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文珠法师

1989年讲于香港佛教青年协会

今天,香港佛教青年协会,邀请本人出席主持为期三天的佛学讲座,与各位研讨佛法,因缘殊胜,本人非常的高兴,可惜本人学识疏浅,愧无上好法味供养,唯有藉此机会,介绍三个不同世界的教主给各位,作为修学佛法的参考。那三个不同世界的教主呢?就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虽然,佛佛道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证的真理,平等无二,所得智慧,亦无差别;但由于诸佛因中,所发的别愿不同,果上所成就的佛国土,与教化众生的方法,亦彼此互异。

例如:同是律师,但有人专理财务纠纷,有人专管房地产卖买,有人专代业主驱逐住客,也有人专办移民手续,或办理刑事案件,由于各人的专长及兴趣不一样,所处理的业务也就不同。

同是菩萨,专长于大智大慧的,是文殊师利菩萨,专长于大慈大悲的,是观世音菩萨,大愿的菩萨是地藏王,大行的菩萨是普贤王。

同是佛陀,千百亿化身,广度众生出生死、证菩提的是释迦如来;消灾免难,令人却病延寿,身心健康的是药师如来;接引众生,往生佛国,令往生彼国的众生,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环境中修行,一生成办佛事的,是阿弥陀如来。中国很多佛教的寺院,都供奉三位如来的圣像,俗人不知,称为三宝佛,其实,三位如来,只是三宝之一的佛宝。

为甚么中国的佛教寺院,同时供奉东方与西方世界的教主呢?因为东方药师如来,与西方阿弥陀如来,都与娑婆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他们的教法,都适合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他们的世界,都可以作为此土众生最后归宿的理想之国。故本师释迦如来,特别介绍给此土众生,同时劝导此土众生,修学药师法门,与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使我们容易达到离苦得乐,觉悟成佛之目的。现在,让我先介绍本师释迦如来的教法,明后两天,再继续给各位介绍药师法门,以及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何谓佛?何谓释迦牟尼佛?何谓佛法?佛法对人生有何关系?对社会有何影响?关于这些问题,可分下列几点说明。

一、佛的意义

佛之意义,若从字义解释,佛字是从人从弗,意思是说:佛是从人成,但佛并非普通一般凡人,而是觉悟真理,提升人生达到解脱境界的圣人。因为佛是从人成,故非信徒心中所幻想的对象,更非神秘莫测的鬼怪神灵,而是确有其历史可考证,有其圣迹可寻觅的人间圣者。因为佛已经觉悟真理,净化人生,故能从其解脱的圣境中,将自己所证的真理,去觉悟众生,使众生在真理之光照耀中,而醒觉,而悟道。是以佛的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凡能自觉真理,又能以真理去觉悟他人,自觉觉他,都究竟圆满的人,就是佛,就是人间的圣者。

人间圣者--佛,所觉悟之真理,原是人人本具的灵性。此灵性,可名真心,亦可名佛性、法性、如来藏性,或真如自性。在《华严经》名:“一真法界”,在《维摩经》名:“不二法门”,在《金刚经》名:“诸法实相”,名虽异而体实同。此圣凡同体的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但悟之则成佛成圣,迷之便是苦恼众生。《楞严经》说:“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轮转。”由于众生不知本具真心,因而迷真起妄,妄想失真,终日向外攀缘,认物为己,沉迷五欲,困居三界,六道升沉,生死轮回不息。

诸佛圣人,能于自觉圣境中,以内在智慧光(始觉智),觉照本具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本觉理),因而反妄归真,发本明耀(究竟觉)。故楞严经说:“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弃生灭,守真常,常光现,即是始觉智;远尘离垢,法眼清明,即是本觉理;成无上知觉,就是究竟觉。凡能以始觉智照本觉理,而达到究竟觉悟之人,便是佛。可知,佛有无量无数之多,并非独一无二。

现在十方世界有佛,过去或未来,当然亦有佛。《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又常不轻菩萨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在佛眼观之,凡有生命者,无论是人是畜,不管信佛,或不信佛,在不久的将来,或于久远劫后,皆可以成佛,故三世十方,有无量无数诸佛。

二、佛的通号

佛,梵语是“佛陀耶”,译名觉者。在自证真理言:是本觉,始觉,究竟觉;在自行化他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若依佛之功德立名,共有十种通号:

一如来:是仿同先德号。以今佛出世,如同先佛再来故。

二应供:是堪为福田号。佛惑尽智圆,堪受人天供养,能广为众生的福田故。

三正遍知:是遍知法界号。佛以实智证理究竟为正知,以权智通达法界事理因果性相,为遍知,权实不二,名正遍知。

四明行足:∵是果显因德号。明是智慧,行足是福德,佛福足慧足,福慧庄严,成无上道,以显因中福慧***故。

五善逝:是善住菩提号。众生背觉合尘,为业所牵,轮回生死,来去不得自在,∵名不善逝。诸佛圣人,来时乘愿而来,去时自知时至而去,倒驾慈航,游戏人间,来去自由自在故。

六世间解:∵是达伪通真号。诸佛觉知世间诸法,相妄性真,因而背尘合觉,通达真如自性故。

七无上士、御丈夫:∵是摄化从道号。但求自利,是下士;自利兼他,是中士;能广修六度教化众生,谓之上士;二行究竟,德智俱备,名无上士。佛为无上士,故能调服刚强众生,摄伏教化恶性有情。使众生舍邪归正,改恶从善,故名调御丈夫。

八天人师:是应机受法号。佛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无不以佛为师故。

九佛:是三觉圆明号,亦名觉悟归真号。佛自觉万法唯心,心外无法,故去妄想从真心,并以此理,觉有情,自觉觉他,二利成就,修证究竟,结果,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谓之觉悟归真。

十世尊:是十法界***号。佛智是十法界之最,佛德为世间所尊,若德若智,九界圣凡,莫能过者,故十界***。

三、佛的别名

以上十号,是一切佛之通称,至于佛的别名,各有不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名阿弥陀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此婆婆世界的教主,名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译能仁,“牟尼”,译寂默。能仁是慈悲,寂默是智慧;慈悲用以利他,智慧用以自利。自利利他,悲智双运,故名释迦牟尼。

慈悲是属于情感,智慧即是理智。众生之情感与理智,不能交融,不能互用,反而互相克制,互相冲击,往往理智高张,则情感低落;反之情感冲动,则理智匿迹。在理智与情感不平衡操踪下,人的心情,忽冷忽热,喜怒无常;人的行为,忽善忽恶;作业流转,随业飘沉,无法自拔。

释迦牟尼佛,自从值遇释迦古佛,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来,一直由慈悲的情感,产生追求真理的理智,再由体察真理之理智,推动慈悲的情感;理智与情感,融为一体,悲与智同时并运。如是,经过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至迦叶佛时,蒙佛授记,一生补处,号护明菩萨。生兜率天,于此娑婆世界,贤劫中第九劫,人寿减至百岁时,降生中印度迦毗罗卫国,母名摩耶夫人,父名净饭王,号曰悉达多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名释迦牟尼。

