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艺中之禅导读---第六讲

八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日常法师开示于凤山寺

三十一页之前,谈到本书的作者,这位名叫赫立格尔的德国人,到了日本后,第一步学习拉弓,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学会了以心拉弓,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他可以毫不费力、肌肉完全放松的拉出最强的弓。第二步学习射箭,这时候老师警告他,射箭是更艰难的课程,前面拉弓的功夫只不过是射箭的准备工作而已。果然不错,作者勤练射箭,但是一切努力都白费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可以从二十九到三十一页,这几页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中,看出其端倪,这个端倪所显示出的重要原则是值得我们深思警惕的。作者一向的概念是要对着靶心去射箭,而老师的概念却恰恰相反,作者执着着自己的概念,于是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却越做越不灵光,这时候老师就告诉他,最重要的是要放掉自己,但是作者就是不肯放掉自己,当作者向老师表示,他不能再等,老师这样回答他,请看第三十页第五行:「你不能等待完成,却抖擞精神准备失败。」这句话道破了学生失败的原因,更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一般人易犯的毛病。什么叫做「抖擞精神」?就是以全副精神去努力。什么叫「准备失败」?就是说我们努力的目的原本是希望成功,实际上却适得其反,很努力、很拼命的去做「失败」!每个人犯的毛病都如出一辙──抖擞精神准备失败。因为失败,所以大家就必须更策励自己,更动脑筋去想办法,然而越动脑筋越不灵光。

我们向来的想法和做法,都认为一定要靠我们自己,才能够去完成一件事,但是作者的老师却对作者叫道:「你以为不是你自己动手做的事是不会发生的。」这一句话有很深的含意,老师告诉学生,事情的完成是靠「它」,也就是靠跟自己没有关系的这个东西完成的,这种说法一般人听起来觉得真是荒唐极了,不可理喻极了,和我们没有关系的怎么可能会完成呢?但是作者的例子,不得不让我们相信事实就是如此。

作者之所以会努力继续学射箭,是因为看到老师毫不费劲的表演一套需要很大气力的功夫,学生做不到的老师做到了,老师所做到的那个境界和效果,强而有力的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无条伴的信服,而愿意继续跟随老师学习射箭。作者的这段心路历程,正是说明了我们修学佛法的时候,除了要有完整的理论、具足条件的善知识外,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善知识要有绝对的信心,也就是「净信心」,如果这几个条件不具足,学佛不可能学得好,菩提道不可能走得上。

生起了信心后,作者要学射箭了,射箭的时候最重要的手不能发抖,因为手一抖,箭就射不准了,于是作者便想尽办法不让手发抖,他把全部精神集中在这个上面。老师告诉他不要去管它、放掉它,他还是执着要射中靶心,这就是他的根本问题所在。于是老师叫道,请看三十页倒数第二行:「『真正的艺术』,大师叫道,是无宗旨的,无目的的!你越固执地为了击中靶子射箭,你就越射的不好,而那靶子也会离你越远。便是你的障碍。你以为不是你自己做的事是不会发生的。」这一段话中的「真正艺术是没有宗旨的」这个概念我们要仔细玩味,深刻体会,实际上真的没有宗旨吗?

我们修学佛法,佛法最高明、最超越世问的就是「空」,「空性」就是佛出世所讲的法中最了不起、不共世间的地方,但是空并不是离开了世间去谈空,而是说空性是一切世间的真相,我们每天早晨念诵?【心经】,其中一大段话这样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为什么说这些东西「无智亦无得」呢?因为「无所得故」。一般人的概念中,总觉得有一样东西,我们要去获得它,而佛告诉我们,这些东西都没有真实性的存在,没有我们想要获得的那样东西,也没有我们所获得的这样东西,因此我们要的这个宗旨也是没有宗旨的宗旨,既然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可以得到的,怎么可以说有什么宗旨呢?这个真实的意趣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的,更不是时下所说的:「不要执着」、「不要管它」。真正体会这个含意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只有佛,能够达到这种「无智」的境界,就能无所不知,这是佛法最高明的地方。凡夫自以为知道了一切,其实所知非常有限,因为局限在自己的所知而把无限广大的知忽略了,这是凡夫的致命伤,更是凡夫不能成功的原因。

本书的作者,执着他自己的所知──射中靶心,因为他老是觉得这样做是他的目标,所以就射得越不好,越射不好心里就越罣碍着这个目标,越是罣碍,障碍就一波一波出现了。我们的概念和作者一样,认为不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实际上是这样吗?妙得很!恰恰相反,如果把这个「我」拿掉了,想做的事情就如水到渠成般完成了,反过来把这个「我」保存着,想做的事情,表面上似乎做到了,实际上不但做错了不自觉,而且永远做不好。我

