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禅修法要

法尔禅修中心讲义∵92.06.26.

一、前言

一个人只修念佛、持咒、守戒,而忽略修禅定是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修不到心里去,若修到有气感也没有定力。禅定有三不等,初级禅定就是谓舍弃恶心、恶习,心境专注,是为弃恶。次级禅定是为思维修,心没有经过调伏是散乱的,它是不受控制的,它是跟随着意念浮动的。要制心止于一境不散乱,就必须反覆地将心专注于一个选好的固定目标。高级禅修是谓静虑,已有定功,在禅定中依清净心来思虑一些事情。而大乘禅者如中国禅宗系指心眼已开,能洞触诸缘而心感知生起法尔现象,此时行者对此能知能觉万相的心,且能面对境界如如不动,是为真正禅定。

既然禅修有四等次第,我们修行的人应有所认知。因鉴于菩萨有慧无定,小乘行者有定无慧,两者总须取得一平衡点,即是定慧等持。我们中心以前上课均偏于慧门及摄心入定法门的修行,虽有种种禅修法门的使用,但总偏向于大乘行者的修法,智慧是有,但定力稍嫌不足。又鉴于九十一年度“心中心法先修班”,经半年的禅修训练,它们对于身心并没得真正的基础,修起心中心法来,还是痛苦多多,故有利用四念处来调伏身、受、心、法等执着的构思。

四念处者是卅七道品的初步法门,当调伏心境这门功夫熟巧时,心就会渐渐地排除散乱的习惯,而专注于所导向的目标,或摄住心于一境中,这就是初级的禅定功夫。略分禅定有世间禅与出世间禅(佛禅)。在世间禅中如果一个人是注重修练调伏心境,使它能专注于故定的目标,如专注於呼吸、数息,身、受、心、法等,并慢慢产生慈爱心,达致心境平和,就能证得世间禅,如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空处定。凭着此等功德,禅德一个人便能升在梵天界。梵天界的寿命非常的长久,能有半劫、一劫、二劫、四劫、八劫,甚至最多的八万四千劫。然而,梵天界定所有失,定失命就有所终,死后又再转世为人或天神,总之,又是入轮回之流。

既然修世间禅绝对不安稳,故修佛禅解脱道是佛弟子必然要走的道路。因此修证出世间禅是必要的,那就是道与果的禅。要获得这种出世间禅定,就须修练智慧。出世间禅的智慧有两种,而世间的智是说文学、艺术、科技等等都是世间智,谈不上慧,这种智和禅的智慧并没有什么关系。拥有这种智并不能被认为有真正的功德,只有名利而已。因为有很多危害性的武器都是这种世间智所发明,是受到贪、嗔与其他恶念的驱使下而发明的。

反之,纵使世间智慧只有功德而毫无罪恶,如积极于慈善事业与救灾工作,探求经典的真正含义,追求禅法中的三门智慧,例如闻思修,也只能修得世间智慧的功德。它能使我们快乐的生活于较高的欲界天,但它并不能避免我们投生于地狱或其他恶道的忧患。只有成就于出世间智慧,方能真正排除这个忧患。故对于初学佛法者,或长期修大乘禅无所获者,修四念处是有其必要性的,能得出世间智,出世间智就是道与果的圣智,要成就这种智慧就须要修般若观照禅,又称内观禅。以般若波罗蜜多来观身、受、心、法等,而《大般若经》已告诉我们,般若波罗蜜多意为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能知能离,不即不离。通过般若波罗蜜多来达到戒、定、慧这三学,能修得这超世俗的智慧,戒德与禅德也能一齐获得。

二、吾人的病征

我们四众等有三种邪行,一曰邪语,由嗔、痴所生之语业。二曰邪业,由嗔、痴所生之身业。三曰邪命,由贪欲所生之身、语二业。邪命在则邪业、邪语成就无量、无边。为什么邪命难以净除?因为有二法难除、难舍故,一者即在家者多邪见,二者为出家者重邪命。诸在家居士虽极聪明黠慧,也曾受持五戒、在家菩萨戒,若为苦所逼,则以种种香花、饮食,祠祷天神、菩萨,为求得保佑平安;甚或问神、算命、卜卦等,欲求得心安、去苦。诸出家众虽极聪明黠慧,也受持具足戒已,资身命缘,却系属于他人、信众故,见大施主时,便整妆威仪,现亲善和乐相,以求得供养资身,是故说两者着邪命、正命。