以上所述,只是释尊垂迹于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佛的事实。若论本门,释尊早已成佛,《梵网经》说:“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法华经》亦说:“我自成佛以来,甚大久远,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它阿僧只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它阿僧只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于其中间,所经国土,若着微尘,及不着者,尽为微尘。一尘一劫,我成佛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它阿僧只劫。”读此,可知本师释迦牟尼佛,实是古佛再来,教化众生。

四、佛的教法

释迦牟尼佛,自从久远劫来,垂迹娑婆,一直以无比慈爱,无量悲心,无边愿力来入世,救世,广度众生,令证菩提。如《法华经》说:“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可知释尊降世,目的是普令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可惜众生无量,众生根性无量,众生所喜爱的习惯亦无量。释尊为迎合众生根机性情,不得不“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法华经)四十九年,所说法门何止八万四千?然归纳之,不外世间法,及出世间法。

世间法,是阐明宇宙人生的因果法则。例如:有情生命的流转,无情物质的生灭无常;人生种种苦恼的来源,及其灭苦得乐的方法,释尊皆一一加以说明。特别是开示五戒、十善的教法,使众生努力止恶,积极行善,以保持人身不失,或得上生天界,或在人间享乐,故名世间法,亦名人天乘。至于出世间法,则从物的相,说到物的性,从人生现象,谈到人生本体。万物相妄性真,人生本体真实,现象虚伪。虚伪的现象,不应贪恋,真实生命,应该追求。

追求真理生命的人,可分为大乘与小乘。乘是车乘,用以运载人物,属于交通工具;乘人不多,名小乘;《法华经》喻为羊车、鹿车,如今的摩托车、私家车,或小型游艇之类。乘人众多,名为大乘,《法华经》喻为白牛之车,如今之轮船、火车或珍宝客机之类。用乘以喻佛的教法,能运载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盘彼岸。学佛人但能自度,或度生不多,名小乘;若能自利利他,广度有情,共出苦海,同臻佛地,名之为大乘。

(一)小乘教法

小乘,是释尊的根本教法,亦名原始佛教,所诠教理,是三法印、四谛,和十二因缘。

(1)三法印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宇宙万有,无不皆从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亦在种种因缘别离中而幻灭,故有情世间,或无情世间,精神现象,或物质现象,时刻皆在流转运动中,生灭变化,刹那不停。有情之我,生老病死;无情之物,生住异灭;大而世界山河大地,小而沙石瓦砾,无不皆是成、住、坏、空。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可知世间事物,原非永恒;一切皆在新陈代谢,生灭相继中演变,是以佛说:“诸行无常”。

因缘生法,何止无常,而且无我。何谓我?科学认为人是由众多碳、氮、氢、氧、硫、钾、钙、铁、磷等元素构成。佛则说人的生命,不外四大五蕴所组合而成的假相,世人皆称此假相为我,甚而为了我而贪、而嗔、而损人利己,而作业流转。

实则在此假相中,究竟精神是我?抑或物质是我?若说物质是我,则肉体中,头是我?脚是我?五官四肢甚至心、肝、脾、肺、肾,何者是我?若说这些都是我,岂非成为众多之我?若说分开不是我,各种物质组合才是我,但分既非我,合又如何是我?何况构成六根的物质,时刻都在转变迁移中,众缘组合的我,究竟是今日之我?抑或昨日之我?若说物质不是我,精神才是我。然则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抑或识是我?人的意念,时刻转变,人之情绪,喜怒无常,然则喜是我?怒是我?笑是我?还是哭是我?在五蕴诸法组合的生命中,求我实不可得,故佛说:“诸法无我”。

佛从“世间无常,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八大人觉经)的现象界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复从现象,透视本体。诸法现象,生灭变坏,诸法本体,不生不灭,寂静永恒。如《楞严经》中:“佛告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佛依此元无生灭之理说:“涅盘寂静。”

“涅盘”是梵语。译名寂灭,又名解脱。《大乘义章》言:“外国涅盘,此翻为灭,灭烦恼故,名之为灭。”可知涅盘是人灭除烦恼后所得寂静安宁的人生境界,亦即是真我所在。小乘圣人,断三界见思烦恼,证我空真如理,得身心清净无染,解脱自在。不再为人间忧悲苦恼的缚束,名为涅盘。但宿业所招的色身还在,不免仍受生灭变坏,寒暑迁流之牵制,所谓:“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又名有余涅盘。

若能进而“灰身泯志”,不再受五阴炽盛之苦,何止精神轻安,解脱自在,即众苦积聚的现实生命,亦得自由,名无余涅盘。故《大智度论》说:“圣人今世,所受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盘。”

佛观诸法现象,刹那生灭,故说:无常。诸法现象,但有假名而无实体,故说无我。从无常、无我的诸法现象,深入本体,觉知法性,不生不灭,寂静而永恒,故说涅盘。

(2)四谛法

四谛法是:苦、集、灭、道四种真实的道理,佛以慧眼观察世间事物,及人的生命,其因果确实如此,故名四谛。苦是世间迷果,集是世间迷因;道是出世间悟因,灭是出世间悟果。

苦,是逼迫性。人的身心,常受烦恼痛苦逼害不安,谓之逼迫。人的生理,有生老病死、饥渴疲劳、丑陋残废等苦;人的心理,有求不得、爱别离、冤憎会、五阴炽盛等苦。人生于世,有来自自然界,寒暑风雪,旱潦瘟疫,水火雷电,海啸地震等天灾之苦;有来自人事界,嫉妒怨毁,盗劫仇杀,侮辱侵害,拘禁刑罚等人祸之苦。此外,由于以上天灾人祸,种种苦事的逼害,使人产生苦恼,是苦苦;由于赏心乐事无常变坏,所谓“乐极生悲”,是坏苦;由于世事无常,寒暑迁流,青春不永,是行苦。《法华经》信解品说:“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众生确确实实恒受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恼害逼迫,故佛说:“一切皆苦”,名为苦谛。

集,是积聚义,招感义。人生众苦,究竟是从何而来?佛说:“众生之苦,因集而有”。由于众生积集贪、嗔、痴、慢、疑等思惑,及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见惑,使圣洁的心灵,染上疾病,因而作恶多端,犯罪累累;遂由恶因,招感恶果,因果循环,生死不息,苦恼无尽。可惜众生,愚痴无智,不知寻求苦因,以谋离苦得乐的方法,反而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往往妒忌他人的成就,埋怨自己之穷途潦倒,于是挺而走险,明夺暗取,侵害他人,残杀无辜。致使世界充满仇恨,人间处处斗争。仇恨斗争的结果,便是苦恼无边,祸无宁日。所以佛说:“苦因集有,集是苦因。”

灭,是毁灭,或消灭,亦可以说是寂灭。意思是:若能毁灭人间罪恶(苦),消灭招苦之因(集),便可获得人生快乐而寂静的涅盘境界。《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名为涅盘。”读此可知,涅盘是消灭人的苦因(集谛),解脱人的苦果(苦谛)后的一种寂静轻安自由自在的境界。小乘人证此,何止精神摆脱烦恼的枷锁,即是众苦积聚的现实生命,亦获得真理的归宿,不再受三界众苦的恼害,谓之灭谛。

