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禅法的基本原理(8)

法随观∵盖部分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内[心]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欲贪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有瞋恚。』内[心]不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没有瞋恚。』他了知未生起的瞋恚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瞋恚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瞋恚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有昏沉、睡眠。』内[心]不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睡眠。』他了知未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昏沉、睡眠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有掉举、追悔。』内[心]不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追悔。』他了知未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掉举、追悔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有疑。』内[心]不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没有疑。』他了知未生起之疑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疑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疑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为什么叫五盖呢?因为我们的心如果存在着五种烦恼得时候我们的心就被盖住了。什么被盖住了?我们的慧眼就盖住了。我们去如实观察的能力被障碍了。大家很好理解。当我们伴随着一种情绪的时候,我们认识任何一种东西时都会有倾向性。就像我们带着一副有色眼镜一样,当你带着一副红色眼睛的时候,都是红色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得红眼病。当我们得红眼病的时候,看到任何东西都被我们的嫉妒心,都没办法真正让我们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所以五种烦恼第一个是贪欲。∵所谓的贪欲是指我们的感官享受,想超越我们感官的一般规律,变成格外多的,就变成贪欲了。其实我们的感官它可以接受,可以有乐受,但是我们总想处在乐受当中,超越它这种应有的规律,这种贪欲往往从果上想得到的。按照我们目前的因缘来讲,你得不到的东西就变成贪。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当下拥有的东西你能够比较知足的来享用,其实你还谈不上是贪。这个其实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观。我们学佛的人现在出现另外一个极端,任何一种物质都不敢享用。那我们修福报修什么呢?所以我们最关键的是现在拥有的一些福报,要有智慧的利用。这样的话,可以进一步培育更多的福报,可以结更多的善缘,可以使我们未来的生命成为更好的一种生命状态。这是一种有智慧的利用我们的因缘,现在能够合理利用我们的资源,这不是贪。

嗔,就是我们没有得到我们预期的东西,以及现在的因缘让我们不顺意的东西,我们的心就升起了一种抗拒。所以嗔心由一点点的愤怒乃至暴跳如雷,怀恨在心。在现在心理学有几种基本的情绪,大概四种:第一种叫快乐,第二种叫悲伤,第三种叫恐惧,第四种叫愤怒。这是现在心理学所说的四种基本情绪。后面三种都是嗔心。大家好好理解,悲伤和恐惧和愤怒有什么差别。因为遇到了不同境界,其实我们现在讲的焦虑、抑郁其实都是一种嗔心。里面主要就是一种嗔心。这里面它有恐惧,它有担忧,很复杂的一种情绪。焦虑症和抑郁症里面,焦虑症里面有时候有一些抑郁症,抑郁症肯定有焦虑症。所以基本上属于嗔心状态的。

昏沉盖,我们很清楚,当我们真正昏沉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去觉知的。我们的正念很容易去失掉。

还有一种叫掉悔。掉,基本上接近焦虑。悔,严重的时候,其实和焦虑这种情绪是十分接近的。只是悔是针对过去的事情。或许我们干了一些不该干的事情,或者该干的事情没干。我们就出在一种担忧、悔恨、自责的种种的心态,这都是属于悔的心。所以抑郁症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症状就是自责。心理学有一个观念就是觉得自己有罪。你看讲都讲不通的,就是觉得自己有罪,该死,我不值得别人爱,人家不可能喜欢我的,等等心理。那更严重的就变成很容易自杀。所以这种心理我们要了解,所以这种掉悔的心理,掉基本上就属于焦虑的状态。悔其实也是一种焦虑。掉就是针对像心理学,比较典型的焦虑是没有特定的原因,基本上对未来,对现在没有特别的对象。广泛性的讲,有特定对象往往就是恐惧。对某一些事情担心害怕,特定的场合出现恐惧的心理就是恐惧症了。心理学其实也是蛮有意思的。

疑,就是不能确定。总是对一种你接受到的信息没有办法确认是什么状态。心理学的疑病很有意思,它这种疑病绝对是属于疑的状态。但是他总是怀疑自己有病,所有检查都证明他没有病,他还是觉得自己有病。那这个是很严重的疑了。

所以五盖很明显的话,我们当下,身心是一个五盖状态的话,肯定障碍我们如实观察,没办法去真正了解实相。所以这样一个五盖,我们禅修里面需要知道。这里大家也会问,前面心念处也讲到种种烦恼,为什么这里属于法念处呢?差别在前面当贪心的时候知道是贪心,这是心念处。单独这样还不是法念处。

法念处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大家看经文,它是要了解这些贪欲是怎么样生起来的,贪欲是什么样的情况不生,生起来过后是怎么样灭去的。它要了解整个的过程。这里面涉及的是观察的每个方面,就是一个全面的观察。心念处是对当下心的体认,一种认知。我现在知道我贪心,我已经在心念处了。单纯这样够不上法念处的。法念处必须了解我这个贪心是怎么样生起来的,在什么样的因缘下我的贪心生起来的。我这个贪心生起来又是怎么样消失的。它的生灭,过程有一个了解。这是一种法念处。所以法念处是属于一种“观智”。在心念处上面很难讲有“观智”。在心念处里面至多有第一观智。所谓第一观智是我知道这是贪,这是嗔。第二观智就要知道这个贪的因缘是什么,嗔的因缘是是什么。这就不一样。