我们常有三种违背正道之业行而不自知,一者身邪行,二者口邪行,三者意邪行。身所造恶业,名身邪行;是等邪行有二种:十不善道所摄,如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痴愚等。不摄善道,鞭杖互击、系缚诸业、自淫妻等,及不善道前后恶业等。口所造恶业,名口邪行;是中亦有二种,若人决定问时,现前诳语于他,是不善道所摄,余名不摄善言。最后者为意所造诸恶业,贪、恚、邪见等是意之邪行。

行者欲断此身口意业邪行,当开始修习四念处,从身、受、心、法中,以觉知心随时系念着此四法,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进而能得四念住,则能得定,证我空理,始能得我空智果,得涅盘道。

三、四念处经文依据

1.四念处---身、受、心、法均不可得

《大般若经》中云:“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四念处。何等四?须菩提!(1)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亦无身觉,以不可得故,外身中、内外身中,循身观亦无身觉,以不可得故。(2)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内受、内心、内法,外受、外心、外法,内外受、内外心、内外法,循法观亦无法觉,以不可得故!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四念处实体是智慧,所以者何?观内外身即是智慧,念持智慧在缘中不令散乱,故名念处。

要避免邪知邪见,就要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此修证即能得自性真如现起。一个人在禅修时应时时刻刻注意或观察每一个看、听、想、觉等等的行为。认清楚这是身躯上色法(五根、六尘)、受法、心法等和觉知间的演变过程,直到根除萨迦亚邪见。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得认真修四念处,能在一个时间内修练得有结果和证得圣道,萨迦亚邪见将完全断除而永远免于转生于地狱、畜生或饿鬼道的危险。

2.四念住---身念、受念、心念、法念住

《大般若经》中云:“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念住。云何为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身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身住循身观,或于外身住循身观,或于内外身住循身观,而永不起身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受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受住循受观,或于外受住循受观,或于内外受住循受观,而永不起受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心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心住循心观,或于外心住循心观,或于内外心住循心观,而永不起心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法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法住循法观,或于外法住循法观,或于内外法住循法观,而永不起法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3.四念处如何摄住

《大智度论》中云:“四念处中一念处是内,内法中摄,所谓心。二念处是外,外法中摄,所谓受与法。一念处是内外,内外法中摄,所谓身。何以说四法,都是内、都是外、都是内外?何以不但言观身,而言循身观?云何观身而不生身觉?何以言勤精进一心?三十七品皆应言一心,何以但此中言一心。此中若修行四念处时,一切五盖应除,何以独言除贪?世间喜亦能妨道,何以但言除忧?观身法种种门,无常、苦、空、无我等,今何以但言不净,若但观不净,何以复念身四威仪等,此事易知何足问?”

四、四念处观行法理念

(一)能观者是谁

一般初级禅修者,往往以为能“看”的是我,或我在“看”东西,我在感受眼根视觉什么东西。若一个人以为能“看”即是我,或我在“看”,我在感受视觉,这种见解被称为萨迦亚邪见(SAKKAYA-DITTHI),换言之,萨迦亚邪见的意思是对两个存在的色蕴和识蕴持着错误的见解。他们以为“色”和“识”的集合是“我”的作用,我是一个存在的主体,五根见六尘(色法)是我的心的作用。他们认为“我在观看;能看到是我,或我看见我自己的身体”,这种观念就是萨迦亚邪见。南传佛法常说心法与色法,但因心法常与分别、妄想、思虑等分不清楚,我们宁可用“觉知”或称为“识”来取代一般人所说的心。“觉知”来自于自性真如的功能,此功能的基础就是空真如体。

譬如说我们知道阿那律陀***(无贫、如意)因眼根七日夜不眠而失明,世尊就教导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而得半头天眼,能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故能观者不是我的眼根,同样地能闻、嗅、味、触、心的,也不是耳、鼻、舌、身、意等诸根功能。我们体中有一能觉、能知的真我,从空真如体中,现起见性、闻性、嗅性、味性、触性及心性等,有这种认知才是正知,这种知见,才是正见。