们内心的这种执着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不自觉的。

所以【楞严经】上有两句话说的真是高妙,这两句话这样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众祸之本。」这个理念,容或眼前诸位不能真实的了解,但对于将来能不能够把佛法学的好却有绝对的影响。世间法和佛法同样是用我们的知,也就是脑筋去行走,可是因为走法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前者走的一塌糊涂,每天不停的忙碌,却是忙着吞鱼饵,结果是一无是处。后者不但自己能够从痛苦中度脱出来,而且还能够帮助一切人。同样是「知」,为什么解脱生死轮回是它,陷入生死轮回的也是它?佛法告诉我们,我们所经验的东西是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气,这个无明习气使我们看不清世间的真相,但却有它的认识作用存在,我们就会根据这个认识作用,生生世世的忙碌,乐此不疲,轮回不止,想要跳脱都不可能,想要放掉也不可能,比登天还难。

「知」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误用了它,最后使自己受伤害了。怎么样才能把知用对呢?最好的方法是依靠师友,本书清清楚楚的指出这个道理,就像作者学习射箭,第一个条件要有老师,老师在佛法里叫善知识,善知识最可贵的地方,是他自己实际走过这一条路,而且走对了,所以他告诉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我们跟随这样的老师学习这个正确的方法,在学习的时候,还需要一群共同认识的同学切磋琢磨,才能不断改善增上。佛法中这位实际走过的老师,最完美最圆满的称为「佛」,这个正确的方法称为「正法」,和正法相应,跟随老师学习的这一群人称为「僧团」,除了师、法、友三个条件外,最重要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净信心。当然,在未跟随之前,要如理如法的慎重选择,选定以后,就要以净信心,依止着师长,照着他所教导的方法去做,自然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能够拿掉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的依止着师长,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是一般人很难做到,本书的作者也是一样,但是他已觉悟到应该将这种无结果的习惯丢弃,所以他很羡慕那些大师的学生们,能够像小孩子一样,让老师牵着他们的手,领导他们,不论老师要他们如何走,他们就如何走。这些日本学生就能够做到这样,使这位来自德国的学生羡慕极了。日本学生来学习的时候,往往带有三件东西,请诸位翻开三十九页倒数第四行:「日本学生来时带有三件东西:良好的教育,对所选艺术的热爱,和对老师绝不批评的尊敬。」这三样东西的内涵,书中并没有详细说明,我们可依【菩提道次第广论】上所说的加以探讨,「良好的教育」需要事先的准备,就如道前基础上所讲的,要依靠善知识,而善知识需要具足某些条件,跟随老师学习的学生也需要具足某些条件,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这就是良好的教育。「对所选艺术的热爱」这就是强大的好乐心,一心一意的想要学的心。「对老师绝不批评的尊敬」这就是净信心,绝对不动摇的信心,我们学习任何事,这三者绝对不可少,走这条菩提道更是不例外。

请继续看第三十二页第五行:「这次谈话──自从我开始上课迄今的第一次亲密的谈话──使我感到极度迷惑。现在我们终于谈到我学射艺的主旨了。大师所讲的放掉自己,是不是到「空」与「离执」途中的一个阶段呢?我还未到达一个地位,可以感觉到禅对射艺所产生的影响吗?.我到目前还无法探测无心机地等候的能耐,与弓的张力自动将箭射出正确时刻间的关系。但是,只有从经验中才能学会的东西,何必用思想去预期呢?」这一段话中最重要的是后面两句话,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做这件事必得经过经验才能学会,既然要经验才能学会的东西,除了实际去做、亲身去体验外已别无他法了。在做的过程中,老师会告诉我们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那时候我们一定要舍弃自己的见解和执着,想办法揣摩老师的话,摸索清楚以后,照着老师的方法去做,学习佛法的方式就是这样。既然必需经验才能学会的东西,而我们并没有经验到,却要拿我们的思想,去预期去思考,能得到什么结果吗?而我们目前最大的致命伤,却都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预期,各位要好好体会这句话的特点,菩提道是一条我们从未走过的路,而且也是一条艰难的路,一定得靠有经验的过来人指导,就如同作者学射箭,一定得靠有经验的大师指导,大师要求他怎么做,他就照着去做,大师始终不跟他讲道理,如果没有净信心,可能这样死死的跟着做吗?这一次师生亲密的谈话;作者仍然感到极度的迷惑,老师所讲的「放掉自己」,他无法体会,但是多次的失败,使他了解经验的重要,所以他在下面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不是到了该将这种无结果的习惯丢弃的时候了吗?」作者使用的是疑问句,其实是肯定的告诉我们学好一件事之前,必需先做好一件事──丢弃恶习惯,如果我们的习惯、我们的想法,不能抛弃的话,永远学不会。这种情况就像大师在前面所说的「抖擞精神,准备失败。」我们的一生都困在这个地方,我个人一路行来,不断摸索的结果,发现自己的错误,现在把这个经验告诉大家,诚恳的希望诸位不要重蹈覆辙,一定要想尽办法放掉我们自己!

