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如此产生呢?

我们内心本身,受习性的影响而产生迷惑,因此有二元;“能接收者”与“所接收者”的显现。这内心本身,同时显现为“能接收者”与“所接收者”二者,但是这两者,却都没有真实的存在;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迷惑显相就会显现出来。这也就是为何会有“能所二元”迷惑显现的原因。

第四个信念:能所二元性空即法性

根据以上的推理,无论是能者或所者,都不存在外界,因此二元性空的法性便成立,在唯识的见解里,这就是真实本性。

当我们建立到第四个信念:“能者与所者二者皆空即法性”之后,我们只要将心安住在这个状态下,并进行二元性空的真如禅修。

(译注:***在此补述:“真如,就是所谓的胜义谛,或事物的真实本性。它是能所二元性空,即接收对境的能接收者和所接收的对境,二者皆空。例如在梦中,看起来似乎有接收事物的人,和被接收的事物,但它们全都不是真实的。这真如或梦的真实本性,即是能所二元性空。”)

根据唯识进行禅修,我们应该依照相同的次序,建立这四个信念,然后安住在真实本性,也就是法性,或“无能所二元对立”的空性之中。让心自安住在这个状态下,没有任何的造作且完全地放松。(译注:***在此补述:自安住,就是将心安置在其原本的状态中,而当安住于无所安住时,即是安住。)

为何会有外界迷惑的显相?这都是因为个人的习性。既然外界是空无的,没有所看的主体,自然也就没有能看的人。没有能者和所者。那么唯一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二元性空的真实本性,这仅有的也就是觉醒与清明。

***在此造了一首偈:

所者是因习性而产生的迷惑显相,

因此外在并没有实体存在,

所以能者也不存在,

因此二元性空的法性就成立。

(译注:由于习性的关系,所感受到的一切只是迷惑的显相,因此外在并没有任何的实体存在,所以感受者也不存在,于是二元性空的法性就成立。)

通常一个初学者,无法长时间地安住在“二元性空”的法性之中,即使是如此,也不要紧。在完成建立“四个信念”之后,纵使只安住在法性中一小段时间,只要一发觉有念头生起来,就应该再重复相同的模式。也就是说,当想法、念头生起时,我们应该再一次重建四个信念,一步接一步,然后再一次地,安住在“无能所二元对立的法性”中一段时间。

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个过程。

心大致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外,接收外境;一种往内,这自觉醒的心在经验着自己的心,就像你知道自己现在很快乐,并不需要由别人来告诉你。我们都有快乐、痛苦和慈悲,这些都是我们个人自心的体验,是别人所没有的独特体验。但不管向内、向外,两者本质完全相同。

简要的说,这心仅仅是清明的、觉醒的、二元性空、及无能所二元对立,禅修方法是安住在这个状态上。

禅修姿势的五个要点

当我们在进行这样的禅修时,应该保持自体姿势的五个要点,禅坐的姿势最好是依自己已经习惯的坐姿。

第一点:挺直脊椎有如弓箭。

第二点:轻收下巴有如铁钩。

第三点:两腿交叉而坐,使你的腿交叉,好比花格子布的交叉纹路一般。

以上这三个要点,是为了这个“五点禅姿”而设立的,它们是运用在当我们无法采完整金刚座或双盘座的时候。

第四点:保持强而平稳的姿势。

通常可以用禅修带,来保持身体平稳的姿势,如果没有禅修带,我们只需要保持身体稳固,和平稳不动的姿势。

第五点:封闭下身的风口,轻轻地将风向内引入。

当缩下风口时,风自然会向内收,做这动作时,应该轻轻的收缩即可。(译注:即所谓的提肛。)

我们应该运用这“五点禅姿”,配合唯识禅修的观点,来进行禅修:

所者是因习性而产生的迷惑显相,

因此外在并没有实体存在,

所以能者也不存在,

因此二元性空的法性就成立。

***针对唯识禅修,做了一首祈愿文:

所有业力、烦恼和痛苦的形成原因,

是来自于二元迷惑显相的习性,

为了净除这习性和业力、烦恼、痛苦,

愿你此生及所有世,

圆满二元性空法性的禅修。

中观简介.远离有无断与常

如果我们尚有任何的主张,

就等同于尚未达到究竟的见解。

因为,如果一个人还有任何的主张,

就表示他仍然执着某些见解,

并且因此形成心的造作,所以,

这就不是究竟的见解。

大乘佛法的究竟或了义见解,是藉由唯一识与中观两个宗派来描述,其中中观被区分为二:

中观自空见

中观他空见

佛陀曾经三转***,而“中观自空见”的观点,是在二转***时所开示的,当时佛陀教导了智慧之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这珍贵的《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教导了所有一切现象都是空性的。从“色”一直到“全知的俱生智”,就一切现象的个别本质而言,并没有任何一个现象是存在的。

在《心经》中说:

我们应该有纯净且真诚的观点,

就是所有五蕴自性本空。

(译注:出自藏文版《般若心经》)

这意思是说,构成人身的“五蕴”,其本性也是空的。这空性是本来就空,它并非原本是“实有”,而后来这个事实被瓦解,进而转变为“空性”。它们是从无始以来,就是空性的!

所以当男女菩萨,在进行般若智慧禅修时,必须视五蕴的本性皆是空性。禅修者的观点,必须纯净且真诚,必须确信五蕴的空性,是从无始以来,就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只在意念上想“它们是空性的”,是不够的。

我们很有可能轻率地产生以下错误的见解:

1、想像中的空性

如果有人想,因为佛陀开示“五蕴皆空”,然后就以崇敬的方式来进行禅修,这就称为“想象中的空性”,这个见解并不是真实的空。

这是因为我们竭尽心力,认为万事万物皆空,而却没有丝毫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来对它进行分析。

2、理智造作的空性

首先,当我们的心感受到五蕴时,接着,我们尝试着去解析它们,使它们变成“空性”,这就是“理智造作的空性。”

刚开始,五蕴似乎是存在的,随后,我们却只试图以“理智”,来强迫它们消失,依此方式创造出一种空性。这种空就是理智造作的空。

3、赋予名相的空性

第三种错误的空性见解,是“赋予名相的空”。当五蕴的“影像”,结合五蕴的“名相”,显现在我们概念化的意识里时,我们却认为它们是空性的,这就是“赋予名相的空性”。

假使当有人说“色蕴”时,就会有模糊的“影像”,与“色蕴”这个名相结合一起,并显现在我们的内心意识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影像”就是“空性”,这就是赋予名相的空,而不是真实的空。

这三种错误的空性见解,都是由心想像出来的。假使我们想远离这类执着,就必须禅修“远离心的造作”的法性。禅修的方法可以利用五个次第中的任何一个次第,但此处特别指第四次第“中观应成派”的禅修方法。

何谓真实的空?

我们拿五蕴来做解说,“五蕴”只是名相,有些事物我们会用“五蕴”这个名相来称呼,而这些事物,我们就称为“名相赋予的基础”。这个“基础”本身和它的“名相”,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关联,我们可以用别的名相来称呼。

因此,无论这个被称为“五蕴”的是什么东西,这个被赋予名相的基础,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它从无始以来,原本就是空性的,这才是我们应该确认的“真实的空”。

当我们梦见一朵美丽的花,那么“花”的名词,就是所谓的“名相”;而这个出现在我们的内心,且被赋予“花”这个名相的事物,我们就称为“名相赋予的基础”。

在梦中,我们用眼睛所看见的心的对境,它的产生是源自于我们的习性。我们往往错误的将所见到的与它的“名相”,视为同一件事物。

我们误以为所感受到的对境,就是“花”,但是实际上,这个被看见的“对境”,与花这个“名相”,是两件分开的事物。

“花”这个名相,与被赋予名相的“对境”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关联。依此推理,名相并没有真实意义,因此“名相”是空性的。

既然我们是在梦中,所以这个我们所看到的对境,也就是称为“花”的基础,本质上也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一场梦,所以也是空性的。

这就是所谓真实的空,无论是名相或名相赋予的基础,在基本质上,都没有真实的存在。

同样地,如同五蕴,被赋予“五蕴”这个名相的“基础”,是空性的,因此既然被赋予名相的基础,没有真实的存在,也就不可能给予任何的名相,因此名相本身也是空性的。

梦中的花也是一样的,它与现实中的花、“花”这个名相,三者之间没有任何实质的关联。这个似是而非的关联,只是一种透过我们的联想,所产生的概念。首先我们看到对境,然后下一个刹那,赋予一个名相,来对它加以标签。

在此,这个名相,也不可能真实存在,因为这名相并不是单一的。

对于一个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必须是单一、独立而且不变的。

1、单一

假使在梦中,有一百个人,如果能证实其中任何一个人,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其他所有的人,也就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去分析,且尝试去寻找,一个已经无法再被解析的,单一且真实存在的个体。

2、独立

一件事物,如果是真实存在的,就必须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永远存在,而不是只有在因缘条件聚合时才存在。因此如果它是存在的。就不应该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就能存在。

3、不变

如果一件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它应该是永恒、持续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不变的。

(译注:***在此补述:“我们也许认为生命是会改变的,但是却认为自我是恒常的,我们认为自我存在于过去,也会存在于未来。假使我们真的了悟自我是无常的,那么我们就不会对自我产生执着。”因此,表面上我们认为生命及万事万物是“不单一、不独立且会改变”,但潜意识中,我们却认为它们是单一、独立且不变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的去寻找,到底有没有所谓单一、独立和不变的事物。)