(二)初观身法门

1.观照呼吸间

契经云:“身虽安详,内有种种恶觉观破乱其心,以是故说安那般那十六分(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等十六特胜),以防觉观。安那般那为数入出息,身既安详心无错乱。然后行不净观安隐牢固。若先行不净观狂心错乱。”

当你以南传禅修的方式坐着时,背部和颈项必须伸直,闭上眼睛,注意自己的呼吸,当气息慢慢地吸进去,再慢慢地呼出来时,你就必须只是全神贯注着你的呼吸,观它慢慢地吸进去,再慢慢地呼出来。无论你的气息是长或是短,你都能清清楚楚地觉察到,觉知寸步不离呼吸间。

2.观照周遭事物间

每一次以“觉知”观看时,只能以“觉知”的意念来感知一切相,当然主要在呼吸间或肚子起伏间。之后,我们将此“觉知”专注于某个目标而清楚地认识它时,如此将发觉我们的心识已被安定下来。这时会发现有时“觉知”到某样东西被注意到,但仅能以“觉知”来觉,不能用“意识”去“认知”它,也就是不能用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来起个念头说:“那是什么?”

当然有时我们禅修时,也会用“眼根”、“眼识”去注意到周遭事物,也让我们也仅能去注意到,不要起心动念说那是什么。有时用眼根余光会察觉到别的地方时,也只能以“已注意到了”的心态去处理。如果能清楚地注意到这三样东西(觉知、根识、物件)的其中一个就行了,如次行者随时以保持着觉知的功能在,不要让“觉知”失去它的存在。若失去“觉知”时,将引发散乱心起,将是失去禅定力的时候。

同样地,在耳根聆听时,只有声尘和觉知。听觉依耳根而现起,耳根和声尘属于色法,“觉知”是识、是心法。禅修中要清楚认识任何根尘与觉知间之关系,每当聆听到声尘时,就须认清“觉知”闻到声尘即止。每当嗅觉产生时,亦须认清“觉知”嗅到香、臭尘即止。舌根仅于接触到食物时,才会有产生觉知的功能,故在禅修行为中,较为次要。除非一禅修者,连饮食中都在以“觉知”察照吃东西的变化等。

以上所述,五根、六尘、六识互动中,都要能以“觉知”来知一切反应,每当“觉知”感受到身体上的触觉反应时,当用“觉知”专注地观注它。而最容易关注的是觉受,亦即是热、胀、麻、痛、酸等相,一般人对此觉受,会感觉是苦,故世尊交我们要观受是苦。

(三)观受是苦

契经云:“受苦心非乐心,受乐心非苦心,受不苦不乐心非苦乐心。时相各异,以是故心无常。无常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想思忆念等亦如是。”身体全身布满着神经组织系统,它能感受到每个身体部位,这就是身触。舒服或不舒服,热、胀、麻、痛、酸等,通常都是接触到神经组织系统而现起的。每当神经感受到热、胀、麻、痛、酸时,此现象是由身根与触尘来反应。此时“觉知”即能体知热、胀、麻、痛、酸的现象,记住这是身根与触尘所发生的现象,不是真的“觉知”。这身觉在禅修中,占有很大的部份,在体知眼、耳、鼻等根对外尘的现象后,大多的禅修时间,都会用在体知身触,也就是感知身体的诸多反应,如热、胀、麻、痛、酸等。

在练习禅修方法时,只要集中“觉知”观察呼吸长短、起伏,及其他每个反应所浮现的变化。基本上是在“觉知”呼吸间的变化,再来是五根六尘的变化,最后会回归到身触的变化。当然禅修后日久功深,除能“觉知”呼吸长短外,色身坐久或盘腿久了,将会引起诸多觉受的变化,有如热、麻、胀、酸、痛等受蕴觉受。当此之时,就要将“觉知”转移到受蕴之变化,只要以“觉知”心观照身体上的热、胀、麻、痛、酸的感觉,您会发觉此“觉知”是“觉知”,热、胀、麻、痛、酸是热、胀、麻、痛、酸,此真“觉知”与禅修∵身触此等状况,本来两者根本就不相关。为了能清楚认识“觉知”每一次触觉到这些反应的变化,就须认清“觉知”了知“触觉”,只知是热、胀、麻、痛、酸等诸相,不要起热、胀、麻、痛、酸的喜恶心念想,只要“觉知”此现象,并观照它就行。

