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籍谚语的活用

摘要:∵谚语是民间口头流行的语言形式。谚语的通俗性特点与禅籍的口语化特征相一致。因此,禅籍中谚语的用例较多。本文以禅籍作为语料背景,从语法的角度,围绕结构成分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对禅籍谚语的活用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以展示谚语在动态运用中的灵活性特点。

关键词:∵谚语;禅籍;结构;活用

中图分类号:∵I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7/YC-(2006)01-0041-03

一、引言

谚语是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谚语源于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口语性。它除了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存在于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古典文献典籍中。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宣扬教旨教义的。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禅籍多是采用当时活的口语,“唐宋禅宗语录是同时代最口语化的文献之一。”此外,谚语的内容具有深刻性的特点,一则短短的谚语就包含丰富的经验和哲理,谚语在内容上的这种特点与禅宗玄妙深奥的禅机也是相契合的。因此,禅师们在讲禅说法时对谚语可以信手拈来。谚语的使用也成了禅籍语言的一大特色。

谚语在结构形式上具有定形性,在意义上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谚语是一种固定化的句子”但谚语的定形定义性的特点是从谚语的静态角度讲的,在动态的语用中,谚语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禅籍为谚语提供了从静态备用到动态语用的特殊语言环境,使禅籍中的谚语在运用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活用现象。谚语的活用是指谚语在动态的运用中,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临时发生的变异现象,这种变异并不影响谚语作为固定语的本质特点。

二、谚语活用分析

禅籍中谚语的动态运用,在结构上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结构成分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

(一)结构成分上的活用。

1.近义词、同义词的变换使用。在禅籍中,同一则谚语在使用过程中会根据需要,变换使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

(1)《五灯会元》(以下简称《五》)卷十一“风穴延沼禅师”:牧主曰:“信知佛法与王法一般。”师曰:“见甚么道理?”牧主曰:“当断不断,反招其乱。”

(2)《古尊宿语录》(以下简称《古》)卷四十“云峰(文)悦禅师初住翠岩语录”:上堂:“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看这两个老汉一场败阙。然则事不孤起,起必有因。翠岩不着便,盖为众竭力。你等诸人,平地吃交,过在阿谁?”良久云:“当断不断,反遭其乱。”蓦拈拄杖,一时趁下。

上述两例中的谚语,是动词“招”和“遭”的变换使用,两个动词都有“引起、招致”的意思。两个词的变换使用并不会影响谚语的整体意义,这则谚语的意思是指做事不能优柔寡断,否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两者的细微差别在于,动词“招”的使用更能突出主观有意识造成的后果,而动词“遭”突出了主观无意识造成的后果。

(3)《古》卷一“大鉴下三世(百丈怀海大智禅师)”:后沩山问仰山:“黄檗虎话作么生?”仰山云:“和尚如何?”沩山云:“百丈当时便合一斧斫杀,因什么到如此?”仰山云:“不然。”沩山云:“子又作么生?”仰山云:“不唯骑虎头,亦解把虎尾。”(4)《古》卷五“临济(义玄慧照)禅师语录之余”:黄檗云:“这疯癫汉,却来这里捋虎须。”师便喝,黄檗云:“侍者引这疯癫汉参堂去!”后沩山举此话问仰山:“临济当时得大愚力,得黄檗力?”仰山云:“非但骑虎头,亦解抵虎尾。”

(5)《五》卷十九“虎丘绍隆禅师”: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时如何?”师曰:“踞虎头,收虎尾。”

这三例中的谚语,首先是连词“不唯”和“非但”的变换使用,两者的意思都是“不仅仅,不只是”的意思;此外就是动词“骑”和“踞”两者的变换使用,“把”、“抵”和“收”三个动词的变换使用,它们的意思都是“捉、握”的意思。这则谚语告戒人们做事要抓关键。

在禅籍中,同一则谚语在近义词、同义词的变换使用上是很常见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的使用使谚语不至于流于呆板。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同汉语词汇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汉语词汇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发展。同义词、近义词的发展丰富了谚语的灵活性。

2.结构成分的增减。禅籍中谚语的使用,在不影响谚语语义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同一则谚语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中,增减谚语中的某些结构成分。如:

(5)《五》卷二“荷泽神会和尚”第二问:“本无今有有何物?本有今无无何物?诵经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

(6)《五》卷八“白龙道希禅师”:问:“不责上来,请师直道。”师曰:“得。”问:“如何是正直道?”师曰:“骑驴觅驴。”

前一例中的谚语较后一例中的谚语多了副词“更”。虽然两则谚语意义没有变,意思是本身已有佛性,却要向外寻求。但前一例较后一例的语气加强了,这是程度副词“更”起的作用。

(7)《虚堂和尚语录》(以下简称《虚》)卷一“嘉兴府兴圣寺虚堂和尚语录”:徽宗皇帝大忌,上堂:“兴圣无己,靡所不己。总尘刹无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

(8)《古》卷四十二“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筠州圣寿语录”:进云:“恁么则红尘路上无闲客也。”师云:“家家观世音。”僧礼拜。师云:“更须着力。”……乃喝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掷下拄杖,下座。