在藏文中,花称为me∵tog(美托),是两个音节,而这两个音节是分开的,在中间又有空间,“美”和“托”并无连接处。

当提及这个名词时,念出“美”这音时,“托”的音尚未发出,而念出“托”这音时,“美”的音已经结束,成为过去式。我们无法将“美”与“托”的发音,同时念出。这不同时的发音,代表着“存在”与“不存在”。

当发出“美”的音时,“美”是存在的,“托”是不存在。因为只有发出“美”的音,而“托”尚未存在。当发出“托”的音时,“托”是存在的,“美”是不存在的。

在发音时,并没有任何一个刹那,两个音可结合,而成为“同时存在”或“同时不存在”。

甚至名相中,发音的音节,也不是单一独立的。就一个音节的发音来说,它就包含三时——过去、现在、未来。

不论一个音节有多短,当我们开始发音时(现在),

结尾的音节尚未发音,但即将在未来发音(未来),

发音到结尾的音节时,前面音节已经成为过去(过去)。

每一个声音,都会通过且成为过去、现在、未来。因此它是可被分解,而且不是单一独立的。

好比你写一个单字时,甚至于任何一个字母,也不是单一独立的个体。

当把单字写下来时,我们可以在纸上,将这个字分解成更微小的部份。纵使每一个微细的部分,不管它有多么小,我们都可以再将它分解成左边、右边、上及小等四个部分。

所以单字中,并没有所谓的最小部分,能够被称为“不可再被分割的”单一独立个体。

因此,花的名相“美托”,不是单一独立个体,所以,它不可能真实存在。

相同的道理运用在被称为“花”的这个“基础”上,它也不是单一独立的个体。

如果是一朵大的花,它会有许多花瓣,有的向东,有的向西,它们都是分开的,而且都没有连接在一起。相同的,北边与南边的花瓣也是一样,它们并没有连接在一起,而且在花瓣间又有花蕊。

所以,花朵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意思是这个被赋予名相的“基础”,并不是单一的个体。

在《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佛陀指出,一切事物本性皆空,这包括了:

现象=法=名相赋予的基础

名称=法相=被赋予的名相

中观思想的支持者,以逻辑的方式,来证实这个观点。龙树菩萨着作了六部论述,其中,一部是《中论》,在着作中,他以逻辑的方式,证实了佛陀在空性方面的法教。

《中论》目前已经翻译成中文,其中至少有二十一个章节,如果研究全部或部分章节,对我们将会有相当大的利益。

龙树菩萨,与佛陀二转***时的开示,有很重大的关联。佛陀曾预言,会有龙树这个人,推翻“存在与虚无”等等的见解,和一切对见解的造作,并破除任何对见解的执着。

与这个预言一致的,后来龙树也确实是佛陀二轮***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学者,他推翻所有非佛学的主张,也就是各种印度教宗派的思想,他推翻了所有的主张,成为“中观的始祖”。(译注:***补述:“龙树也推翻主张有实体真实存在的佛学宗派,如主张外在有实体存在的小乘宗派,和主张心是真实存在的唯识宗,都包涵在内。”)

***造了一首偈:

伟大成就者龙树菩萨!

以逻辑的方式,

打破佛学与非佛学宗派

所有的思想主张。

为何必须推翻所有的主张呢?

如果我们尚有任何的主张,就等于尚未掌握究竟的见解。因为,如果一个人还有任何的主张,就表示他仍然执着某些见解,并且因此形成心的造作,所以,这就不是究竟的见解。这就是龙树菩萨的主要着作《中论》内容的概要。

另外龙树菩萨的弟子“佛护”,写了一本关于《中论》的重要论着,他创立了中观应成派。

然而,“清辨”却批评“佛护”在其论着中,所表达的龙树菩萨理念。反过来“清辨”依自己的见解,写了另一本论着,因此成了中观自续派的创始人。也有许多学者支持“清辨”,例如撰写《中观庄严论》的寂护。

另外着作《入中论》的“月称”,则支持佛护的论着,反而批评清辨的思想,他扩大地诠释应成派的见解,因此人们称他为实际上的中观应成派创始人。同样地,“月称”也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其中也包括了着作《入菩萨行论》的寂天。

因此中观自空见学派,就按照上述两本对龙树菩萨《中论》的不同论着,分为两个宗派:

中观自续派(Svatantrika∵Madhyamaka)

中观应成派(Prasangika∵Madhyamaka)

第三次第.中观自续派禅修

所谓中观自续派禅修,

即为了净除将内、外一切事物、轮回与涅盘的

所有现象视为真实的迷惑概念,所进行的一种禅修。

这种禅修主张所有的现象并不依其自性而存在,

我们应该依照这个见解。

安住在有如虚空般的全然空无之中。

如何分析

在中观自续派的传统中,能证实“一切内、外事物皆空”的主要理论,就是:

超乎一与多

这“超乎一与多”的原理,是针对上个章节的解说,做更深入的解释。在中观简介中我们说,不论是“花的这个名相”或“名相赋予的基础”,都不是单一独立的个体。

既然花的名相,不能以“单一”个体而存在,那么,它也不可能以“多数”而存在。因为所谓的“多数”,是由许多个“单一”所累积而成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真实存在的多数,那么也必定要有真实存在的单一个体,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多数便不可能真实存在。

由于我们先前已经证实,名相“花”不可能依单一个体而真实存在:因为任何名相的发音,最终都会成为过去已发音、现在正在发音、未来将要发音等三个部份。因此我们也能得到一个结论:名相不可能依多数而真实存在。

同理的,我们也可以将这个原理运用在这个被我们称为“花”的“名相赋予的基础”上。先前我们已经证实,它也不可能依单一个体而真实存在,因为不管任何一个多么微小的部份,都可以再被分解成四个部份,所以这个被赋予名相的基础,也不可能依多数而存在。

所以“名相”花,及“名相赋予的基础”,都超越“一”与“多”的性质。

我们可以将中观自续派的观点:超乎一与多的分析方法,运用到所有的现象上。而且不论它们是什么,我们都可以证实,它们都是空有的。(译注:空有,意即非真实存在。)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个观点,运用在痛苦上,是相当有用的,因为每一位众生,都有不同形态的痛苦。所以如果能将痛苦视为空性的,那不是很好吗?

通常痛苦的感觉,会维持一段时间,因此这段时间,可以分割成许多刹那,我们必须寻找到最微小,且真实存在的时间单位,如此才会有机会感受到所谓“真实的痛苦”。

如果我们拿针刺手指头时,那么我们会在哪个刹那,感受到所谓的疼痛呢?经由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个刹那,不断地分解,成为更多且更小的时间单位,无论它被分解成多细小的时间单位,我们将只会发现,每个时间单位都有“开始、中间持续阶段和结束”等三个部份,因此我们又可以不断地,再将每个部份,分解成三个部份。

所以,并没有所谓最小的时间单位,可以使我们体验到所谓真实存在的痛苦。

我们最明显的痛苦,就是“痛苦中的痛苦”——苦苦,既然,它不可能依“单一”个体而存在,所以,也不可能依“多数”而存在。因此,痛苦就没有任何的真实性。

例如在梦中的痛苦,无论是被火烧或水淹,或者因为敌人、朋友、身体、财物等等,所形成的痛苦。所有此类在梦中的痛苦,都只是迷惑的想法,而且完全不真实。

同样地,我们将这个分析方式,运用到“改变的痛苦”坏苦上。相同的,坏苦也不可能依“单一或多数”的任何一个情况而存在。所以它也如同梦中的痛苦,一样地不真实。

(译注:***补述:“第一种苦是苦苦,因为它们使我们产生直接的痛苦,例如恐惧死亡、破产和受骗等。第二种苦是坏苦,如生意顺利时,我们很快乐,但失败时,使我们由快乐变成悲伤。因为事物的变迁,所以,纵使我们是处在快乐的状态,也会产生痛苦,这就是所谓的坏苦。第三种苦是行苦。因为我们的无明,所以我们无法感受到这种苦,只要我们尚有我执,这种苦就会存在,并且因此在轮回中继续流转,累积造成痛苦的业力。”)

***在此造了一首偈:

因它超乎一与多,

痛苦无真实义,

犹如痛苦在梦中,

坏苦也如此。

因它超乎一与多,

愤怒无真实义,

犹如愤怒在梦中,

所有烦恼也如此。

在这个偈子中,我们将“超乎一与多”的原理,运用在痛苦和所有的烦恼上,我们也可以将相同的逻辑理念,运用在所有的现象上。

我们要建立确信“所有事物都超乎一与多”,没有真实的本质,我们要建立这样的确信,就像“反射”一样。最好的例子就是电影。电影是有许多的影像反射在荧幕上,但是荧幕上的东西不是“一”也不是“多”,只是一个反射的幻象,并没有任何实质。如果我们可以了解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了解外境超乎一与多。另外像梦境、水中月、彩虹,这些例子都和电影一样。我们可以将这个原理应用在痛苦的解析,它就有如梦中的痛苦。我们可以如此解析,第一、它非真实存在,第二、超乎一与多。

我们可以来解析愤怒,愤怒也是超乎一与多。我们可以运用和痛苦一样的解析方式。我们愤怒时,会认为它真的存在,因为它是持续的;但我们去分析时,却无法找到一个真实存在的时间单位。因为过去的愤怒已经消失,未来的愤怒未来到,在过去和未来中间,没有任何一个真实存在的单位(因为“现在”也可以一再地被解析为过去、未来),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时间单位在愤怒。

