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或云《德道经》),是古代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早期中国哲学史上罕有的一部关于宇宙本体论的思辨著作。

老子全书,不过区区五千言。而千百年来对老子的研究和解释,则下百千万言。一想到这一点,本来即足以令后起的研究者怯步——试想我们对于老子,是否还能讲出任何新东西呢?

然而,尽管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还是相信,这一工作有必要从头做一下,为什么?

对于老子哲学,多年来的许多研究者,都把精力集中于争论一个问题——老子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实际上,老子就是老子——远古一位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而极其创造性的思想家。说他是唯物的,并不能抬高他。说他是唯心的,亦不能贬低他。真正的研究只应当理解他;这就意味着——要揭示出老子哲学的基本原理。事实上,只要能找到这个主要原理,笼罩于老子哲学之上的种种神秘烟雾,就可以烟消云散了。

本文的基本目的,就是试图揭示老子哲学中起决定作用的这个主要原理,亦即它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看看它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

l、老子一书源于口授

正如他的神秘哲学一样,老子其人也是一个谜。关于他的生平,历史上有过太多的说法,其结果却是没有一种确凿无疑、可资凭信的说法。

现在大致能相信的,只有关于他的这样一些事迹。

老子名聃。春秋末期楚地人。曾在东周宫廷中任守藏史(这个职位是世官世职,即世袭),掌管天文及文书档案。晚年周王室衰弱,乃去官,赴秦国。过函谷关时,为关尹子口述作书。即《道德经》。其后不知所终。

现在所见《道德经》的最早文本,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两种帛书,即帛书甲本与帛本乙本。就内容看,两种帛书本与原通行于世的西汉河上公本,具有一些重要的差别。即:

1.传世本老子一书有《道经》、《德经》两部分。在通行本中,《道经》居前,《德经》在后。两帛书本则次序相反,因此被称为《德道经》。

2.通行传世本分全书为八十一章,帛书本则不分章。

3.通行传世本中作为语助词的“兮”字,在帛书本中一律写作“呵”。如“渊兮,似万物之宗”;写作“渊呵,始万物之示”。

4.帛书中多用假借字。同时同地出土的甲、乙二本,也常有不同写的借字。如,写“谓”作“胃”,写“其”作“元”,写“冲”作“中”等。又如河上公本六十一章“常以靖胜”一句,在帛书甲本写作“恒以靓胜”,而乙本则写作“恒以静朕”。

由上述差别可以作出两点重要推测:

1.帛书甲、乙本之间以及它们与传世本存在如此显着的

差异说明,直到西汉初年,《道德经》一书尚无统一的定本。

2.“呵”与“兮”胡比,似更接近于口语。联系帛书甲、乙本中借代字极多,借音字互不同,并且不分节的事实可以想见,《老子经》一书实源自口授的记录。

本文对老子哲学的引证,以通行的河上公本为据,同时参用两种帛书本。

2、《道德经》与《德道经》

道与德,是老子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关于“道”的语辞涵义,前人诠释甚多,此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黑格尔的见解。他在讲论老子时指出:

“道在中文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因此也就是“一世事物内在的逻辑。”参证于老子所说:“道者,万物之奥也”(62章);可见他对道的这一理解,是正确的。

“德”,枉古字书中有两种涵义。

一、“德,得事宜也”(《释名》)。

二、“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说文》)。

也就是说,能抓住事物之根本,从而“外得于人,内得已”,是谓有“德”。

老子说:“孔德之谷,唯道是从。”(21章)这里指明了德对于道的依存关系—一道为本体,德为器用。从老子书中对道与德的论述看:

老子所谓道,“天之道”也,是指事物发展、变化、运动的总规律;相当于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宇宙中永恒的逻各斯。”而老子所谓德,则是人之道,即人世上祸、福、兴、亡、成、败相互替易变化的规律。如果说《道经》是老子的自然哲学和方法论;那么《德经》就是老子的历史哲学和政治论。

由此也就可以理解老子——书为什么有《道德经》与《德道经》两套写本了。看来是这样的:要向老子——书中寻求帝王治国之术的汉初政治家,所重视的是《德经》。所以马王堆西汉贵族墓中所掘出的两种昂书均以《德经》居上篇。后世的玄学家们,所更重视的却是老子的形而上理论。所以西汉后期的另一种传本(河上公本)便把《道经》置于上篇了。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所谓“君人南面之术”,即治国之术,政治哲学。又说:“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夫扎学,兼弃仁义,日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在这里班固所说的“君人”与“放者”,看来亦即指政治家与玄学家对老于哲学的两种不同态度。

其实,老子既是一位高深的思辨玄学家,又是一位有权术的政治谋略家。因而在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上,《道德经》一书既是后来很多思辨玄学理论的发源之地,也是许多政治家、军事家乃至阴谋野心家,从中汲取斗争策略术数权谋的秘本珍籍。其原因,盖于此也。

3、道的二律背反

老子研究中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即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质实体抑或是精神实体的问题。

然而,若要在正理解老子,没有必要陷入这种经院式的循环辩论中,而应当深入分析“道”的真实意义。如果打破老子

思想的神秘外壳,通而观之,那么老子的全部哲学可以提挈领地概括为三句话,即:

太初有道。

其道一为“变”,二为“反”。

圣人用之:明道,通变用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这两句话是《道经》的开篇之首,对于老子全书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规定与否定、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斯宾诺莎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规定就是否定。”斯氏的这个命题所提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对于具有无限性的实体来说,在质上对它的每一种确定,都必然意味着对其无限性的限制,因而意味着否定。

斯宾诺莎曾经把无限性比做一个圆环。因为一个线段当它构成封闭的圆圈时,是既无起点也无终点,因而在质上是无限的(尽管它在量上是限的)。而其它任何一种开区放问的线段,则无论在量上可以延展多么长,但在质上总是受到起点和终点的规定,因而是有限的(正是在同样的意义上,黑格尔把“绝对理念”也比做圆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命题,与斯宾诺莎的“规定即否定”这个命题具有相同的涵义。老子认为,记本身无起点亦无终点,“绳绳兮不可名”(14章),是不可规定的无限实体。但另一方面,老子又认为,道也不是栖身于宇宙之外的一个超越物,它存在于宇宙中,存在于事物中。

这里老子实际提出了一种蕴涵矛盾结构的命题,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无形,无象。(“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字之曰道。”)(15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圆众甫。”(ZI章)

道有形,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ZI意)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康德所谓“二律背反”,也就是逻辑上的所谓“悖论”。

黑格尔曾指出:“东方的哲人每每称神为多名的或无量名的,……因为有限的名词概念,不能满足理性的需要。”(《小黑辑》第∵109页)老子之所以视道为不可道,不可名其原因盖也在于此。

老子认为,驾驭着方有而又超越千万有之上的道,乃是万物所生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