(四)观心无常

一切万法皆依各种条件或称因缘而假立生起,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观。一切万法既然是因缘法,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一法成、住、灭、空,另一法连续而起,也是成、住、坏、空,因心法有生成、幻灭现象,故说无常。

当禅修中定力不具足时,或气入脑中时,脑神经会产生一连串的心理活动。例如挂碍、思念、幻想等某些事。尤其人一劳累,心力恍惚,晚上睡觉就较会做梦,是梦中独头意识心乱动。当禅修者心活动时,一连串心理活动产生后,“觉知”当能观其心法无常、变化不定。此现象的发生,一是“觉知”的注意力已不足,或是内气太旺入脑中,导致脑神经细胞活动得太利害了。脑神经本来太习惯于不停地思虑,只是我们在动中,不曾去注意它而已。挂碍、思念和幻想都是意根所起,都是属于妄想、习气、心病等。当此“觉知”能清楚地知道此意根(心)的起灭,心起时为何人、何事、何物而起,它会随不同的意境产生不同的心念,此“觉知”应能超然地识知此心在动的现象,不要让“觉知”迷失,“觉知”一迷失,就进入散乱不定中,禅定的境界就没有了。有时禅修境界更深入时,此“觉知”能观察到一些藏识中的前尘影事依缘而起,其中有念头、有影像等。“觉知”已能体知心是无常,当心念或影像现起时,“觉知”能观此为心念、影像,但不要去认知它是在想什么,是现什么影像。

(五)观法无我

无我是何义?谓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并无“我”之实体存在。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并无实体性可言。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能常住,故更无实性;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即无性性可言。就唯识三性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性所立之无相、异相、自相三相中,亦均立无我观。(1)无相无我,即谓遍计所执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地无;而我之体相本无,故称无相。(2)异相无我,谓依他(因缘)所起诸法系因缘所生,而无我之体相;其相虽非全无,而仅异于遍计所执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自相无我,谓圆成实性乃以无我所显之真如体为自相,故称自相无我。

除上阐述诸法无常外,佛法中还说人无我。意即有情众生不外是由五蕴假合而成,此五蕴是构成凡夫生存的心物两面之五要素,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观。

当四念处禅修者,以“觉知”观身、受、心、法等一切法中,确实是无我在诸法中,最后当体知世尊所言,诸法无我的实证境界。因在禅修过程中,身是假合即非我、受是苦痛亦非我、心本无常亦非我,故能“体知”诸法中真是无我。

(六)一心精进观

做四念处禅修者虽以“觉知”心来观,但有时不能专注观一切法,故要入定较不易。依经教圣言量,当用“一心精进观”来成就禅定。故契经云:“勤精进一心者,余世事巧便。从无始世界来,常习常作,如离别常人易,离别知识难。离别知识易,离别父子难。离别父子易,自离其身难。自离其身易,离其心者难。自不一心勤精进,此不可得。譬如攒燧求火,一心勤着不休、不息,乃可得火,是故说一心勤精进。”

因是之故,四念处禅修者,刚开始的“觉知”未显或混昧不明时,更当要一心精进,永抱此一“觉知”,时时刻刻观照身、受、心、法等诸相,日久功深,此“觉知”即能随时观照身、受、心、法诸相而不离一丝一毫的时间,这时禅定功夫就可观了。

五、四念处实修法

四念处的修习是禅修者的必修课程,世尊在《大安般守意经》言,用安般数息法三个月中即证十六种殊胜境界。契经云:“身虽安详,内有种种恶觉观破乱其心,以是故说安那般那十六分(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等十六特胜),以防觉观。安那般那为数入出息,身既安详心无错乱。然后行不净观安隐牢固。若先行不净观狂心错乱。”经中所提身心的变化,其实就是十六种殊胜的境界。

