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儒家思想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的人本思想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仁”的核心即是“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地之中,人为贵”。儒家认为要管理好国家,关键在人。儒家经典《中庸》里面记载孔子的话:“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意思是说。如果由贤良的人来治理国家、处理政事,政绩一定显着;假如贤良的人不在了,仁政也就消亡了。所以,政绩的优劣,关键在人。儒家的“人为贵”思想要求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这种思想,就是要使每个员工都成为组织管理的参与者,使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工作,从而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二)“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儒家的仁爱思想有三个特点,即爱的广博性、等差性和对等性。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是由孝悌开始的。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到孟子则讲“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说,人要关爱他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还要尊重其他所有人的长辈,爱护其他所有人的晚辈,这就是爱的广博性。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即儒家的“五伦”思想。“五伦”即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体现了爱的等差性和对等性。∵

“仁者爱人”的博爱思想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中,可以促进管理者对待员工一视同仁,关心他们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真正把他们当作组织的主人,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爱的等差性思想,则可使管理者重视领导者和员工职责权限的分工和差异,树立领导的权威性,确保管理行为畅通,做到令行禁止,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爱的对称性思想,则可使管理者与员工互相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

(三)“正己正人”。孔子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这是为政者“正人”的前提和基础,是“正己正人”思想的基本要义所在。儒家认为,修身是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管理者只有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家族;只有管理好家族,才能管理好国家;只有管理好国家,才能管理好天下。循着这样的道路层层推进,才能最终达到“安人”的目的。也就是说,一切管理效果的最终取得,都必须建立在管理者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之上。儒家的“正己正人”思想,则可使管理者作好表率,主动关心群众,深入基层,切实为员工排忧解难,这样上行下效,员工就会以组织为家、克己敬业、积极主动工作来回报管理者的关爱,组织的工作目标自然就会得以顺利实现。∵

(四)“为政以德”。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即是说,如果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子上,众多的星辰环绕着它。他还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即是说,用政令来管理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能暂时地免予犯罪,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去教化百姓,用礼教去规范他们,百姓便不但有羞耻心,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员工犯错后。若以怀柔政策对待他,以道德标准而非冷冰冰的制度使其认识自身的错误,以礼节准则鼓励其改正错误,则往往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若以德教化员工,给予其改正的机会,错误和过失则可能转化为宝贵的经验和组织的无形资产,犯错的员工才会心悦诚服,才不会再次犯同样或类似错误,还可能对领导的宽容心存感激。∵

二、儒家的识人、选人和用人思想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用人的前提是知人。知人很难,因为人常有假象。∵

(一)儒家的识人方法。诸葛亮在《将苑·知人性》中说:“有温良而伪诈者,有外慕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关于怎样识人,诸葛亮提出了“七观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意指在不同的情境下,在矛盾中观察人,容易考察人的实际素质。∵

唐太宗的谋臣魏征则提出了《六观法》,认为:“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乃是在人们地位、处境的变化中,观察人的举止、言谈、兴趣、修养和追求,更容易反映人的素质。∵

(二)儒家的选人方法。任人唯贤是儒家选拔人才的指导思想。儒家的思想中有“亲亲”的道德观念,即以亲近有亲缘关系的人为先,从而衍生了十分有利于封建王族的爵位可世袭的理论。然而,儒家又认为可以跨越固有的地位层次,不拘一格录用人才。《论语·先进》中有孔子语:“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之从先进。”就是说,宁愿先选用学了礼乐却尚无地位的人,也不愿先选没有学礼乐的卿大夫世家子弟。荀子在《王制》中说:“贤能不待次而举”,指出举贤不必考虑官职的次序。还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用人唯贤、不拘世袭的态度是坚决的。∵

