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演绎出的日本禅学

向正祥

摘要:清水混凝土是安藤惯用的建筑表达式,我们要解读安藤的建筑必先了解清水混凝土,了解清水混凝土就必先了解潜藏于物质形态深处的日本传统文化。本文从日本的禅宗哲学与传统美学出发,结合安藤的建筑实例分析,试图揭示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与日本禅宗哲学及传统美学之间的普遍联系,借此探讨安藤创作的精神之泉。

关键词: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建筑;日本;禅宗哲学;传统美学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64。04

收稿日期,2006—04—15

作者简介,向正祥(1964—),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引言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总会让人感觉到一股禅气扑面,如同品尝一杯苦茶,能回味出它的寒素与枯涩。裸露着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似乎成为安氏建筑的显着特征,他所设计的建筑独有的那种酷似老僧禅定般的纯粹素净,或许会令东方人感觉生硬,也或许会让西方人感到陌生,但它将西方建筑的豁达与东方建筑的婉约巧妙地柔和在一起,展现出日本现代建筑阳刚与阴柔综合美的奇特艺术魅力。

安藤的建筑与现代主义大师柯布相比,其清水混凝土反映出的建筑形象有着本质区别。柯布的建筑是塑性、连续、粗犷的;而安藤的建筑表现的是细腻、均质,更多的是为体现日本传统木构件之趣味(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墙面与日本传统木屋的纸格栅颇为类似),并且源自他的切身感受,包含着人性化的精神。故此,论及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时,完全可将柯布搁置一旁。安藤酷爱运用清水混凝土演绎建筑,这是因为他深刻理解其属性及其抽象的美学价值,能够赋予它一种更为精致的表达方式,尽管这种精致在历史的今天正日趋消失,但却依然能在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中得以幸存,这与日本的民族传统以及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早在《源氏物语》时代,受原始的贬神论文化影响,日本人就已特别钟爱天然素材,且对材料本性的认识异常地敏感,对本身材料的开发也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禅宗哲学传入之前,日本民族就已形成极其亲近自然的传统审美观,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喜欢运用简单、素朴的材料来塑造空间,安藤正是运用清水混凝土表达着这种简单与素朴。而禅宗一经传入后和日本母体文化嫁接,大力宣扬“无处不修禅”、“粪堆里寻佛”等禅宗义理,使得任何在常人看来低微的生活琐事,都被标榜“带有禅的体验”,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神境界。由此观之,日本当代涌现出的大量清水混凝土建筑,这决不仅仅是一种没有由来的审美体验,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必定有着深层的历史渊源,这必定与日本的禅宗哲学以及传统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2∵日本禅宗哲学思想

禅宗是中日两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宗派,它创于中国而后又流传到朝鲜和日本。传于日本的禅宗一派,是日僧荣西和道元分别传入的临济宗和曹洞宗的禅法。宋元时期中日僧人的频繁交流,使禅宗的影响在是利时代以后的日本迅速扩大。

禅宗哲学的主要观点:

2.1“本性是佛”说

人性即是佛性,心中有佛性,万事万物随心而生灭。“佛在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般若品》;“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古尊宿语录》卷3)。

2.2“无念为宗”说

“无念”是指心不为外物所牵,“不断在境上生心”;还要“无相”,即心中不存在任何物象,“外离一切象”。如此,则虽然处身尘世,但心中一尘不染,精神超然而自由。

2.3“顿悟成佛”说

须累世修行,不用烦琐仪式,不做财物布施,只凭自己的灵知,刹那间有所领悟,便达到成佛的境界。

总之,禅宗认为,人的心性清净空寂,心中灵明的佛性则永不泯灭,只要静悟心中佛性就可成佛。这种日本民族由来已久的禅学哲理、艺术思维及其审美感悟是相通之处,就是感性中的直觉领悟: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禅宗哲学揭示了在“禅定”状态中,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基于此产生的朴素辨证思想与安藤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精神源泉似乎一脉相承。

3∵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受禅宗哲学的影响,日本传统的美学观也颇具禅意,在日本传统的艺术审美观中也相继出现了“余情”、“幽玄”、“寂”、“刹”等禅学美意识,讲求“韵味”与“余情”,注重“空灵”、“冲淡”、“闲寂”与“清幽”,试图以此来体现直觉顿悟之妙意。日本传统审美文化就是禅趣所赋予的一些独特的美意识。