1.∵∵先观呼吸长短

禅修者刚上坐时,以南传的侧腿坐法,坐好后应先练习将“觉知”注意在小腹的“上、下;上、下”、呼吸的进出、呼吸的长短等三个项目依次进行。当小腹上起动作发生时,用“觉知”专注在“起”;下伏时,则“觉知”专注在“伏”,用“觉知”专注地观照起伏,不应用口或心念反覆这些字或名称。在四念处禅修法中,用“觉知”认识目标的真相,比以文字或名称来读出它更为重要。所以初学禅修者须下功夫,用“觉知”来觉察小腹的上起动作的始与终,和小腹下伏动作的始与终,“觉知”要紧跟随着动作,一直到整个过程完毕永不分离。呼吸要顺其自然,禅修者不应该尝试保留呼吸,以减缓、加快或深入呼吸等方式进行。如果改变自然的呼吸,不久禅修者将觉得疲倦。所以,禅修者必须保持自然的呼吸,而以“觉知”继续省察上起下伏的呼吸过程。

(1)观照呼吸起伏

坐的姿态是南传的偏腿坐法,上半身要能挺直的,身体要能维持这种姿态,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心识的驱使,说坐直挺起,另一个因素是气的作用,“气”只有中国人在讲的,在佛经中或南传佛教说是“风”,风也好,气也好,总之是身体诱发出可以体知,但难以说明的一种东西。当身体里有它时,身体就好像颗吹涨了的气球,能保持圆形形状是靠球内空气的压力。禅修者当气机旺盛时,坐姿及能保持身体正直不弯曲,也是靠体内能量及气或风的产生。

(2)妄心散乱起时

当没有特别的目标时,禅修者应练习将“觉知”专注在“上,下;上,下;上,下”。初步这样练习时,有时妄心起而形成散乱,若初习禅修者定力较微弱时,要控制“觉知”专注于某项目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将“觉知”导向于腹部的上和下的动作,但“觉知”不会停留在这动作上太久,即会被妄心所取代。当妄心起进入散乱时不能置之不理,要即用此“觉知”立刻专注于“散乱,散乱”之现象。当我们反覆一两次提起“觉知”的注意力,散乱的妄心又会回复平和,然后“觉知”又会继续专注小腹的“上,下”的练习。

(3)觉知心目标物时

当“觉知”在观照呼吸起伏时,此“觉知”又体知某一目标时,“觉知”应起觉照为“移至、移至”的状态。当“觉知”对新目标的注意力达平静而清楚时,此“觉知”立刻回复专注于“上,下”的练习上。

(4)观呼吸长短

禅修者经数周的练习用“觉知”观照小腹起伏后,呼吸将会增长或变短。当禅修者呼吸增长时,显示小腹丹田已经成形,可以容纳更多的空气。此时禅修者应弃观小腹起伏,而转用“觉知”来观照呼吸的增长程度,吸时“觉知”沿着鼻子、喉咙、胸胃至丹田处。当呼气时“觉知”反沿着丹田、胸胃、喉咙、鼻尖的方向去观照。有时禅修者气旺布满全身时,吸气量反会减少,此时“觉知”可以观照到进气较短。此“觉知”观照呼吸时,有时会有吸气长、呼气短,或呼气长、吸气短现象发生,此“觉知”能如实地观照它的变化,观照也只专住於呼吸的长、短,不在于起分别心意想等。

(5)当昏沉发生时

禅修者若头颈支摆得不正确,于禅修中会发生昏昏欲睡的样子,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体内的“风”、“气”被用完了,身体就无法保持挺直而会弯倒下来。当一个人昏昏欲睡时,神智是半昏迷的,因此一切的心识活动也停止。所以禅修者在此时仅以“觉知”来观照昏昏欲睡的样子,传注于“昏睡、昏睡”的现象。若在气旺清醒中时,此“觉知”非常清楚敏捷,但能对身、受、心、法等事相觉知而不住,体内“风大”调理得好,则气旺遍体,故此身躯就得以挺直不弯曲。明白这些道理后,呼吸调理及“风大”调理是很重要的课程。但“风大”要能调理至发挥其功能,一定要在丹田成形以后,才能知道什么叫调理“风大”。

