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辨别法

(1)辨明有分意界。

(2)取金为所缘(自己所拥有而喜爱的金)。

(3)当所缘(金)撞击有分意界时,取金的观念为所缘的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确定它为金。由于这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贪见组不善速行就会生起。

在贪见组不善速行里,错知它为金是痴(Moha);错信它为金是邪见,这是世间通称我邪见(loka∵samabba∵atta)。其余的名法理应能够明白。再确定(或注意)金为常、乐、我及净。贪见组不善速行心路过程将会生起。在这些名法组里,错知金为常、乐、我及净是痴;错信它为常、乐、我及净是邪见。再以衣服等等为所缘,以同样的方法修习。应修至能明白对新衣服喜会生起,对旧衣服喜不会生起。

修贪慢组时,取一个你引以为荣的东西为所缘,如服装、钻石、耳环等等。若能明白取观念为所缘的贪见组及贪慢组名法,就进一步取究竟色法为所缘。

修嗔组时,取你讨厌的人为所缘;修嗔嫉组时,取别人比你更好的东西为所缘;修嗔悭组,取你不能忍受与别人分享的东西为所缘;修嗔恶作组时,取你已做了的恶业(如杀生)或应做却没做的善事(如没布施、没好好地持戒)为所缘;由于恶作是追悔做了恶业,以及追悔没造善业,所以应取两者为所缘。

修掉举组时,取普通无贪无嗔的散乱心为所缘。修疑组时,取一件能令你起疑心的事为所缘,如“在前世我真的是人吗?”

在这样以观念为所缘时,彼所缘不能够在不善速行之后生起。若你能够辨别取观念为所缘的不善名法,就进一步辨别取每一种究竟色法为所缘的不善名法。跟善组的辨别法一样,在辨别不善名法组时,亦始于法所缘组。

法所缘组──不善意门心路过程

心脏里的色法∵54∵54∵54

意门转向∵速行(7×)∵彼所缘(2×)

(1)贪见组∵12∵20(19-22-21)∵12(11-12-11)

(2)贪慢组∵12∵20(19-22-21)∵12(11-12-11)

(3)嗔组∵12∵18(20)∵11(11)

(4)嗔嫉组∵12∵19(21)∵11(11)

(5)嗔悭组∵12∵19(21)∵11(11)

(6)嗔恶作组∵12∵19(21)∵11(11)

(7)掉举组∵12∵16∵11

(8)疑组∵12∵16∵11

贪见组的辨别法

(1)辨明有分意界。

(2)(在辨别眼十法聚之后)取眼净色为所缘。

(3)当眼净色撞击(或出现于)有分意界时,取眼净色为所缘的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以心路过程里的意门转向确定它为净(subha,美)。若眼净色是可喜的(ittha),由于这是不如理作意,取乐于净的贪见组速行就会生起。不如理作意是近因。(确定或省察眼净色为常、乐及我时亦是如此。)在八种贪根心(lobha∵mula∵citta)里,有四种是邪见相应的。若是喜俱就有喜(piti)。若是舍俱就无喜。若是有行就有昏沉与睡眠。若是无行就没有昏沉与睡眠。行在此是指受到自己或他人的促使或鼓励至贪、嗔等等生起。图表里有列出心路过程里,每一个心识刹那的心与心所之数量。

彼所缘:若速行是喜俱,彼所缘也是喜俱。若速行是舍俱,彼所缘也是舍俱。虽然一般上彼所缘的受是与速行的受一样,但当速行是忧俱时,由于彼所缘是不可能忧俱的,因此只有舍受出现于彼所缘。如彼所缘图表(见第179页,三因凡夫的彼所缘)里所列出的,在不善速行之后,大异熟彼所缘亦可生起。在遇到非常可喜所缘(ati∵ittharammana)时,虽然由于不如理作意而令到不善速行生起,但随之而起的彼所缘依然可以是大异熟。这本手册的图表在不善速行之后列出无因异熟彼所缘(ahetuka∵vipaka∵tadarammana)。若是大异熟彼所缘(maha∵vipaka∵tadarammana)生起,禅修者在实修时应能明白。为了方便智能还未成熟者,在此列出取眼净色为所缘的贪见组二十个名法。

贪见组二十个名法

(1)识∵=∵“拥有”眼净色。

(2)触∵=∵接触眼净色;把眼净色和识“连接”起来(作用)。

(3)受∵=∵体验所缘(心的乐受,somanassa∵vedana)。

(4)想∵=∵心里标志所缘(为净)。

(5)思∵=∵催促或领导相应的心与心所朝向所缘。

(6)一境性∵=∵心只朝向一个所缘;不令相应的心与心所散乱。

(7)命根∵=∵保护或保持相应名法于那所缘。

(8)作意∵=∵控制与推相应法朝向所缘;注意所缘。

(9)寻∵=∵把相应法投向所缘。

(10)伺∵=∵重复地省察所缘。

(11)胜解∵=∵确定所缘(为净)。

(12)精进∵=∵致力于令贪欲生起。

(13)喜∵=∵喜欢所缘。

(14)欲∵=∵想要所缘(这是欲望生起)。

(15)痴∵=∵不知所缘的真实本性(不净)。

=∵错知所缘为净。

(16)无惭∵=∵对不善法(如贪见)的生起不感到羞耻。

(17)无愧∵=∵对不善法(如贪见)的生起不感到害怕。

(18)掉举∵=∵心散乱,不平静。

(19)贪∵=∵执着那所缘为“我的”。

=∵渴爱所缘。

=∵执取所缘。

(20)邪见∵=∵错误地相信那所缘为净。

(注:在确定所缘为常、乐及我时也是同样的。若是喜俱就有喜(piti);若是舍俱就无喜;若是有行就有昏沉和睡眠;若是无行就没有昏沉与睡眠。)

精进与欲(Viriya∵&∵Chanda):

在嗔组里,精进是致力于令嗔恨生起;欲则是希望嗔恨生起。

在嗔嫉组里,精进是致力于令嗔嫉生起;欲则是希望嗔嫉生起。

在嗔悭组里,精进是致力于令嗔悭生起;欲则是希望嗔悭生起。

在嗔恶作组里,精进是致力于令嗔恶作生起;欲则是希望嗔恶作生起。

痴:痴是错知所缘(眼净色)为常、乐、我及净,错知为“他的”眼净色、“我的”眼净色等等。

无惭无愧:对恶法(如贪见、贪慢、嗔、嗔嫉、嗔悭、嗔恶作、痴掉举、疑等等)的生起不感到羞耻与害怕。在修习时,取造恶为所缘,无惭无愧是对造恶不感到羞耻与害怕。

辨别取法所缘组其余十种真实色法与十种非真实色法为所缘的不善名法组。

辨别色所缘组不善名法的方法

前面已述及取色所缘为目标而生起的十结(10∵Sajyojana)。在这十结生起时,辨别取色所缘为目标的眼门不善速行心路过程。以相同的方法修习所有的二十八个色法。以下是法所缘组贪见组的辨别法:

(1)同时辨明眼净色与有分意界。

(2)取色聚的可喜颜色为所缘。

(3)当色所缘同时撞击眼净色与有分意界时,取那色所缘为目标的眼门及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若此心路过程里的确定与意门转向省察及确定那色所缘为(i)常,(ii)乐,(iii)我,(iv)净,,由于这是不如理作意,以贪见为主的不善速行心路过程就会生起。在八种贪根心之中,有四种是邪见相应的。若是喜俱就有喜。若是舍俱就无喜。若是有行就有昏沉与睡眠。若是无行就没有昏沉与睡眠。

图表里有列出在心路过程里,每一个心识刹那的心与心所之数量。在此,若速行是喜俱,所列出的也只是喜俱的推度与彼所缘。若速行是舍俱,所列出的也只是舍俱的推度与彼所缘。

虽然一般上速行与彼所缘的受是一样的,但由于彼所缘是不可能忧俱的,所以当速行是忧俱时,所列出的彼所缘是舍俱的。

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及确定里的名法数量是与善组名法一样。在善组与不善组之间,只有速行里的名法数量是不一样的。

如彼所缘图表(见第179页)里所列出的,在不善速行之后,大异熟彼所缘(maha∵vipaka∵tadarammaua)也能够生起。

在接下来的图表里,只有无因异熟彼所缘(ahetuka∵vipaka∵tadarammana)被列在不善速行之后。若是大异熟彼所缘生起,禅修者在修禅时理应能够明白。根据十结的生起,以及采用跟辨别贪见组相同的方法,再辨别其余的不善组。(见图表二)

(注:在嗔恶作组,取已造的恶业为所缘,辨别两种。再取未造的善业为所缘,辨别另两种。一共有四种)。

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及触所缘组

这些组的辨别法跟色所缘组的辨别法相同。辨别每一组的善组名法与不善组名法。

声所缘组:同时辨明耳净色与有分意界,取可喜或不可喜的声所缘为目标。根据如理或不如理作意,善或不善速行的耳门与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

香所缘组:同时辨明鼻净色与有分意界,再取色聚的可喜或不可喜气味为所缘。

味所缘组:同时辨明舌净色与有分意界,再取色聚的可喜或不可喜味道为所缘。

触所缘组:同时辨明身净色与有分意界,再取色聚的可喜或不可喜之触为所缘。在此,辨别取地界为所缘的善组名法与不善组名法;再辨别取火界为所缘的善组名法与不善组名法;然后再辨别取风界为所缘的善组名法与不善组名法。分成三种触所缘,辨别三次。

至此所提及的是对取色为所缘的名法之简要辨别法。详尽的辨别法是:如透彻地辨别每一个取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每一种色聚的地界为所缘的名法。对取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其余色法,亦是如此辨别。

六组──简要

(1)色所缘组∵善组∵不善组

(2)声所缘组∵善组∵不善组

(3)香所缘组∵善组∵不善组

(4)味所缘组∵善组∵不善组

(5)触所缘组∵善组∵不善组

(6)法所缘组:-∵(A)十一种真实色法∵(B)十种非真实色法∵善组∵不善组

善组∵不善组

法所缘组(C)组──善组

意门转向∵速行(7x)∵彼所缘(2x)

1∵正语∵12∵35∵X

2∵正业∵12∵35∵X

3∵正命∵12∵35∵X

4∵悲∵12∵35∵X

5∵喜(Mudita)∵12∵35∵X

6∵佛随念∵12∵34∵34(有时而已)

7∵死随念∵12∵34∵X

法所缘组(D)组──禅那名法

1∵白骨观∵初禅

2∵白遍∵初、第二、第三及第四禅

3∵慈心观∵初、第二、及第三禅

4∵不净观∵初禅

(注意:若连续不断地辨别六组的不善组名法,光就可能会变暗。因此在修习每一组或每一种色法时,都辨别善与不善组名法。)

辨别为“名法”

So∵sabbepi∵te∵arupadhamme∵namana∵lakkhanena∵ekato∵katva∵etaj∵namanti∵passati∵.(《清净道论》)。根据上述的指示,必须也整体的辨别所有的名法为“名法”。

根据处门(ayatana∵dvara)辨别名法。先一个一个地看,如识、或触、或受,然后渐次的增加名法的数量。当能够同时很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心识刹那里的所有名法时,取名法倾向或朝向所缘之相为所缘,辨别它们整体为:

(1)“这是名法”,或

(2)“名法、名法”。

然而,若还不能同时辨明每一个心识刹那里的所有名法,就不应该以整体的方式辨别。只有在能够同时辨明在每一个心识刹那里的所有名法后,才可以如此辨别它们。

分别名色法

Tato∵namanalakkhanaj∵namam,∵ruppanalakkhanaj∵rupanti∵savkhepato∵namarupaj∵vavatthapeti∵[Vsm,∵2,∵p.222]…∵Iti∵idabca∵namaj,∵idabca∵rupaj,∵idaj∵vuccati∵namarupanti∵savkhepato∵namarupaj∵vavatthapeti[Vsm,∵2,∵p.225].