道,是通达义,亦是可修性。修行此道,可通往涅盘之城,达到学佛的目的。大乘人学佛目的,是觉悟成佛,故大乘所修之道,是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门。小乘人学佛,目的在于了生死,出三界,证涅盘,故小乘人修行之道,广则是三十七道品,略则不外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三十七道品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根是生长义,五是数,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种。信等五根,能生长五力,谓之五根。

五力:修行发生效用谓之力。由信根除疑是信力;由进根止怠,是进力;由念根破邪是念力;由定根止散乱,是定力;由慧根能断烦恼是慧力。

七菩提分:谓择法,精进,……等七种法,以此七种法能觉悟圣道,故名七菩提,又名七觉分。

一择法觉分:∵由五根中慧根,生五力中慧力。由智慧力,观察诸法,善能分别真伪。例如,觉知五蕴无我,四大皆空,断我法二执,与无漏智相应,谓之真。着我着法,与无为智不相应谓之伪。能作如是选择,名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力:不杂谓之精,不退谓之进。由择法智,远离恶习趣向圣道,使已生的恶中断,未生的恶不生;已生之善增长,未生之善速生,名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喜是法喜,进修佛法,慧照觉明:不依颠倒妄想而生喜,而于真实第一义谛法中,心得法喜,名喜觉分。

四除觉分:除谓断除,由于精进,趣向圣道,心得法喜,便可断除见思二惑,名除觉分。

五舍觉分:舍是舍弃所贪之境,凡夫因见思惑,贪取外境,作业流转;今修圣道之人,既断见思,则对外境不贪,亦不追忆,名舍觉分。

六定觉分:定是禅定,有有漏禅定,及无漏禅定。四禅、四空天,未断烦恼,末了生死,修禅入定,仅如大石压草,是有漏定。二乘圣人,既断烦恼,慧照觉明,于有漏禅,不生爱取执着,如斩草除根,是无漏禅。入此无漏禅定,能觉察分明,故名定觉分。

七念觉分:念是心念,修禅定时,若心昏沉,应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支,以审察谛观,提起心念,勿使昏沉。若心念轻浮,当用除、舍、定等三觉支,来收摄任持,调和心念,不令浮动。如是修习,定慧均等,是念觉分。

八圣道:又名八正道。指正见,正思惟等八种。由于修习七觉分,舍邪归正,进修佛学,故能进入八种解脱之道。

正见:谓正确的理解,由慧眼择法,正确理解无常,无我之理,弃生灭,趣真常,舍有漏行,修无漏法,知见正确,名正见。

正思惟:即如理思惟,对真谛理,作深密思考,以求悟解。亦可说是无漏心,或一切智;二乘圣人,以一切智谛观世间因果(苦集二谛),进修出世因果(灭道二谛)。因而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惑证真,入有余涅盘,是正思惟。

正语:∵是正当语言。人能见解正确,思想纯正,出言吐语,皆正确而真实,绝不妄语,不绮语,或两舌恶口。亦即是以无漏心,收摄口业,住于善法,凡有所说,皆与真谛理相应,名正语。

正业:∵是正当的事业。修学佛法,以无漏慧,断一切邪行,使身业清净,常修梵行,不杀、不盗、不淫、律已修心,随缘教化,是正业。

正命:∵是以合理的经济、过合理的生活,谓之正命。否则,经营娼寮赌馆,贩卖毒品,走私漏税等不法事业,以赚取不净之资,养活自己,谓之邪命。修学佛法的人,必需以无漏慧,除去身口意中五种邪命,淡薄名利、寡欲知足,恒住于清净正命中,以道自活,长养法身,培植慧命,是正命。(五种邪命是: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卜相命,现通示威,论说名闻利养。)

正精进:∵是对佛道,精勤进取。二乘圣人,精于无漏慧,进修无漏业,对涅盘解脱之道进取不懈,行必契智、证必契理、名正精进。

正念:念是意念,亦即是人的意志。人不可无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然立志切忌不正,尤其是出家学佛的人,更忌妄念,必须以无漏慧,断除妄想邪念,恶念,而住于正念,善念。志趣真理,勤修善法,言行一致,是正念。

正定:拣非邪定,修习禅定,非静坐枯寂,万念俱灰,而是集中精神,培养智慧,以谋建功立业。缺乏定力支持的人,不是精神散乱,意志消沉;便是利欲薰心,身为形役。至于出家学佛者,更应以无漏心,入正定聚;与不生不灭法相应,远离邪念,散念,及有漏定,是正定。

八正道,何止是出家人寻求解脱必经的途径,即使世间一般正常的人,亦不可能与此背道而驰。因为正常的人,是应该见解正确,思想纯正,意志坚决,争取合理的经济,过合理的生活,既为一己谋福利,亦为群众谋幸福。立功,立言,立德,修身,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否则,必是害群之马,为智者所不齿,为社会所不容。是以八正道,岂独是出家人解脱的正轨,抑亦是一般群众的德目。

四念处:四是数字,念是能观之智,处是所观之境。即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种,是正念的内容。

四正勤:是已生之恶令断,未生之恶令不生;未生之善令生长,已生之善令增长,是正精进的内容。

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二乘圣人,以无漏慧,修习正定,断烦恼,出生死,证涅盘,发神通,遂所愿,谓之如意,是正定的内容。

以上三十七道品,是修学佛法的德目。然众多德目中,归纳起来,不外是八正道。五根五力中之信与慧,即是正定;进是正精进,念是正念,定是正定。四念处,即是正定,四正勤即是正精进,四如意足即是正定。七觉支,亦是正定与正见的说明。是以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总纲,而正见又是八正道的纲目。因为学佛的人,必须以正见指导行为,策动意志,建立理想,使三业行为合理(正思、正业、正语),使经济生活合理(正命),使努力与意志合理(正精进、正念);不但合理,而且净化;何止净化,还要升华;何止升华,还要证涅盘,得解脱(正定)。由正见所理解的佛法,皆实现于日常生活中;由日常生活行为的实践,以完成正见的理想,知行合一,见证一致。

再以八正道归纳起来,不外是三无漏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慧学。戒学,是修身治心的轨范,狭则着重于不杀、不盗、不淫、不妄等四种根本大戒,《楞严经》名“四清净明诲”,广则在家佛弟子,有五戒、八戒、十戒;出家二众有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有三聚净戒。持戒,可令人止恶行善,三业清净。学佛人以清净三业为基础,进而修习清净禅定,调摄身心,停止妄念,故精神得以集中,内心因而归于平静,远离五欲,断除烦恼,引发无漏智,以证寂灭解脱之道;故说:因戒生定,由定发慧,因慧而得解脱。

三学以慧为终点,八正道以正见为先导,实则慧学是贯彻始终;修因证果,皆不离慧学。学佛的人,以闻思修三慧,修戒定慧三无漏学,必然断惑证真,超凡入圣。

(3)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缘起,是待缘而起。宇宙万物,无不各待助缘而生起,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与彼,是对待法,是相因相成。十二缘起,即是众生流转于三世六道生死之缘起,又名十二支:∵