2.次观坐姿

禅修者专注呼吸,调理风大顺利后,此“觉知”灵敏,就必须观注身体“坐、坐、坐”的样子,不一定要特别探寻和注意身躯坚挺的感触,但要将心专注整个坐的姿态,那就是下半身双脚内外弯曲成圆形,而上半身挺直不坠。禅修者将会发现只观察坐姿的练习,是太过于简单而无需费力,此时“觉知”可能会松懈,故还是要一心精进地观照。如此禅修者会感觉代谢降低,另方面却资神安稳。

若禅修者在反覆专注“坐、坐、坐”的姿势后,会渐渐地感觉到“觉知”懒散失焦,这便会产生“觉知”迟钝的现象。在这时候,禅修者就有必再专注呼吸,调理风大,诱发丹田的气机。

3.再观触觉

如此重复呼吸长短观照、坐姿观照,久而久之,色身上将会起种种不同的触觉反应。负面不好的反应是色身将起热、胀、麻、痛、酸等相,正面良好的反应是气在色身上依经络行走。此时禅修者可以将“觉知”转向色身上触觉发生比较明显的地方,比如手、脚或身体其他部份起反应较强烈的地方,然后“觉知”专注于“触觉、触觉”现象中。当“觉知”移转到触觉时,不再专心去注意呼吸,而将“觉知”专注在触觉的部位。如此,“觉知”在色身上的热、胀、麻、痛、酸等触觉相时,这些触觉现象可能在短期间或一段较长时间后消失。消失之后,“觉知”又要回复到观照呼吸长短或起伏间

(1)受念处的修证

受念处得观法,当热、胀、麻、痛、酸等现起时,“觉知”就要省察它。觉受可能会引发心念,想要改变自己姿势或移动身体。“觉知”应省察此心意,并要能将此欲改变姿势的心征服下来。禅修者“觉知”每个正现起的心识是很重要的,心识被注意到时,它就会消失调。譬如说脚痛得受不了了,心起要移动或换姿势,此时禅修者要用“觉知”观注在“想要、想要”的心念,则此意念马上会消失掉。当禅修者起初忍受此觉受时,会感觉此觉受是苦的,“觉知”省察这些感受就是所谓的“受念处”,观受是苦。当修禅者能以“觉知”成功地征服他的心,他将能获得五蕴非我之证明,而得解脱生死的束缚。

(2)观照触觉觉受

禅修者端坐一段时间,身体将会产生热、胀、麻、痛、酸等等觉受。这些觉受发生时应用“觉知”观注它,将“觉知”专注于那位置。感觉到热时“觉知”则观注在“热、热”;感觉到胀时,“觉知”则观注在“胀、胀”;感觉到麻木时,“觉知”则观注在“麻木、麻木”;感觉到痛时,“觉知”则观注在“痛、痛”。感觉到刺痛时,“觉知”则观注在“刺痛、刺痛”。若感觉到疲倦时,觉知则观注在“疲倦、疲倦”。

(3)受蕴非我证明

当禅修者以“觉知”观照此热、胀、麻、痛、酸等等觉受,发觉色身的热、胀、麻、痛、酸等等觉受,实与“觉知”无关,到某一境界时,也能同时不改变姿势或身体不移位,而让热、胀、麻、痛、酸等等觉受化为无形。如此,禅修者在观受是苦中,即能证得受蕴非我之道理,同理证得五蕴非我之道理。若禅修者没体会受念处的知识,通常会执着觉受为我的邪见,那就会认为:“我感觉到热,我感觉到胀,我感觉到麻木、我感觉到酸、我感觉到痛等。”禅修者以往感觉到好的觉受,现在感觉到不好的觉受。事实上,这些是与“觉知”或真我没关系的。

4.观照心念

禅修者当“觉知”认真地观照呼吸或觉受时,妄想心的活动会因“觉知”昏昧而起,或因气旺入脑而起,此时“觉知”要做到专注于每个正在发生的心理活动现象。“觉知”依每个发生的心念动作而定,观察正在发生的每一个妄想心的活动,这就叫做“心念处”。