法随观∵蕴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了知]:『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灭;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灭;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灭;如是诸行,如是诸行之集,如是诸行之灭;如是识,如是识之集,如是识之灭。』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五蕴,其实就是我们当下生命显现的现象。我们已经很熟悉,当下属于什么,这个属于受蕴,属于想蕴,属于行蕴,很清楚,就是当下。比如现在我的身体的一种感受,我当下就是知道它是什么。这样一种观察是建立在前面一种很熟练地基础上,而且知道它这个因缘。

法随观∵处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了知眼,了知色,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耳,了知声,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鼻,了知香,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舌,了知味,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身,了知触,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意,了知法,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对我们修行来讲,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后面法随观的处的部分。所谓法随观处的部分和我们六根特别有关系。比如我们眼睛看到一个对象,看到这个对象我们的心理怎么生起一个,这个心理过程是怎么样开始的,这个处就是关照这个。

处很重要。它是一个动态的,每一个感官的动态的观察。这是需要相当明锐的觉知力,正念需要非常的强,否则没办法。特别对眼根,视觉产生这样的心理过程的观察,那是非常的快。因为我们的视觉接受的信息量太大。所以我们很容易被这么大的信息量掩盖住。

一般在佛法里面修行一开始不从眼根开始修,可以从我们的耳根,从听觉。一般听觉比较单纯。从耳根开始修,而且在坐禅时一般眼睛闭起来,眼睛可以看不到东西,声音没有办法听不到。其实从佛法二千五百年前就知道我们的耳根最利,现在科学支持这个说法。刚生出的小孩眼睛是看不清的,我们的感觉是要发展的,所以叫发展心理学。不是讲小孩子生出来和我们成人感觉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有听觉一生下来基本完整。小孩子对听觉是非常敏感的。甚至在胎儿已经有听觉了。我刚刚前两天看了一个片子,美国人拍的,就是小孩子在妈妈肚子发育过程,和佛教经典描述几乎一样的,佛教里面就是简略的讲。它是以七天一个单位。佛陀从受精卵到胎儿的描述,在经典里面也基本上以七天为时间单位描述的。

我们这个时空耳根确实是很利的。而且还有一点已经临终的人,虽然这人已经失去了意识,但是这人还能接受到听觉的信息。这是现在科学已经验证了。科学观察到一个临床死亡时,比如有些那种濒死,有些濒死真的已经接近死亡了。观察到心跳也没了,意识更没了。但是他当时接受到一些听觉的信息,给他声音的刺激,他会留下反应。这种美国人用脑电波测得。濒死体验可以做,还有一种真的死了,没有活过来的人,大概讲一般所谓的临床死亡的人,大概可能是36个小时到48个小时之内还有可能对这个声音有反应。这样反而对佛教里面所谓的助念搞不好有意义的。

就是讲我们现在讲的死亡这个标准有很多层面。佛教讲这个死亡有3个标准:1.识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识不单纯是意识,完整的概念就是心意识。当然也包含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意识。意识完全没了。现在讲的深昏迷也是一般意识没有。深昏迷不等于脑死亡。脑死亡有这样的一种概念,脑干就已经没有这样一种生命表征。这就比较接近佛教讲的识。佛教讲的识生命的种种都要包含。第二种,用现在的语言来讲,我们的新陈代谢停止。用佛法里面的概念就是身体上的暖要没有了。暖的表现无非就是新陈代谢,能量代谢。有能量代谢肯定有会暖。第三个是命根断,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基因复制停止。这样来理解的话,佛陀对生命的观察是非常全面了。一个生命的,佛教讲的投胎,这个词很熟的,生命体也是包含着三面:第一个就是命根,经典里面叫得命根。可以说基因开始复制。第二,还有识肯定也存在。这个识不能理解为我们现在存在的意识了。我看到美国人拍的受精卵,还有胎儿的过程,我们这个神经系统发育之前,之前有一个过程很有意思。身体某个部分不能称它为神经,但是那一部分在胎里面会发光。

生命的观察,通过科学的理解,可能会更好的理解。所以处的部分来观察我们的感官生起了这样的一个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侧重了解结。能生起什么结呢?无非是贪结、嗔结、痴结。

我们的某一个结在我们感官对外面的刺激。外面的刺激如果适意我们往往就生起了贪心。特别没有观照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外面的环境违背我们意愿的,往往就生起了嗔心.同样一种刺激,对有的人可能是如意的,有的人是不如意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知道,对我们生命来讲,没有绝对纯粹客观的好与不好的东西。最关键是你对它是什么样的态度。喝水最明显了。有的人喜欢喝咸的,有的人喜欢喝甜的,比如说吃饭,有些人觉得稍微咸就感觉到不可接受。在苏州我比较怕的是他们烧的太甜。这就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自己的这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和我们过去的经历有关系,和我们过去的业有关系的。这些东西其实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很重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