根据上述的指示,禅修者必须更进一步尝试去辨别名法与色法,即分别名法与色法,亦即差别名法与色法。

由于已经根据处门辨别了名法,因此,接着根据处门去分别名法与色法会比较恰当。在此,(依照处门色法图表)先辨明真实色法,辨明非真实色法,再分别名色法。(在图表里只列出适于作为观禅目标的真实色法。)如,在眼门心路过程每一个心识刹那里,透彻地分别:

(1)五门转向:

在心脏里的五十四种色法及色所缘是色法;一心十心所是名法。

(2)眼识:

在眼睛里的五十四种色法及色所缘是色法;一心七心所是名法。‥‥等等。

名色差别法(Namarupavavatthana)

当能够同时分别六组里,每一个心识刹那的名色法时,再取这些名色法为所缘,以智差别它们,直到能够知见这些名色法是无人、无有情及无我的,而只是一组名法与色法罢了。

四种名密集(Nama∵Ghana)

Ghana∵是密集。色密集是rupa∵ghana,名密集是nama∵ghana。在色业处的阶段已解释了三种色密集,接着解释四种名密集:即(1)相续密集(santati∵ghana),(2)组合密集(samuha∵ghana),(3)作用密集(kicca∵ghana),及(4)所缘密集(arammana∵ghana)。

Tattha∵sarammanadhammanaj∵satipi∵arammana-karanabhede∵ekato∵gayhamana∵arammana∵ghanataca∵.(《大疏钞》Mahatika,∵2,∵p.437)

根据上述疏钞的定义,只有名为有所缘法(能取所缘之法,sarammana∵dhamma)的名法才有所缘密集。佛陀教示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可分为两组:

(1)属于有所缘法的心与心所。

(2)属于无所缘法(anarammana∵dhamma)的色法与无为涅盘界(asavkhata∵nibbana∵dhatu)。

能够取所缘之法是有所缘法。不能取所缘之法是无所缘法。在这些法之中,色法是无所缘法。疏钞论师提及只有在有所缘法里,才有所缘密集(arammana∵ghana)。因此请注意:在色法里是没有所缘密集的。

(1)名相续密集(Santati∵Ghana)

举眼门心路过程作为例子。(禅修者应明白其它心路过程亦是同样的,因为这些名法都是根据心定法一组组(被称为名聚,nama∵kalapa)地出现于心路过程。)

当眼门心路过程生起时,若禅修者不能辨别它们每一个为:“这是五门转向”、“这是眼识”、“这是领受”、“这是推度”等等,它们即是被名相续密集掩盖住。若能够以智辨别心路过程里的每一个心识刹那为:“这是五门转向”、“这是眼识”、“这是领受”、“这是推度”、“这是……”等等,即已破除了名相续密集。禅修者必须辨别它们至破除了相续密集。

(2)名组合密集(Samuha∵Ghana)

名法根据心定法(citta∵niyama)而生起。在每一个心识刹那里,它们都出现为一组的心与心所。这些组合被称为相应法(sampayutta∵dhamma),有时亦被称为名聚(nama∵kalapa)。在每一个心识刹那里,最少须有八个名法才能生起。如一个眼识与七个遍一切心心所,一共八个名法(心与心所)。没有一组名法是少过八个的。若人不能够辨别在一个心识刹那里的每一个名法为:“这是触”、“这是受”、“这是想”、“这是思”、“这是识”等等,它们即是被名组合密集掩盖住。若人能够以智辨别在一个心识刹那里的每一个名法为:“这是触”、“这是受”、“这是想”、“这是思”、“这是识”等等,它已破除了名组合密集。禅修者应修至如此破除组合密集。

(3)名作用密集(Kicca∵Ghana)

只破除相续密集和组合密集并未完成破除密集的作用。禅修者必须继续修习至破除作用密集。在一个心识刹那里生起每一个名法都有各自的作用,如:

(1)触有连接所缘与识的作用。

(2)(乐)受有提升相应法的作用。

(3)想的作用是标志所缘;也能再标志它“这是一样的”。

(4)思有发动组合的作用。

(5)识有……等等。

若没以智逐一辨别这些作用,而以为它们只有一个作用,它们即是被作用密集所盖。若能以智辨别每一种作用,即已破除了作用密集。禅修者必须修习至能够破除作用密集。

眼门心路过程的名法肯定只取色所缘为目标。它们是一组只有在取色所缘为目标时,才能生起的名法。因此它们肯定是有所缘法(sarammana∵Dhamma)。至此已提及了眼门心路过程的三种密集,即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与作用密集。除此之外,在名法里还有所缘密集。对于所缘密集,这本手册解说如下:

(4)、所缘密集(Arammana∵Ghana)

观禅里的名法可分为两种:(1)被观照的名法,(2)以智为导正在修观的名法。观禅里的有所缘法(sarammana∵dhamma)是指修观的名法。对于被观照的名法,它们的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及作用密集也必须被破除。对于修观之名法,它们的相续密集、组合密集及作用密集也必须被破除。其原因是:batabca∵banabca∵ubhopi∵vipassati∵(《清净道论》第二十章,段一三)。在观照无色有情(arupasattaka)和在较高层次的观禅阶段(如坏灭随观智)时,禅修者被指示以三相观照(1)及(2)两者:

(1)知(bata):这是属于苦谛的五蕴和集谛的十二因缘。

(2)智(bana):以观智(vipassana∵bana)为导的修观之名法。

对于凡夫与学人(sekha∵puggala),以观智为导的修观名法是意门大善速行心路过程(manodvarika∵maha∵kusala∵javana∵vithi)。在意门转向里有12个名法,七次的速行中,每个速行都有34或33或32个名法等等。在还未成熟的观禅阶段,彼所缘可能会生起。但在强力观智(balava∵bana,∵如坏灭随观智)的阶段,彼所缘就不能生起。

(列出“33”,是因为它有时可以是智不相应观速行(bana∵vippayutta∵vipassana∵javana),有时也会没有喜(piti)。)

对以观智为导的修观名法:

(1)若人能辨别名法相续流为:“这是意门转向,这是第一个速行、这是第二个速行……”即已破除了相续密集。

(2)若人能以智辨别名法相续流每一个心识刹那里的所有名法为:“这是触、这是受、这是想、这是思、这是识……”即已破除了组合密集。

(3)若人能以智辨别每一个心识刹那里所有名法的各自作用,即已破除了作用密集。

被观照名法和修观名法皆各有三种密集。请注意:被观名法的三种密集,被称为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与作用密集,而修观名法的三种密集,则只有一种名称,即所缘密集。

只在能够辨别色法与名法,破除色密集与名密集时,才能够证得究竟智(paramattha∵bana)。只在证得究竟智后才能证得无我智。只在证得无我智后才能证得道智(magga∵bana)及果智(phala∵bana)。Nanadhatuyo∵vinibbhujitva,∵ghanavinibbhoge∵kate∵anattalakkhanam∵yathavasarasato∵upatthati.∵(Vibhavga-atthakatha,∵2,∵p.47;∵Vsm,∵2,∵p.276)。

在《清净道论》(Vsm,∵2,∵p.301)里有提及,只有在能够观照名为知与智(bata∵,∵bana)之行法(savkhara∵dhamma)的三相,以及所有无常随观智、苦随观智与无我随观智(∵aniccanupassana∵bana,∵dukkhanupassana∵bana,∵anattanupassana∵bana)完全成熟后,才能够证得道智。

由于在破除诸密集之后才能证得无我智,因此禅修者必须更进一步辨别色法与名法的相(lakkhana)、味(rasa,亦作作用)、现起(paccupatthana)与足处(padatthana,亦作近因)。

威仪路明觉(Iriyapatha∵Sampajabba∵,行、住∵、坐、卧明觉)

在行、住∵、坐、卧明觉及行动明觉(如前进、后退、看前、旁视、弯手足、伸手足)里:

(1)当能够辨明四大界时,辨明在这些姿势与行动里的四大界。

(2)当能够辨别色法时,辨别在这些姿势与行动里的色法。

(3)当能够辨别名法时,辨别在这些姿势与行动里的名法。

(4)当能够分别名法与色法时,分别在这些姿势与行动里的名法与色法。

(5)当能够差别名法与色法时,差别在这些姿势与行动里的名法与色法。

若能如此辨别即是在辨别五蕴。色法是色蕴。若把每一个心识刹那里的名法分别为受、想、行与识四组,即有四个名蕴。(除了受和想之外,在每一个心识刹那里的其余心所都属于行蕴,savkhara∵khandha。)色蕴加四个名蕴,一共有五蕴。

禅修者必须明白辨别五蕴之法,如下:

(1)行走时,只有五蕴。

(2)站立时,只有五蕴。

(3)坐住时,只有五蕴。

(4)躺卧时,只有五蕴。

(5)前进时,只有五蕴。

(6)后退时,只有五蕴。

(7)看前时,只有五蕴。

(8)旁视时,只有五蕴。

(9)弯手足或身时,只有五蕴。

(10)伸手足或身时,只有五蕴。

(11)持钵与袈裟时,只有五蕴。

(12)吃、喝、舐、咀嚼时,只有五蕴。

(13)大、小便时,只有五蕴。

(13)行、住、坐、卧、醒起来、说话及保持沉默时,只有五蕴。

(见《根本五十经篇注大念处经》的威仪路明觉篇。Mulapannasa∵commentary∵to∵Maha∵satipatthana∵sutta∵on.Iriyapatha-sampajabba.)