另外一个方法,我们可以解析痛苦和生气的概念是根本就没有真实存在,从未生起。为什么呢?在中观派里,用四不生(译注:四不生,即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可参考第四次第)的概念来解释。但比较容易的禅修方法是找一个主体,如果没有任何一个主体只需要一种因缘和合的条件就能形成,那么这个主体就是需要许许多多因缘和合。然后我们再去解析每一个因缘和合的条件,就会知道,每一个因缘和合条件的产生,也并非自生的,也是依赖了许多其他的条件组合而成。所以我们一层一层深入去解析,一直去找到最深处一个不需要其他因缘和合而成的条件,我们发现根本找不到。我们从大的解析到小的,最后找不到,然后就可以知道,任何现象都非真实存在。简要的说,痛苦和烦恼无真实义,因为组成它们的因缘和合的条件也非真实。

我们也可以用龙树菩萨的理论来解析痛苦、烦恼,“它不从哪里来,也不向何处去”。如果它来自某处,那么必定会回去某处,但我们根本找不到它是从哪里来的。因此痛苦、烦恼根本不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观照我们的心,去观照这个痛苦或烦恼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找不到之后,我们清楚的知道这两者真实义。我们要用我们的理智来解析,然后我们就知道这两者不从哪里来,也不向何处去,因此,它们根本不存在。

如上解析的话,就有一个问题可能产生了。如果痛苦和烦恼不存在的话,为何会有显现?龙树菩萨在《中观基础智慧》说,所有这些外在显相的产生,都是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无真实义。

有时候我们对烦恼很困扰,很想要解脱,那么很适用龙树菩萨在《中观基础智慧》篇的概念,如果在梦中,你被铁炼绑住了,真的被束缚了吗?真的想要解脱吗?不,这一切都只是迷惑的显相而已,束缚和解脱两者都非真实存在。这个例子指出烦恼和痛苦根本不存在,因为从未束缚任何人,也没有人需要解脱。

为何没有束缚和解脱?我们假设有一个人真的被束缚,然后解脱了,那么我们来看看所谓的自我。因为如果自我是永恒不变的,就不能被束缚然后解脱,因为恒常的个体是不能改变它的状态的。

那么,如果自我不是恒常不变的,如果这样的话,也不能被束缚和解放;为什么呢?因为所谓非恒常自我的存在,只有一刹那间而已,每一刹那的自我都不是同一个,因此被束缚和被解脱的并非同一个个体,因为不是恒常的,所以个体并没有持续的时间。所以无论你主张恒常或非恒常的,自我都没有束缚和解脱。

我们也可以用“不从哪里来,也不向何处去,其实并没有移动”这个概念来进行观修。例如有一个人在一条小径散步,我们来解析这个人的移动在哪里,这个移动并非存在这个人已经走过的空间,也非存在于还未走到的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之间,其实什么都没有,所以根本没有任何动作。你可能又会说,确实有个人移动了他的脚往某处去啊!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解析,撷取任何一段时间,取任何人的某一支腿,它不是已经完成了动作就是还未开始动作,而在这两者中间,根本没有任何的动作。

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解释,你可以把一秒解析成为多少个单位?不可能找到的!所以如果你想找一个最小的时间单位,证明那个人是有动作的,结果根本找不到最小的时间单位。

譬如我们觉得轮回真的存在!有人出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死去。事实上没有生死,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个体的五蕴,用“超乎一与多”的原理来解析,会发现——五蕴超乎一与多,因此并没有个体的存在,也没有轮回生死这回事。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生死不存在,因为这两者是互相依赖而生的。没有生就没有死,反之亦然,这两者无法独立存在,所以它们也无真实义。

也许有时,我们会忽然觉得心中充满了一大堆疑问,觉得我完全不懂这些法教,或者觉得我这些观点全都是错的,我的心和我的观点方向全都错误了。这个时候可以用龙树菩萨在《中观基础智慧》篇中的观点,因为龙树菩萨在这个章节指出,并没有错误这回事,因为错误不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大部份的时间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已经结束了!那么我们在未来即将发生的错误,也还未来到,所以在过去和未来中间,什么都没有啊!所以我们从来没有错误啊!

另外我们常说“我犯了一个错”,所谓犯了一个错,必须有一个人做了一个行为,否则错误不会自己独立存在:这个“犯错的人”也无法在“错误”形成之前就存在,否则就不能说“我犯了一个错”,所以“犯错的人”和“错误”必须同一时间的存在,这两者彼此依赖而生的。如果“犯错的人”在错误前就存在,那就不能说犯了错;如果错误在这个人还未动作前就自己存在的话,那根本没有一个人在犯错。这解释了两者并无法自生,而且必须互相依赖而生,所以这两者并非真实的存在。

我们可以用理智来了解“错误”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这个观点是对治所有“错误”的最好解药。

有些人说,因为有轮回,所以一定有涅盘,所以也要解脱。龙树菩萨也说,轮涅只是互相依赖而生,所以非真实存在。为何这两者无分别呢?因为这两者的本质都是空性的,这两者的空性是没有差别的,就像被束缚和解脱是一样的。束缚无真实义,解脱也一样;所以这两者的空性也是无二无别的。龙树菩萨的《中观基础智慧》有二十七个章节,因为空性是如此的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必须有很多的角度来解析,而且我们也需要许多不同的证明,所以才有二十七个章节。在《二谛》法本里,有许多关于这本书的精要句子特别列了出来,大家应该研读。

《二谛》法本中,中观自续派的句子,讲到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谛上所有一切都是迷惑的示现,只是表相:胜义谛里只有如虚空一般的空性。

禅修方法

依照蒋贡罗卓泰耶在《知识宝藏》里所叙述:

中观自续派禅修方法:

根据中观自续派的观点

来进行初步的分析,

然后安住在如同虚空般的

完全空无之中。

为了根据中观自续派的观点来进行禅修,开始时我们应该先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确认一个观点:就是所有的现象,不论它是什么,都没有真实的存在。然后,我们可以应用“超乎一与多]的原理,来证实这个观点。

以此方式,我们推翻了任何的真实存在。也就是所有现象,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存在的。

藉由这样的分析,我们推翻了任何的真实存在,任何应该推翻的事物,都被推翻了。结果是完全的空无一物,也就是没有任何事物存在的全然的空。没有意识,也没有任何明光的相貌,一切都被推翻了,只剩下“如同虚空般”的空性。

当我们完成这种分析后,我们应该注视着这全然的空无,并且将我们的心,自然地安置在其自身之中,然后安住。这就是中观自续派禅修的方法。

即使,当我们在念诵任何经文时,也应该依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来进行念诵。(译注:***补述:“禅修其他次第时,我们也必须试着以该次第之观点,做为念诵经文的观点。”)

在念诵时,应该一次又一次地,回想下面的观点:

在胜义层次上,如同虚空般的空性;

在世俗层次上,所有的一切显相,都如梦如幻一般。

念诵的声音、念诵的人、经书和文字,所有这一切显相,都只是因缘条件的聚合,既如梦,又如幻。这就是我们在世俗层次上,应该不断地去回想的。

在胜义层次上,就是如同“虚空般空无”的空性。

第四次第.中观应成派禅修

所谓中观应成派禅修,

即是将我们的心安住在究竟的本性中,

而这究竟本性远离一切的心的造作,

诸如存在、不存在、显现或空性等等,

也就是将我们的心安住在超越所有概念造作,

及超越所有思维觉知的状态中。

如何分析

中观应成派,之所以称为“应成”,意思就是,他们用逻辑上必然的结果,来推翻所有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他们用逻辑上方式,来反击其他学派的辩论,而使对方的主张无法成立,但是他们本身,却不设立任何的主张。(译注:所谓逻辑上的必然结果,就是用逻辑证实对方的论点是没有条理、不可主张的。)

这意思是说,他们对现象的究竟本质,并不建立任何见解,因为任何此类的主张企图,都包含在概念化的心里面。因此根据中观应成派的看法,所谓的“究竟”,并不是概念化心所经验到的对境。

中观应成派,用“一切现象并无真实生起”的论点,来推翻一切现象的“真实存在”。如果一切事物,在一开始就没有生起,那它就没有所谓的中间停留阶段和最后的止灭了,因此它也就不可能真实存在。

寂天菩萨及月称法师,是中观应成派的二位伟大拥护者,在他们的论着中,也都用了此一论点,他们主张所有内在与外在一切事物,从来就没有生起过。

他们主张所有内在与外在的事物都是:

1、不自生:不由它们自身而生

2、不它生:不从它们自身以外的事物而生

3、不共生:不从它们自身及自身以外事物二者共同而生

4、不无因生:不会无缘无故而生

(译注:自生、它生、共生、无因生,又称四生或四种极端见解)

在梦中,如果我们梦到被火烧或被水淹,而产生痛苦,当时如果没有认出是在做梦,那么会认为梦中的痛苦,是刚刚才新生起的。

同样的,一般众生往往都会将“痛苦的生起”,视为真实的。他们会想:从前我没有痛苦,而现在我有痛苦,所以这个痛苦,是现在才新产生的。

假使痛苦的显现,在根本上就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就确实有生起。然而,事实上它只是因为我们的迷惑概念,才会将这个“痛苦”和“痛苦的生起”,误以为是真实的。但是,从真实本性的究竟观点来看,痛苦并没有所谓的真实生起,它们就如同“梦中苦”的生起一般。

为什么是“无生”呢?