一无明:依据字义,即是愚昧无知,其作用能令人心念错觉,颠倒是非,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众生由于无明暗闭,愚昧执着,致使识身不断相续,不断流转。可知无明实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罪恶的源泉。人世间的一切苦因苦果,皆是无明的创作,若无无明,则一切清净无染,寂然自在。然则,无明究竟是甚么?因何而有?其实无明,根本就没有真实的体性存在,若强言有体,其体即是真如自性。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因为无明,即是不明,不明,就是迷,迷就是不觉,不觉的反面,便是本觉。

《起信论》说:“依本觉故而有不觉”。本觉,即是众生本具之如来藏性,起信论名为“心真如门”。不觉,即是无明妄想,《起信论》名为“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是不生不灭,离言绝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心生灭门,即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从何而起?《起信论》言:“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

生灭心之无明,虽依不生灭的如来藏而有,但如来藏与生灭心,二者无前后,无能所,非先有如来藏为能生,后有生灭心为所生。当知如来藏之心真如门是体,生灭心之生灭门是用,真如之体,虽不生不灭,但真如之用,则有生灭,故言非一。然其生灭之相,不离不生灭之性,真如之体,不离真如之用,故言非异。如金制器,金之器虽有千差万别,而金之体,实一无二。据金器之相而言则非一,据金器之体而言则非异。此生灭与不灭和合的阿赖耶识亦然,生灭心,如金器之相有生灭,有能所,有对待,故非一;不生灭性,则如金器之体,无生灭,离能所,绝对待,故非异。

《大乘起信论》说:“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诸佛圣人,悟此不生不灭之觉体,故能转识成智,断无明,证法身;众生迷此不生不灭之觉体,而起不觉之妄念,识心分别,故有无明烦恼。

此一念不觉,迷真如理的无明,是根本无明,再由根本无明起三细六粗,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即是枝末无明。枝末无明,小乘圣人能断;根本无明,菩萨分断,诸佛尽断,唯有众生,不修不断;故由无明缘行,行缘识,直至生缘老死,遂成为十二缘起的流转门。

二行:是由无明所引发的一种心识活动,可谓意志的冲动。人由于意志盲目冲动,忽善忽恶,而造作善恶之业,名为行,是人生思心所的主体,五蕴中属行蕴摄。

三识:心对于境而能了别名识。小乘言六识,大乘言有八种识,此中识字,偏指八种识心中的第八阿赖耶识。此识真妄和合,随业受报,能去后来先作主翁。由于投胎时,妄生憎爱之念,即据此一念分别自心,名之曰识。

四名色:名指受、想、行、识等四蕴;色谓形色,即是揽父精母血而成的胎相。人在胎中,渐渐生长;五蕴完具,是名色。因为胎相六根未成,心识未能发挥其功能,但有心之名而无心的作用,故但言名,不言心;胎相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但称色,合之为名色。但识心的分别作用,因名色而显,故名色亦缘于识。

五六入:六入即是六根,六根能接纳六尘境,故名六入。胎相发育,六根具备,出生人间,六根对六尘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故名六入。

六触:触是触觉,婴儿渐长,六根与外界六尘接触,而产生冷、暖、涩、滑等感受。

七受:是领受,即是领受所接触的外境,婴儿稍长,知识渐开,开始感觉环境的优劣,而有苦或乐的感受,是五蕴中受蕴所摄。

八爱:爱是贪爱,人由童年而少年,而青年,而壮年,而老年,皆对五欲之境,心生贪爱而执着,谓之爱。此贪爱之心,范围甚广,如喜、怒、哀、乐、爱、恶、欲等颠倒情意,皆属爱摄。

九取:取是爱心取着,属于占有欲,人由内心执取自我,爱欲炽然,对外境物质五欲,锲而不舍,千般百计,欲据为己有,甚或损人益己,名为取。

十有:有是有因有果;由前际爱取的因,引生后际生老死的果,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变成三界轮回的苦果。

十一生:生是受生,若据前际言,今生之所以受生,是由爱取有的惑业所感之果,若约后际言,则今生所作的业因,又能引生未来受生之果,故生字通于前后因果。

十二老死:诸根衰颓名老,身坏命终是死,有生必有死,是现象界必然的定律。人的生命,自出胎后,由幼而少而壮而老,匆匆数十寒暑,一期报尽,终归于死,故老死,是未来受报的结果。

无明与行,是过去二支因,引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果。再由现在爱取有三支因,招致未来生、老死二支果。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是辗转,因再感果,果再造因,因果不昧,前后相继,招致无穷无尽生死之流,故名流转门。

十二因缘,可归纳为惑业苦三道。古人说:“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众生依过去惑业之因(无明、行),引生现在生命的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再由现在苦果的生命,起烦恼惑(爱、取),而造作诸业(有),致招感未来的苦果(生、老死)。惑、业、苦三道,如连环钩锁,循环不息,生死相续,无有了期。

缘觉圣人,由观此十二因缘之理而断惑证真。因为缘觉圣人,宿福深厚,慧根独利,深知生死根源,在于无明。由于无明惑,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能令有情流转生死。若灭无明,则“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老死皆灭。自此,便可以灭生死,息轮回,出三界,证圣果,使十二因缘的流转,得以还灭。

(二)大乘教法

大乘教法,法门无量,归纳而言,不外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皆是菩萨所修习的法门。

(1)六度

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以此六种法门,可度悭贪,毁犯,嗔恨,懈怠,散乱,愚痴等六蔽,故名六度。又名六波罗密。梵语波罗密,义译为到彼岸。谓修六度,可度六蔽,可断生死,可到达涅盘彼岸。

梵语“檀波罗蜜”,译名布施到彼岸。布施,便是施舍,不仅是金钱的施与,或给予他人物质的援助,同时包括内在的身体器官,及舍己为人的精神。故布施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而财施又可分为内财及外财,外财是金钱与物质,内财是宝贵的生命。不管是内财外财,凡属物质金钱施与别人,皆名财施。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或以世间学问指导别人,是法施。以无畏的精神,解除别人的恐怖心理,或扶危济困,使人渡过苦厄,是无畏施。

实行布施,必须三轮体空,内不见有能施之我,外不见有受施之人,中间亦不见有所施之物,实行无相布施,始可抵达彼岸,否则,着相布施,仅是人天小果,非菩萨所应为。故《金刚经》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梵语“尸波罗蜜”,译为持戒到彼岸。戒是戒条,或规律,功能止恶生善。在家学佛,受持三皈五戒,十善以及八关斋戒。出家沙弥可受持沙弥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五百戒。出家菩萨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净戒,在家菩萨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等。凡是佛弟子,皆应严守佛的戒律;若能持戒清净,净化身心,断恶修善,进而断烦恼,证菩提,即是持戒到彼岸。

梵语“羼提波罗蜜”,译名忍辱到彼岸。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境有顺逆,修忍辱行,固然要忍受外来逆境的毁辱,及内在烦恼的困扰,饥渴的逼迫,疾病绵缠的苦恼;更要忍受顺境的诱惑。若能坚忍,内外顺逆之境,不为所动,如是由生忍,而法忍,而无生法忍,便是忍辱波罗蜜。