辨别之法

对已修习了白遍的禅修者,他应站在经行道上,先从四界分别观培育定力,直到白遍四禅。然后辨明身体里的四界。当能够看到色聚时,整体地辨明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色法。然后向前走几步。在行走时,轮流去辨别(1)与(2):

(1)以带动色法为主。

(2)以被带动色法为主。

主要与非主要色法(Padhana-Appadhana)

在修习行、住∵、坐、卧与行动明觉时,禅修者必须知道与辨别两种色法,即:

(1)主要色法(padhana)。

(2)非主要色法(appadhana)。

(1)主要色法(Padhana)。

在心生色聚之中,掺有非真实色法的是:

(1)身表九法聚(kayavibbatti∵navaka∵kalapa)。

(2)身表色轻快性十二法聚(kayavibbatti∵lahutadidvadasaka∵kalapa)。

在行、住∵、坐、卧与行动明觉里,这两种色聚的九种及十二种色法是主要色法。在这些色法之中,风界(vayo∵dhatu)的力量是最强的。

(2)非主要色法(Appadhana)。

除了上述的主要色法之外,六处门和四十二身分里的其余色法,皆属于行、住∵、坐、卧与行动明觉的非主要色法。

带动色法与被带动色法

带动色法(使身体走动)是主要色法。事实上,它并非在带动,只是不断地在另一个新的地方生起,就有如在带动。原因是,真实究竟法并没有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本性,而在它们生起处当即坏灭。由于令它们生起的因还未断,因此新色法相续在新的地方生起(并没在旧处生起)。如此相续在新地方生起是主要色法──身表九法聚的力量,其中以风界的力量最强。

在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非主要色法是被带动色法。在此,事实上它们也不是在被带动,而只是相续在新的地方生起,就有如被带动一样。

在辨别带动色法为主时,同时也辨别了被带动色法。这是指在辨别带动色法为主时,禅修者也可以轻易的看到、辨别和已经辨别了被带动色法。

再者,禅修者也可以辨别被带动色法为主。在以辨别被带动色法(非主要色法)为主时,也可以辨别带动色法(主要色法)。若人以辨别被带动色法为主,他即同时也已辨别了带动色法。

如人扛着一包米,若你注意看人的同时,你也看到那包被扛着的米。或者,若你注意那包米,你也能够轻易地看到那扛米的人。请留意这项譬喻。

这辨别法是根据护法***(Venerable∵Acariya∵Dhammapala)所着的《根本五十经篇疏钞》(Mulapannasa∵Subcommentary)里的教导:Purima∵nayo∵va∵iriyapathappadhano∵vutto∵ti∵tattha∵kayo∵appadhano∵anunipphaditi∵idha∵kayaj∵padhanaj∵appadhanabca∵iriyapathaj∵anunipphadaj∵katva∵dassetuj∵dutiyanayo∵vuttoti∵evampettha∵dvinnam∵nayanaj∵viseso∵veditabbo.

佛陀教导主要辨别威仪路(iriyapatha)的带动色法:Gacchanto∵va∵gacchamiti∵pajanati.∵“行走时,知道它为行走……”另者,佛陀亦教示人以辨别被带动色法为主:Yatha∵yatha∵va∵panassa∵kayo∵panihito∵hoti.∵Tatha∵tatha∵naj∵pajanati∵.∵“无论任何姿势,都应保持觉知身体的姿势”。禅修时:

(1)若人以辨别带动色法为主,他也已辨别了被带动色法。

(2)若人以辨别被带动色法为主,他也已辨别了被带动色法。

辨别五蕴

如前面所提及,禅修者在站立时次第的培育定力,再整体地辨别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的色法。然后向前走几步。在行走时,轮流地辨别带动色法与被带动色法,二者皆属色蕴。

导致带动色法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是四个名蕴。这些意门心路过程里的速行心可能是善速行(或唯作速行,阿罗汉而已)或不善速行。(由于五门心路过程并不能导致行、住∵、坐、卧,因此只提及意门心路过程。)在意门心路过程,每一个心识刹那里都有四个名蕴。色蕴加四个名蕴,一共有五蕴。当能够辨别五蕴时,再同时分别名色法。过后再差别名色法。

辨别色法后,再注意有分意界与辨别欲行走的心与心所(这些是能够导致行、住∵、坐、卧的心与心所)。辨别这些名法为“名法”。

当能够辨别行、住∵、坐、卧及行动(前进、后退、弯、伸等等)里的五蕴后,佛陀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里有更进一步的说示:

Iti∵ajjhattaj∵va∵kaye∵kayanupassi∵viharati∵,∵bahiddha∵va∵kaye∵kayanupassi∵viharati,∵ajjhatta∵bahiddha∵va∵kaye∵kayanupassi∵viharati.

Iti∵ajjhattaj∵va∵vedanasu∵vedananupassi∵viharati,∵bahiddha∵va∵vedanasu∵vedananupassi∵viharati,∵ajjhatta∵bahiddha∵va∵vedanasu∵vedananupassi∵viharati.

Iti∵ajjhattaj∵va∵citte∵cittanupassi∵viharati,∵bahiddha∵va∵citte∵cittanupassi∵viharati,∵ajjhatta∵bahiddha∵va∵citte∵cittanupassi∵viharati∵.∵

Iti∵ajjhattaj∵va∵dhammesu∵dhammanupassi∵viharati,∵bahiddha∵va∵dhammesu∵dhammanupassi∵viharati,∵ajjhatta∵bahiddha∵va∵dhammesu∵dhammanupassi∵viharati.[Majjhima∵Nikaya].

上述巴利经文里,佛陀教导应以(1)、(2)及(3)的方式辨别五蕴,换言之,即是辨别身、受、心与法(kaya,∵vedana∵,∵citta∵,∵dhamma):

(1)内观

(2)外观

(3)重复地内、外观。

为了强调这一点,注释详尽的解释:Yasma∵pana∵na∵suddha∵ajjhatta∵dassana∵matteneva∵maggavutthani∵hoti∵.∵Bahiddhapi∵datthabbameva.∵Tasma∵parassa∵khandhepi∵anupadinna∵savkharepi∵aniccaj∵dukkhamanattati∵passati.∵[Visuddhimagga∵ch∵XXⅠ,para.85,∵Abhidhamma∵Commentary∵]∵.“由于只观内五蕴是不可能证得至出起观智(vutthanagamini∵vipassana∵bana)与道智的,所以禅修者必须也观外五蕴。”因此,禅修者必须观照外在有情的五蕴,及称为无执取行(anupadinna∵savkhara)的非有情为无常、苦及无我(anicca∵,∵dukkha∵,∵anatta∵)。(至出起观智(vutthanagamini∵vipassana∵bana)是导致道智出现的观智,它包括了道心路过程(magga∵vithi)本身,及在道心路过程之前的二、三个心识过程。)

Tasma∵sasantanagate∵sabbadhamme∵parasantanagate∵ca∵tesaj∵santana∵vibhaga∵akatva∵bahiddhabhava∵samabbato∵sammasanaj∵ayaj∵savakanaj∵sammasana∵caro.∵[Subcommentary∵to∵Anupada∵sutta,∵Majjhima∵Nikaya].∵

根据上述疏钞的教示,声闻弟子的智波罗蜜(savaka∵parami∵bana),在观外时,应整体辨别有情的五蕴(此时并不分它们为男人、女人、人、有情、人类、天神、梵天、白先生、红先生等等)及非有情的时节生色(非有情是无执取行,anupadinna∵savkhara),因为它们都是一样的,不需逐一各别辨别它们。

外观之法

辨别内五蕴后,禅修者可辨别外五蕴。别误以为只有在辨别内五蕴后才可以辨别外五蕴。在这本手册里这样解说,是因为本书所采用的方法是:先辨别内五蕴,后辨别外五蕴。

辨别五蕴:有些人先辨别内五蕴,也有些人先辨别外五蕴。若先辨别内五蕴的禅修者,只是采用内五蕴来修观禅,他是不可能证悟道智的,所以必须也辨别外五蕴与非执取行。同样的,若先辨别外五蕴的禅修者,只是采用外五蕴来修观禅,他也是不可能证悟道智的,所以必须也辨别内五蕴。

内观名色法时可以始于辨别四界,外观名色法时亦可始于辨别四界。首先,辨别内在的色法,然后辨别外在的四界。这可以智能之光照向自己穿着的衣服开始,若能以智辨明它的四界,即能轻易地看到它的色聚。此时,禅修者只会看到许多色聚,而不再看到衣服。辨别这些色聚,它们是火界引生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色(utuja∵ojatthamaka∵rupa),再逐渐地扩大范围至整个非有情界。辨别非有情界里的树、水、地、森林、山、金、银等等的四界,当见到只有色聚时,辨别它们直到知见究竟法。在非有情界里只有两种色聚,即时节生纯八法聚(utuja∵suddhatthaka∵kalapa)和时节生声九法聚(utuja∵saddanavaka∵kalapa)。

然后,再辨别有情界的六处门及四十二身分里的真实与非真实色法(与内观法相同)。不断轮流内观、外观,能使“修智”(bhavana∵bana)愈强。

再整体辨别外在的六组名法(与内观法相同)。如内观时,辨别由于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而引生起的善组与不善组名法的方法:

(1)同时辨明眼净色与有分意界,

(2)取一粒或一堆色聚的颜色为所缘。

同样的,在外观时,辨别由于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而引生的善组与不善组名法的方法是:

(1)同时辨明眼净色与有分意界,

(2)取一粒或一堆色聚的颜色为所缘。(于此无须分别那是谁的眼净色、有分意界与色所缘,因为它们都是相同的,所以把它们全部视为一体。请注意:辨别声所缘组及其它组的方法也是如此。再者,在名业处的阶段,只有轮流地内观与外观才能令禅修强而有力。在外观时,不要分别他们为男人、女人、人、有情、人类、天神、梵天、白先生、红先生等等。禅修者必须整体地辨别他们,因为他们都是相同的。在外观三十二身分时,是可以观单一有情的三十二身分的。同样的,在外观色法时,也是可以辨别一个有情所有三十二身分里的色法。但在名业处的阶段,是不能够以智准确地知道他人的心,能够准确知道他人的心,是属于“他心了别通”(paracittavijanana∵abhibba)的范围。在修观禅时,不分别有情,只观照他们整体。这是弟子的思惟行(sammasana∵cara)。过后,再对内与对外:

(1)分别名色法。

(2)差别名色法。∵

前进至下一个阶段

在分别与差别内外的名色法后,《大念处经》的界作意篇(dhatu∵manasikara∵pabba)有教下一个阶段的修习法:Samudaya∵dhammanupassi∵va∵kayasmim∵viharati∵,∵vaya∵dhammanupassi∵va∵kayasmim∵viharati,∵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va∵kayasmim∵viharati∵[Majjhima-nikaya,∵1,∵p.73]∵.(对受、心与法的教法也是同样的。)

佛陀教导应观照以下的三相(无常、苦、无我):果(五蕴)生起,是由于因(无明、爱、取、行与业)的生起;果(五蕴)灭,是由于因(无明、爱、取、行与业)灭;因与果的生灭。

佛陀在这个阶段教了三个智(bana),即:

(1)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2)思惟智(sammasana∵bana)。

(3)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

再者,在缘摄受智的阶段,有两种缘摄受法,即:

(1)缘摄受(paccaya∵pariggaha)=辨别今生名色(五蕴)的因果。

(2)世摄受(addhana∵pariggaha)=辨别过去世与未来世名色(五蕴)的因果。

根据上述佛陀的次第指示,在尝试体证缘摄受智之前,禅修者必须已经能够有系统的辨别内外五蕴。

对于体证缘摄受智的方法,过后会解释辨别缘起(paticcasamuppada,亦作十二因缘)的第五法与第一法。

这是培育四念处的修行

Yasma∵pana∵na∵suddharupadassanamatteneva∵vutthanaj∵hoti∵,∵arupampi∵datthabbameva∵.“若只是观照色法的三相来修观禅,那是不能够证悟道智的,禅修者必须也观照名法。”

上述注释的意思:在开始辨别属于观禅目标的名色法时,禅修者可以先辨别色法,或先辨别名法。在这两者之中,止行者(samatha∵yanika)与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都可以先辨别色法。但多数只有止行者才可先辨别名法。

只是观照色法是不可能证悟道智的,所以若人始于辨别色法,他必须也辨别及观照(即修观)名法。反之,只是观照名法也是不可能证得道智的,所以若人是始于辨别名法,他必须也辨别及观照色法。

在《不遍知经》(Apparijanana∵Sutta)里,佛陀说:若人不能以“三遍知”知见所有的五蕴或名色法,是不可能断苦的。注释里也有提到:只是观照(指修观)色法或只是观照名法是不可能证得道智的。佛陀和注释所说是互相符合与毫无差别的,就好象恒河与耶摩那河的河水参在一起一样。因此:

(1)若人始于辨别色法,再修习辨别名色法及追寻因,过后再观照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这即是修习“身随观念处”∵(kayanupasana∵satipatthana)。

(2)在前面已提过的三个辨别名法的方法当中,在始于受辨别名色法及追寻因后,若再观照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这即是修习“受随观念处”(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

(3)在始于识辨别名色法及追寻因后,若再观照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这即是修习“心随观念处”(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

(4)在始于触辨别名色法及追寻因后,若再观照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这即是修习“法随观念处”(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

对于想要辨别(受、或识、或触最为明显)名法的禅修者,至此已经解释了许多次:

(1)他们必须已辨别了这些名法的依处色及作为所缘的色法。

(2)若禅修者已辨别了这些名法,再次辨别了这些名法的依处色后,他必须同时辨别名色法。

因此,禅修者必须恭敬谨记着:

(1)若人修习其中一念处,即已修习所有四念处。

(2)辨别五蕴即是在修习念处。∵]∵

附图表一:

眼门心路过程(Cakkhudvara∵vithi)∵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

心脏=54色∵眼=54色∵心脏=54色∵心脏=54色∵心脏=54色∵心脏=54色∵心脏=54色∵心脏=54色∵心脏=54色∵心脏=54色∵心脏=54色

五门转向Pabcadvara-vajjana∵眼识Ckkhu∵vibbbana∵领受Sampaticchana∵推度Santirana∵确定Votthapana∵速行[7x]Javana[7x]∵彼所缘2xTadarammana[2x]∵有分Bhavavga∵意门转向Manodvara-vajjana∵速行[7x]Javana[7x]∵彼所缘[2x]Tadarammaaa[2x]

[1]视色所缘∵为颜色∵[1]视色所缘为颜色∵[1]视色所缘∵为颜色∵

11∵8∵11∵12∵12∵34∵34∵34∵12∵34∵34

11∵8∵11∵11∵12∵33∵33∵34∵12∵33∵33

11∵8∵11∵12∵12∵33∵33∵34∵12∵33∵33

11∵8∵11∵11∵12∵32∵32∵34∵12∵32∵32

[2]视为色法∵=12∵34[33-33-32]∵34[33-33-32]

[3]视为无常∵=12∵-‥-∵-‥-

[4]视为苦∵=12∵-‥-∵-‥-

[5]视为无我∵=12∵-‥-∵-‥-

[6]视为不净∵=12∵-‥-∵-‥-

附图表二:

色所缘组──不善心速行心路过程

眼门心路过程∵意门心路过程

依处色∵54∵54∵54∵54∵54∵54∵54∵54∵54∵54∵54

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速行(7x)∵彼所缘(2x)∵有分∵意门转向∵速行(7x)∵彼所缘(2x)

1∵贪见组∵11∵8∵11∵11∵12∵20∵12∵34∵12∵20∵12

2∵贪见组∵11∵8∵11∵11∵12∵19∵11∵34∵12∵19∵11

3∵贪见组∵11∵8∵11∵11∵12∵22∵1∵34∵12∵22∵12

4∵贪见组∵11∵8∵11∵11∵12∵21∵11∵34∵12∵21∵11

5∵贪慢组∵11∵8∵11∵11∵12∵20∵12∵34∵12∵20∵12

6∵贪慢组∵11∵8∵11∵11∵12∵19∵11∵34∵12∵19∵11

7∵贪慢组∵11∵8∵11∵11∵12∵22∵12∵34∵12∵22∵12

8∵贪慢组∵11∵8∵11∵11∵12∵21∵11∵34∵12∵21∵11

9∵嗔∵组∵11∵8∵11∵11∵12∵18∵11∵34∵12∵18∵11

10∵嗔∵组∵11∵8∵11∵11∵12∵20∵11∵34∵12∵20∵11

11∵嗔嫉组∵11∵8∵11∵11∵12∵19∵11∵34∵12∵19∵11

12∵嗔嫉组∵11∵8∵11∵11∵12∵21∵11∵34∵12∵21∵11

13∵嗔悭组∵11∵8∵11∵11∵12∵19∵11∵34∵12∵19∵11

14∵嗔悭组∵11∵8∵11∵11∵12∵21∵11∵34∵12∵21∵11

15∵嗔恶作组∵11∵8∵11∵11∵12∵19∵11∵34∵12∵19∵11

16∵嗔恶作组∵11∵8∵11∵11∵12∵21∵11∵34∵12∵21∵11

17∵掉举组∵11∵8∵11∵11∵12∵16∵11∵34∵12∵16∵11

18∵疑∵组∵11∵8∵11∵11∵12∵16∵11∵34∵12∵16∵11

注:嗔恶作组取已造作的恶业为所缘,辨别两种;再取未造作善业为所缘,辨别另两种,共有四种。

缘起∵

作者:∵

(节录)

在《大因缘经》(Maha∵Nidana∵Sutta)说:Gambhiro∵cayaj∵Ananda∵paticcasamuppadao∵gambhiravabhaso∵ca∵.∵Etassacananda∵dhammassa∵ananubodha∵appativedha∵evamayam∵paja∵tantakulakajata∵gulaganthikajata∵mubjapabbajabhuta∵apayaj∵duggatim∵vinipatam∵samsaram∵nativattati∵.“阿难,勿作如是言。阿难,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阿难,因不觉、不彻见此法,此有情类,如丝缕缠结,如肿物所蔽,如文叉草、波罗波草(之乱杂),故不得出离恶生、恶趣、地狱之轮回。”∵阿难,这缘起的确显得很深奥,极其深奥。由于未能以“三遍知”∵彻底知见缘起,与证悟道果智,有情被缠缚在生死轮回里,就像一圈打结的线,或像鸟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所以他们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根据长部圣典的开示,论师们说:Banasina∵samadhi∵pavarasilayam∵sunisitena∵bhava-cakkam∵apadaletva∵,∵asani∵vicakkamiva∵niccanimmathanam∵.∵samsarabhayamatito∵,∵na∵koci-supinantarep’∵atthi(《清净道论》第十七章,段三四四)“除非能以最胜定石善磨锐之智剑,斩断具有不断摧毁性的有轮(指缘起轮),否则是无人能得脱轮回之怖畏,虽于梦间亦不能。”

根据上述经典与注释的说法,欲证得涅盘的修禅者,必须尝试以“三遍知”知见十二因缘。佛陀说:由于无法多次重复地明了随觉智(即无随觉,ananubodha)及通达智(即无通达,appativedha)直到证悟道果,所以人们无法得以脱离生死轮回。因此,人们应尝试“明了”随觉智及通达智,应晓得“明了”并不是指以推理或猜测得知,亦并非只是记忆佛陀所说的话或他人之言。

三世间遍知(∵3∵Lokiya∵Paribba)

一、知遍知(bata∵Paribba)

若人能够以智透彻地辨明各缘起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等)的相(lakkhana)、味(rasa,亦作功用),现起(paccupatthana)及足处(padatthana,亦作近因),那么此智即名“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

若人透彻地明了它们的因缘,例如“由于无明,行生起;由于行,识生起……”∵,那么此智即名“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此二智(即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被称为知遍知。此二智被称为知遍知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辨明与分别应知与作为观禅目标(所缘)的行法(sankhara∵dhamma)。

二、度遍知(Tirana∵Paribba,亦作审察遍知)

从“思惟智”(sammasana∵bana)至于“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以智观照各缘起支的无常性、苦性与无我性之后,能够审察与确定它们为无常、苦与无我时,此二智即被称为“度遍知”。这是审察与确定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无常性、苦性与无我性的审察智能。

三、断遍知(Pahana∵Paribba)

从“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开始的观智,透彻观照十二因缘支的“灭”之后,再轮流观照它们的三相,而暂时(tadavga)断除各别的烦恼(kilesa)。这些辨别及明了十二因缘支“灭”的无常性、苦性与无我性智能,是为“断遍知”。以上是三世间遍知。

三出世间遍知(3∵Lokuttara∵Paribba)