首先,让我们拿梦来做例子:

1、不自生

在梦中被火烧,所形成的痛苦,并不由痛苦本身所生起,也就是不自生。

如果,痛苦由痛苦本身所生起,那么痛苦应该在生起之前,便已经存在。而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没有所谓“真实的生起”。应成派用许多不同的逻辑论点,来推翻这种“生起”的观点;在此,我们只简单地摘要其重点。

而在这中间最主要的理由是:如果一件事物,是由自己本身所生起,那么它必定在生起之前,就已经存在。同样地,如果这是事实,那么生起前与生起后,这中间应该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显然地,这种情况并非事实。

因此,我们可以说:梦中被火烧的这个痛苦,并不由“痛苦本身”所生起。

2、不它生

另外可能会有人辩说,梦中痛苦的生起,是由痛苦以外的事物所产生。换句话说,就是由火所产生。但是这梦中的火,仅仅也只是一种显相,并没有任何的实质,而且在梦中,也没有任何的“火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真实的痛苦,只可能由真实的成因所生起。而这梦中火本身,并不是真实的火;所以,它不可能产生真实的痛苦。因此,痛苦就如同梦中火的例子,并不由痛苦以外的事物所产生,也就是不它生。

在梦中被火烧的痛苦,并不单靠“火”一个因素就能产生,而是需要许多不同的因缘条件,完整聚合才能产生。

当我们在梦中被火烧时,其中必须有火,以及被火烧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身体的显现。而且火与身体之间,也需要有些许的空间(译注:这表示两者是不同的事物),否则火和身体,将是同一件的事物,但是这根本是不可能。

然后,火与身体必须接触,并且诸如“哇!现在我被烧到了”此类想法必须产生。

只要我们无法认清它是一场梦,我们就会把只是因缘条件的聚合,当成真实的成因,而形成所谓的真实痛苦;但是这些都是迷惑的概念,并且也从来没有任何痛苦的成因生起过。

就如同梦中痛苦的道理,也适用于白天的痛苦,如果只从“迷惑的想法”的观点来看,是有痛苦的,但是真实上,痛苦却从未生起。

另外也有其他正统的论证,证实痛苦不可能它生。当我们定义所谓的“它”,意思就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假设如此,事物发生的结果,是导源于本质不同的“它”;这意谓着,因与果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这即暗指任何的“因”,可以导致本质完全不同的“果”,像是种稻米,却长出香蕉树,或快乐的因素却造成痛苦。但显然不是这么一回事。

3、不共生

此外痛苦由共同而生,即共生的说法,也是不合逻辑的。我们已经证实不自生,也证实不它生;既然自、它都不成立,所以很容易理解,痛苦也不依自、它两者组合共同生起,就是不共生。(译注:此“共生”并非指因缘和合而生)

4、不无因生

另外一种想法,则是痛苦的生起,没有任何的成因。换句话说,就是痛苦的产生,并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或条件。但是,如果不需要任何的因缘条件,就能生起,那么痛苦要不就持续不断的生起,要不就从未生起。

然而事实上,我们有时痛苦,有时却没有,这是因为痛苦需要依赖相关的因缘条件,在适当的搭配下才能产生。如果这些成因都聚集起来,我们就产生痛苦;如果没有种种条件配合,我们便不会产生痛苦。

但是如果不需要任何因缘条件的配合,那么我们要不就持续不断地痛苦,要不就从未产生任何痛苦,但这也是不可能的,就是不无因生。

***在此造了一首偈:

所有的痛苦就犹如梦中被火烧的痛苦,

因为它们不由四生而起,

因此痛苦并未生起,

执着于生起的念头本身,

是迷惑的。

由梦的例子,很容易了解到,被火烧所产生的痛苦从未生起。它既不由自生,也不由它生,也不由自与它而共生,更不会无因而生。所以,它并不由四生中的任何一个所生起。

如果痛苦无生起的,那么为何我们还会有痛苦呢?

这只是因为我们将痛苦的生起视为真实存在,所导致的一种迷惑想法。我们只是想:“噢,现在痛苦刚刚生起”,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迷惑的想法。

所以痛苦的生起,是源于我们自己本身的缺点,而这个缺点就是“迷惑的概念”。

所以应成派以“四不生”的说法,推翻其他学派认为“真实的生起源于四生”的说法。为了反对其他的错误观点,应成派才推翻这生起的说法。

除此之外,属于这个宗派且圆满此观点者,也没有任何“无生起”的主张。

既然,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主张,所以也就没有主张“无生起”的说法;推翻生起的现象,只是为了反对其他学派的说法,但是并不设立任何属于自己的主张。

中观应成派观点的总结论是:

在胜义上:是远离所有一切心的造作。

在世俗上:包含所有的显相,而这些显相只是因为相关的因缘条件聚合,才显现出来。这些显相如梦如幻,所有的一切现象,均是显相与空性不可分的。(译注:即显空不二)

中观自续派与中观应成派的差别

在胜义谛见解的差别:

中观自续派:反对真实性而主张真实,而且反对生起,并主张不生起等等。

中观应成派:完全没有任何的主张。在胜义谛上,没有任何空性上的主张,因为它超越所有的传统及思维造作。任何有关于存在、不存在、显相、空性、有、无等等的思索,都涉及在此类心的造作之中。

寂天菩萨说:

胜义谛并不是概念的心

所经验到的对境,

概念的心就是所谓的世俗谛。

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心处在世俗层次上,便无法体会到胜义谛。因为在胜义谛里,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被概念性地捕捉。所有关于存在、不存在等等的主张,都还是属于世俗层次的。

因为“胜义”是超越所有心的造作,它并不是这世俗的心,所能经验到的对境,而这世俗的心的经验,只是一种概念性的运作。

在世俗谛见解的差别:

中观自续派:梦中的显相,是属于“错误世俗”或“迷惑世俗”。然而,我们用不迷惑的感官,所见到的非梦显相,是属于“真实的世俗”。依此中观自续派将世俗谛区分为上述二个层次。

中观应成派:梦与非梦时(译注:清醒的时候)的显相,并无差别。

禅修方法

依照蒋贡罗卓泰耶在《知识宝藏》所叙述:

中观应成派禅修方法:

对于一个应成派的修行者,

我们所要习惯的对象是法界,

习惯者即是心,

就如同水倒入水中一般,

二者是不可分的。

在应成派里,修行者必须习惯或禅修的,就是法界、法性、或空性。

而要变得习惯或进行禅修的,就是我们的心。

当我们在安住时,法界和心应该是不可分的。

我们所要禅修的法界,是远离一切心的造作,在进行禅修的心,也是远离所有心的造作。因此,禅修的对象和禅修者,两者是不可分的。

假使我们将水倒入水中,它们两者将混合,并且变得无法区分。同理,禅修的对象与禅修者,也必须无法区分。既然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两者都是远离心的造作,那么它们应该就如同水混合水一般,两者融合为一,无二无别。

***对此禅修,作了一首祈愿文:

在法性中

远离诸如存在或不存在的一切造作,

当执着于“这是……”或“这不是……”的心

完全净除时,

经由熟练地安住在毫无起心造作的状态下,

愿你了悟实证这远离心的造作的真实本性。

我们应该安住在法性之中,换句话说,就是安住在心无造作的状态中。在这状态之下,没有任何关于“存在或不存在”等等问题的思维。

然后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安住呢?

我们的心不应该有任何攀附,不该去想着“这是……”或“这不是……”之类的想法。并且当我们安住在既没有任何方向性,又没有任何焦点时(译注:即安住于无所安住时),所有一切心的造作,都应该净除。

一旦心的造作都净除了,接下来应该如何继续进一步禅修呢?

我们应在心无造作虚饰下安住。任何心念的生起都是造作,我们应该熟练地安住在毫无任何造作的状态之中。然后,我们就会了悟到,这远离心的造作的真实本性。

祈愿行者依照心无造作的安住技巧,直接了悟心无造作的真实本性。

因此,在禅修的对象,也就是法性之中,没有任何的造作;而禅修者的心,亦净除了诸如“这是……”或“这不是……”等所有的攀附。在此无造作的状态中,轻松地安住即可!

***在此造了两首偈:

失去敏锐的知觉,就是昏沉;

远离清明经验,就是昏昧;

昏昏欲睡,就是昏睡。

若有这些现象,应挺起身来,凝视着虚空,

有时起身做运动或瑜伽。

受外界显相干扰,就是涣散;

丝毫无法安住,就是掉举;

受所有不同对境干扰,就是散乱;

当我们绕着“我正在安住”的这个念头打转,

却没有发觉到这个造作,就是潜藏的危机闪现;

当我们安住时,却紧抓住这个安住的状态,

就是自我偏执。

若有这些现象,应放松身体,将意识集中在肚脐上,

然后轻松的安住于毫无造作中。

下座后,我们应该保持“如幻三摩地”。也就是说,当我们完成练习后,无论我们在做任何事,当你休息时,应该一次再一次的,确定所有一切事物的显相,都是幻象。

无论你在做任何的工作,都可以保持如幻三摩地。例如运动或打太极拳时,甚至和他人一起散步等等,不管任何时间,都应该保持所有的显相都是“如幻象一般”的信念。

(译注:***在此补述:“所谓三摩地,即禅定。如幻三摩地就是不管我们在做任何事,纵使是在禅修之后,我们应该谨记日常所经历的万事万物,都如同幻象一样,以这样的心态来禅修如幻三摩地。当万物显现时,是空性的;虽是空性,它也能显现。一切如梦、如幻、如水中月。”)

第五次第.中观他空见禅修

第五个禅修次第,就是所谓他空见、大中观。

即将我们的心安住在心的

真实本性、明光、如来藏、佛性之中,

也就是安住在明空不二的状态中。

它不仅仅超越“全然的空无”,

也超越“远离心的造作”;

同时也将我们的心毫无造作且自安住的

安住在此状态中。

主要观点

佛陀在第三次转***时的开示,包含了“如来藏就是佛性”的章节,这也就是知名的他空见或大中观的法教。(译注:如来藏,即如来种性,因为众生皆具有成就“如来”的潜在特质,即成佛的潜在特质,所以称如来藏。)