布袋和尚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宜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倘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当年,寒山也曾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说:“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该是修忍辱行最好的方法。

梵语“毗梨波罗蜜”,译名精进到彼岸。纯一无杂谓精,勇往向前名为进,此纯一无杂勇往向前的行为,该是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萨上求佛道,应精勤不懈,下化众生,该不厌不倦。《六波罗密多经》言:“菩萨摩词萨,有四种精进,所谓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已起不善,速令除灭。未生之善,当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长。难舍能舍,难作能作,精勤勇猛,心无懈倦。”又说:“为诸众生,于无数劫,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令得解脱。”读此,可知菩萨的精进,除了勤于止恶修善外,还要勤于利生的事业。

梵语“禅那波罗蜜”,译为禅定到彼岸。禅即是静虑,功能止息散乱。菩萨修习禅定,异于世间有漏禅,亦异于二乘无漏禅,而是出世上上禅。何止定慧均等,且能悲智双运。住于三昧即能广修供养,上求佛道;应身无量,下化众生。进而“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证道歌)因而惑业净尽,得大菩提,名禅定到彼岸。

梵语“般若波罗蜜”,译名智慧到彼岸。智慧,由定而发,功能度愚痴。但菩萨智慧,非世间一般有漏智,亦非出世二乘所证之无漏智,而是根本智与后得智。凡夫菩萨,虽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功行未深,智力有限,未能观机设教,唯有努力学习世俗典籍,谋求充实知识,广度有情。故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五明是声明(文学),因明(理学),医明(医学),工巧明(科学),内明(佛学)。凡夫菩萨,广学五明,入世救世,自利利他,是世俗智。圣人菩萨,由修禅定功深,无明除,真性现,智慧显,此由禅定内发的智慧,名根本智。依根本智而起种种应化,作种种利他事业,既能观机设教,更能对症施药,是名后得智,亦名差别智。根本智用以证真,后得智用以观俗,真俗不二,名为智慧到彼岸。

(2)四摄法

四摄法:菩萨修行,除勤修六度外,还要实践四摄法,深入社会,广度众生,摄受有情。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是布舍一切,令他人受惠。一切包括金钱、物质、生命、学问、知识,以及精神支持。行菩萨道的人,常怀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同情心、正义感,乐于济世,喜欢助人;凡对方所需,无论是金钱、是物质、是知识技能,皆慷慨施与,令对方感恩受化,趋向佛道,名布施摄。

爱语:是由慈悲之心所流露的安慰语、祝贺语、清净语,和殊胜语。菩萨度生,必须随顺众生根性,及其所处环境,用和蔼态度,说契情、契理、契时、契机的语言,使人喜欢接近,以达到教化对方之目的,名爱语摄。

利行:是利益众生的行为,菩萨度生“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甚或为利益众生,而牺牲自我,如《梵网经》所说:“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菩萨若能本乎舍己利人的精神去入世救世,利益众生,令人得以改善生活环境,懂得止恶行善,甚至修心圣道,断惑证真,是名利行摄。

同事:是与人共同担任工作,同甘共苦,完成任务。菩萨修行,非潜居深山,闭门自修;必须深入民间,接近群众,不分阶级,不分种族,不分职业的尊卑,而与之同事,于时机成熟,或机缘凑巧时,便将佛法真义,及智慧种子,散播于世间各行业人士的心田中,净化人心,创造和平,名同事摄。

(3)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是:是指慈,悲,喜,舍。布施爱语等四摄法,是菩萨教化众生,造福人群的实际行动,而能策进此行动的,却是慈悲喜舍四种无可限量的心。

慈无量心:是给与他人的快乐,亦即是仁慈博爱之心。此心广大无限,不择冤亲,不论种族,不分人畜,平等与乐,使一切有情,咸沾福泽,皆得享乐,名慈无量心。

悲无量心:悲的定义是拔苦,亦即是伟大的同情心。菩萨本乎人性的同情心,正义感,平等拯溺扶危,解除众生的苦恼,消灭人间种种灾难,甚至令众生彻底离苦得乐,名悲无量心。

喜无量心:喜是欢喜或随喜之心,菩萨见人止恶行善,生欢喜心;见人离苦得乐,生欢喜心。甚至为了令他人离苦得乐,而侵损自己的权益,或有害于自己之清誉及性命,亦在所不计,反而竭尽心力,以助他人的成功,绝无嫉妒之心,悔恨之意,是喜无量心。

舍无量心:舍是舍离,或舍弃。菩萨舍弃人我是非之心,对顺境不喜,对逆境不嗔,对冤家不生报复心,对亲眷不生爱恋心,内则感情与理智,保持平衡,不为形役,不为境转;外则怨亲平等,拔苦与乐,是名舍无量心。

慈,是无缘大慈,悲,是同体大悲,喜,是随喜功德,舍,是无我精神。菩萨本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深入社会,与人共事,摄物利生,拔苦与乐。四摄法,是菩萨利他的行愿;六度万行,是菩萨自利利他的基础。广行六度四摄,自利兼他,自度度人,何止独善其身,且兼善天下,故名大乘。

五、佛法可以改善人生

何谓人生?人是指外具五官四肢,内具知情意的高级动物。生是生起,生活,生存与生死。人生于世,究竟所为何事?有何意义?因何有生必有死?因何人总是苦多乐少?因何人际关系总是这般恶劣?以上问题,除了佛法,谁也不能解答。

时至今日,科学之发达,已领导了人的前途,甚至掌握了人的生命。但科学对人生的看法,仅是无数细胞组合的有机体,要使此有机体生长和壮健,必需注意饮食营养,及改善环境污染。因此,一般生物学家,无不致力研究,如何吸取适当营养,使人的生命得以袪病延年,如何发展物质文明,使人生活获得高级享受。可惜,却忽视人的精神文明,更无法解答人生的问题。虽然,古往今来,一般哲学家,思想家,也曾致力研究人生问题,但因各人所受的教育不同,信仰不同,或因时、因地、因环境际遇不同,结果,对人生的解答,见仁见智,令人莫衷一是。

不懂佛法的人,实在是无法理解人生,唯有浑浑噩噩的生,浑浑噩噩的死;何止生存毫无意义,简直是浪费人生。尤其是有人为了生存,为了私欲,各私己所爱,各爱己所私,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利害冲突中,人无法协调,在利欲薰心下,人无法满足。不得不强夺巧取,弱肉强食,甚至斗争残杀,无所不用其极,使人生悲剧常演,社会祸患无穷,形成现实血淋淋的人生。

(一)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可以从人体的组织,及人生存的意义两方面来说明。佛教认为人体的组织,不外是四大五蕴等元素的组合。四大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质。人体中齿、爪、筋、骨等坚性物质是地大,脓血汗泪痰涕津液等湿性是水大,人之体温是火大,人之呼吸是风大。由四大组成的肉体,因冷热不调而生病,因寒暑迁流而变老,因四大分散而死亡,所以佛说:四大皆空。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种元素。