在观智(即三世间遍知)之后,圣道(ariya∵magga)就会生起。圣道彻底断除(samuccheda,正断)了各别的烦恼,以及透彻地证悟了无为涅盘界(asavkhata∵nibbana∵dhatu)。因此,断遍知才是“道”的真正名称。

圣道以所缘通达(arammanappativedha,即透彻地面对面知见所缘)透彻知见无为涅盘界。此时,圣道亦彻底断除了遮蔽四圣谛的痴(moha),由于它已断除了遮蔽四圣谛的痴,它亦成就了知见四圣谛的功用,如此以功用成就(kicca∵siddhi)知见四圣谛是为无痴通达(asammoha∵pativedha)。在此圣道,以所缘通达证悟了灭谛(nirodha∵sacca),而以无痴通达证悟了苦谛、集谛与道谛。由于圣道已成就知见苦谛与集谛的十二因缘支(亦作缘起支),及它们之间因缘的功用,所以它亦间接被称为“知遍知”。

再者,圣道亦彻底断除了遮蔽苦谛与集谛之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的愚痴,因此它亦成就了审察与确定名为苦谛与集谛的行法(savkhara∵dhamma,即是指名、色、因与果)之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功用。所以圣道亦间接被称为度遍知。以上是三出世间遍知。

只有亲自以世间遍知与出世间遍知明了十二因缘之后,才可说是已证得了随觉智及通达智。只有如此,以随觉智及通达智明了十二因缘后,人们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这是上述摘自《大因缘经》经文的含意。

随觉知与通达知

Ananubodhati∵bataparibbavasena∵ananubujjhana∵appativedhati∵tiranappahanaparibbavasena∵apativijjhana(长部注∵Nidanavagga-atthakatha,∵2,p.88).

根据疏钞的解释──Ananubujjhanatthena∵anubodha,由于明了(1)应以名色分别智辨别的名色法及(2)应以缘摄受智辨别的因果关系两者(指1+2)的功用并非只是认知它们一次即能成就,而是在重复许多次认知它们后才能成就,因此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为随觉智。以随觉智去明了即是随觉知。这是知遍知。

以度遍知与断遍知去明了是为通达知。观智间接被称为断遍知。断遍知真正是圣道的名称。因此以度遍知与断遍知透彻地明了名为苦谛的名色法及名为集谛的十二因缘,直到证悟道果是为通达知。

此二智,即(1)亲自透彻地明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时里的十二因缘支,如这是无明,这是行等等,及(2)亲自透彻地明了它们的因缘关系,如行会生起是因为无明,是为随觉知。

亲自透彻地明了十二因缘支的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直到证悟道果是为通达知。若人不能以随觉知与通达知如实知见十二因缘,那么他是无法得以脱离生死轮回的。只有在他亲自知见它们后,他才能够脱离生死轮回。

第五法的摘要

Atite∵hetuno∵pabca∵,∵idani∵phalapabcakam∵.∵Idani∵hetuno∵pabca,∵ayati∵phalapabcakam∵.∵[Vsm]∵

根据上述的注释,修禅者必须辨明以便明了:

(1)由于过去五因,即无明、爱、取、行及业(avijja∵,∵tanha∵,∵upadana∵,∵savkhara∵,∵kamma),现在五果生起,即识、名色、六处、触及受(vibbana∵,∵namarupa∵,∵salayatana∵,∵phassa∵,∵vedana)。以及

(2)由于现在五因,即无明、受、取、行及业,未来五果生起,即识、名色、六处、触及受。

在此因是属于集谛,果则属于苦谛。因此修禅者必须修禅以亲自透彻地明了:

(1)由于过去世的集谛,今生的苦谛生起。

(2)由于今生的集谛,苦谛在未来世生起。

集谛(Samudaya∵Sacca)

佛陀在《分别论》(Abhidhamma∵Vibhavga∵Pali)里教示五种集谛,即:

(1)爱(tanha)是集谛

(2)一切烦恼,包括爱在内,都是集谛

(3)一切不善法都是集谛

(4)一切不善法,以及作为漏(asava)之所缘和能够导致生死轮转的无贪、无嗔、无痴三善因都是集谛。

(5)一切作为漏之所缘和能够导致生死轮转的恶法及善法都是集谛。

因此在《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i∵=Vibhavga∵-atthakatha,p.185)里提到:∵

Tattha∵yasma∵kusalakusalalammam∵avisesena∵samudaya∵saccanti∵sacca∵vibhavge∵vuttam.它提到一切善业与恶业都是集谛。再者,在《增支部三集》(Avguttara∵Pili∵Tika∵Nipata)里有教到一切缘起支都是集谛:∵Katamabca∵bhikkhave∵dukkha∵samudayam∵ariyasaccam∵.∵Avijja∵paccaya∵sabkhara∵,∵sabkhara∵paccaya∵vibbanam∵,∵vibbana∵paccaya∵namarupam∵,∵namarupa∵paccaya∵salayatanam∵,∵salayatana∵paccaya∵phasso∵,∵phassa∵paccaya∵vedana∵,∵vedana∵paccaya∵tanha∵,∵tanha∵paccaya∵upadanam∵,∵upadana∵paccaya∵bhavo∵,∵bhava∵paccaya∵jati∵,∵jati∵paccaya∵jara-marana-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a-upayasa∵sambhavanti∵.∵Evametasa∵kevalassa∵dukkhakkhandhassa∵samudayo∵hoti∵.∵Idam∵vuccati∵bhikkhave∵dukkha∵samudayam∵ariyasaccam∵.(《增支部》)

在《谛相应,重阁经》(Sacca∵Samyutta∵,∵Kutagara∵Sutta)里有教到,若人不能以智透彻地知见四圣谛,那么是无法终止生死轮回的;只有能够亲自以智透彻地知见四圣谛者,才能终止生死轮回。

因此欲终止生死轮回的修禅者,必须致力以智透彻地知见四圣谛。谨记在四圣谛之中,集谛是被包括在内的。

佛陀教说爱(tanha)是集谛,因此修禅者应探索与省察引生今世苦谛的爱是在何时生起。

Ruparupam∵pabcakkhandha∵,∵tam∵hoti∵dukkhasaccam∵,∵tam∵samutthapika∵purimatanha∵samudaya-saccam∵.(《阿毗达摩论注》第二册,页六八、六九,缅文版)

多与色是五蕴。那五蕴是苦谛。在过去世里所累积下来及能够引生苦谛的爱是集谛。这是上述注释的含意。

根据上述注释的教示,修禅者必须明白那引生他今生的五蕴(苦谛)的爱(集谛)并非在今生里生起的爱,而是在过去世里所累积的爱。

道非道智见清净∵

作者:∵

(节录)

(Maggamagga∵Nanadassana∵Visuddhi∵Nidesa)

帕奥禅师∵着

缅译英:Bhikkhu∵Dhammasubho&∵others∵﹙净法比丘等﹚

英译中:Bhikkhu∵Dhammagavesaka﹙寻法比丘﹚

思惟智∵(Sammasana∵Bana∵)

此观智,是正确无误地根据无随烦恼∵(upakkilesa)的亘古正观之道,是圣道前生起的前分道∵(pubbabhaga-magga)。十随烦恼(如光明等)并非亘古的正观道,亦非圣道前生起的前分道。如实明了与知见亘古的正观前分道,及非正道的观智被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即是:不受随烦恼染污的清净观智,知见:“此是正道,此非正道。”(《清净道论》)

聚思惟或理法观∵

欲修习成就道非道智见清净者,应先修习称为“聚思惟”∵(kalapa∵sammasana∵)的“理法观”∵(naya∵vipassana)。

聚思惟:整体或一组一组轮流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等名色三相的观法是为聚思惟。这是古印度大长老所采用的名称。

理法观:佛陀于三别轮流法教示(teparivattadhamma∵desana∵),如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里教导:Yam∵kibci∵rupam∵atitanagatapaccuppannam…。五取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有十一个存在的方式,即过去∵(atita)、未来(anagata)、现在(paccuppanna),内∵(ajjhatta)、外∵(bahiddha),粗∵(olarika∵)、细(sukhuma),劣(hina)、胜(panita),远(dura)与近(santika)。用以下三个方式把五蕴分组之后,再观察它们三相的修观法是为理法观:

(一)、把它们分为五组∵(即五蕴法)

(二)、把它们分为十二组∵(即十二处法)

(三)、把它们分为十八组∵(即十八界法)

这理法观是斯里兰卡大长老所采用的名称。

观智的目标(所缘)

(一)、在六处门与目标一起生起的六法,即眼门法、耳门法、鼻门法、舌门法、身门法与意门法。

(二)、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

(三)、六门,即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与意门。

(四)、六所缘(目标),即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与法所缘。

(五)、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与意识。

(六)、六触,即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与意触。

(七)、六受,即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与意触生受。

(八)、六想,即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与法想。

(九)、六思,即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与法思。

(十)、六爱,即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与法爱。

(十一)、六寻,即色寻、声寻、香寻、味寻、触寻与法寻。

(十二)、六伺,即色伺、声伺、香伺、味伺、触伺与法伺。

(十三)、六界,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与识界。

(十四)、十遍处。(10∵kasina)

(十五)、三十二身分。(32∵kotthasa)

(十六)、十二处∵(12∵ayatana)。

(十七)、十八界∵(18∵dhatu∵)。

(十八)、二十二根∵(22∵indriya)。

(十九)、三界∵(3∵dhatu),即欲界、色界与无色界。∵

(二十)、九有∵(9∵bhava),即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无想有)、四蕴有(四无色界)、五蕴有(十一欲界与十五色界)。

(二十一)、四色禅那。

(二十二)、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

(二十三)、四无色禅那。

(二十四)、十二缘起支。

有三种具备得度或当度的有情。佛陀以种种方法教导观禅(如五蕴法等)的目的,就是为了拔度这三种有情。

若人以五蕴法,或十二处法,或十八界法修观,他是能够证得阿罗汉果的。若人仅以其中一法修观即能实现其愿(证得阿罗汉果),为何佛陀还教导这么多种的方法,而不只教导一个方法?其原因是,佛陀如此教导的目的,是为了度三种有情。

三种当度之有情的差别如下:

甲、(一)色疑者∵(rupa∵sammulha∵),对色愚痴,

(二)无色疑者∵(arupa∵sammulha∵),对名愚痴,

(三)二疑者∵(ubhaya∵sammulha∵),对名色两者∵

皆愚痴。

乙、(一)利根者∵(tikkhindriya∵)

(二)中根者∵(majjhimindriya)

(三)钝根者∵(mudindriya∵)

丙、(一)喜简约者∵(sankhittaruci∵)

(二)喜中等者∵(majjhimaruci∵)