后一例中的谚语较前一例中的谚语多了结构助词“之”,意思都是指与禅宗的玄机妙旨相距很远。但后一例较前一例在结构形式上更工整,形成了严格的对仗形式。

(二)结构形式上的活用。谚语在语言系统中是以句子的形式存在的,并且有单句形式的谚语和复句形式的谚语两大句子形式。基于谚语的这种存在形式,谚语在实际的使用中,形式上也有了活用现象。

1.复句形式谚语可以省略成单句形式谚语使用。如:

(9)《古》卷四十“云峰(文)悦禅师初住翠岩语录”:问:“巅山岩崖还有佛法?”师云:“猢狲倒上树。”复云:“老儒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智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10)《虚》卷一“嘉兴府兴圣寺虚堂和尚语录”:冬至上堂,僧问:“群阴消尽,一阳复生。衲僧家到此如何转身?”师云:“者僧入牛角。”僧云:“和尚忒杀方便。”师云:“仁者见之谓之仁。”

(11)《古》卷四十一“云峰(文)悦禅师初住翠岩语录”:举雪峰示众云:“尽乾坤大地,撮来一粒粟米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师云:“虽然匹上不足,翠岩更与葛藤。”

(12)《古》卷十七“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中”:一日云:“古人道,巧拙具生杀。作么生是生杀?”代云:“匹上不足,匹下有余。”

在禅籍中谚语的省略用法一般出现在并列关系的复句谚语中,因为并列关系的谚语省略其中的一句不会影响谚语意义的表达。此外被省略的谚语往往是人们熟知的谚语,即使谚语省略了其中的一部分,人们也会在意识中对省略的部分给予补充,从整体上对谚语进行理解。

2.同一则谚语,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并列使用。同一则谚语是指谚语的语义内容是等同的。如:

(13)《古》卷“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中”:一日云:“蓦劄一句,作么生道?”代云:“因一事,长一智。”

(14)《古》卷十八“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下”:师问僧:“既是永为不朽,为什么却被水推?”无对。代云:“不因一事,难长一智。”

这两例中的谚语,前一例是从正面讲述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的,而后一例则是使用了否定词“不”来从反面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两例中的同一谚语的两种形式说明的是同一个道理。

3.复句形式的谚语在运用中,分句可以进行拆分,分别与其他的语言成分结合,作句子成分。如:

(14)《古》卷四十七“东林和尚云门庵主颂古”:东林颂:睦州只受锥头利,这僧不见凿头方。直饶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也寻常。

(15)《古》卷四十“云峰(文)悦禅师初住翠岩语录”:上堂:“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众生毕。古人与么道,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

后例中的谚语是原型,前例中的谚语分句进行了拆分,分别与“睦州”和“这僧”进行结合,在句中作谓语。虽然表转折关系的复句形式的谚语被拆离,但谚语的意义并没有改变,而是构成了修辞学中的互文的修辞方法,意思是“睦州”和“这僧”两人在对待问题上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谚语的本义并没有改变。

(16)《五》卷二十“侍郎张九成居士”:上堂:“十五日以前,水涨船高;十五日以后,泥多佛大。正当十五日,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倾盆……。”

在句中,谚语“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两个分句前分别插入了表时间的状语,两个分句的结构关系仍是并列关系。

三、结束语

本文从语法的角度,围绕结构成分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对禅籍谚语的活用现象进行了分析、归纳,从而展示了禅籍中谚语运用的灵活性特点。谚语在禅籍中会有这样丰富的活用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谚语口语性的特征致使谚语在不改变谚语整体意义的情况下,为了表达和修辞上的需要,会在结构上进行各种形式的活用;二是受禅宗“不立文字”语言观的影响。禅宗提倡在参禅悟道时不要拘泥于语言文字,要超越言语的束缚,达到“识心见性”的境界。这就使谚语在运用过程中,为了达到禅悟的目的很容易被改变固有的形式。正是谚语自身的特点和禅籍这种特殊的语境,使谚语在运用过程中有了丰富的活用。

参考文献:

[1]于谷.禅宗语言和文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2]葛本仪.汉语词汇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3]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4]温端政.谚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于谷.禅宗语言和文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朱玉萍]

Apply∵flexibty∵of∵proverbs∵in∵Zen∵Books

Liu∵∵Ai-lin

(college∵of∵Humantities∵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Jiangsu)

Abstract:∵Proverb∵is∵a∵kind∵of∵language∵form∵that∵is∵popular∵in∵folk.The∵popular∵feature∵of∵proverb∵suits∵to∵the∵oral∵feature∵of∵Zen∵books,there∵are∵manyproverbs.The∵thesis∵looks∵Zen∵books∵as∵language∵material,from∵grammar∵angle,∵analyse∵and∵induce∵the∵apply∵flexity∵of∵proverbs∵in∵Zen∵books∵around∵structure∵composition∵and∵structure∵form,∵in∵order∵to∵saying∵the∵flexity∵of∵proverbs∵in∵using.

Key∵Words:∵proverb;Zen∵books;structure;flexity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