色,指有情内在的色身,及外界凡有形相的一切事物。《五蕴论》说:“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地之坚性,水之湿性,火之暖性,风之动性,此四种特质,本身就是色法。而由此四大种所造成之宇宙万物,不管有情无情,皆属色蕴所摄。

受,受是感受,领受。人能感受外境而领纳于心,适意之境,引生乐受,不适意境,引生苦受。苦乐之受,纯属感情作用。

想,想是想像,或取象。人由心取境,摄境于心,构成概念,安立种种名言,皆属想蕴的功用。《五蕴论》言:“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属于人的意象。

行,行是迁流造作。人对外境,引生内心反应,经过思考判断,而策动于行为,名为行,心理学称为意志,佛学名为思心所。《五蕴论》说: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所,及心不相应行。”即是说,除了感受及想象二蕴外,一切心理活动,皆属行蕴摄。

识,识的定义,是明了识别。心理学名为认识,佛学名为心意。《五蕴论》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杂集论》言:“问识蕴何相?答,了别相是识相。由此识故,了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可知眼等六根,缘于色等六尘,能分别认识,谓之识。初期佛教,但说眼等六识,后期佛教,特别是唯识宗,更于六识外,加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

梵语“末那”,译名意。功能是固执八识见分为自我,执相分为我所。且恒审思量,攀缘不息;故与我痴(无明不解真理),我见(执假我为真我),我慢(因执我而生慢),我爱(于所执之我心生贪爱)等烦恼相应,为一切众生我执的根本。

梵语“阿赖耶”,译名藏。藏有三义,谓能藏、所藏、执藏。因此识能含藏一切善恶染净种子,保持不失不坏,故名能藏。一切种子,皆储藏于此识中,则种子为能藏,此识名为所藏。末那不知此识见相二分皆是本性的幻影,故执见分为我,执相分为我所,如是执着不舍,便有我所爱,我所憎等烦恼。据此关系,故第八识,亦名我爱执藏。

此识为人类精神的主体,亦是众生生命延续不断的根源。由于此识所含藏众生过去所造善恶种子的牵引,而展开众生现实的生命,及人世间一切幸与不幸的际遇。人的寿命终结,前七种识皆随肉体的死亡而停止活动,唯独此识不灭,且能将人现生所作善恶业种,再度引生未来生命。如是由业感果,果再造因,因再感果,因果循环,生死不已。而此识亦随着众生短暂的生命,在六道轮回中,去后来先作主翁。

由四大五蕴所组合的生命,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原无自性,故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但在无常无我的诸法现象中,有其不生不灭的本体存在,此本体即是诸法的自性。诸法现象,虽然是无常,生灭败坏,但诸法本体,原无生灭,不变不坏。所谓:“诸法住法位,世间性常住。”此常住的法性,便是真心,便是佛性,亦即是真我所在。诸法现象的五蕴色身,是假我;不生不灭的诸法自性,是真我。假我无常、苦、空、无我;真我则是永恒不朽,常乐我净。故佛又说:“涅盘寂静。”

人生的意义,不在假我的享受,而在真我的证得。欲证真我,当学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在真空智慧照耀中,何止了解众生因何有生必有死,同时能够彻底了生脱死;何止了解人生因何苦多于乐,且能彻底离苦得乐;何止了解人间关系恶劣起于贪嗔痴烦恼,且能彻底消除烦恼。所以,佛教对人生的看法,虽说是无常、苦、空、无我,但并非消极的悲观,而是由消极走向积极,由无常寻求真常,由假我而证真我,由苦恼的人生,超凡入圣,最后觉悟成佛,获证永恒不朽的真理生命。

(二)佛法可改善人的行为

若欲改善人不合理的行为,自当奉持佛的人乘教法——五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生,指胎、卵、湿、化等四生。佛言凡有生命的动物,不管是人是畜,皆不可杀。其理由有五点:

一基于佛道。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其形虽殊,其体实同。宋朝黄庭坚诗言:“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然则,杀害众生,等如杀害未来诸佛,故应戒杀。

二基于孝道。众生无始以来六道轮回,互为父母。《梵纲经》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若杀众生,等如杀过去父母,故应戒杀。

三基于仁道。杀生伤仁。唐朝白居易诗言:“谁道众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耐庵道人诗言:“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喉断叫声绝,颠倒三起伏,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是故:“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诚应戒杀。

四基于业道。因果循环,丝毫不爽,《楞严经》言:“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冤冤相报,实无已时。回道人诗言:“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又愿云禅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人为延年消灾,实不应杀生。

五基于卫生。人皆说肉食营养,殊不知肉类含毒,有害卫生,有损健康。美国营养专家,未必信佛,但皆提倡素食。

狄葆贤诗说:“若慕牛力大,牛食草为;若慕猪体肥,猪食糟与糠,请观牛与猪,不因食肉强。若慕肉味美,何不自割尝?自割知痛苦,割他意扬扬,世无食肉者,屠门不开张。”

苏轼诗言:∵“每馔必烹鲜,未见长饥肉,今朝血溅地,明日仍枵腹;彼命纵微贱,痛苦不能哭,杀我待如何?将人试比畜。”

宋陆游诗言:“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怒难伸,设身处地抚心想,谁有将刀割自身。”

故为卫生护生,不应杀生。不应杀畜生,更不应杀人;不应直接杀,也不应间接杀;不应故意杀,也不应误杀。远离一切杀因、杀缘、杀法、杀业,是名戒杀。

不偷盗:不与而取谓之偷,强夺明抢谓之盗。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说:“不义之财不苟取。”无论金钱或物质,无论饮食或用具,凡属他人所有,皆不应取。偷盗,有直接、间接,有有形的、无形的。例如:强盗明枪打劫是直接,贪官舞弊是间接;勒索欺诈,或抵赖债务是有形,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严持盗戒,何止不与不取,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凡强夺巧取,金钱地位,甚或沽名钓誉,皆属于盗,亦应戒除。

不邪淫:∵万恶淫为首,佛观淫欲是众生生死根本,属于性戒。出家弟子,应严守不犯,在家弟子,既有家室,不能断淫,但应戒邪淫。除元配合法夫妻外,不应另有婚外情。更不应涉足于歌舞场所,或娼寮妓院,自损清誉,破坏家庭幸福。该守周公之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是不邪淫。

不妄语:所言不真,颠倒是非,歪曲事实,或虚伪夸张,或藉辞掩饰,皆是妄言。妄语之人,智者所弃,特别是学佛人,若然妄语,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殃堕无间。《大智度论》说:“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涅盘经》亦说:“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欲灭恶生善,当戒妄语。

不饮酒:酒能乱性,更损害健康。正人君子,不应饮酒,况佛弟子?《俱舍论》言:“诸饮酒者,必多纵逸,不能守护诸余律戒,故为护余,令离饮酒。”《大智度论》说,饮酒有三十五过,《四分律》说,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现代科学,亦证明饮酒有害身心,能引生各种疾病。可见酒之为害甚大,非戒不可。