我们的导师佛陀,针对上根利智的众生,教导这一类经典,也就是针对高智慧的男、女菩萨所作的指导。佛陀指出众生皆具有潜在的“如来藏”,就如同可以从牛奶中提练出奶油,芝麻里可以提炼出芝麻油,或在金银矿中锻炼出金银等一般。

不仅仅优秀清净的众生,如天道、人道,具有“如来藏”;连较低阶的众生,如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也同样具有“如来藏”。更确切的说,佛陀教导我们所有无量的众生,都具有佛性、如来藏。

因为众生皆具“如来藏”,所以在适当的因缘条件聚合时,任何一位众生,都可以证得圆满的佛果。

十地菩萨弥勒菩萨,所着的五部论述中,有专门针对经典中,“如来藏”法教加以诠释。尤其第五部《宝性论》,论中用清晰且极易解的方式,来描述何谓“如来藏”。

《宝性论》分成七个金刚句:

1、佛宝品

2、法宝品

3、僧宝品

4、如来藏品

5、证菩提品

6、如来功德品

7、佛业品

第四个金刚句,指出众生皆具有“如来藏”,简要说明为何众生皆具有佛性,也详细描述如来藏的十种不同形态,并举出九个清晰的例子,说明佛性如何被污染障碍所遮蔽。

如果我们想深入研究“如来藏”,应该研读《宝性论》,假使只研读第四金刚句,也会有相当大的利益。这《宝性论》根本颂已翻译英文,及中文的文言文。

在此,为了利益想学习《空性禅修次第》的修行者,只做简单的“如来藏”解说:

心的真实本性即明空不二,

就是着名的明光如来藏,

为了净除无明迷惑的染着,

教导许多见、修、行的步骤。

一切众生心的真实本性,本质上就是空性,也是自然的明光。明与空在本质上是不可分的,因此佛陀用“明光如来藏”来形容它。

至此,“心的真实本性即明空不二”,就是指如来藏。(译注:明空不二,就是清明与空性不可分。)

这心的真实本性,即如来藏,就是所谓的胜义佛。虽然如此,我们内心的迷惑污染,却暂时遮蔽了它,就如同太阳暂时被云遮盖住,也如同水被浊泥污染,或如同黄金混杂不洁物一般。

为了使众生净除这些迷惑染着,俱足大慈悲心的伟大导师佛陀,教导了许多禅修的次第,由“无我”一直到“金刚乘”、“大手印”,及“大圆满”。他教导了每个次第的见、修、行。

关于“中观他空见”逐步的见、修、行,我们必须生起一个坚决的信念,就是心的真实本性即明空不二。这是关于心的真实本性、成因、如来的本质,也是佛的本质,或者是胜义佛。这也就是我们必须确定的信念。

伟大的瑜伽行者密勒日巴开示:

证得果位的“三个金刚钉”是:

轮回不需置他处,

涅盘不需他处求,

我确信自心即是佛。

在此,密勒日巴所提出的,正是中观他空见的心要。当我们确信自己的心就是佛;相同的,这也就是确信自心就是如来藏的见解。

密勒***在果法上的见解

我们在证得果位的阶段,应该考虑三个深奥的观点,即“三个金刚钉”。

“三个金刚钉”是何义呢?

1、轮回不需置他处

不管这个被称为“轮回”的是什么,它就如同一场梦;它所产生的“显相”,是源自那迷惑的概念化思维过程。它也只不过是如此罢了,除此之外,轮回在本质上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它没有真实的存在。

一件并非真实存在的事物,是不可能被抛弃的;所以轮回也就不可能像物品一样,被丢弃在他处。假使轮回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就肯定可以将它抛弃;但是也就是因为,轮回中的一切显相,就有如梦中的显相缺乏真实的存在,它们并不来自于任何的地方,所以也不可能被丢弃到任何的地方。

2、涅盘不需他处求

涅盘并不是我们自身以外,所能得到的东西。我们每个人自心的真实本性“如来藏”,就是胜义佛,这就是所谓的究竟涅盘。它涵盖在我们自身里面,所以涅盘不需他处求,我们不可能在任何地方,获得或买到它。

如果“涅盘不需他处求”,“轮回也不需置他处”,那么我们必须了悟到什么呢?就是了悟到:“我确信自心即是佛”。

3、我确信自心即是佛

我们必须断除自心的疑惑,并且确信我们“自心的真实本性”,即“明空不二”,即“明光如来藏”,就是所谓的胜义佛。

密勒日巴说:“我断除我的疑惑,并且确信我的自心即是佛。”相同的道理,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佛性,也就是内在佛有信心。

因为这个原因,经由学学深奥且纯正的佛法,我们净除了概念化思维所产生的迷惑染着,也净除了因为执着它们,所产生的习性。

然后我们就了悟到明空不二的真实本性,或宽广与觉醒不二的胜义佛。如此,我们便成就佛果。

在蒋贡罗卓泰耶的《遥呼***祈请文》中:

自心即佛但不识本性,

妄念即法身竟不了悟,

任运即真性而难保任,

自安住即本性却不相信。

***鉴知我!

祈以慈悲亟垂顾!

加持解脱自明自性地。

在祈请文中,我们忏悔对佛性、如来藏的四种错误认知:

1、不认识。

2、不了悟。

3、难保任,即无法保持心的不造作状态。

4、不相信。

我们思维自己的四种错误,祈请***慈悲加持,让我们的自觉智慧,从它本身的状态中,自行解脱。(译注:即从自性中自解脱。)

“自明”或“自觉”,就是自觉醒的本觉,它自身就是觉醒的。(译注:***在此补述:“这觉醒是毫无概念性的,它是佛性的觉醒,不仅毫无概念性,而且遍知一切;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持续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这个觉醒也同样是我们的本性,它也是潜藏在所有众生心中的佛性。”)

这智慧被概念化思维的无明障碍暂时遮蔽。当我们祛除无明障碍,自觉醒的本觉即显露出来,也就从自身的状态中自解脱。

禅修方法

依照蒋贡罗卓泰耶在《知识宝藏》,所叙述:

中观他空见禅修方法:

我们应该毫无造作地

安住在大明光中,

所有的宗派,

在根本观点上,

都是一致的,

即远离戏论!

(译注:远离戏论,即离戏。此专有名词与各章节中“远离心的造作”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

根据中观他空见传统,我们应该如何禅修呢?

既然心的真实本性就是明光或明空不二,我们必须将自己的心安置下来(即自安住),毫无造作,并且轻松地安住在明光中。

从“无我”一直进阶到“他空见”,不同宗派的各种禅修步骤,根本的重点都在远离戏论。虽然它们以不同方式,来描述所谓的离戏,但是它们都一致的认同,在胜义的禅修这方面,就是远离戏论。

声闻乘行者以分析“无我”,然后安住在远离戏论的状态中;在“唯识宗”,我们则安住在“二元性空”之中,并且因此远离戏论。

这意思就是,所有的宗派在做胜义的禅修时,都不去形成任何的概念或观念。一旦分析结束后,我们就不再有诸如“这是无我”或“这是二元性空”等等此类造作想法,此时我们只要自然地安住即可。

因此,虽然所有学派,安住在究竟的状态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一致地赞同,胜义的禅修这方面,是远离戏论的。

因此,在“他空见”的禅修中,我们要安住在真实本性,就是远离戏论的明光中,让心安置在其自身之中,毫无造作且完全放松。

伟大的瑜伽行者密勒日巴,叙述:

如何自然地安住在明光中:

安住如婴儿般天真——就如同婴儿感受事物的方式

安住如无波的大海

安住如灯焰般清明

安住如尸首没有我执

安住如大山不动

安住如婴儿般天真——就如同婴儿感受事物的方式

第一句是告诉我们,首先,应该如何轻松地安住我们的心。

当一个婴儿在佛堂里,见到佛像、法照等等东西时,虽然他看到了所有东西,但是由于年龄太小,所以没有办法将所见到的东西,作任何的联想。他不会想:这是这个,那是那个;他不会附会任何世俗的名相,给所见到的东西加以标签,尽管如此,他还是见到了所有的东西。(译注:婴儿大约是指初生的婴儿,他们尚未有分辨、分别之心,也就是他们尚无法分辨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的时候。)

婴儿所感受到的任何色、声、香、味、触等对境,由于他还太小的关系,所以还不会将名相与这些事物联想在一起,他仅仅见到东西、听到声音、闻到味道……等等,但是他还不会像我们一样,迷惑的将这“对境”和“名相”,视为同一件事物。就好象当我们自动地产生联想,并对事物加以标签,然后我们就将“标签”和“事物本身”,看作相同的一件事物,但是婴儿并不会这样做。

在此,我们应该以婴儿般的心态,将心安住。我们不必排斥任何的显相,但是我们也不应该给予任何的标签;我们不应该建立任何“概念性的关联”。

例如当我们禅修时,有一朵花在面前,我们不需要闭上眼睛或将它拿开,我们可以看着这朵花,但是我们不应该想:“这是一朵花”。如果有东西显现在我们眼前,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此时不给这个东西加上任何标签,并概念化地执取它们即可。

以这种方法,对我们所感受到的任何事物,毫无执着,此时我们应该只要轻松地安住在真实本性中,即可。

这个方法使禅修变得相当容易,因为纵使外在有任何吵杂声响,我们的心也不会受到它们干扰。我们并不需要排斥这声音,我们也许听得到,但无论如何,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将声音做概念化的执取。

所以,无论我们接收到色、声、香……等,都不应该以任何概念来执取它们,反而,应该安住在心的真实本性——明光中。

安住如无波的大海

在此所形容的大海,没有任何的波浪,不受风的影响,非常平静。

这句提及与三摩地有关的障碍。我们说有两个主要缺点,会障碍我们进入三摩地,那就是昏沉与掉举。(译注:三摩地,即禅定;掉举,即心神不定。)