(1)起思想时

譬喻妄想念会起思、想,当“觉知”观照到思、想时,应专注于“思想、思想”,或心起反省、计划、知识、注意、庆幸等现象时,此“觉知”都要能清楚地观照到这些心意念;甚至于观照到感觉懒惰、感觉快乐、感觉讨厌等等的现象,当然此“觉知”也要能清楚地观照到,而各专注于这些现象,即体知甚“懒惰、懒惰”、“快乐、快乐”、“讨厌、讨厌”等等的现象。

(2)幻想人事时

当禅修者有时此“觉知”会体会到幻想起,有如遇见某个人、某些影相,那时“觉知”应专注于“遇见、遇见”的状况,然后待缘灭时,“觉知”又继续回复到平时的呼吸观照。有时“觉知”较昏昧时,觉得幻想中与人谈话,当“觉知”恢复时才发觉到原来只是幻觉,此时即应让“觉知”专注于“谈话、谈话”之现象。

(3)境况消失时

当禅修者于妄想心现起,以“觉知”清楚地观照到后,当此等境况消失时,即要再回来以“觉知”省察呼吸起伏、上下,禅修者应再将“觉知”专注呼吸中,此觉知还是以专注于向上的动作为“上”,向下动作为“下”。或以此“觉知”专住于腹部吸时的起涨,呼时的伏缩,当吸时小腹起,此时“觉知”专注为“起”;下伏时,则此“觉知”专注于“伏”。当然还是与前一样,不应该用口反覆这些字或名称,而是仅止于“觉知”而已。

5.勤于修习当有所成

一个初学禅者来说,“觉知”不能跟住身、受、心、法等诸法而观,因为其觉知力、定力和般若智慧还是很薄弱的。比如说眼根观看、耳根聆听等的发生过程非常快,发生过程好像和观看、聆听同时发生。有时却三、四个观看动作、聆听动作和思想动作能一齐发生。

“觉知”要分别哪一个先和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发生得太快了。初学者当观看时是无法专注也能听到的音声,观看和聆听不可能同时进行。初习修禅者还未能培养足够的“觉知”、定力和般若智慧,所以不可能一一观察到这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哪一个先,哪一个后,初学者不须跟随太多所发生的事件团团转,只须选几项比较显着的事做为“觉知”的起点,一般观身体的变化是最好做的,当然先观呼吸时小腹起伏。境界高了一点,再观想呼吸的长短;有觉受起当观觉受,有妄想观妄想。

如此,将此“觉知”永系在身、受、心、法上,到达丝毫永不分离的境界时,此时禅修者的禅定力就很强了,也能体知诸法无我,而确实证到我空观而达解脱知见。

六、身体的移位

在禅修过程间不可能都一坐不起,当身体极度疲或真气耗尽时,此“觉知”再观觉受等境况时,酸疼得不能安住了,这时也只有改变身体姿势。在改变身体姿势中,此“觉知”也应专注于每一细微的心念与动作。每当身体欲要移动时,“觉知”当专注于“移动、移动”或“换姿、换姿”等现象。

当身体开始要弯曲时、伸直四肢时,等等动作“觉知”都要能完全感受到触觉。这些动作之所以会产生是受到妄心欲望的指使。在妄心欲望指使下,一连串的动作将产生。当妄心想要弯曲时,一连续的手或脚朝向要动作的方向,此时“觉知”当要明明了了地体知。每一次弯曲、伸张或其他的动作,妄心先浮现起欲念,随之手和脚会产生一连续的色法活动。

譬如说:移位、弯曲、伸张或前后动作,这些动作接触到神经组织,而每当色法动作,会接触到敏感的神经组织,就会产生触觉。由此可知,这一连串的变动移位,主要的是色法在变动。我们必须要清楚认识这一点,也要让“觉知”保持察照这些动作的样子,随着身体的移位,让“觉知”与身体触觉的移位动作联系不断绝。

不要认为身体意欲移位是“觉知”要做的,不是的,是妄心被疼痛所驱使,只是此时“觉知”定力不足,不能控制妄心欲念来移位的欲望。若不是这样认知,邪见就会产生,以为这些活动是“我或我在弯曲,或我在伸张我的手或脚”,如此触觉中有我,这是不对的。所以为了排除这种邪见,当移位动作要产生时,就要以“觉知”专注并认清身体弯曲、伸张、移动等的动作,把真我与假我能同时显现在知觉中。