(三)喜详细者(喜广说,vitthararuci∵)

佛陀以种种方法教示,是为了拔度这三种有情。

一、佛陀以五蕴法教观禅(如《无我相经》),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对名法愚痴的无色疑者。(2)利根者。(3)喜简约者。

二、佛陀以十二处法教观禅,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对色法愚痴的色疑者。(2)中根者。(3)喜中等者。三、佛陀以十八界法教观禅,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对名法两者皆愚痴的二疑者。(2)钝根者。(3)喜详细者。亦有以根教观禅之法,以便禅修者易于观照无我相。

只有禅修者以正智透彻知见以下四项之后,上述种种修观之法才能带来道果与涅盘的利益:

(一)转起∵(pavatti∵):五蕴之生起,即苦谛∵。

(二)起因∵(pavatti∵hetu∵):苦谛之因。

(三)灭∵(nivatti∵):苦谛与集谛之灭。

(四)灭因∵(nivatti∵hetu∵):趣向苦谛与集谛之灭的∵行道。

由于没有亲自以正智透彻地知见以上四项,就不可能获得道果与涅盘的利益,所以佛陀以谛与缘起教导观禅,以便人们能够体证它们。

注意:

究竟法(paramattha)有四种,即心、心所、色与涅盘。在它们四者当中,心、心所与色法是无常究竟法、苦究竟法与无我究竟法;涅盘则是常究竟法、乐究竟法与无我究竟法。

想要证悟常、乐、无我究竟法涅盘(第四种究竟法)的善者,必须重复地观照心、心所与色法(第一、第二与第三种究竟法),及它们因的三相(即无常、苦与无我)。

如此修习时:

(一)、把心、心所归纳为名组,及把色法归纳为另一组后,若禅修者以名色法的方法修观,他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二)、把色法归纳为一组,及把名法归纳为四组,即受、想、行与识后,如果以五蕴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三)、把名色法归纳为十二组之后,如果以十二处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四)、把名色法归纳为十八组之后,如果以十八界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五)、把名色法归纳为二十二组之后,如果以根教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六)、把名色法归纳为十二支之后,如果以缘起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七)、把名色法归纳为苦谛与集谛两组之后,如果

以谛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这些作为观智的目标(所缘)的名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十二缘起支、苦谛与集谛都只是心、心所与色法而已。虽然观法不同,但作为观智目标的根本究竟界都是一样的。

因此,欲修观禅的禅修者,必须先证得了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即:

(一)、已分别色法与名法。

(二)、已辨别诸因。

可能有人会问:‘在已辨别的名色与因果当中,应以何法为始修观?’其答案是:从容易和清楚的部分开始。Yepi∵ca∵sammasanupaga∵,tesu∵ye∵yassa∵pakata∵honti∵sukhena∵pariggaham∵gacchanti,tesu∵tena∵sammasanam∵arabhitabbam.(《清净道论》第二十章,段一二)

在适于修习观禅的世间名色法当中,禅修者应观照对自己容易又清楚的名色法三相,以修习观禅思惟智。

(甲)对于“禅修者应观照对自己容易又清楚的名色法三相,以修习观禅思惟智”这一句,论师认为禅修者有能力于清晰的名色修观。

(乙)然而,过后他应运用技巧,再观照对于其智不清晰的名色,以便不会有任何遗漏(名色与因果)。(《大疏∵钞》第二册,页三五一)

禅修者应注意,上述注释的指示只是对已成功辨别了五摄受的人而言,五摄受是:

一、色摄受(rupa∵pariggaha)

二、非色摄受(arupa∵pariggaha即名摄受)

三、色非色摄受(ruparupa∵pariggaha即名色摄受)

四、缘摄受(paccaya∵pariggaha辨别今生名色之因)

五、世摄受(addhana∵pariggaha辨别过去与未来世名∵色之因)

亦应注意,这些指示并没说禅修者可以随心所欲,观照任何生起或容易之法,而不分别“概念”与“究竟法”两者。它们也不是对刚来到禅林,而还没有以下任何知见的禅修者而言:

一、没有知见色至究竟法

二、没有知见名至究竟法

三、没有知见名色至究竟法

四、没有知见今生名色至究竟法

五、没有知见过去与未来世名色之因

有些人教导只观照正当生起及明显之法,如此他们只是依据(甲)项《注释》与《疏钞》的解释,而没有参考(乙)项疏钞的解释。根据对〈相应部?六处品?不通解经〉(Samyutta∵Nikaya∵,∵Salayatana∵vagga∵,∵Aparijanana∵sutta∵)的疏钞,禅修者应以三遍知透彻地辨别及观照一切色法与名法。

应该遵照的规则

由于三别轮流法的教导(teparivatta∵dhamma∵dasana,如《无我相经》)与上述的注释及疏钞的指示,是观照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等一切行法(名色与因果)。有人可能会问:应当跟从那一种方法与规则修习禅观?在《殊胜义注》(Atthasalini)与《清净道论》(第二十一章,段八三)有关“至出起观”的篇章里,有提及应遵照的规则。以下是《殊胜义注》中的批注:Idhekacco∵aditova∵ajjhattam∵pabcasu∵khandhesu∵abhinivisati,∵abhinivisitva∵te∵aniccadito∵passati∵.∵Yasma∵pana∵na(略)……。

“辨别”(abhinivesa)是指在修观之前,应以智辨别名色的名色分别智。举例来说,以先辨别色法进而修习观禅即是色辨别(rupa∵abhinivesa),对于其它辨别亦可以此类推。辨别作为观智目标的行法(即苦谛与集谛∵)亦称为“辨别”。出世间圣道能以下列的方式出起(出现∵):

一、始于观照内(内行法),它从内(内行法)出起

二、始于观照内,它从外(外行法)出起

三、始于观照外,它从外出起

四、始于观照外,它从内出起

五、始于观照色,它从色出起

六、始于观照色,它从名出起

七、始于观照名,它从名出起

八、始于观照名,它从色出起

九、从五蕴出起

(一)在此教法里,有些禅修者始于辨别内五蕴,进而轮流观照内五蕴的三相。然而,只对内五蕴修观是不能令“至出起观”(vutthanagamini∵vipassana,即从行法出起,而趣向涅盘)与道心路过程∵(magga∵vithi∵)生起的,他必须也观照外五蕴。因此,在辨别他人的五蕴与非有情的无执取行法之后,他应轮流观照外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禅修者应一时观照内行法的三相,一时观照外行法的三相。在如此观照内行法时,他的观智与圣道相接(意即圣道智在观智的末端生起),这被称为“始于观照内,它从内出起”。

(至出起观是从行法出起(出来)而趣向无为涅盘的“观心路过程”,这即是称为达顶观(sikhapatta∵vipassana)的行舍智、随顺智与种姓智。)

(二)、另一个方式:禅修者始于观照内,进而交替地观内与观外,当他正在观外时,观智与圣道相接,这即是“始于观照内,它从外出起”。

(三,四)、始于观照外,它从外与内出起。(与第一和第二项类似,差别只是始于观照内。)

(五)、(内外皆有名色两者)另有一人先修色业处(即辨别色法),进而观照四大界与二十四所造色的三相。然而,只观照色法是不能使到“至出起观”生起的,他必须也观照名法的三相。因此,在辨别受、想、行与识为“这是名法”之后,他应观照名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当他正在观照色法时,其观智与圣道智相接,这是“始于观照色,它从色出起”。

(六)、若正在观照名法时,其观智与圣道智相接,这即是“始于观照色,它从名出起”。∵

(七,八)、与第五和第六项类似,差别只是“始于观照名”。

(九)、在观照“一切集起法终必坏灭”(Yam∵kibci∵samudaya∵dhammam,∵sabbam∵tam∵nirodha∵dhammam)后,至出起观智生起,这即是从五蕴出起。这是大慧利观(tikkha∵vipassaka∵maha∵pabba)比丘之禅观。

注释所说的,从容易辨别的名色法开始修习观禅是针对已成功修完五摄受,而正当转修思惟智者而言。如疏钞给予的澄清,在对于辨别的名色法修习思惟智之后,禅修者必须进而运用种种技巧,令不清晰的名色法娈得清晰,然后再观照它们的三相,这是因为:

一、只观照色法是不可能证悟圣道的

二、只观照名法(四名蕴)是不可能证悟圣道的

三、只观照内五蕴是不可能证悟圣道的

四、只观照外五蕴是不可能证悟圣道的

应该注意的要点

修观禅时应(轮流地观照):

一、一时观内(内五蕴)

二、一时观外(外五蕴)

三、一时观色(四大界与所造色)

四、一时观名(四名蕴)

五、一时观无常相

六、一时观苦相

七、一时观无我相

应注意修习观禅的方法,并不是毫不分别概念与究竟法,及随心所欲地观照任何正在生起的法。换言之,概念并非观禅的目标,只有究竟法才是观禅的真正目标。

三相

(一)、在以智辨别行法的生灭本质之后,某些禅修者开始观照它们为无常为修观。但只观无常是不能够达到至出起观生起的,他必须也辨别行法受到生灭压迫的本质,而观它们为苦;及辨别它们没有不坏灭的实质,而观它们为无我。因此,他必须也观照苦与无我。若当他正在观照行法为无常时至出起观生起,那他即是“始于观照无常,从无常出起”。

(二,三)、若当他正在观照苦时至出起观生起,那即是“始于观照无常,从苦出起”。若他正在观照无我时至出起观生起,那即是“始于观照无常,从无我出起”。

对始于观照苦与无我的出起亦可以此类推。

根据上述的注释∵,禅修者必须轮流地观照行法∵:

一、一时为无常;

二、一时为苦;

三、一时为无我。

无我之光

无论是否有佛出世,无常与苦相都会显现于世间,然而如果没有佛出世,无我相是不会显现于世间的,只有在有佛出世时,无我相才会显现。即使是智者,如拥有大神通的沙拉邦(Sarabhavga)菩萨(编按:释尊的前生),也只能教示法为无常与苦,而不能教示无我。若此智者能教示行法为无我,其弟子或听众就可能证悟圣道果智。诚然,除了“知一切性正等正觉者”(Sabbabbuta∵Sammasambuddha)之外,∵说示无我相并不在任何人或有情的能力之内,所以无我相并不是显着的相。佛陀把无我相连同(一)无常相,或(二)苦相,或(三)无常与苦相两者一起教。

Nanadhatuyo∵vinibbhujitva∵ghanavinibbhoge∵kate∵anattalakkhanam∵yathavasarasato∵upatthati.∵(Vibhavga-atthakatha,∵2,∵p.46;Vsm,2,p.276)若能够辨别每个色界(rupa∵dhatu)与名界(nama∵dhatu),逐一地破除色密集与名密集,直到知见究竟法,无我相(无我之光)就会如实地呈现于禅修者的智能中。