这个禅修方法,提供了对治“掉举”的良药,也就是用来对治因外境所引起的心神不定。

这个方法劝告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安住,也就是不要被三时(译注:三时,即过去、现在、未来。)的想法所困扰。这三时的想法,就好比海上翻腾的波浪一般。

当我们想:

昨天,我做了这个——过去;

明天,我将做那个——未来;

现在,我正在禅修——现在。

这些都是三时的想法。这些想法,就如大海的波浪一样,使大海变得不平静。

相同的,当我们在进行禅修时,我们不应该被朋友、敌人、贪着朋友、厌恶敌人等任何想法所困扰。禅修时不应该被任何思绪所影响,我们只要轻松地安住在心的真实本性——明光之中,就如同无波的大海,完全的沉寂而平静。

安住如灯焰般清明

当油灯不被风吹动时,它的火焰不会闪动,而且全然的明亮。这再一次举出我们应该如何安住,当我们在进行禅修时,应该伴随着清明。

这个方法是用来对治“昏沉”,在中观应成派的禅修中,我们曾经提到三个会影响三摩地的类似缺点,也就是昏沉、昏昧及昏睡:

昏沉,是指无法保持敏锐的觉醒。

昏昧,是指无法保持清明的体会。

昏睡,是指禅修时混杂着睡眠,就是即将陷入睡眠的状态。

假使有其中任何一种缺点,或所有的缺点都发生时,我们便无法进入真实的三摩地禅修,所以应该加以对治。

第一个缺点:昏沉

当我们无法保持敏锐的觉醒时,就必须用“自觉醒的本觉”力量,来消除它。当我们生起“自觉醒的本觉”,就会产生保持敏锐觉醒的力量。

第二个缺点:昏昧

当无法保持清明的经验时,我们应该藉由刻意地安住在心的真实本性中,来消除昏昧。我们应该了解心的真实本性,就是明光或清明的,我们应该生起如此的清明,一旦生起后,就让心安住,将心放在自身的状态中,并安住在明光中。

第三个缺点:昏睡

当我们陷入睡眠时,我们的六识会收摄回来,然后停止活动。当我们在禅修中,产生昏睡的状态时,我们就必须注视着六识,使它们无法停止运作。

我们让六识继续清晰的运作,却不执着任何的经验感受。如果你能让六识都继续运作下去,那么你就不会陷入昏睡。

我们不必排斥任何的显相,只要不刻意地用概念来执着它们,并且将我们的心,安住在清明之中。

安住如尸首没有我执

当一个人死亡后留下尸首,这尸首将不会有任何的“我执”。它不会想:我是个尸首;在所有尸首中我是最好的;我所躺的棺木非常舒服,是所有的棺木中最好的。

这尸首是毫无思想、毫无我执的。相同的,当我们在静坐禅修时,也必须远离我执。我们不应该想;我是个优秀的禅修者;在所有禅修者中我是最棒的;我今天的禅修经验特别好。

我们应该摒弃所有的我执。

如果有“我是个优秀的禅修者”的想法,那我们的禅修将会被“我执”所干扰,因为,我们仍然执着有一个所谓的“我”。

如果想“我是所有禅修者中最棒的”的想法,此时禅修会被“贡高我慢”(傲慢自大)所干扰。

如果我们又想“我今天的禅修经验特别好”时,我们的禅修就会被“带有欲望的贪着”所干扰。

如同这三个例子中的这类想法,将不会使真实的三摩地,在我们的意识之流中生起。

如果在进行禅修时,尚有诸如此类的“我执”,我们必须先认出它们,然后再加以对治。

我们必须认出对自我的贪着,就是“我执”,并且承认有我执;也就是承认在我们的禅修之中,仍然有我执的存在。

相同的,当傲慢生起时,我们也必须用上述方法来认出它,我们应该认出在禅修中,尚有“傲慢心”的存在。

最后,我们必须察觉出在禅修中,仍然有“贪着和欲望”。

如果我们没有认出诸如此类的“我执”,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从这三类错误中,将自我解脱出来。然后,不论我们禅修多久,都无法使了悟增长。所以一旦我们认出此类错误后,就轻松地安住在心的清明本性中即可。

一旦认出“我执”、“傲慢”或“贪着”等这些错误后,我们必须直观念头的本质。

当我们有“我是伟大的禅修者”的想法时,我们应该认出这是“我执”,然后直观这个想法的真正本质。这想法的真正本质是明光、是明空不二。直观这个想法的真正本质,直观明光与空性,并且只要在明光与空性中,放松即可。

(译注:***补述:“当行者有明光产生时;无须由此处融入或进入它处,因为真实本性即明空不二,当下自安住即可。”)

如果有“我是所有禅修者中最棒的”的念头生起时;我们应该认出这就是“傲慢”。再一次直观它的本质,而它的本质就是清明,就是明空不二。然后,只要在明空不二的状态中,放松即可。

另外如果有“我今天的禅修经验特别好”的念头生起时;那么这就是“贪着”,我们应该认出这个念头,就是贪着,并且直观这贪着的本质。它的本质就是明光,即明空不二,然后只要在这状态中,放松即可。

这就是如何在此类想法的本质中,放松的方法。

为了能够认出“我执”、“傲慢”或“贪着”等此类想法,我们必须运用智慧和理智之眼,来观察我们的禅修。

安住如大山不动

大山是不会被风所撼动的,无论是多强的暴风雨,都不可能移动大山。也就是说风不可能移动任何的山。同理,当我们安住在心的真实本性——明光时,我们不应该被任何的状况所影响。

不论是何种对象或状态影响我们,不论这些状况多强或多激烈,也不论是多强的正面或负面环境,在任何的状态下,我们都不应该受到动摇。我们应该毫无动摇地,安住在心的真实本性——明光中。

圆满祈愿文

***以下面的的圆满祈愿文送给大家,并作为本书的总结:

在心的真实本性即明空不二之中,

经由熟练地安住在无所弃置亦无所执取,

不摒弃任何思维造作和个人特质,

并让它们从自性中自解脱,

愿你示现这胜义佛。

附录

佛子行三十七颂

南无观世音菩萨!

虽见诸法无来去,唯一勤行利众生,

***观自在尊前,恒以三业恭敬礼。

正等觉佛利乐源,从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复依明行要,故当宣说佛子行。

1、此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渡生死海,

故于昼夜不空过,闻思修是佛子行。

2、贪爱亲方如水动,嗔憎怨方似火燃,

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

3、远恶境故惑渐灭,离散乱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起定见,依静处是佛子行。

4、常伴亲友还离别,勤聚财物终弃捐,

识客且遗身舍去,舍现世心佛子行。

5、伴彼若使三毒尽,并坏闻思修作业,

能转慈悲令丧失,远恶友是佛子行。

6、依彼若令恶渐尽,功德犹如初月增,

则较自身尤爱重,依善知识佛子行。

7、自身仍陷生死狱,世间禅等能救谁?

故于依止不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

8、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趣业果,

故虽遭遇命难缘,终不造罪佛子行。

9、三有乐如草头露,是须臾顷坏灭法,

故于无转解脱道,起希求是佛子行。

10、无始时来悯我者,母等若苦我何乐?

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心佛子行。

11、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

故于自乐他诸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12、彼纵因贪亲盗取,或令他夺一切财,

犹将身财三时善,回向于彼佛子行。

13、吾身虽无少过咎,他人竟来断吾头,

于彼还生难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

14、纵人百般中伤我,丑闻谣传遍三千,

吾犹深怀悲悯心,赞他德是佛子行。

15、纵人于众集会中,攻吾隐私出恶言,

于彼还生益友想,倍恭敬是佛子行。

16、我以如子爱护人,彼若视我如寇仇,

犹如母对重病儿,倍悲悯是佛子行。

17、同等或诸寒微士,虽怀傲慢屡欺凌,

吾亦敬彼如***,恒顶戴是佛子行。

18、虽乏资财为人贱,复遭重病及魔侵,

众生罪苦仍取受,无怯弱是佛子行。

19、虽富盛名众人敬,财富量齐多闻天,

犹观荣华无实义,离骄慢是佛子行。

20、倘若未伏内嗔敌,外敌虽伏旋增盛,

故应速兴慈悲军,降伏自心佛子行。

21、五欲品质如监卤,任几受用渴转增,

于诸能生贪着物,顿时舍是佛子行。

22、诸所显现唯自心,心体本离戏论边,

知已当于二取相,不着意是佛子行。

23、设若会遇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

虽现美丽然无实,离贪着是佛子行。

24、诸苦犹如梦子死,妄执实有起忧恼,

故于违缘会遇时,观为虚妄佛子行。

25、求觉尚需舍自身,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于身财尽舍却,不望报是佛子行。

26、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岂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勤护戒是佛子行。

27、欲享福善诸佛子,应观怨家如宝藏,

于诸众生会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28、唯求自利二乘人,犹见勤如救头燃,

为利众生启德源,发精进是佛子行。

29、甚深禅定生慧观,能尽除灭诸烦恼,

知已应离四无色,修静虑是佛子行。

30、无慧善导前五度,正等觉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离三轮,修智慧是佛子行。

31、若不细察已过失,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当相续恒观察,断已过是佛子行。

32、因惑说他佛子过,徒然灭损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行者,不道彼过佛子行。

33、贪图利敬互争执,闻思修业将退修,

故于亲友施主家,离贪着是佛子行。

34、粗言恶语恼人心,复伤佛子诸行仪,

故于他人所不悦,绝恶言是佛子行。

35、烦恼串习则难治,勇士明持念正器,

贪等烦恼初生时,即摧坏是佛子行。

36、随于何时行何事,应观自心何相状,

恒系正念与正知,修利他是佛子行。

37、勤修诸行所生善,为除众生无边苦,

咸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我依经续诸论典,及众圣贤所说义,

为欲修学佛道者,撰佛子行卅七颂。

才浅学疏文不精,硕学阅之难生喜,

然依经教圣者故,佛子行颂应无误。

然佛子行诸巨浪,愚钝如我难尽测,

故祈智者慈宽恕,违理无开诸过失。

吾以此善愿众生,皆发真俗菩提心,

不住有寂得自在,咸成怙主观世音!