那么,凭藉着什么东西来放掉我们自己呢?本书所借用的方法是用弓箭、用呼吸,他的内涵离不开佛法所讲的戒、定、慧。老师告诉作者,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这就是「戒」的内涵,学生把全部的精神,倾听老师的指导,投入学习,这就是「定」的内涵。如过戒学不好,不可能学定。如果一个人有苟且、有偷心存在,就会依照着自己的方法去做,一直等到一筹莫展、无路可走时,才会死心塌地,回过头来照着老师的方法去做。本书的作者就在这种状态下学会了拉弓,但是,不幸的,他的偷心没有「死尽」,所以第二步学射箭时,又照着自己的方法去做,结果又出了毛病,这些都是「戒」没有学得很好。

世尊涅盘的时候,就像一个父亲要离开儿子,殷殷叮咛儿子,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戒」,其他都是比较次要的。世尊在【遗教经】上这么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珍重尊敬波罗提木叉,当知此者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异此也。」波罗提木叉就是戒,世尊告诉弟子,你们跟我一起学习的人,在我死了以后,应该尊重戒,把戒当成老师,他就像我在世一样的教导你们,所以戒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是世尊的教诫,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法则。

佛法里初入门,信心很重要。我们常常说我相信,也常常觉得自己毫无疑心,但是如果仔细检查,我们根本没有净信心,举一个最实际的例子说明,佛告诉我们,这件事可以做,那件事不可以做,我们也照着佛所说的去讲给别人听,甚至倒背如流,理论讲了一大堆,实际去做时,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大家扪心自问,我们是照佛所说的话去做,还是照自己的习惯去做?我们是持戒还是破戒?我们修学佛法,碰到重要关头的时候,一定要信佛所说,这才是真正的学戒。

「知之一字,众祸之本」。平常高谈阔论,做的时候却和理论背道而驰,随着自己的「知」去做,这是一般人失败的最重要原因。说起来很惭愧,这一方面我也一直学不好,最近研读论语,读到「克己复礼」去思惟它的涵意并付诸实践,生起了不少的感受,多多少少在这个功夫上得了点力,再回过头来想广论,才猛然发觉原来广论早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些道理了。诸位想想看,广论上那些话和克己复礼的内涵最贴切呢?有很多地方都点出这个内涵,但是如果不把文字拿来实际行持,是没有办法体会出来的,像「舍自自在」,「听闻随转修心要」……等,都有这个内涵,问题是我们听闻了这个文字和内涵,我们跟它「转」了没有?我们是光谈理论呢?还是去实践了?透过这样的再三反省,才会发现自己的信心并非「净信心」,而是「疑」,也才真正体会到见道的时候,破「三见」,疑见一定先破,然后才破我见、边见。

每天晚上做戒行持犯的时候,仔细去观察自己在白天的时候,经常徘徊在三叉路口上,常常在路口无所适从。佛法告诉我们要这样做,可是无始以来的习惯觉得不一定要这样做;理论上说要照着佛法,实际上却是随着习气转,而且习气会找出好多种理由来教我们应该这样去做,这就是我们的致命伤,所以广论上教我们要斗烦恼。但是如果不认识烦恼,也无从斗起。

斗烦恼虽然是在共中士道才明白的指出,但是前面的道前基础,四种资粮中已经指出了,我们要净罪集资就从这里下手。四种资粮中第一件事是密护根门,其中第一个说「以何防护者,谓遍护正念,及于正念起常委行。」常就是精进,在【瑜伽师地论】上有两种解释─「常有所做」「委悉所做」,这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相同的内涵。论语上有一句话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我们的心识之流,那个时间就像这个「逝者」一样,永远不停的流动,只是在动的时候,随顺我们的习气。因此,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把正念提起来,而且是没有间断的提起来,真正做到「常有所做」。要提起正念是很不简单的,不只是说我念皈依就够,而是要等到皈依的正念生起相似的现行,譬如今年夏天精进佛七时,有人生起了皈依的觉受,那种经验就是念念都在皈依里头,而且念念像瀑流水一样。对境的时候我要皈依法,念头立刻提起来,烦恼的影子来时就晓得自己该做些什么?能够「常有所做」,「委悉所做」,就是精进的力量,也才能真正的斗烦恼。同样的,儒家所说,颜渊三月不违仁,他就是念念安住在「仁」上面,这种精神是我们要效法的,也是我们真正要去用功的境界。

