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专注的简易方法──数息禅∵

呼吸禅法,在中国简称「持息法」;又有「数息法」与「观息法」的概分。若按经典所载,则全称为「安那般那念」禅法。本章主要是介绍「数息法」。∵

数息禅的殊胜与功能∵

现代佛教徒大多热心于人天的修持,而无心于出世「定、慧」的进阶增上。殊不知出世之「定、慧」修持比较于「十善」人天功德∵,其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如《解脱道论》说:「若能教化三千世界众生,令行十善,不如一念顷,一心静处,入数息法门」。数息法门之殊胜,由此可知一斑。∵

颂云:∵

修数呼吸为那般?主要对治散乱想;∵

令心清明得禅定,远离身苦与心苦。∵

这一首颂,说明了「数息法门」的主要功能。佛陀的教诲,在基础禅定的修学内容上,可总括为五种方法──∵

1、「不净观」──专治凡夫贪着肉身、情欲之病;∵

2、「慈悲观」──专治凡夫的愤怒、怨怼之病;∵

3、「因缘观」──专治凡夫的愚痴、无明之病;∵

4、「念佛观」──专治凡夫的业障及疑虑不定之心病;∵

5、「数息观」──专治凡夫的乱想、掉举之病。∵

基础的禅修方法虽有五种,然就于初学者而言,主要还是从「数息法」入门较为适合。为什么呢?《法观经》说:「以世间人,皆贪着身,未能于身守意(保持正念),心多散乱,故佛法初门教修『数息观』」。∵

一般人的心大多散乱,心散则「正念」不生,于是止恶、行善的力量就弱,不论做任何事都不易成功。因此,宜先修「数息法」,以治疗散乱不定之心──恢复心的清明及除去粗重肉身与心理常感烦躁的痛苦,进而获得基础禅定之成就。∵

一次呼吸数五数乃至十数∵

有关「数息法」的修持,请看下一首颂:∵

出息入息作舟航,择一念数心意专;∵

一次呼吸数五数,乃至十个数目字。∵

「数息法」乃是利用禅修者的入息(吸气)或出息(呼气)修持数数,以引导心意获得专注;待心识寂静时,即开始进行智能的思惟觉观,藉以明白宇宙万象的本质,以及深入探索心物不二的自心佛性,以期早日从生死轮回的此岸,抵达清净涅盘的彼岸。所以「数息法」乃是一条横渡生死业海的「舟航」。∵

数息时,要注意「入息」与「出息」只能二选一来用以修数,才不致令心急迫、紧张。因此颂说:「择一念数」──不宜入息与出息皆数,才容易令心稳定、专注。∵

数息时,一口气数五个数,或数六个?#19971;个?#65292;乃至十个数;不宜多数而越过「十」数,也不宜少数而低于「五」数──每个人的呼吸长短不同,有的人呼吸较长,能作「腹式呼吸」,有的人只能作「胸式呼吸」。因此须视个人入息与出息的长短,来择定修数数目的多寡。∵

数息的方法如下,先说「数入息」:吸气时即开始默数一二三四五?,当数到「五?#20845;?#12301;数,乃至「十」数时,气也吸足了;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不数,但须仔细观察出息的情况,待转换成吸气时,再从一数起。如是依于入息,反复不断的念数,即称为「数入息」;反之,呼气时念数,吸气时不数,则称为「数出息」。∵

生理与呼吸的引导方法∵

数息时,生理与呼吸的实际引导方法如下:∵

生理方面的引导──∵

1、端身,席地盘腿而坐;∵

2、手结禅定印──手掌左上右下叠放于小腹前的脚上;∵

3、竖直脊椎与颈椎,略收下巴,若有戴眼镜应将眼镜取下;∵

4、舌头轻轻抵住上齿龈,收敛双目──半开半闭或全闭;∵

5、于坐中,开始由上往下进行放松冥想──从头到脚逐步慢慢往下身扫瞄(每一冥想触点停留10~20秒)──将全身每一寸肌肉、每一节骨节、每一个内脏器官、细胞,以意念默念「松」字的方式,引导全身松弛下来。∵