只在有能力逐一地辨别色聚与名聚里究竟界的相、作用(味)、现起与近因(足处)时,色密集与名密集才能被破除。只有破除密集之后,禅修者才能证得究竟智。也只有如此,无我之光才能明亮与相符地生起,而且只有在观照无常、苦、无我至非常清晰时,他才能证悟圣道。

因此,如果有人教导的方法,含有以下的观念:

一、不必要看到色聚与名聚;∵

二、弟子(savaka,声闻)不能够看到色聚与名聚;

三、弟子不能够分别色聚与名聚;

四、弟子不能辨别佛陀所教的究竟色与究竟名;

五、只有知一切性正等正觉者才能知见佛陀所教的名∵色法,这只是属于佛陀的能力范围;

六、只有阿罗汉才能知见这些名色法。

他的教示已乖离了正道,这不是没有经典依据的。只有在能够分别色聚与名聚时,禅修者才能证得究竟观智。应注意:只有通过究竟界才能证悟涅盘,通过概念是不可能证得涅盘的。

聚思惟观法与各别法观法

Samuhagahanavasena∵pavattam∵kalapasammasanam∵,∵phassadi∵ekekadhammagahanavasena∵pavatta∵anupadadhammavipassana∵(法集论复注Dhammasavgani-mulatika.,ⅠⅠ,∵p.109)∵

有两种观法,即名为理法观的聚思惟观法(kalapa∵sammasana)和各别法观法(anupadadhamma∵vipassana)。依据名色法、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缘起法等,把名色或行法分为两组,或五组,或十二组,或十八组,或十二组等,进而依照这些组别修观,即是称为聚思惟的理法观。(于此观法,取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色法整体为“色”,而轮流观照它的三相。同样的,禅修者必须也轮流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内与外整体的色法的三相。对于名法,他观照在一个心识刹那里的名法整体为“名”,或观它们为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对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的观法,亦复如是。)

逐一地对色聚里的每个色法(如地、水、火、风等)修观,及逐一地对在一个心识刹那里的每个名法(如触、受、想、思等)修观是为各别法观法。

在这两种观法当中,《清净道论》(第二十章,段二)指示刚开始修观禅者应先修称为聚思惟的理法观。

缘起支

《清净道论》(第二十章,段九)里有提及十二缘起支也包括在观禅的目标之内。

Sappaccaya∵namarupavasena∵tilakkhanam∵aropetva∵vipassana∵patipatiya∵aniccam∵dukkham∵anatta∵ti∵sammasanto∵vicarati.

这对《中部.根本五十经篇》的注释,也指示应根据观智的阶段,观照名色与它们的因的三相。

根据这些指示,在以智辨别诸缘起支的因果关系之后,禅修者应时而观照“因”的三相,时而观照“果”的三相,即轮流观照它们的无常、苦与无我。

修习观禅的禅修者应:

一、一时观内;

二、一时观外;对于这两者,又:

三、一时观色;

四、一时观名;

五、一时观因;

六、一时观果;

七、一时观无常;

八、一时观苦;

九、一时观无我;

十、一时观不净。∵

“Asubha∵bhavetabba∵ragassa∵pahanaya”(《自说语∵。弥醯经》,Meghiya∵Sutta,∵Udana∵Pali)。在《弥醯经》里,佛陀指示修不净观以去除贪欲(raga);他也在《胜利经》(Vijaya∵Sutta∵)里指示修不净观以去除贪欲。在三相当中,不净“围跷”着苦随观,此观法应运用于现在五蕴。

再者,在三别轮流法教示(如《无我相经》)当中,佛陀也指示观照过去五蕴与未来五蕴。根据这些指示,禅修者应知道,他必须如观照现在五蕴般,观照过去与未来的五蕴。因此,他应该:

十一、一时观过去;

十二、一时观未来。(一共十二项)

这些是禅修者应该预先知道对于观禅的要点。再者,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观照名色,如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十二缘起支法等等。这本手册主要说明的是以名色法修观之法。]

道智与果等至∵

作者:∵

帕奥禅师∵讲

缅译英:Bhikkhu∵Dhammasubho∵&∵others﹙净法比丘等﹚

英译中:Bhikkhu∵Kai∵Hong﹙开弘比丘﹚∵

在这阶段,有许多需要一而再地检验禅修者之处,因为根据诸禅修者的经验,有许多类似﹙涅盘﹚的经验发生在禅修者身上。禅修者应该检查自己是否有这些相似经验。站在导师的立场,他也一而再地检查他们。“须陀洹”只是一个名相概念。对经教多闻者知道“须陀洹”,但是不多闻者,就不易知道这是须陀洹道及须陀洹果,他在那个时候所知道的,就如同憍陈如***所知道的。

Atha∵kho∵ayasmato∵Kondabbassa∵virajam,∵vitamalam,∵dhammacakkhum∵udapadi:∵‘‘Yam∵kibci∵samudayadhammam∵sabbam∵tam∵nirodhadhamman’’ti.“尔时,憍陈如***远离尘、垢,生法眼:‘凡是生法,一切皆是灭法。’”“凡生起之法,皆消灭”这智能于憍陈如***生起。接下来又如何呢?Atha∵kho∵ayasma∵Kondabbo∵ditthadhammo∵pattadhammo∵viditadhammo∵pariyogalhadhammo∵tinna-vicikiccho∵vikattakathamkatho∵vesarajjapatto.“尔时憍陈如***已见法、已得法、已知法、已深解法、已度疑、已断疑惑、已得无畏。”∵所有如下的疑惑消除了:“四圣谛存在吗?有过去生吗?有未来生吗?有过去与未来生吗?现在果是由过去因所产生吗?现在因会产生未来果吗?较远的过去生会令较近的过去生生起吗?业会产生果报吗?”为甚么呢?因为他完全觉悟苦谛与集谛。他已觉悟了苦谛因集谛而生起。因此,他不再生起那些疑惑。他可以无畏地说﹙vesarajjapatta﹚四圣谛真实存在,而且可以实证之。﹙经文﹚只说到他具有这种能力或智能。他是否生起“我已经成为须陀洹”的智能呢?不。这名相只是一种假想法﹙pabbatti﹚,只有对经教多闻者能够知道它。

在那时候,有四圣谛之一的灭谛谓无为涅盘﹙asavkhata∵nibbana﹚。诸圣者晓得他们透过“所缘通达”﹙arammana∵pativedha﹚而透彻地觉悟灭谛。他们以“作用成就”﹙kicca∵siddhi﹚作“无痴通达”﹙asammoha∵pativedha﹚,透彻地觉悟其余的三圣谛,即苦圣谛、集圣谛及道圣谛。何谓“无痴通达”?以作用﹙kicca﹚去除痴﹙moha﹚﹙覆蔽四圣谛,令不如实知﹚,即“无痴通达”。此圣者能够随时逐一观察以十一种形式存在的五蕴﹙过去、现在、未来、内、外……﹚。因为圣道﹙ariya∵magga﹚的生起具有去除覆蔽如实知五蕴之痴。由于没有覆蔽如实知五蕴之痴,觉悟是完全自动的。他能够随时观察集谛﹙samudaya∵sacca﹚与缘起﹙paticca∵samuppada﹚,因为能覆蔽集谛之痴被圣须陀洹道﹙ariya∵sotapatti∵magga﹚消除了。

如果有人以为自己是须陀洹,他应该以“试金石检验黄金”﹙这表示把一块黄金在一种作检验用的石头上划一划,专家可从黄金留在试金石上的痕迹,判断黄金的真伪。﹚问自己:“我是否已经觉悟以十一种形式存在的苦谛呢?──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远、近?”问自己是否已经觉悟连贯三世的缘起?是透过自己的经验仰或透过他人的语言文字?如果他知道只是透过他人的语言文字而不是自己的经验,他是须陀洹吗?《大因缘经》﹙Maha∵Nidana∵Sutta﹚的注说:Sotapannanabca∵nama∵paccayakaro∵uttanakova∵hutva∵upatthati.“所谓须陀洹者,缘相明显之后现起。”如果他是一位须陀洹,那么他将清楚地了解称为paccayakaro﹙缘相﹚的缘起。这是一个要考虑经教诠释的阶段。即然须陀洹道智具有破除覆蔽四圣谛的痴的力量,那么以这“试金石”检验自己。如果如是检验自己,则他能够知道自己是否是须陀洹。

只有拥有经教的知识,他才能了解“我是须陀洹”。无论如何,在那时候﹙证悟﹚,他知道些甚么呢?他以“所缘通达”知道名色完全灭,即无为涅盘所缘。他自己了解他是否有觉悟涅盘。在那时候,他具有这种智能。

一位好象已证得须陀洹道的禅修者应做甚么呢?他应该一而再地作决意﹙adhitthana﹚以知真伪。如果当禅修者作决意“愿觉悟涅盘一小时”、“愿觉悟涅盘二小时”……,便即刻可以见到涅盘,那么便可以推论他真的觉悟涅盘了。如是推论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那是甚么呢?