继续看第三十二页倒数第四行:「有多少次我私下羡慕那些大师的学生们,像小孩一样,他们让他牵着他们的手领导他们。能够毫无保留地这样做是多么偷快啊!」老师告诉学生们怎么做,学生就死死的做,这就是净信心,事实上,不可能用我们习惯上的想法去想通这件事情的,所以在三十三页最后一段这样说──「『放掉自己』的程序,也同样的被分成段落,而仔细的练过。在这方面,大师也只肯做些简略的示意。要实行这些练习,学生只要明白(有些时候只要能猜到)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便已够了。」这一段话,已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不要再讲道理了,一讲道理就错了,因为这不是用我们的思惟可以想出道理来的,那个时候,惟有对老师的净信心才是绝对重要的。因此,今后我们真正要学的就是净信心。

这本书一再阐述的一个内涵,就是放掉自己的见解,依止老师的方法,死心塌地的跟随老师。但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是跟广论教导我们的一起学习,我们是不敢这样肯定的。如果有人问,依止的老师,不够条件,怎么办?譬如说,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外道,如果死心塌地的跟随,怎么办?虽然不是外道,但却说一些似是而非的相似法,混淆视听,而让我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而毫不迟疑的跟随他,怎么办?很幸运的,我们修学了圆满的教法──广论,在道前基础里,就告诉我们所依善知识之相,我们根据这一点去判断选择我们要依止的老师,决定了以后就生生世世的跟随下去,这是广论对我们最殊胜的加持。万一找不到这样的老师怎么办?那就依靠戒,或者拼命的念佛,如果佛号也消失了,那就是我们的业,只好在轮回中不停的轮回。

作者经过某一次跟老师亲密的谈话以后,以为情况应该会改善,结果却出乎作者所料,请大家继续看第三十六页最后一行「下一堂课的时候,使我失望的是,大师仍然继续以前的练习:张弓、停留、放箭。可是他的一切鼓励统归无用。虽然我遵照他的教导不向张力让步,挣扎着要胜过它,就像弓的性质并不能限制它的张力一般,虽然我努力等待张力自动将箭射出,虽然我做了这一切努力,每一箭都失败了:古怪、拙劣、摇晃不定。直到老师察觉我越来越被失败的预感所压迫,觉得这样下去不但无意义而且有危险的时候,他才改弦更张,开始一个崭新的方针。」这一段首先谈到,作者失望了,因为「大师仍然像以前一样的练习张弓、停留、放箭」一点都没有改变,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千古以来毫无例外的,在我们的内心中,往往自觉得有一个「方便」可走,如果有方便可走,佛法便不灵验了。「佛佛道同」,唯一的方法,拿掉我们的宿习,弃舍以前的坏习惯就是净罪,依照着老师的方法学习到新东西就是集资,净罪集资是我们修学佛法很重要的课题,可惜往往被自己的习性所障碍了。就像作者一样,第一次已经弄得焦头烂额走头无路了,老师才肯告诉他。但是第二次,旧毛病又复发了,所以「死尽偷心」是极端重要的。

十多年前,有一位师长告诉我,你乖乖的跟着我,告诉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可是我没有跟随他,却到处去转,他就说:「啊!你想要去看就去看看好啦!」他的意思就是说,你到处去看,都看过了、找遍了以后,没戏好唱了,自然会回过头来求我,那时候就没有什么妄想了。当时,我并没有听懂他的话,现在终于了解了,这就是本书所说明的道理──以绝他年妄想,这就是净信心的特点。在【密勒日巴***传】一书中,也说明了这个特点,密勒日巴***有了足够的净信心以后,他的老师告诉他:「现在你可以去修了,我给你一个锦囊,不到时候,不要随便拆开来。」后来每当密勒日巴***修不下去的时候,他就想拆锦囊,但又觉得时候未到,一直到最必要的时候,他才拆开来,老师就告诉他怎么办,密勒日巴***就靠着净信心成功了。***的故事给我们很大的鼓励,将来我们走菩提道会遇到很多困难,那时候不要怕、不要退,不停地走下去,只要走下去,老师会告诉我们正确的方法;就像作者的老师一样,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如果学生不能相信,就毫无用处了,所以在作者要拜师学艺的时候,大师并不肯收他做门徒,还是作者拼命的求,老师看他是为了求「大道」来学射艺,于是答应收他,可是作者必须完全听老师的。曾经有过一次,作者不听老师的话,就被老师赶走了。所以学生是否能够学得好,完全在于自己对老师的净信心。