除注:尊贵的戊初多美,通晓经典及因明学。他为了利益自己及一切有情,在银水珍宝窟作此《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译文原译者为严定法师,后经***

竹清******的注疏,略为删改。

五十一心所法

行蕴心所法的部份,总共有五十一项,它包含一切心的思维活动及模式,还有正、负面情绪。我们的个性,就是不断变动的行蕴及心念组合,虽然我们并不把行蕴当成“自我”,却有把个性视为自我的倾向,而且我们对自己的个性,通常有很强的认同感,当我们的个性被批评时,我们会情绪地以为“自我”被批评,因此对行蕴的执着是强大而不易察觉的。

然而,假使我们冷静仔细地,检视组成个性的一切,会发觉它们比身体更不可捉摸,均非单一、独立及不变的,所以都不是所谓的“自我”。

我们必须对这五十一个心所法,一一进行分析,否则“无我”这个次第,将不会有很大的成效。

心所法总共分六大类,五十一个细项:

A:五遍行

1、触

2、作意

3、受

4、想

5、思

B:五别境

1、欲

2、胜解

3、念

4、定

5、慧

C:十一善

1、信

2、惭

3、愧

4、无贪

5、无嗔

6、无痴

7、精进

8、轻安

9、不放逸

10、行舍

11、不害

D:六根本烦恼

1、贪

2、嗔

3、痴

4、慢

5、疑

6、恶见

E:二十随烦恼

1、忿

2、恨

3、覆

4、恼

5、嫉

6、悭

7、诳

8、谄

9、憍

10、害

11、无惭

12、无愧

13、昏沉

14、掉举

15、不信

16、懈怠

17、放逸

18、失念

19、散乱

20、不正知

F:四不定

1、悔

2、眠

3、寻

4、伺

问答集

“问答集”是***竹清******在***的皈依弟子,修持《空性禅修次第》功课时,向***提出的问题。读者可由“问题集”中看出,修行者在实修的路上,其实是不断地产生各种或大或小的疑问,而一位具德的合格***,此时都能给予弟子最生动、最准确的回答,使疑惑尽除。

问:当有亲友生病或遭遇挫折而身心受苦时,除了照顾与陪伴之外,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们吗?

答:我们可以为他们唱颂佛子行,来祝福他们,这样子就可以利益他们。

问:是不是每一个次第都可以证悟,还是必须要有次第的循序渐进?

答:基本上,如果只修一个次第也是可以的。

问:我们要怎样来安排五个次第的课程?

答:空性禅修五个次第中,从无我、唯识到中观自续派,这三个次第要多练习:中观应成派及中观他空见,要放到后面一点再说。前面这三个要多花点时间。一般照次第来说,首先修无我一年,唯识一年,自续派一年,应成派一年,以后再修他空见,然后才能修到大手印。一般程序是这样的。

问:在空性禅修的五个次第中,***只在第二个次第中强调禅坐姿势,其他并未特别提及;到底禅修时姿势重不重要?最好运用什么样的姿势?

答:禅修时,姿势有时候重要,有时候不重要。

问:什么时候重要?那我们目前这个阶段重不重要?

答:一开始的时候,身体的姿势很重要。譬如说现在,姿势对你们就很重要:之后呢,有时候照这个姿势(指盘腿坐),有的时候放松,不一定要照这个姿势。

问:所以躺着也可以?

答:有的时候躺着也可以,有的时候放松,各种姿势状态都可以。

问:有些人因为身体的关系,完全没办法盘腿,只能坐在椅子上,连散盘都不行。那他该怎么办?

答:基本上,脚不太能盘的人,姿势就不重要了。

问:禅修时,两手要不要结定印,有什么差别?

答:结定印是比较好的。

问:所谓定印是怎么样?左、右手的拇指要碰在一起吗?

答: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双手重叠,自然放松置于丹田之前,拇指不一定要碰触。

问:当我在练习无我禅修时,曾经验到“无我”的觉受,而且我就此安住。但是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自己在愚弄自己?我怎么知道那是不是我的心造作出来的感觉?

答:只有当我们完全没有概念造作时,才能经验到“无我”。当我们想着无我的逻辑,并经由理论建立了确信,真的没有我,那是由我们的理智推断出来的,并下了无我的结论,这是一个利用我们的理智推论出来的一个过程,然后我们安住,但是这还是经过概念造作的。这是一个我们经由理论、解析、确定后,再进入禅修。但是唯有“直接了悟”,不需要任何的推论和解析,我们只是直接体验它,然后真如的无我觉受产生时,这样才叫做直接了悟。我们直接安住在禅修体验上,然后,我们会开始检验这个禅修经验的好坏;但胜义上,根本是超越任何的检验,不管这个禅修好或坏,所有的检验都该丢在脑后。

问:***提到“无我”,但是我们又提到有众生皆具有“佛性”、“如来藏”,这之间是否有冲突?

答:无我的这个观念是适用于三乘法教。无我的观念是要让我们断除我执,而佛性是在他空见所指出的理论,现在在这里解释并不恰当,我们现在应该专注在“无我”的练习。真的是没有所谓的自我啊!假设我们现在就开始专注有一个胜义谛的我(佛性)那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们都还未将世俗谛的我断除。这些见地都是有次第的。

首先我们在第一次第要先建立无我:然后第二次第唯识禅修里,没有能、所,没有二元对立,我们安住在无二元对立的观点上,这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接着第三次第中观自续派理论里,更深入的指出,其实根本没有自心本性,所谓的自心本性只是如虚空一般,我们要安住如虚空般:接着是第四次第中观应成派,打破了自心本性象虚空一般的说法,更深入的指出胜义谛是超越了所有任何理论,并且没有任何的心的造作;最后第五次第中观他空见,我们才提到佛性、如来藏。

这五个次第是渐进的,一个比一个更深入细微且困难,我们最好稳定的建立了一个次第时,再进行下一个次第的练习。而当我们了解了佛性之后,接下来再修持大手印就很容易了。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围绕在建立“无我”的概念。

问:如果“无我”是真的,那么是谁在体验和学习这些东西?如果没有我的话,是谁在练习无我的禅修?

答:在究竟的次第上,是超越“有我”和“无我”的,在《中观基础智慧》中,龙树菩萨也提出“如果没有我的话,是谁在体验无我的禅修?”答案是究竟里,超越了无我或有我。

问:我们在进行无我禅修时会先把“意识”解析成为许多细小的部分,然后再证明“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什么我会体验到意识是流动的、持续的?

答:这是一个非常精深的问题,用中观论来解释是比较适合的。龙树菩萨在《中观基础智慧》中指出,外界的一切现象看起来虽然是持续和相连的,但也只是一种幻象,是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外相以看起来有持续性的方式显现,也只是一种显相而已。如果我们分析,会发现并非真实存在。举例来说,我们以一条流动的河流或是酥油灯为例子,就可以知道流动、持续只是一个迷惑的概念。

例如我掉了一支鞋子在河流里,一年后我回到这里,我说这是我掉了一支鞋子的河,事实上,那一条河早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水早在很久以前就不在了,但是我却说这是我掉了鞋子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条河流看起来一样。或者我早上点了一盏酥油灯,到了下午,我说这是我点的酥油灯,但是下午的酥油灯的火焰早已经和早上的那盏不一样了,看起来一样,实际上却不同了,我们却迷惑的以为这是持续的。

而我们是如何迷惑的看待自我呢?就像梦一样,我们却误以为真。

梦里有很多人有走来走去,但是没有一或多的实体是真实存在的。五蕴看起来是一体,但是并没有任何冲突,因为它们的展现只是幻象罢了,就像水中月一样,水映在一个大湖里时,看起来只有一个月亮,但是把湖水分割成几百个小水池时,忽然间就变成了几百个月亮,你再把几百个小水池倒回去大湖里,忽然间又只一个月亮了。所有这些显相都没有冲突,因为都只是幻象罢了。如果真的有任何东西存在的话,那就有冲突了,因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不应该一下可以变成一个,或变成多个。事实上,胜义谛上是超越一与多的。因为外相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无真实义,因此任何现象都可能展现。

龙树菩萨就曾举例说,过去生你是一个人,然后此生你投生欲界成为神,如果过去生的五蕴没有停止或消失的话,那么和此生投生欲界的五蕴就会是相同的,因为一般人认为五蕴应该是永恒且持续不变的。但如果五蕴持续不变的话,你就不能说你是欲界的神了,因为你拥有的还是过去世的、人的五蕴。用这样的理论解析的话,就不太合乎逻辑了,所以我们不能用这样的逻辑来分析过去和来世。那你也许可以辩解,人的五蕴先停止消失了,然后欲界的神的五蕴再从头开始。如果这样解释的话,那么延续这两世中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任何关联,只有虚空,这样也不合乎逻辑。所以不管你解释人的五蕴有没有延续,都不合乎逻辑,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只有这一切只是显相罢了!这些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在西方国家里,我们对狗很好,我们把狗带到家里,并把他当成家里的一份子。当我们在家里修持或唱颂法教时,小狗围绕在身边,这样一来,小狗在下一世就可能投生为人。那么问题就产生了——小狗和人的五蕴是相同的吗?或者小狗的五蕴停止,然后中间是一片虚空,接着人的五蕴自虚空中而自生?这两种解释都不合理,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这一切都是显相,都是由于因缘和合而产生。

有一个Bashibandu的故事,他是一个印度伟大的瑜伽行者,他在山里禅修时,有一支鸽子经常来听他唱颂,鸽子死后投生为人,当这个小男孩长大后,一听到Bashibadu的名字,就立刻生起很大的信心,后来成为他的弟子,并成为一名有修行的瑜伽行者,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动物转生为人。佛在过去世还是菩萨时,很多世也投生为动物。简要的解释,五蕴的展现只是显相而已,过去世的五蕴只是因缘和合,未来世的五蕴,也同样的的是因缘和合而形成,就像水中月一样。

问:无我部分——人无我。可以用来分析其他物品、事物、如花瓶、房子吗?