Maggam∵phalabca∵nibbanam

Paccavekkhati∵pandito

Hine∵kilese∵sese∵ca

Paccavekkhati∵va∵nava

智者善观察:道、果及涅盘,

或者亦观察:断烦恼、残余。∵

以上述于《摄阿毗达磨义论》﹙Abhidhammattha∵Savgaha;∵英译本A∵Manual∵of∵Abhidhamma,∵作者Ven.∵Narada,∵p.∵414.﹚,与注释书一致,有五种“观察速行心路”﹙paccavekkhana∵javana∵vithi﹚:

一、观察道的心路

二、观察果的心路

三、观察涅盘的心路

四、观察已断烦恼的心路

五、观察未断烦恼的心路

五者之中,观察道、果及涅盘的心路可于每一圣者生起。观察未断烦恼和已断烦恼的观心路可于对经教多闻的圣者生起。有提到这两种观察可于或不于对经教无知识的圣者生起。依于这说明,为了知道哪些烦恼已断,哪些烦恼未断,观察名色中,以色所缘为对象,属于善法的善速行及属于不善法的不善速行。在那时候,禅修者自己知道那些不善法无法被观察到,因为它们己被断除。

这样检验还不够。雷地禅师﹙Ledi∵Sayadaw﹚建议至少观察三年,因为像摩诃那伽大长老﹙Maha∵Naga∵Maha∵Thera﹚的情况可能发生。摩诃那伽大长老自以为证得阿罗汉果长达六十年。他的学生法施长老﹙Dhammadinna∵Thera﹚住在另一个地方。有一天,他思惟他的老师是否已证得阿罗汉果,便以神通去观察,居然发现他的老师还是凡夫。接着他思惟如果他不去见老师,老师将未证道、果、涅盘,而以凡夫身去世。于是他便以神通乘虚空飞至老师之处。到了之后,向老师敬礼,作其应尽之义务。在互相问候之后,老师问他为何到访。他回答到访之目的是为了请示问题。他问了一千个阿罗汉可以回答的问题,老师当时便能够回答所有的问题。这表示老师像是一位阿罗汉。

于是法施长老问老师是否还可以作神变,老师回答可以。首先他请老师变化出一头大白象。老师做到了。他进而请老师令大白象朝他们的方向奔跑,把鼻子放在口内,发出可怕的声音。老师都能够做到这些。当大白象真的往他们的方向奔跑,摩诃那伽大长老开始逃跑。法施长老拉着他的袈裟,问:“***,阿罗汉还有恐惧吗?”于是他知道自己还是凡夫。诸阿罗汉已断所有的烦恼,包括嗔﹙dosa﹚。现在摩诃那伽大长老了解到他还有嗔,表现为恐惧。他靠近法施长老,请他教导业处。法施长老教导他三十二身分业处。听说他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了。在摩诃那伽大长老这个例子,由于他教导许多已证得阿罗汉果的学生,阿罗汉智能所知的,他也好象懂,所以他以为他自己是阿罗汉。他不是一个对经教无知识的人。换句话说,他认定自己已断一切烦恼,而实际上这些烦恼潜伏了六十年。他具有某些程度的坚强知识,能令烦恼潜伏。所以他结论自己坚强的知识即是以涅盘为所缘的道智、果智的智能。因此,关于此事,由于能准确地知道、判定的佛陀已入涅盘,现代的圣者又少,禅修者需要多年检验自己以知道自已是否是圣者。

有些人可能会说他们证入果等至(phala∵samapatti)。他们说出他们的经验:“所有的名色消灭,我完全不知道什么了”。有些人是真的,但不是每个人。因此有必要依据经教来检验是否真的证入果等至。在这情况下,“圣者”必须观察道与果(magga∵&∵phala)。如果在解释果等至之前先解释道与果,你会较好理解。证得道果智的圣者能够检查在所证的道智中,有多少个名法及多少个道支。如果他在观察色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那么在他的道智中将有三十七名法、八道支。如果他在观察第二禅名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则有三十五名法,因为无寻、伺。

以上所说的三十七名法称为“信慧”(saddha∵pabba)组,即十三通一切心心所(abbasamana),十九遍一切美心所(sobhana∵sadharana)、一慧根心所(pabbindriya),共三十三。如果加上识,即成三十四。加上三个离心所(viratiyo)即正语、正业与正命,即成三十七名法。不过在第二禅,由于无寻、伺,只有三十五名法;从道支来看,由于无寻而无正思惟,所以只有七道支。如果他在观察第三禅名法的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时证得道智,因为无喜,所以只有三十四名法。同样的只有七道支,因为无寻。如果在观察第四禅名法时证得道智,有三十四名法,因为无寻、伺、喜,而有舍及一境性。因此,禅修者可以算出在所证的道与果中有多少名法。他可准确地知道道支。如果有八道支,那就是八;如果有七道支,那就是七。禅修者可以准确地检查以知道他证得道智的方式──以观察无常相,或苦相,或无我相;观察色法或名法;欲界名法,或初禅名法,或第二禅名法,或第三禅名法,或第四禅名法,禅修者可以准确地检查出来。

当他开始练习进入果等至时,他应该做甚么?这述于《清净道论》第二册第三四三页﹙缅甸版﹚:Phalasamapattikena∵hi∵ariyasavaka∵rahogatena∵patisallinena∵udayabbayapasena∵savkhara∵vipassitabba.﹙Vsm,∵XXIII,∵10﹚“欲入果定的圣弟子,当至空闲处与寂静处,依生灭等而观诸行。”∵欲证入果等至的圣者应该至寂静处禅修。对行法(savkhara∵dhamma)以观察生灭的方法修习毗婆舍那。他必须如是修习而令毗婆舍那从生灭智(udayabbaya∵bana)生起至坏智(bhavga∵bana),然后至更高的观智。Tassa∵pavattanupubba∵vipassanassa∵savkhararammana∵gotrabhu∵bananantara∵phalasamapattivasena∵nirodhe∵cittam∵appeti.(Vism,∵XXIII,∵10)“他的观智次第转起,在以诸行为所缘的种姓智之后,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于灭。”在禅修者即将到达果等至(phala∵samapatti)时,心路将如是生起:

意门转向→预备→近行→随顺→种姓

manodvaravajjana→parikamma→upacara→anuloma→gotrabhu

只有在这之后,果等至速行(phala∵samapatti∵javana)将生起许多刹那。在那时候的观智以行法的灭为所缘。这是较高的观智。接下来的种姓智也同样地以行法之灭为所缘。

此后,Phalasamapattivasena∵nirodhe∵cittam∵appeti.“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于灭。”∵果等至心(phala∵samapatti∵citta)固定在其所缘,即称为灭的无为涅盘而生起,疏﹙subcommentary﹚解释:Ariyassa∵phala∵jhanassa∵nibbane∵arammana∵bhute∵appanakarena∵pavatti.∵依这说明,证入果等至、道心及果心是名法还存在的禅境吗?他们存在。这不是一种名法消灭的等至。事实上,那时候有两种法存在:所缘及观察该所缘的智。此智即果等至的名法。果速行生起许多刹那。什么是果等至名法的所缘呢?Nirodhe∵nibbane,即一切名色完全灭的涅盘。果等至以名色不存在的无为涅盘为所缘。作为果等至心的所缘之涅盘没有名色是正确的。不过,有果心存在,以名色不存在为所缘。所以,这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这些应该加以区别。

站在所缘的立场,是没有名与色。关于名色不存在,如上所说,圣者可观察道、果及涅盘。在观察涅盘的阶段,为了确定,观察涅盘是否有四界。如果他观察到涅盘中没有四界,那么就可以确定了。为什么?因为佛陀教导:Yatha∵ca∵apo∵pathavi∵tejo∵vayo∵na∵ghatati,∵etc.......∵地、水、火、风,四界不能在涅盘生起。如果没有四界,依四界生起的所造色存在吗?完全不存在。由于色法不存在,依色法而生起的名法也不存在。名色完全消灭。他们于作为所缘的无为涅盘中消灭。无论如何,有果心,以名色消灭的无为涅盘为所缘。果心如何生起呢?他们依禅修者(觉悟没有名色的无为涅盘者)的心所依处(hadaya∵vatthu)生起。这样的了解为“证入果等至”。因此,果等至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

无论如何,佛教中有名法消灭之等至,即灭等至∵(nirodha∵samapatti)。在灭等至中,诸名法完全灭。什么样的人能够进入灭等至呢?只有具八等至(四色禅那及四无色禅那)的阿那含及阿罗汉能够进入灭等至。为什么他们进入灭等至呢?《清净道论》第二册第三四七页这样解释:Kasma∵samapajjantiti∵sankharanam∵pavattibheda∵ukkanthatva∵dittheva∵dhamme∵acittaka∵hutva∵‘‘nirodham∵nibbanam∵patva∵sukham∵viharissama’’ti∵samapajjanti.(《清净道论》第二十三章,段三○)“‘为甚么入定’?因为厌恶诸行的种种生灭转起,想道:‘即于现世而成为无心,我将至于灭的涅盘而住于乐。’”∵具八等至的阿那含及阿罗汉,由于厌倦行法的生灭,而进入灭等至。为甚么?因为诸阿罗汉常住于处、界及缘起。佛陀在《七处善经》﹙Sattatthanakusala∵Sutta﹚教导这些(注释书也提到这一点)。他们于处、界及缘起见行法的生灭。他们的念力坚固专注于行法的生灭,常常如是安住。由于常见行法的生灭,他们对行法感到厌倦,没有想再见它们的意愿。因为这种厌倦的原故,他们以这样的目的进入灭等至:“喜悦地进入、安住于诸名法消灭的灭等至,没有识了知行法,这是比较好的”。

因此,依上面的说明,acittaka∵hutva“成为无心之后”。灭等至是名法消灭的等至。可是果等至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站在所缘的角度,涅盘没有名法与色法是对的,但是有道心与果心生起,了知名色不存在的无为涅盘。这些(道心与果心)是出世间心。经教中准确地指出须陀洹道心、斯陀含道心等中有多少名法。因此,这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

区别它们(果等至与灭等至)是有必要的。今晚的开示是依据《大牧者经》(Maha∵Gopalaka∵Sutta),关系到阿罗汉果的证悟。对于已经得须陀洹道智或果智,首先从须陀洹道智或果智出来,然后以欲证更高果位的意愿,观察行法的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依各自的波罗蜜,斯陀洹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及阿罗汉道果智将能在各自的毗婆舍那智之末逐一生起。如果他们生起,那么就证得阿罗汉果。

帕奥禅修时间表∵

作者:∵

帕奥禅师

法名乌.阿钦纳,1934年出生于缅甸中南部。九岁出家受沙弥戒,二十岁受比丘戒。

1956年(23岁)参加僧伽会考,取得法师资格。

1981年接任帕奥丛林禅院住持。

1996年受到缅甸***肯定,颁授大业处阿阇黎的荣誉。所授禅法,依据《清净道论》中三学、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之次第,强调禅修者应以“戒清净”为定、慧二增上学之基础。

帕奥禅修时间表

03:30∵起身

04:00--05:30∵坐禅(共修)

05:30(approx)∵早餐(与小参)

06:30--08:00∵坐禅(共修)

08:00--09:00∵小参

09:00--10:00∵坐禅(共修)

10:00(approx)∵午餐(与自修)

12:30—14:00∵坐禅(共修)

14:00—15:00∵自修

15:00—16:30∵坐禅(共修)

16:30—18:00∵自修

18:00—17:30∵坐禅(共修)

一、禅修者应每天至少坐禅六次。请体谅其它同修,保持肃静。(请不要讲话、冲凉、洗衣、扫地等等。)

二、在自修时间,禅修者可以继续修习坐、行、立或卧禅,或休息片刻,或做任何适当的事。再次,请体谅其他同修,而理当保持肃静。

三、禅修者应每天向禅师报告禅修体验(小参)。

“一切有为法终必坏灭,务当精进。”

──佛陀最后的遗教──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