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题破山寺後禅院〉诗的禅理与禅趣(中)∵

∵●张清泉∵明伦月刊346期2004/7?8

∵(三)空有相即、镜像圆融∵∵

∵胫联(或称腹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大意略谓周遭环境有秀丽山光,禽鸟栖息,更有潭影清澈,荡涤人心。然而此联之佛学意象更为丰富,几可谓处处禅机、字字禅趣,上句说「有」,下句阐「空」,分述如下。∵∵

∵(1)世间诸有∵∵

∵首先,上句「山光悦鸟性」,说的是在此美丽的大自然世界里,一切蠢动含灵均得徜徉其中,各适其性,各得其所,任运自在,生生不息。佛教将此世间分为「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二者:∵∵

∵1、器世间∵谓四大(地水火风)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以容受有情众生者,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或名「三有」。此器世间为有情众生赖以维生之环境,又称依报。诗句中的「山光」即为器世间之代表,在此山光水色「有」境之中,一切有情众生得以生生不已,各得适悦其性。∵∵

∵2、有情世间∵谓以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合而有情识之一切众生,又分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修罗等六道,为有情众生之身心果报或称正报。「鸟」则为有情世间之代表,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悉皆平等,乃以「鸟性」代表一切众生皆平等之佛性,亦即代表一切有情众生均得徜徉於山光之中,故曰「山光悦鸟性」。又佛教中亦常以鸟作为佛说法之代表,如《阿弥陀经》云:∵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由此可见,「山光悦鸟性」一句乃从「有」的角度出发,说此世间三有之中,一切有情众生各得其所,各悦其性。然而即使是一般寻常山光鸟语,看在智者眼里,亦可作一番悟性,犹如诸佛菩萨正在演说妙谛一般。例如苏东坡〈赠东林总长老〉诗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即是相同体会。∵∵

∵(2)诸有性空∵∵

∵下句「潭影空人心」,乃从「有」的相对一端「空」来着墨。仔细分析尚有数端:∵∵

∵1、「水中月」喻:∵∵

∵首先「潭影」一语即承上句「山光」而与之相对,谓山光倒映潭中所现之影像。然又先须潭水之清澈洁净,乃能显映出山光之清晰影像。而清净之水亦喻如吾人之真心,《宗镜录》卷七载:∵

∵众生真如之心本自清净,无有垢染,湛然不动,不生亦不灭;犹如水之净性,本体清净,澄湛凝寂,故取之为譬喻。∵

∵众生之心既喻如水,然则水中所现影像夫复如何?《大智度论》卷六「十喻」中有所谓「水中月」之喻:∵

∵如水中月者,月在虚空中,影现於水。实法相月,在如法性、实际虚空中,凡人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现,以是故名如水中月。∵

∵意谓月轮本在天空中,其所现於水中者,只是一虚幻之影像而已﹔凡夫因执着於有「我」及「我所」等假相,不知其实皆如同水中之月,皆是虚幻之假相罢。而「潭影」亦如同水中月一般,只是一虚幻之影像罢了。∵∵

∵2、「镜中像」喻∵∵

∵清净之潭水亦如一面明镜,佛经常称众生之心犹如明镜,以其能映照万象,故称为心镜。《大乘起信论》云:∵

∵众生心者,犹如於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神秀之偈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亦是此意。然则镜中之影像亦如同水中月一般,皆不真实,《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乃揭示世间一切万法皆是虚幻不实,空而非真。《大智度论》卷六亦有「镜中像」之喻云:∵

∵如镜中像者,如镜中像非镜作,非面作,非执镜者作,亦非自然作,亦非无因缘……复次如镜中像实空,不生不灭,诳惑人眼。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实,不生不灭,诳惑凡夫人眼。∵

∵此言镜中的影像非是镜所生,也不是面(脸)所生﹔不是执镜者所作,也不是自然所作,总之皆是赖於众因缘和合而成,故其影像实际是空而无实,只是凡人眼睛为之所惑,认以为真罢。综合上述二喻,可知「潭影空人心」即是指吾人能藉潭水的清澈,体认我心之清净,并透悟潭影之虚幻不实,体证诸法性空的道理。钱锺书《谈艺录?随园论诗中理语》云:∵

∵如心故无相,心而五蕴都空,一尘不起,尤名相俱断矣。而常建则曰:「潭影空人心」,以有象者之能净,见无相者之本空。在潭影,则当其有,有无之用;在人心,则当其无,有有之相。洵能撮摩虚空者矣。∵

∵钱锺书极赞许常建此句「潭影空人心」,谓其以有象之潭影,显示了无相之空性。在潭影而言,就其有象的当下,仍具备「无」的作用﹔在人心而言,虽当体即空,却亦不排斥潭影之有象随缘显现,可说是最善於演述空义了。∵∵

∵(3)镜像圆融∵∵

∵虽然「山光悦鸟性」说有,「潭影空人心」阐空,然中道之义乃「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任何一边均不可偏执,故曰「空有相即」。至於「水中月」或「镜中像」,虽皆虚妄不实,然从另一角度观之,却亦不失中道圆融之理,《大智度论》卷六偈云:∵

∵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譬如镜中像,非镜亦非面,亦非持镜人,非自非无因,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虽然镜中像只是因缘所生法,但此偈终亦将之复归於中道之喻,是则圆融无碍矣。类似此喻,天台宗亦有「镜像圆融」之说,以显示其空、假、中三谛圆融无碍之义,《摩诃止观》卷一下云:∵

∵譬如明镜,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镜喻「即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不一二三,二三无妨。此一念心,不纵不横,不可思议,非但己尔,佛及众生亦复如是。∵

∵综合以上所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联所欲彰显者,应即是藉着「镜像圆融」之巧喻,以显示其「空有相即」的妙谛,然却不着痕迹地善用纯朴无华的景物,巧妙的铺设对比,加上种种譬喻,以彰显此「空有不二」的圆融妙谛,实是高明之至!∵(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