人的行为,果能不杀生而仁爱,不偷盗而义利,不邪淫而礼节,不妄语而守信,不饮酒而正智,既与儒家仁义礼智信人之五常契合,亦合乎佛教的人道标准,所以受持五戒,可改良人的行为,而保持人身不失。

(三)佛法可改善人的心理

奉行佛的十善教法,可改良人的不良心理,命终得生天,故名天乘法。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十善的反面,便是十恶,即是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前三是身业,次四是口业,后三是意业。人所以造杀、盗、淫、妄等恶业,皆导源于内心的贪嗔痴;由贪嗔痴三毒,策动于身故有杀生、偷盗、邪淫的身业;策动于口,故有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口业。若欲改善行为,严守五戒,非先取消贪嗔痴三毒不可。

贪是贪爱、贪欲。对五欲尘境,贪爱执着,能障不贪,生苦为业,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胜天王般若经》言:“众生长夜,流转六道,苦轮不息,皆因贪爱。”众生由于贪爱自己生命、地位、名誉、权利,以及一切物质享受,往往唯达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公理,不讲正义,不念亲情,致使人间父子不和,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兄弟情断,甚而导致社会一片凌乱。故《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圆觉经》亦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转。”可知贪欲,祸患无穷。对治之法,可修小乘不净观,或修习大乘布施行。

嗔是嗔恨、嗔恚∵或忿怒。人对逆境,心生憎恨,使身心热恼,造诸恶业,谓之嗔。或人因贪不得而转变成嗔,嗔心一起,往往欲置对方于死地。故佛教处处劝人莫嗔,《遗教经》言:“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莫过嗔恚。”《决定毗尼经》说:“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念嗔恚,以违害大慈,莫过此故。”《华严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一念起嗔,殃堕无间。”可知嗔之为害甚大,故古德劝人修行,当知“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免轮回苦,善自护嗔心。”停止嗔心的方法,可修慈悲观,或修忍辱波罗密。

痴是愚痴,又名无明,众生因心性不明,迷于事理,而起烦恼,作业流转。《唯识论》云:“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大日经》言:“劣慧众生,以痴贪自蔽。”人因痴爱自蔽,故有贪嗔,因有贪嗔,故作业流转,可知痴爱,亦为众生生死之根本,《观音别行疏》言:“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六根男、六识女为媒嫁,出生无量烦恼之子孙。”我们欲想断绝烦恼子孙,当先杀无明父。小乘因缘观,大乘般若智,皆可杀无明贼,灭痴暗病。

佛经称贪嗔痴为三毒,是人生最恶毒的心理病态。由病态心理形成病态的人生,因病态的人生,组成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家。试问,世界怎得不乱?因此,若欲拨乱反治,促进世界和平、导致民生安乐,首先要取消贪、嗔、痴三毒。佛的小乘教法中,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以及大乘六度四摄等法门,皆是对治贪嗔痴三毒的良药,人心三毒不起,则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身心清净,身心健康,十恶自然变成十善。

十善中的身业,即是五戒中前三种,义如前释。口业中的两舌、恶口、绮语,是从五戒中妄语分出。两舌是挑拨离间,两头是非。《大乘义章》言:“二乖彼此,谓之为两舌,两朋之言,依于舌故云两舌。”恶口是出言不逊,或恶意毁谤、粗口骂人。《大乘义章》云:“”言辞粗野,目之为恶、恶从口出,故名恶口。”绮语,或名杂秽语,是措辞动听,引人霞思,属于诲淫诲盗的言语。《大乘义章》云:“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俱舍论》云:“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

人的口业清净,则无两舌、无恶口、无绮语、无妄语,凡有所说,皆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以及无诤语。人的身业清净,便不杀、不盗、不邪淫、所有行为,皆慈悲、皆正义、皆守礼。人的意业清净,则不贪、不嗔、不痴,而常怀布施之心、慈悲之心、正见之心。如是三业清净,实行十善,现在即得以下种种利益。

一不杀生:于诸众生,起大慈心,普施无畏,现生即得,永断一切嗔恚气,身常无病,寿命长远,恒非人守护,常无恶梦,寝觉快乐,灭除怨结,众怨自解,无恶道怖,命终生天等利益。

二不偷盗:戒偷盗之人现在即得资财盈积,多人爱念,人不欺负,十方赞美,不忧损害,善名流布,处众无畏,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常怀施意,命终生天等利益。

三不邪淫:若离邪淫,现生得诸根调顺,永离諠掉,世所称赞,妻女贞节等利。

四不妄语:若离妄语,口业清净,现生即得口常清香,世人信伏,发言成证,安慰众生,得胜意乐,言无误失,人天敬信,智慧殊胜,无能制服等利益。

五不两舌:人不两舌,现生即得不坏身,不坏眷属,不坏信誉,不坏行,不坏善知识等利益。

六不恶口:能不恶口骂人,即得言不乖度,言皆利益,言必契理,言词美妙,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诛,言尽爱乐等利益。

七不绮语:若离绮语,当得智者所爱,定能以智如实答问,定能于人天威德最胜等利益。

八不贪:心无贪毒,现生可得三业自在,财物自在,福德自在等益。

九不嗔:若无嗔恨之心,现生即得无损恼心,无嗔恚心,无诤讼心,而得柔和质正心,得圣者慈心,身相端正,众共尊敬等利益。

十不痴:愚痴即是邪见,若离邪见,即得真善意乐,深信因果,终不作恶,直心正见,永离疑网,永离邪道,行于圣道,舍诸恶业,住无碍见,不堕诸难等利益。

由于修学佛法,力行十善,内则消灭贪嗔痴等罪恶心理,外则停止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等不良行为,三业清净,身心健康,自利利人,所以,佛法可以改善人的心理。

(四)佛法可改善人的品德

五戒是消极的止恶,十善是积极的向善,由于止恶修善,可以保持人身不失,或生天国,但皆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品德未立,生死未了,难免退堕三涂。必须进修出世佛法,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八正道建立人的品格,以三无漏学,成就殊胜功德,断我执而证无我,出生死而证涅盘,自此超凡入圣,名声闻乘。

若由谛观十二因缘的流转门,知诸法缘起,生灭无常,进而修习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悟诸法缘起性空,伏无明,断见思,如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皆灭,彻底取消生死,不再轮回六道,见思惑尽,习气亦除,立圣人的品格,证辟支佛的功德,名缘觉乘。二乘圣人,远尘离垢,品德超群,皆拜佛法所赐,可知佛法的确可以改善人的品德。

(五)佛法可促进人性的觉悟

人因不觉,自寻烦恼,作业流转,生死无尽,苦恼无边。二乘圣人的自觉,虽胜于众生的不觉,异于外道的邪觉,但其觉未圆,并非究竟,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广修菩萨六度万行,实践四摄四无量心等大乘法门,上求下化,自利兼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智同佛等,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才是人性彻底的觉悟。

