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法来教导孩子,并不是长篇大论地向他们谈起什么缘起,或强迫他们去背读佛陀所教导的什么八正道,或十什么的。其实,就是教导他们找到真正快乐的基本方法,其他的就顺其自然了。

家长教导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道理是:每一个行为都有后果。每一个当下都提供我们一个选择如何去思维、说话或行动的机会。这些抉择最终决定我们是否快乐。这是业力的本质-佛法基本的因果道理。这也是佛陀对独子罗侯罗的教诫之一。「庵婆辟林教诫罗侯罗经」在内容和方法上,为家长们提供以佛法教育孩子的重要提示。在这部经中,佛陀谴责七岁的罗侯罗撒了一个小谎话。佛陀要教诫的就是修持正语的重要,以及协助罗侯罗真实地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

佛陀的教子方法中有几方面是值得参考的。首先,佛陀善巧的以日常的器皿,例如水盆来做比喻,他以明确和符合年龄的语言作出讲解,让罗侯罗能够轻易明白。其次,佛陀并没有针对业力的课题,进行冗长抽象的说法,而是将教诲锁定在当前的课题:谨慎地选择你的行为。第三,尽管五戒是基本的道德行为,但是佛陀没有谈到这些,相信是因为一些戒条如不邪淫、不饮酒对多数的七岁儿童来说是不需要的。第四,佛陀在教诫罗侯罗的时候,不断地向他发出简单的问题,让他有参与感,而不是枯燥沉闷的在说教。最后,佛陀利用这个教育儿子的机会,传授深一层的道理。他向罗侯罗解释,在身口意作业之前、当下和之后,向内心进行观察是很重要的。由此,他把罗侯罗的一个小错误,延伸成为一个意义深长的教诫。

虽然多数的父母会认为要象佛陀那样有效的教育孩子只是一个梦想,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以他作为学习的榜样。但是,在仿效佛陀之前,要认清一点:佛陀是一位言行一致的圆满模范,他清楚自己在说什么,而且说的到,办的到。很明显的,如果我们要教孩子佛法,自己就得如法修持。如果你一方面赞叹布施、持戒、忍辱的美德,另一方面又让孩子看到你的悭贪、妄语、嗔恚,那么你的教诲将失效。

当然,父母不需要等到修持圆满才教育孩子。不过,如果想让你的教导发挥一些效果,就得让孩子看到,你的确是在努力精进地修行。如果父母以身作则而激励孩子,并且教导他们如法生活的法则,事实上,你已提供孩子一份稀世珍贵的礼物了。

摘自约翰布里特的《佛教问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