三十四页第一段很长,我们分成两小段讨论,第一小段「走上这条途径的第一步已踏出了。这一步的结果是身体放松了;没有这样放松,弓就拉不好。如果要箭射得好,身体的放松还须继以心智和精神的放松,这样才能使心不但矫捷,而且自由。因为自由,所以矫捷;而因为它原本矫捷,所以自由,而这原本的矫捷,与一般所了解的灵活的心思,是无论在那一方面都根本不同的,」这一小段有两点很重要。第一,射箭的第一步,跨出的结果是把身体放松了,因为身体不放松,弓就拉不好,我们一般做事,要拼命用力,才能够做完成,射箭却刚好相反,这是第一个和常理相违背的事。第二,进一步要把箭射得好,不但身体要放松,还要心智和精神的放松,因为心智和精神的放松才能使心矫捷,而且自由。但是这里所讲的矫捷,和一般人所说的灵活的心思迥然有别,一般人脑筋非常灵活,这只属于世间的心思灵活,世间的心思越灵活,所知道的越多,就越不自由、越不矫捷,这是第二个和常理违背的地方。

我想起了一个很有趣也很实在的故事,我曾经和一位医生讨论中西医,我提到中医的种种,而他是学西医的,听了我的话以后,他就表示,你说的也许很有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却一钱不值,他并且说,他可以做实验证明某些药的价值,并且肯定这些药吃下去有什么作用,不吃有什么效果,他还反问我,中医有这个办法吗?虽然我心里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但是当时无法跟他谈论,为什么呢?以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例如我们手上有一枝笔,用高倍显微镜放一百万倍去看它,也许可以看到这枝笔很细很细的地方,但是这枝笔却完全看不清楚了。只能看到一小部份,至于其他的部份如何影响、有何作用,并未看到,但他确实会看到一小部份。或许会在这小部份的地方,清楚的找到一条小虫,且清楚的看到这条小虫正在啃蚀这枝笔,他看到了这个现象,于是拿起笔往火里一丢,想尽办法不让笔被小虫啃蚀,花了很大的气力,也许把小虫弄死了,但是笔也在火炉里焚烧了,有没有用呢?但是我们却往往执着在这上头,然后为他所害。这个比喻,诸位要在生活当中实际去体验,会有很大的帮助,慢慢的会发现,脑筋灵活的人,越会执着在这上头,而且愈放不下;脑筋笨拙的人却不能够体悟出其道理,接受灵活的东西。笨拙也不好,灵光也不好,真是两难啊!实际上学习任何东西,最重要的是「经验」,脑筋灵活又懂得弃舍自己的见解,是最好不过的。前面提到「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善巧利用这个知,选择良好的师友、正确的方法,舍自自在,依照着名师教导的方法去做,这是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唯一的一条路!

第二小段「因此,在这两种情况──放松的身体与自由的心灵之间,还有一个高低的差别,而这不是单靠调息所能扯平的,必须从舍弃一切执着下手,使达到完全的无我,从而使深陷的灵魂,得以在其富庶的无名本原之中,巍然矗立。」这一段的理论我们不去讨论,我要告诉各位的是,这一段所叙述的状况,将来我们都有机会遇到,而且这个机会远超过他。到这里为止,作者要继续向下走的是佛法当中「定」的功夫,之前所用的是「戒」的功夫,如果拿广论来说,依师是道前的准备,念死、皈依、业果都在戒的范围,我们把全部精神照着广论的方法去做,就可以得到定,「定」到了一个程度以后就是「慧」,戒定慧三个次第,很明确的在广论上头。把戒定慧发展到最极致的时候,名称不一样了,叫做「六度万行」,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属于「戒」的范围,禅定是「定」的范围,般若就是「慧」的范围。我们以作者的故事做例子,他这个戒定慧还是用得非常狭窄。

我们要互相对照,认识我们自己。仔细研读本书,要透过作者的实例,认真检点反省自己,看看作者怎么克服他的困难,怎么走他的学射之路;再想想我们自己,如何克服我们的困难,如何去走我们的菩提道之路,我借这一本书,介绍给各位同学的用意,就是这个。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