今日世界,人心的恶毒,已非世间药石可能治疗;人性的沉沦,亦非世间法律可以挽救。唯有佛的慈悲水,可以洗刷人性的染污,治疗人心的疾病;也唯有佛的智慧,才可以促进人性的觉悟,挽救人性的沉沦。修学佛法的人,既要面对现实,提高警觉,少欲知足,安贫乐道,行为趋向仁义礼智信的正轨,生活进入正见正语等八正道,以谋取消人间罪恶,建立精神文明;更要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来入世、救世,领导人群,奔向自觉的人生、智慧的人生、理想的人生,使人性获得彻底的觉悟。

佛的五戒,可以离过止非,改善人的行为;佛的十善法,可以取消贪嗔恚痴三毒,改善人的心理;佛的四谛十二因缘法,可以使人建立品德,超凡入圣;佛的六度四摄等大乘法,可以使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最后彻底促进人性的觉悟。所以,佛法可以改善人生。

六、佛法可以净化社会

佛法何止改善人生,更能净化社会,若果人皆信佛,皆实践佛的教法,当得以下三种利益:

(一)以大我代替私我

世人皆曰我,且人人皆为我。我的名,我的利,我的财产,我的权力,我的享受,无一不为我,谁肯忘我去为别人?实则世人所执之我,不过是众缘和合的假我,是幻有而非真有,是无常苦空,而非常乐我净。所以佛说:“四大苦空,五阴无我。”人生意义,非在假我的享受,而在真我的获得。可惜世人每为假我而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之无厌,不夺不餍。甲如是,乙如是,社会如是,国家如是,全世界全人类莫不如是。试问世界如何不乱?人命财产,又安能保?美好人生,竟陷于患得患失中,惶恐终日,何等苦恼?殊不知世事沧桑,好景不永,“黄金不是千年业,千年田换八百主。”何况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钱难买阎君赦,无计能求狱卒饶。”当死神降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然则多贪何用?不如安贫守已,乐道好施,发扬人性的慈悲,使人共乐,社会共荣,岂不更有意义?因此,佛教提倡布施,对治悭贪,以杜绝人性的私欲,激发人性“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同情心,培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德性,在人欲泛滥中,提升私我,变为大我,事事重大我而轻小我,先公后私,急公好义,乐以天下,忧以大下,如是以无我而克己,以大我而益群,使自己成为人间冬日,炎夏甘露,甲如是,乙如是,全世界全人类皆如是,岂不坐享太平,共存共荣?

(二)以慈悲代替残暴

人性的残暴,导源于内心的嗔恨,嗔恨心起,何止谋杀,暗杀,且公然残杀、劫杀、强杀,小则陷人生于恐怖与苦恼,大则使世界发动干戈,战云弥布,时局荡乱不安。佛教为拯救人生不幸,更为促进世界和平,故提倡容忍,推行慈悲。容忍是自我克制,宽恕别人;慈悲是以德报怨,化敌为友。如果人皆能容忍,则仇恨溶解,而能和平相处;人皆实行慈悲,自可化戾气为祥和,转残暴为善良,当然可以消灭人类互相仇视心理,挽救社会互相残杀的危机。至此,人生康乐,社会安宁,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自可指日以待。

(三)以智慧代替斗争

人的一生,时刻皆在斗争中,小孩争胜,大人争强,读书争成绩好,做事争赚钱多,在家争权争位,在社会争名争利,排队坐车争先,出钱出力争后。争,几乎成为人日常工作,亦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最惨的是人与人争,演变成家与家争,国与国争,全世界全人类,无不皆在斗争,致使烽火四起,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实在可悲。

人因何要争?原因是不明理,不知五蕴无我而纵私欲,不知激发慈悲而残暴。不知便是愚痴,愚痴就是无明。众生由于无明烦恼障蔽本具智慧,因而背觉合尘,向外奔驰,追逐物欲,流连忘返。本具智慧因而蒙上阴影,染上毛病。自此,人生便以妄想代替智慧,以强权代表真理,以残暴代替慈悲。人性沉沦,心灵闭塞,沉溺苦海,自寻烦恼,皆因愚痴之过。

佛法鼓舞人生,放弃物欲,寻求智慧,摆脱虚妄意识的幻觉,显发内在智慧的始觉。以始觉智,洞悉五蕴无我,四大皆空,故能抛弃假我体证真我,克制私我完成大我,不再为一己私欲而斗争,不再为无明暗蔽而残暴无道;而能本乎本觉的真理,发扬慈悲的精神,展开觉世牖民的工作。《华严经》言:“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暗心。”众生痴暗心灭,智慧心生,何止一切纠纷,皆可迎刃而解;一切斗争战祸,亦可平息,人类和平,世界大同,即可实现。

七、佛法可建立理想之国

我想,假如一个国家,人皆能克制自我,放弃私欲,由小我扩展为大我;人皆能容忍宽恕,溶化仇恨,由残暴转为慈悲;人皆能取消愚痴,平息斗争,而负起先知先觉的责任,去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心无贪嗔痴三毒病态,人身无杀盗淫妄等不良行为,人与人间不但能和平相处,互忍互让;同时进而互爱互助,共存共荣,共享太平。这就是人间乐土啦!何必移民他邦,寻求理想之国?

《维摩经佛国品》中,释尊告宝积长者,直心是菩萨净土,深心是菩萨净土,菩提心是菩萨净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无量心、四摄法、解脱、方便、三十七道、回向心、说除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等善法,无一不是菩萨净土。“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真的,一切唯心,万法唯识,欲求净土,当自净其心。若净自心,当修佛法。因为佛法,是去污染除毒素的特效清洁剂,是止腐朽生善根的无上圣药。佛的戒律,使人防非止恶,佛的教法令人积极向善。佛的大乘精神,固然可以救人于水深火热中,佛所说的因果定律,更可以策励人自觉自奋,力争上游,甚至舍己为人,自求多福。可惜世人不信因果,每以某人一生向善,竟遭不幸;而某人作恶多端,反而富贵荣华,故怀疑因果的存在。殊不知因果报应,非限于一生,而是通于三世。人今生虽然向善,但由夙世恶业成熟不可避免,故遭恶报;但今生的善因,将必引生来世的善果。反之,今生作恶之人,亦是由于夙世所作善业不亡,而报得富贵荣华的享受,但今生所作恶业,势必招致来世的苦果。如是由因感果,果再造因,因又感果,因果循环,丝毫不爽。《涅盘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谁能拨无因果?

佛说:“假使百千劫,善恶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观世间一切智与愚,贫与富,贵与贱,美与丑,疾病与健康,短命与长寿,甚至出世圣人的修因证果,十法界众生,无不是循着因果定律而发展,无一不是各人自作自受。基于此自受自作的因果定律,何止说明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同时说明人生绝对自主,绝对自由。人可以创造幸福,也可以自掘坟墓。人可以使自己轮回生死,也可以令自己觉悟成佛。如果世人皆学佛,以佛法改善行为,以佛法改善心理,以佛法改善品德,以佛法促进人性的觉悟,取消心中贪嗔痴等无明烦恼,朝向菩提觉道迈进,背尘合觉,自然可以创立理想之国,实现人间净土。否则,贪嗔痴三毒不除,杀盗淫妄等行为不改,即使移居月球,也无法解脱人生的苦恼,抛弃人间的不幸;愿听者、读者思之,再思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