七、步行禅定法

禅修者除非入世间禅定中,不然在久坐后,当要起身做运动,以活动色身血气,一般较常见的有跑香、走香或就地运动法等,只要是让身体能重新培养气机。配合四念处禅修法,我们要介绍步行禅定法。此法在步行中可以蕴发气机,也可以专注于步行中,达到禅定功夫的增进。

依照《四念处经》中的教导,一个人应以“觉知”觉察、观照到行走时所发生的变动,有如站、坐和卧时的各种所发生的变动等动作一样。除此以外,其他的身躯动作发生时,也应觉察。关于此,论典有说,在这四大元素中,首先应“觉知”风的变动,也就是气的变动。事实上,浊色化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都涉及每一身躯的动作,不过主要是体会到其中之一的风大为主。

先说走香者如何体会或诱发风大(气机),当左脚先提起往前放下时,记住身体不要顺势往前移,而要待右脚脚跟提起之时,从足底、脚跟后端、膝盖后方的委中穴处有风大发起,此风大发出力量始将身体顺势往前推进,这样就是一步;重复的动作,当右脚先提起往前放下时,记住身体不要顺势往前移,而要待左脚脚跟提起之时,从足底、脚跟后端、膝盖后方的委中穴处有股风大发起,此风大发出力量始将身体顺势往前推进,这样就是地二步。如此走香者缓慢地进行第三、四、…,无量的步数。当然禅坐时间也许一小时或更长些,但走香原则以一小时为宜,看禅修者的时间而定,可以增长或缩短,但不宜短到四十分钟以下。

再来说明禅修者在走香时,“觉知”还是要观照一切色身的动作。当禅修者缓慢步行时,颈项和背部必须挺直,脚底必须与地板平行,双眼视线投在两公尺前的地板上,以“觉知”来细观每一步脚底的感觉。当脚底接触地板时,不要想着要移动右脚还是左脚。不必担心是要提起、移动或接触脚底,而只用“觉知”观照脚趾或脚底的感觉,及要使脚底与地面平行地步行。

走了一阵子之后,禅修者会“觉知”到感觉生起了。当你提起你的脚时,你会感到脚底有粘粘的感觉。细心地观,不要东张西望而只注意你所走的道路而已。当你在步行你会发觉从脚底、腿部,膝盖、身体甚至头部生起许多感觉,这些都是风大所引起,尽量用“觉知”专注体察每一步提起脚底所产生的感觉。

走香结束后,禅修者当在回坐位上,进行四念处的禅修法,如果专修者一天发十六至十八小时的禅坐与走香,几个月下来定会有十六种殊胜境界的体验。当然也可以体会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灭为乐的佛法。

八、结语

《金刚经》云:“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是为忍辱波罗蜜”,故忍辱是可以导至涅盘的。修四念处首当要修的是忍痛的功夫,能用“觉知”观照觉受是苦,最后能不认为觉受是苦,就已经是成就了一半了,观照功夫须要很多的忍辱。如果禅修者不能忍受苦受,而在“觉知”观照时常要更换姿势,这样他是难有定力的。没有定力就不能有获得般若智慧的机会。没有般若智慧,圣道、圣果和涅盘就无法证得。

故知忍辱他人转成自我忍受苦受,这也是修持忍辱的功夫。当感觉到苦受时,禅修者不该立刻要更换姿势,他应该继续以“觉知”专注于“麻木、麻木;酸痛、酸痛”等等,这些平常的苦痛感觉将会自然消失。若禅修者有强大的定力时,将会发觉到就是多大的酸痛,在忍耐的“觉知”观注下,也是会消失的。

修解脱道虽不离般若智慧,但般若智慧的获得却需要突破色身的束缚,若一个禅修者不能忍受色尘的痛苦,就不可能进入修心的状态,不入修心的状态,他怎样地修行、用功,是没有办法证得心法的解脱的。

写这个四念处的修持法,主要是专为长期禅修,并用各种法门而无法开悟的行者,让他回过头来从卅七道品的四念处开始。不要小看小乘的修持法,既然花了那么久的时间在大乘法上,都不能在修行上有所成就,那何妨从四念处起修,也许能让您也有个入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