答:对于外境的一切事物,我们也可以用无我观来观修,它们并不实际存在,是无实义的。当我们知道自心本性也是离戏论的,“人我”(我执)就会不存在,“法我”(法执)也就会自然而消失。

问:禅修时很容易受到惊吓,怎么办?

答:要避免禅修时受到惊吓,应该多观修“无我次第”。

问:日常工作极忙录,而且很容易生气动怒,此时应如何观修?

答:应用“无我次第”来观修,如果连“我”都没有了,怎么会有忿怒呢?

问:当我们在任何情境下,想利用唯识观的来进行禅修时,如何进行呢?

答:我们应该针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个别进行四个信念的禅修,才能圆满唯识禅修。

问:在第五个次第——他空见里,认出我执、傲慢并直观这个想法的真正本质,要怎么做?怎么直观?

答:要怎么去直观这个念头的本质?就是要用智慧。

问:他空见里,要我们认出我执,并直观这个想法的真正本质;我们不懂这句话,要怎么去做?

答:这已经到了大手印的部份。看到我执,观照这个我执的自性时,不要去寻找什么,也不要去攀缘什么境界。

问:直观这个本质?***说要直观明光、空性,在这当中安住。我们要怎么去直观明光、空性?我们体会不到。

答:要观自心的光明时,必须要经过大手印所有的程序,然后才会到达。有的时候,我们坐下来观自心本性时,就要用本身的智慧去观照心的本性。

问:学到大手印的时候,就能帮助我们运用智慧吗?

答:对。

问:所以我们请求***很快速的为我们指导大手印。

答:这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学习程序,马上这样修,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问:在我们实修空性禅修时,如果碰到无法体会的地方,要怎么样做才能圆满?

答:我们必须观照,所看的“境”跟能看的“我”——这些都是不存在的,要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上。基本了当我们观照自心本性时,要观这个“心”和这个“我”都非真实存在,然后安住在这个状态上。

问:请***加持我们,生起“自心即是明光宝性”的信念。

答:我们不应该抱持这样的希望。如果有这样子的妄想:希望能尽快怎样的话,这是一种妄想,如此反而会拖很久。首先,我们要把《佛子行三十七颂》真正的、实际的放在生活里修行,要先把大悲心生起来。

问:中观自续派说,一切像虚空,连佛性也不存在,超乎一与多;他空见说,有如来藏。这二者是不是有矛盾?

答:这是没有冲突的,最主要是每一个次第有不同的说法。一开始讲的比较容易,之后慢慢进阶到一个更高深的说法,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问:他空见中,提到安住在自心本性的状态:“安住如婴儿般天真;安住如无波的大海;安住如灯焰般清明;安住如尸首没有我执;安住如大山不动。”

安住,是要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的安住;还是,这些都只是一些形容词?它们都是指同一个状态吗?

答:并不需要同时全都想到。它们主要的意思,是要我们放下我们的执着,偶尔像婴儿般天真,偶尔像大山般不动,偶尔想想这个,偶尔想想那个。

问:所以,它只是形容一个状态,或只是用各种角度来看?

答:主要就是说不执着,所有形容词都是在讲不执着。

问:禅修他空见时,所谓明光、如来藏、佛性是不是只是一个名相?如果不是的话,可不可以请***开示?

答:就心的自性来讲,其实是超越语言、文字的;虽然它超越语言、文字,但还是会跑出很多的语言、文字。

问:据说有许多技巧见解,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所谓“三摩地”;但是许多人却无法抓住这些技巧,进入三摩地。请问有哪些技巧?

答:进入禅定(三摩地)的方法非常多,以现在所讲的方法,主要是从见地上着手;也就是说,现在所学的每一个次第的见地,我们都要非常的清楚,非常清楚以后,就照着这样的方法去做、去修行,自然而然就能进入禅定。所以,这五个次第的修行方法,我们都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思维、不停的阅读,然后生起很大的信心,及非常强烈的认识之后,这才是帮助我们进入禅定的方法。

第二个修行方法,是不从见地上入手的;也就是说,不思维过去、也不思维未来,就安住于现在的自心光明当中,把心安住在当下,我们就会觉得时间变得特别短暂。

各位将来回***之后,可能会需要工作,会有很多忙碌的事情;但是只要有空的时候,一有任何休息时间,都可以坐下来,然后把心安住在当下,不思维过去,也不思维未来,就安住在当下的这个自心本性当中,然后把心放松在那样的状态下。

如果这两种方法都不行,那么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观想鼻息;也就是说,把心放在气的出息跟入息上面,把心定在“知道我现在在呼气或吸气”上面,然后把心放松在这上面,就是把心放在“知道我的气正往外呼出去、知道我的气正往内吸进来”,然后不做任何的思维,把心放松。

之后,我们可能仍必须再面临到非常多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观想着;喔!这一切就如梦、如幻、如水中月般不真实。就这样观修!

至于怎么观修呢?我们要这么想:

1、我们做的工作如同梦幻泡影;

2、做的这件事情是梦幻泡影;

3、连做工作的这个人也是梦幻泡影。

我们也必须要去思维、去观察;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一天,就如梦幻泡影一样;那么它跟梦境到底如何相像呢?这是我们必须要去观察的。

譬如说,一天之中白日的情境,其实就像梦境一样虚幻;而夜晚的梦境,有时却像白日一般清晰,我们常常以为它是真实的。这样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如梦、如幻、如泡影一样的禅定,这就是会让我们生起“如天空般空观”的禅定。

譬如说在一天的工作当中,我们也可以把五个次第的方法拿来实际应用。有的时候我们做无我观,有时我们做唯识观,有时我们做外境不实际存在的观(自续派),有时我们则做离戏论观(应成派),还有的时候,我们要做自性光明观(他空见)。

如此,就算是我们在城市里工作,也等于是在修行了。譬如说帝洛巴大师,他以前是捣芝麻的,他也是在城市工作的情况下修行。各位上次到“龙树坡”,及一些很漂亮的地方;如果我们执着“龙树坡”是一个真正的胜地时,那就是一种幻象;可是如果你们知道,我们所去的花园及这些漂亮的地方,都是梦幻泡影,那就是一种禅定。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能真正认知到它是如梦幻泡影时,这就是一种禅定。

问:***说可从见地上着手,其中形容到安住:但是我们还是不清楚如何安住?真正的的安住情况到底是怎么样?

答:譬如在观修无我的时候,我们要把无我放在先自性里头,这就是一种安住的方法。

在修唯识的时候,要自证“能观”跟“所观”皆为空性,就安住在那样的状态。

在修自续派的时候,就是要观一切如虚空般的空,然后安住在这如虚空般的空当中。

修应成派时,我们要离戏,就是要远离戏论的两边;离戏或非离戏,都不执着,并安住在不住于这两边的定境当中。

到了他空见的时候,我们要把心安住在自心的光明当中:虽然一开始,我们还是会生起很多分别,如:“我正在修行,我正在观修”这是一开始一定会有的状况,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消失。

譬如各位在学开车的时候,一开始必须记住什么时候该踩煞车,什么时候该左转或右转;但是慢慢熟练之后,甚至不必再想自己在开车,就能很容易的开在路上;也就是说,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通常会马上想着:我一定要很有境界或一定要修得很好,这也是一种妄念、一种分别。还有,就是我们喜欢做很长时间的修行,常常在想:我到底要坐几个小时呢?这也是一种妄想跟分别。

在大乘也好,金刚乘也好,有非常多的见地及修行方法,但是这一切都可以归纳在这五个次第的修行方法里,所以说“空性禅修次第”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涵盖非常广泛的修行方法门。

我们不要想马上了解它,可以慢慢仔细去思维、阅读,自然就会慢慢了解。

问:如何才能在今生成佛?

答:今生成佛并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应该发起广大的慈悲心,即使对敌人也是一样,这才是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比成佛还要重要。

问:何谓三摩地?

答:当我们心中没有任何关于能、所的想法生起,并且可以轻松的安住在心的自性当中,这就是三摩地。

问:何谓自安住?

答:就是将心安置在其原本的状态中,而当安住无所安住时,即是安住。

问:我们应该如何禅修慈悲心?

答:禅修慈悲心就如同水中月一般,

如此慈悲心即明空不二,

若你如此了解,无我的慈悲将增长;

若你如此了解,无执的慈悲将增长。

问:如何禅修“心”?

答:空性禅修次第就是心的禅修次第,

其中没有任何的事物被表达,

也没有任何人在表达任何事物,

就如同水中月一般,

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这就是在你的自性中,

轻松禅修的方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