3.1韵味与余情

含蓄美造就出的韵昧与余情是日本美学文化“幽玄”的中核。日本文艺审美也极其注重”余情”,这些大量反映在纪贯之《古今集序》中。众所周知,日语的显着特点,即是朦胧意味,三十一音中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得以暗示气氛和情绪。“韵味”与“余情”也是日本中世纪歌论文化的核心。

3,2空灵冲淡与闲寂枯淡

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从中世纪开始,受禅宗意识影响而趋向闲寂清幽的禅趣。到中世纪后期,日本的能乐家们大肆倡言“枯萎风体”、“冷寂之曲”、“无心之能”及“无文之能”等空灵、枯淡的艺术美,带有浓厚的禅趣,追求圆通无碍的空寂之境,推崇的更是一种空灵素淡的“幽玄”美。蕉门俳谐讲求“寂”重视的还是闲寂清幽,以及此种“寂”境中隐现的华采,这些乃是日本传统美学文化与禅宗思潮的集中反映,日本的禅文化较之中国更加突出闲寂与枯淡。

4∵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As-cast∵Finish∵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属于一次浇注成型,除了表面涂有一、两层透明的保护剂外,不加任何修饰,直接体现天然的表面肌理,用于建筑立面装饰显得格外的天然与庄重。它与身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其它现代建材所无法比拟的,不仅能对人的感官和精神产生极大的:中击,还能传达出设计师的创作情感。这种潜在的高贵朴素看似简单,实质上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感染力,极其接近于日本的传统美学与禅学思想,无外乎日本的现代建筑在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利用现代建筑的外墙修补技术结合传统手工艺,对混凝土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脱膜后墙面呈现出的自然纹理在缝与螺栓孔的划分限定下,能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天然质朴与厚实,且还能借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气质。这种极其接近于东方禅学“无为而为”思想精神世界的建筑素材,被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广泛融入创作,并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

5∵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似乎成为安氏建筑的显着外表,他的建筑多半其局部或∵整体由清水混凝土构筑,且墙面不加任何修饰,依然保留着由模板螺栓留下的圆形孔洞。他就是运用这种朴素的建筑语言,巧妙地向世人诠释着日本民族的传统哲学,造就出一部“安氏混凝土美学”。在20世纪的日本,很少有人能像安藤这样将清水混凝土演绎地如此完美:

5.1住吉长屋

住吉长屋是安藤的成名作,这是对大阪的旧式住宅进行的一次改造项目。为能更好地满足当地人们生活对采光、日照、通风等条件的需求,丰富空间层次,设计中切掉了部分原有建筑,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混凝土立方体间插入了一个具抽象艺术表现力的混凝土方柱。建筑外墙上没有采光,似乎就是一个封闭严实的黑匣子,但中庭为室内注入的大量光照与日光,使得室内异常地明亮。安藤的住吉长屋从表面上看,均一、单调且缺乏细部装饰,它留给人们更多地的是一种空间体验。这座建筑的中心——庭院,占据总面积的1/3,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暗示,自然界的各个方面是住宅生活的中心,并且呼唤着现代生活正日趋消失的光、风、雨等自然物质[1]室内光线从天空渗入,落到内庭四周墙壁上留下深深的阴影,人们能通过光影的微妙变化,体验到日、月和地球的运动以及气候变化,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庭院,它能够激发人产生出与自然界间的情感触动。安藤通过住吉长屋中清水混凝土建筑形式揭示出日本人的生活与自然(如光)共生中的亲密性,这也是禅宗哲学揭示的“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的朴素辨证哲学观的主要理念。

5.2“双生观”茶室

“双生观”最初是安藤为两个兄弟家庭设计的住宅,而后改造成的一个抽象、独特,且充分继承日本茶文化的冰冷茶室。(采用混凝土这样的硬制素材建造茶室,让使用者感觉到非常紧张,这是一个茶室从未有过的冰冷)建筑外形依旧处理成单调的混凝土几何形式——通过平台连接左右对称的两个方盒子。室内从混凝土直墙上小天窗射入的光线,沿着墙面由高到低逐渐削弱,且各层光线生成的光影之变化各不相同,它们变化微妙且层次丰富。利用预制混凝土板悬梁组建的两个榻榻米房间,室内没有任何照明,仅由墙上并排的三个接地窗射入的光线会使坐在对面的客人产生强烈的苛求欲,感觉这是一个隐藏在光缝深处的专门用来品茶的空间,在这里能真正地感受到品茶的乐趣。茶道是日本人修身养性的一门生活艺术,他们为了陶冶内在的精神及培养礼让恭敬的品德,而将禅宗精神的隐逸思想融入生活。日本茶室建筑一向注重格调洗练、简约,重点突出隐逸气势,及平淡恬逸的境界。在传统的茶室中,光线经由撑张在框栅中的纸来分割,光穿过纸时在室内静静地漫散开,与黑暗混合在一起形成单色退晕的空间。传统的茶室建筑正是凭借这种感性的方式,将精细微妙的光影变化赋予室内。在安藤的“双生观”中,清水混凝土将这一切装扮地朴实无华,凭借无形的自然光力量,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式将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品茶修禅。

