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禅门的理论与修证指要》

李斌

《禅门的理论与修证指要》,***新店圆明出版社九五年出版。作者自在居士,现居***,生平事迹不详。本书还有一本《续编》,都可以在北图港台阅览室找到。这两本书的体裁不象学术著作那么整齐划一,因为本来只是自在居士回答众人问题后整理出的记录,所以采取了唐宋语录的问答体。这种形式或许更合乎禅学的风格,但却为我们概括它的思想带来困难。因为它涉及到太多问题,这些问题又大多属于技术性领域而缺少表面上的一贯性。所以本文在短短的篇幅中,只能谈谈书中反复涉及的几个主题。

本书最初令我感到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它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分得很清楚。宋明以来,三教圆融的风气很盛,近代尤甚,大有不圆融就不合理的趋势。但自在居士的观点却多与时调不同,他不仅认为禅宗之禅与四禅入定之禅截然不同,而且强调作为出世之津梁的参禅与世间法也应划清界限。他说:“做事时要跟别人一样认真,不可三心两意。做事时想修行,修行时想做事,这样一定什么都做不好。”当然,“如果工作时只须用手脚动作,不必用脑筋时也可以参;但要用脑筋时,还想要参可能不很适当。”如此一来,好象禅修历程未免有些支离,一会儿参究,一会儿在世务上用头脑,如何能够“二六时中打成一片”呢?自在居士认为,参禅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功夫,只要参就会在识田中种下种子,日久功深种子成熟自然会打成一片,不是强求来的,到那时即便不用头脑支持也自然一直在参,据史书所载很多禅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开悟的。

当有人问“我这样的人适不适合参禅”时,自在居士答道:“这不是适不适合的问题,而是你愿不愿意。只要你有非见本性不可的决心,就一定能成功。”当然,还有两个前提:生死心切与观身心如幻。这两点都是老生常谈,但事实上很容易被忽略,所以才会“三令五申”。这两点的重要性与作用及其局限性与流弊,书中有多处精彩的开示,值得注意。但总地说来,自在居士对那种企图契入本心的强烈愿望十分重视,认为这是参禅的首要因素,只要抓住这一点,具体方法是次要的。他说:“宗门的修行没有固定的型式,对于妄念的有无、定力的深浅也都是不管,它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你的心是否有坚固不退转要直趋本性的念,只要有这种念,你要怎么都可以,其他的如是否初参或久参皆不重要,只要有信心和非证到本心本性绝不罢休的心态,要怎么修都可以。不过做工夫时千万不要堕在法的执着上,最重要的是有时时刻刻明心见性的终极归宿的心态,这样就可以了。找不到再找,参不透再参,除了参还是参,这样持续下去,其他一概不管,参不透也不管,参对也不管,参错也不管,脑筋是妄念也不管,是净念也不管,一概都不管,在这个地方下手去做工夫,日积月累就会有顿见本性的一天”。

这种观点对我们而言或许有点陌生:禅宗是如此执着的吗?从禅史中各大师的悟道机缘看来,自在居士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如意能初见弘忍时便声称“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可见其见性的愿望多么强烈。但为什么又有“无求无作”的说法呢?自在居士解释道:“在宗门下没有人是不想见性。但理论上不能再要你想见性,因怕你着相用功,所以到后来通通要扫掉。”也就是讲,这种心态只是一种方便,不要执着于名相,具体说来,这种要彻见本性的心念“要很轻松安住;其没有文字相、没有深细之分,有一点:想要见性的念就对”。这种心态不仅提供了动力,同时对参究的方向也是一种把握。自在居士提醒道:“一般修行人多倾向于能产生轻安,或烦恼减少、脱胎换骨,而自我满足。但天人合一的种种感受虽好,沈迷于此便是死路一条”。

在解决了参禅的前提、动力和方向等问题后,我们看一下自在居士所揭示出的具体的方法。他认为:“禅门的禅没有特定的修法,究竟而言是一法不立,等于是无法为法。”但一般人对此无法领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设立了参公案和无修之修两种形式。

“公案最重要的是在下疑情,疑情是对公案的意思搞不清楚,想要求得解答,从此疑情下手去参,就会顿悟。”要么悟,要么不悟,间不容发。对禅门的公案,要么懂,不然就全不懂,没有似懂非懂的情形。说到底,具体公案是次要的,疑情才最重要。禅宗之疑不同于笛卡尔式的怀疑,而是想见性又见不到的那种心态。自在居士说:“入禅门修行,疑团是顶重要的,刁;管你怎么修,默照、观心、扣‘坐,你心中永远要保持一个疑团在。如来的智慧德相,大家都有,我怎么看不到?这就是疑团。”甚至可以讲,“假如要判断一个人修行禅宗是不是正确,只要问他还有没有疑团就可以了。”古人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什么都不想,绝对不会悟。

参话头、参公案是宋元以来流行的方法,从历史上看很有成效,但也有流弊,所以自在居士又提出无修无证的方法。这实质上是晚唐五代时的禅风。他说:“反其道而行的工夫——无修无证,不是什么都不修行,而是将一切能放下的都放下。所谓歇即菩提,歇掉一切狂心妄缘的当下就是本心的显现,不是在这时再去找个本心。修无所修是很深的道理,一般人不易了解。”然而很多人认为这种法门过于空洞,易流于空心静坐,实际上无修无证的心态与百物不思的状态还是不一样的,放下一切还是一念。虽然这一念仍不究竟,但却对开悟极为方便。或许有人会问:这里所说的一切放下与前面所说见性之动力一定要具足是否矛盾呢?恰恰相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入宗门修行要见本性的念一定具足,所以当这种心态足够以后,就不必再妄想见性的念,只要让这想见性的念潜藏在意识型态中就可以了。修行时抱着无所修、无所得、无所证、无所住的心态,如此不会有禅病产生”。

以上略微说了一些禅门的修证,却基本上没有提到禅门的理论,或许会给人留下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本书的编排确实有这一倾向。因为自在居士认为禅门理论上的事情月溪法师已说得很明白,本书就是以月溪法师思想为基础展开的,所以关于理论的地方多是点到为止而没有详细解说。如果大家想进一步对理论也有所了解,可参考月溪法师的《大乘绝对论》、《月溪法师开示录》以及《禅宗修持法》等书(北图港台阅览室有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