礼贤下士是儒家选拔人才的基本思路。儒家既然重视人才,就必然关心选拔人才的“致贤之路”。儒家认为“礼”是行仁的好的规范,他们也把这种思想渗透到用人思想中来,反复指出要通过礼贤下士来等到人才。《论语·八佾》有“君使臣以礼”之句,《孟子-公孙丑上》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之谋焉,则就之”。孟子还说过:“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把“贤”和“贵”抬到同等地位来尊重。认为不谦逊必然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得不到贤人。他在《万章下》总结道:“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其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进一步强调了礼贤的基础性作用。总之,礼贤下士,被儒家认为是君主获得贤人的道路,是明君应具备的良好品质,是各级官员选拔人才的基本思路。从现代心理学来看,人都有被尊重的心理需要,那么,要获得贤人的信任,让贤人为我们出力,我们就应该努力去满足贤人获得尊重的需要了。儒家礼贤下士的做法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

严格考核是儒家选拔人才的重要策略。由于儒家政治主张的中心是“仁政”,所以主张通过考核人才“仁”否来选拔人才。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礼记》中就讲到:“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辩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爵定然后禄之。”(《王制》篇)就是说:“提拔人才,要通过辨才——试才——任职的程序,然后才赐以享禄。”又讲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指出从仁德、道德、修养到整体观察人才的辨才择才之道,给予次序定格,强调人才考核。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仁德,从而认定其是否为儒家的人才呢?子贡就问过这个问题,孔子说,“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又说:“君子不可知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答齐宣王道:“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愈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写《致士》,提出发掘人才、选拔贤良的方法,注重考察士人的“心术”,但大致的方法也在于不要偏听流言,要全面考察。看来,孔子重视评价者的判断结果,带有一种因果推论的味道:孟子重视看评价者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是归纳推理;而荀子提出要多方考察,就更加严谨了。∵

(三)儒家的用人方法。知人之后如何任用?一个正确的原则是用其所长。孔子在《论语》中说:“无求备于一人。”汉朝东方朔有一句名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此,用人最忌求全责备。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委任》中指出:“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薄于责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而非求其全。”提倡因材施用,用其所长。具体而言,正如《荀子·君道篇》所言:“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坚持用人所长,则人人可用,各得其所,达到如韩愈在《送张道士》所谓:“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

三、儒家的“中和”思想为组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中和”,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与“中庸”在儒家学说里是相提并论的。∵

(一)“中和”首先必须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环境至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舒适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是工作环境的必备条件,是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的物质基础。工作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标准衡量,但和谐环境客观要求其应具有整齐划一、窗明几净、方便适用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特征。二是宽松的工作氛围。表现为单位的民主正气得到弘扬,员工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全体人员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氛围具有舒适、活泼和宽松的特点。三是良好的工作秩序。表现为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人人自觉遵章守纪,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和分工明确,互相配合默契,一切活动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二)“中和”要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团队合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孔子认为“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诚信谨言,爱一切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自身的成长发展和他人的命运结合起来。因为“和”对于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十分重要,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且“和”对整体目标达成一致也至关重要。真正的“和”并不排斥差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均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切忌盲目求“和谐”,而要根据实际求同存异。否则,表面上的“和谐”终难敌实际上存在的差异,最终使事情陷入不可预计的困境和低效。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意义在于,组织要建立互相体谅和相互支持的“家”文化。在组织内部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让员工多方面表达意见和交流信息,鼓励其在工作中达成共识,相互协调。同时也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员工自由表达意见,努力营造“和而不同”的工作氛围,以强化员工的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创意,保证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提高组织运行的活力。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工作团队的构建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团队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的主要运作方式,也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发展方向。∵

(三)“中和”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内心的和谐。儒家认为人对物质的追求具有其合理性,但切忌过分贪求物质,导致精神空虚,“富贵,是人之所欲也”,“人亦孰不欲富贵”。与此同时,儒家特别强调情感上的丰足比物质上的丰足更重要,更能让人内心和谐。“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亡道,则惑而不乐”,陷入无限的物欲之中,内心则“惑而不乐”,更难以达到和谐。儒家文化对人内心和谐的阐述。并非说明物质激励对人不重要,而是强调当物质和情感得到均衡满足时,人的内心方趋于和谐。这就要求组织除了在物质上对员工的贡献做出适当的补偿外,更重要的是对员工精神层面的“补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