5.3直岛当代美术馆/分馆

美术馆建筑主体采用清水混凝土曲面直墙围合成一筒柱体,顶部没有封合,不经意间形成一个圆形的天井,且随建筑顶光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形态:有的可以形成完整的圆,而有的只呈现出扁的……然而,不论你观察到的形态究竟如何,在该混凝土墙体下方的水面总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正圆投影。安藤主要依托清水混凝土墙体来组织光、影、水这一类自然元素,无形中为凝固着的建筑赋予了自然的生命力,造就出一种奇特的动态建筑。禅宗思想尤其注重对意象思维的激发,在当代美术馆中安藤表现出对禅圆通无碍空寂之境的追求与向往,这座清水混凝土建筑向人们展现着一种空灵素淡的“幽玄”美,它抽象的几何造型,纯净的装饰语言,为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受禅宗“空、静”观念的深刻影响,馆中的池水也显得异常地明澈、纯净,加上倒影在文口镜水面上的实物与景象的虚实变化,构成一副空幽的图景,使得建筑的清幽与凝重、动与静能如此完美地相互综合。

5.4光主教堂

这栋建筑几乎完全由坚实的清水混凝土直墙围合,没有施加额外装饰,只是墙面开出纵横交错的两条裂缝,为空间赋予了张力,使建筑变的神圣化。室内没有任何照明设施,然而在这异常昏暗的环境中却依然能浮现出由墙面裂缝产生的“十字”光束。光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是最有生命力的,它单纯而简洁,光主教堂室内的冷灰色光调,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沉静安宁和寂静的心境,这种情绪的纯粹和净化会使人们深刻感悟出这座神圣殿堂外部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一个黝黑的教堂室内,在这极其抽象的文脉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焰般燃烧的“光的十字”缝隙,被深深切割在圣坛背后的混凝土直墙上,不禁让人感觉到它连接着另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安藤就是这样运用朴素、纯净的清水混凝土直墙,采用光明与黑暗对比并存的禅学理念,抽象地渲染着已被净化的室外光线,为建筑的神圣赋予了高度纯粹的艺术表现力。安藤对自己的设计解释道:当世间万事万物被光照揭开神秘的面纱时,人们便有了精神上的存在,甚至可以达到更高境界,同时亦可以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这种看似无形胜有形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6∵结束语

解读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这即是隐藏在安氏清水混凝土建筑深处的精神源泉——感性中的直觉领悟,这也是日本民族由来已久的禅学哲理、艺术思维及其审美感悟的共通之处。日本禅宗哲学揭示出在“禅定”状态中,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基于这种认识产生的朴素辨证思想与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精神源泉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与其说安藤的建筑是一部承载着日本民族传统的清水混凝土艺术,毋宁说是一部清水混凝土禅学文化。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具有的这种抽象、纯净的物质形式,给予人们无限遐想的天地,他以自己的人生观、思想素养和生活经历来塑造心目中神圣或美好的净土。他对建筑的追求与其说是美学境界,不如说是禅宗意识,它的产生和发展必定与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日本人的民族情感有着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姜文清.日本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P36-48。

[2]井上靖,东山魁夷.日本人与日本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高宁,李卓.日本文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WWW.abbs.com.cn建筑论坛

[5]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王建国,张彤编着.安藤宗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M].商务印书馆,1992.

[8]铃木大拙.禅宗与精神分析[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今道友伯东方的美[M].三联出版社,1997

[10]季羡林,吴亨根.禅与东方文化[M].商务印书馆,1996.

(图片来源:《安藤忠雄论建筑》安藤忠雄着,白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出自:∵《中外建筑∵》∵2006年4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