「汝等各各应当受持此法门,随所住处,广令流布」,你们在座听法诸位,各人都当受持这一法门,而且随你们所在的地方,普遍的使这经典流布。「所以者何?」为什么要使普遍的流布呢?「如此法门,甚为难值,能大利益」,因为像这样深妙法门,非常难以遭遇,凡是能遭遇到的,都可以得到大的利益,所以要广为流通。而且前文也交代过,地藏菩萨与此界众生有大因缘,易被化益,故下文:「若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及信其所说者,当知是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至无上道。」如果有人能以听到地藏菩萨名号,并且又能对其所说经法,深信不疑的,从前述因缘上,就可以知道,这人很快就能离开现前所有一切障难,并且很快达到无上觉道。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现前我们修的是念佛法门,若再修念地藏名号,岂不杂乱。须知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为末世行人万应灵药;而地藏大士,果位高与佛齐,佛佛道同,且经文明白的告诉我们:「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佛之名字。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诸佛。」从这里体会,就可以得知,信解此经,而修念佛,当更易精进,并行不悖,所谓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故蕅祖提倡流布。∵

寅二、受持∵

【于是大众皆同发言:「我当受持,流布世间,不敢令忘。」】∵

在座大众听了佛嘱付流通的话以后,深受感动,于是大众同时发出愿言,我们当该受持,把这部能使人得大利益的经法,流传世间,不敢使它忘记。∵

丑二、结法名义∵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说六根聚修多罗中,名何法门?此法真要,我当受持,令末世中普皆得闻。」】∵

名以昭德,故经说完,必须定名,以广流通。此经原是坚净信菩萨代众请问,所以结尾还是这位菩萨代请结名。看经文:「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就在大众受了佛的嘱付发愿流通的时候,坚净信菩萨再为大众向佛启请说:「世尊!」称佛为世间之尊,「如是所说六根聚修多罗中,名何法门?」像这样所说的六根聚经中,应当取一个什么名字,来代表这一甚深微妙法门呢?「此法真要,我当受持」,蕅祖说:由结名故,则显真要。真是经题,要是经宗。宗体既明,方有力用。所以坚净信菩萨接说,这一法门真体及宗要,我应当受持,有助于流通,「令末世中,普皆得闻。」使末世多障众生,普遍都能得闻。∵

【佛告坚净信菩萨:「此法门名为占察善恶业报;亦名消除诸障,增长净信;亦名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显出甚深究竟实义;亦名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依如是名义,汝当受持。」】∵

「佛告坚净信菩萨」,佛接受了坚净信菩萨的请求,告诉他说:「此法门名占察善恶业报。」这一法门可定名为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部经彻上彻下,圆通着说,皆是占察善恶业报。占察二字就宗旨立名,属宗;善恶业报就本体立名,属体。再「亦名消除诸障,增长净信。」也可以定名为消除诸障增长净信经,这一部经彻上彻下圆通着说,皆能除障增信,这是就它的作用立名,属用。再「亦名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显出甚深实义经。」这一部经彻上彻下皆能显甚深实义,这是就本体立名,属体。再「亦名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也可定名为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经。这一部经彻上彻下,皆是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入坚信,决定法门,这是就作用立名,属用。以上各项定名,就全部经义总说;若分别来看,初示占察法段,名为占察善恶业报;本经第二轮中,修忏悔法段,名为消除诸障,增长净信;本经示进趣义段,名为开示求向大乘,显出甚深究竟实义;本经示善巧说段,名为善安慰说,令离怯弱。合总别二说,实在是使末世众生对大乘法门,速入坚信的决定无上法门。∵

丑三、时众欢喜∵

【佛说此法门名已,一切大会,悉皆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这部无上法门完了以后,一切在会大众,皆发欢喜心。欢喜的什么呢?依观经疏有三种: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依法得果清净。现这部经是佛说,佛是一切智人,则人清净;遇到了佛说法能不欢喜吗?!再听了这部经能增长净信,是法清净,听到这样清净的法,能不欢喜吗?!再能依照这样的法去修行,得疾登不退,是得法清净,证到这样的果,能不欢喜吗?!由于这三层,所以说悉皆欢喜。「信受奉行。」随着欢喜,生决定信,发心受持,敬谨照法修行,所以说信受奉行,全经到此圆满。∵

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当成佛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