呼吸方面的引导──∵

1、以意念引导息风,慢慢内入──不要用力;∵

2、以意念引导息风,缓缓外出──要轻柔;∵

3、入息时,全身放松、微笑;∵

4、出息时,全身放松、微笑。∵

实修口诀──∵

微笑,∵

放松;∵

入息,我数一二二三四五六?,乃至十数;∵

出息,我安住鼻唇间,仔细观察出息。∵

(※每次坐禅时,如是默念引导,反复练习。)∵

以上为「数入息」之口诀,若「数出息」也是如此。∵

能以一口气从一数到十,是表示自己的呼吸较长,假如只能数到五或六,是表示自己的呼吸较短──长或短都不要紧!一口气的过程,要数几个数目,端视自己出入息的长短情况而定。不过念数时,要能听得清楚,念念分明;此「听得清楚,念念分明」即是修持「数息法」能否得利的关键!∵

此外,数息时,要默数而不数出声;要用心数、用心听,而不必观数字;只要数得清楚,听得清楚,专注就会出现。专注的功夫用得纯熟了,就会念念分明;反之,念念分明的功夫用得纯熟了,就能不假用力,而念念无间地自然修数了。∵

一次呼吸数一个数字∵

本段再提出另一种不同的数息法,供学者参考。这也是大部份人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颂云:∵

端坐调息数呼吸,生处转熟心寂静;∵

一次呼吸数一数,从一至十须清明。∵

所谓「端坐调息数呼吸」是说:利用端身正坐──双盘、单盘、交脚、跨鹤或正襟危坐?#31561;等,任何一种坐式端坐着,然后自然随顺自己的出息或入息,专心数数。∵

「生处转熟」则是说:开始念数呼吸时,较为陌生,但只要用心学习,假以时日,就会越来越纯熟。譬如刚开始学开车,一切操作都觉得陌生,久而久之,自能熟悉生巧,越学越自然。修数呼吸,也是如此,若能获得专注而自然修数时,心就会变得清明、静定。∵

上段所说明的数息法是:一口气数五个数,或一口气数六个、七个、乃至十个数。这是说:要随顺个人气息的长短,而择定适合自己的方法,并非所有人皆一样。这里所说的方式则是:一口气只要数一个数即可,所以颂说:「一次呼吸数一数」。∵

实修口诀──∵

微笑,∵

放松;∵

入息,我息将尽时数一?,乃至数十;∵

出息,我安住鼻唇间,仔细观察出息。∵

(※每次坐禅时,如是默念引导,反复练习。)∵

以上是「数入息」的口诀,若「数出息」也是如此。∵

数息时宜注意!从一数到十,循序念数──一息数一个数──就好比拨念珠一般,一次拨一个,数到十为满数,然再回头从新数起。若数入息就不必再数出息;反之,若数出息就不必再数入息。修数时,必须每一数皆「数得清楚,听得明了」切记!∵

修数息禅的过失与要领∵

关于「数息法」的过失与要领,请再看下一首颂:∵

多数少数皆过患,息未尽数亦非当;∵

对数有疑从头来,昏散干扰莫心烦。∵

这个方法乃是从一数到十,以十为一个满数,假如只数到「九」就是「少数」,数超过「十」则是「多数」。为什么多数、少数都是过失呢?这表示自己的心散乱了。因此须清楚明白的数得刚刚好,每次都要正好数到「十」,假如数得超过或错乱,令心起了猜疑,则应回过头来,自「一」字,重新数起。∵

「息未尽数亦非当」是说:如果选在吸气时数,那么在息风尚未吸尽时就数出来,是不当的;或是选在呼气时数,在息风尚未呼尽时就数出来,也是不适当的数法。正确的数法是:仔细观察息风吸进来,当息风尽时,就数出「一」来,然后接着观察息风呼出去──呼时不数──接着换气,再仔细观察息风吸进来,待吸气尽了,再数出「二」来──就是这样,一直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反复修数。以上乃是选择在「入息」修数而说,若选择在「出息」时修数,也是如此。∵

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呢?就是利用这种技巧(方法)迫使自己的心意专注──修数者用心修数一段时间,有了体验之后,就能明白这种方法的功效了。∵

修数时,从一数到十的过程,对于所念数的数,若产生怀疑时,即应「从头来」──从一数起。譬如数到「五」数,但往下面究竟是要数「六」数或「七」数,于心中产生猜疑了,这是昏沉或妄想生起,而引生过失的征状。遇到这种情况,是表示行者从一数到十的当次修数已经失败,应再接再励,从头数起。∵

「昏散干扰莫心烦」是说:在初学「数息法」的阶段,昏睡、妄想都是初学者常有的毛病,多半是从前不曾修学「专注训练」的缘故,所以刚开始起修,不易马上进入理想状态。因此,对于自己的昏睡、散乱,不必太在意,宜用平常心看待它、接受它、认识它──也就是「静观其变」即可。如是,日子久了,随着时间成长,功夫就会越用越好,昏散现象也会自然减少。∵

转换所缘的观察对象──倒数法∵

前两段「数息法」所阐述的是:一口气数五个数字,乃至十个数字;以及一口气数一个数字,从一数至十的方法。本段再提出另一种与「数息法」相关的方法,供学者参考。颂云:∵

专心数息心安逸,时间若久昏散生;∵

适时转换所缘境,即得对治昏散病。∵

所谓「专心数息心安逸」是说:如果将心安住在一个方法上,持续的专注观察、修数,「心」就会由散乱的状态逐渐转化成专注,于是,就能安定下来。但是,安住的时间久了,就会引生昏沉或散乱的现象,特别是生理尚未调熟的人,于坐中,心一沉静,昏昧就会跟着来。轻微者,会对禅观中的「所缘境」──心观察的对象或心所安住的方法──不清楚、不专注;严重者,则会坐睡点头,而了无所知。∵

当这种现象产生时,就应「适时转换所缘境。」这意思是说:假如固定在一个方法上学习──譬如之前所学的方法之一──从一至十,周而复始,反复不断地念数,念久了,新鲜感就不再有了。于是,注意力便逐渐减弱,昏沉和妄想也会紧跟来干扰,这时就应更换修数的方式──转换心所缘的对象,以促进心识的敏锐与清醒,使提升觉照、观察的警觉力。∵

那么,前二段所修学的是:数息法中的「顺数法」──从一数到十;现在所说的「倒数法」则是: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回来──同样是以一口气数一数字──这是为了激发心识已经减弱的警觉力,所以适时转换修持方式,以便于「对治昏散病」。∵

修数息禅应具备的心态∵

此外,修「数息法」应具备的心态又是如何呢?颂云:∵

初学数息须耐烦,时久功深成效彰;∵

最忌懈怠荒道业,纵修百年也徒然。∵

这一首颂,首先说明:修学「数息法门」最首要的,莫过先学会耐烦。因为将心安住在出息、入息上,对初学者而言,是一件极为单调、无聊之事;特别是对于禅修的利益功德,不能全面了解时,就会越修越没有趣味。∵

由于吾人在日常生活中,藉由外境的接触,与内在的乱想,不断在激发潜在的种种欲望,因此会愚蠢的觉得由欲望所主导的生活,极为有趣。当禅修者从事「禅修」时,则会逐渐减低内在的情欲、妄想。然而,因禅修者心识的颠倒,所以有的人会觉得禅修是一项单调、无聊之事。其实这种单纯、平静的心才是真正有价值、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而各类欲望生活享受,表面看来多采多姿,趣味十足,但却是造作生死轮回的业。这是我们必须深切反省与体认的!∵

若禅修者能够耐烦学习,禅功自会与日俱增;当「时久功深」时,成效也就会日新又新的显化出来。「最忌懈怠!」懈怠放逸之人,即使是一般世间事业也难以成就,何况是道业上的修持。譬如今天坐禅,明天、后天不坐,如此一曝十寒,要修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又好比烧开水,只要持续不断的加火,水很快就会滚;假如断断续续,时而有火、时而无火,要烧到什么时候才能烧开呢?因此持续不断的精进用功,非常重要!反之,则是「纵修百年也徒然」。∵

总之,「耐烦和精进」,乃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助缘!不论做何事,修何法,都需要它们的帮助,禅修者若不善用功,终将一事无成矣!∵

数息禅的进阶次第∵

颂云:∵

数息略分三阶次,学数修数与证数;∵

息风粗涩多昏散,乃是初阶之学数。∵

此颂,将「数息法」的修练过程,分为三个阶次:∵

其一是「学数」──尝试、摸索的阶段;∵

其二是「修数」?熟悉、乐修的阶段;∵

其三是「证数」?成熟、稳定的阶段。∵

1.∵学数∵

初阶「学数」的明显征状是:静坐修数时,出息与入息都非常不稳定,而且极为急促、粗钝;心意也是极为昏散不定,会一直处在跟昏沉、散乱战斗的状态。若以静坐半小时而言,可能只有五分钟是比较专注的,其余二十五分钟都处在昏散状态。其昏散习性又可细分为三种类型:∵

(1)多昏少散型──如无尾熊,多昏睡,少清醒;∵

(2)多散少昏型──如猿猴,时常跃动不停;∵

(3)昏散不定或各半型──时而昏,时而散,没有一定。∵

由于对数息法的相关常识与修练要领仍不胜了解,再加上平日昏沉、妄想已成习惯,所以坐时想马上静下来数息并不容易;然只要按照「要领」坚持一段时日,即得渐入佳境。∵

2.∵修数∵

以下续说「修数」。颂云:∵

息风顺畅身温暖,少昏少散心意专;∵

乐修勤数不生烦,即名中阶之修数。∵

此颂,说明五种中阶「修数」的若干征状:∵

1、出息、入息已得顺畅,不再有急促、滑涩之感;∵

2、肉体则因温热的能量运行于内,而感温暖、舒服;∵

3、昏沉与妄想变得极为稀少,只要留心「觉观」,就∵

再为其所扰;∵

4、心意得以持续专注于「所缘方法」上;∵

5、喜欢坐禅修数,而不再像初阶「学数」一般,对坐禅∵

修数常常心生厌烦。∵

进入中阶「修数」者,若能放下身外不必要之「缘务」?学问、治事、营作、利生?#31561;等事务,则能速成后阶「证数」之成就。∵

3.∵证数∵

「证数」的内容如下,颂云:∵

息风细微心自住,不数而数任运持;∵

觉数为粗欲舍离,名为末阶之证数。∵

此颂,也说明了四种「证数」的征状:∵

1、出息、入息变得极为「细微」?每分钟约剩一~三次呼吸(平常人每分钟十六次呼吸);∵

2、心意能自然「自住」在出息、入息上念数;∵

3、对于所数的数字,也能「不数而数」的自然任运而数,无须再防范、注意。譬如牧牛,为了让牛安静下来,牧童就用绳索把毛躁好动的牛拴住,使牠不再乱动。刚开始拴住时,牠还会想乱跑,待时间一久,牧童就跟这只牛混熟了。于是,即使把绳索放开,牛也会自然跟着牧童,而不再乱跑。∵

4、觉得数息修练,已成为寂静心宁的一种「负担」,不想再数了。譬如长途跋涉,身背包袱的旅人,背久而觉得累,想要把包袱放下来一样。∵

修数成就之后,心完全专注而且能够时时安住于所缘对象,此时昏散非常少,只是偶而现起,而当昏散现起的时候,也能马上觉察。内心则变得极为寂静、清明,充满着安详与欢喜,因此止恶行善的力量非常强。在身体方面也会变得舒服、松柔,全身都在呼吸,不单只是鼻孔而已。∵

结说颂云:∵

数息禅法今已明,全赖行者勤修行;∵

若欲增入甚深定,则可转修观息禅。∵

问题与解答∵

问:数息法要修多少时日,才能有所成就?∵

答:这需视个人根性的深浅而定。利根人,成就较快;愚钝者,自然较慢。此外,也要看修数的精进程度。有的人每天花好几个小时练习,平日动态中也极为摄心专注──心常安住在「数息法」上,当然成就快;有的人较懈怠,每日只静坐一次,甚至好几天才坐一次,这样修行,就不会有成效。因此,成就快慢与否,完全视个人的精进程度及根性的利钝而定。∵

问:修数息法,经过很多时日,仍然不能得力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素很多──∵

1、方法不对,没有抓到「要领」。譬如数息时,必须注意从一数到十,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要数得刚刚好──多数或少数都是妄想、昏沉所致。∵

2、修数时,必须数在气呼尽,或吸饱时;不可开始呼气就数,或开始吸气就数。同时还要注意!不宜在一次呼吸中,呼气数吸气也数,这样太急促,即不容易成就。∵

3、心欲不舍──不愿过知足淡泊的生活。修禅之人,凡住太好,每餐饭食吃太好、太饱,睡眠太过,是无法禅修的!纵然有修,也将徒劳而无功。∵

4、只知于静坐时用功,动中不知用功──动态中的「心」,任其散乱──每日二十四小时,只用一个小时来练习专注,其它二十三个小时都在散乱中。如此,要修到那一年才能成就呢?∵

5、工作太繁忙、生活步调太紧凑──要认真学习「放下」。∵

6、忽视瑜伽伸展运动之锻炼,以致于坐中常为身体的酸、麻、涨、痛所障碍。∵

若能彻底改善以上所说若干事项,就会进步神速,心想事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