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佛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点

作者:胡晓光

哲学是理论系统化的宇宙观,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普遍规律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宇宙的本原问题;二是宇宙是否可知问题。佛学是佛教义理之学,它蕴涵着极深的智慧,特别是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哲学基本问题是人类理智认识宇宙真理过程中的至要问题,佛学作为生命解脱智慧之学,就不可能不对此问题有明确的阐释。本文试图从探究佛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点,来揭示佛学的宇宙观实质。

佛学的根本法是缘起观,佛学对宇宙存在的观察方法,也是从缘起观角度出发,对宇宙存在的本相进行彻底揭示,从而使得人类悟入宇宙人生如实谛理。缘起观基本内核是,所言缘起,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是由一定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一切事物的存在是缘起的存在,不是实体性的存在,缘就是关系条件之义,一切事物都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下生起,就是缘起。缘起理论规定了佛学认识论的根本特征,也是佛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点。宇宙万有的存在,主要是由两类现象构成,一是物质现象,二是精神现象,宇宙自然就是这两种现象的统一整体。传统的西方哲学,由于习惯运用理智思维揣测问题,对宇宙自然存在则穷究存在本原实体。由于哲学家们的各自立场、观点、方法不同,也就形成了种种玄学化的实体宇宙观,如要从思想实质上区分,传统的西方哲学主要有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多元论等。兹略陈数家以见一斑。

一、唯物论:唯物论者的宇宙观,肯定宇宙间最基本的东西,只是物质,除去物质,则无所谓世界。进而言之,人也是物质,唯物论者认为,人若没有大脑就不能思维,因此,判定思维必依存于物质之身体,则无所疑。故当人死后,肉体死亡,精神思维也随之消灭。由此不承认宇宙间有所谓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存在。唯物论者更进一步认为,宇宙间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于物质的活动。所谓因果、规律、时空等等,也不外是若干物质的特性,人们不能凭空造出一条物理学定律。就此而言,可见自然的原理,不依存于人,而是独立自存者。人有感觉,也犹如客观物体有重量和延展性等现象一样,感觉增长到比较复杂的量级时,就产生反省思维功能,由此反省思维功能才知吾人有心灵存在,因而人的心灵存在是客观物质所产生,也就自然成理了。故此,唯物论者证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三种论据:一、精神为物质的属性,二、精神为物质的高级运动的结果,三、精神为物质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唯心论:唯心论也称观念论。唯心论者以精神为宇宙的根本本原,宇宙任何事物莫不自精神实体而来,此种精神实体的功能作用,在人主体上是以观念形式表现,在客体物质上是以能力形式表现,人所以有观念如同物质有能力一样。人类所以能够认识宇宙,正因为人有绝对精神实体观念。从而不难看出,唯心论者的主体精神实体就是宗教神学的灵魂的变种,客体物质能力(即客观精神)就是“上帝”或“神”的变相。唯心论者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肯定存在是绝对精神的具体显现,物质是由精神创造出来的。

三、心物二元论;二元论者主张,宇宙根本上是有心物二重相异的性质。心与物在宇宙内各有其不相涉的二特性,心与物根本不能合并或相附属,其本身即为实体本原,所以,这一派学者的看法,常常由心物关系一变而为身心关系,他们将思想与物质视为各循不同过程,身体与物质只是结合,并未并合。

四、多元论:多元论者主张与一元论正相反,认为宇宙构成要素,不是一个实体,而是由多个实体构成,因为宇宙万象的本体本原是多个实体,宇宙间才有许多不同的现象。此不同的现象是由于有不同的根源,并不是所有现象均由某一个根源所演变。

据上所述,宇宙本体本原的性质,若说是唯物,则生命的创造,精神的作用,能力的转变,用物质解释显然是不够充分的,特别由于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发现,更加证明此论的谬误之所在,如现在世界上已发现几十例先天无大脑之人,而其智力又超于常人,这就打破了精神是大脑机能观,另外,当今世界脑科学权威、诺贝尔奖得主艾克尔斯教授,他在长期对大脑科学研究实验中,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即大脑与精神意识是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在精神思维时,大脑充当工具,而非精神意识是大脑生理机能,艾克尔斯教授是活跃于脑科学前沿的专家权威,他的结论是当代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所以,这又是破除大脑机能观的铁证。

若说唯心,而物质的客观存在也是事实,精神是不能创造出物质的。二元论者说心物各有不相涉的特性,但是,事实上精神不能离开肉体而独立活动。多元论者认为宇宙要素是多非一,则又与宇宙根本统一性相矛盾。传统西方哲学在解释宇宙本体本原问题上的种种理论,都不能自圆其说,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发现缘起法则,深受理智思维二元性认知格式的实体观所桎梏,不能彻见宇宙如实相状。

与传统西方哲学本体本原观恰恰相反,佛学是从缘起观来阐释宇宙本体本原问题,佛学认为,宇宙现象的存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缘起性空的,宇宙间绝对不存在永恒不变常一独存的形而上学的实体为本体本原。所以,佛学不探讨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认为这是世间凡夫由于无明之故,起种种虚妄分别而有的,按实而论,无有此事,故佛学不谈。

佛学的缘起观实是一种人类高级认识论。它的目的在于彻底揭示宇宙存在的本来实相,排除主体心识上的种种虚妄分别之执,显现本来具有的无上如实妙智,对缘起概念的内义,佛学有精细的阐释,在《俱舍论》中,佛学对缘起规范了十一个重要涵义。它们是:无作者义、有因生义、离有情义、依他起义、无动作义、性无常义、刹那灭义、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互相符顺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这十一种涵义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论点:一、无造物主,二、无我,三、无常,四、因果相续。从这四个论点,我们不难看出,佛学即否定客观唯心论的绝对精神(与宗教中的“上帝”或“神”是同义词)存在,也否定主观唯心论的绝对观念(与宗教中的“灵魂”“神我”是同义词)存在,即否定物质为存在本原实体,也否定断灭论。佛学的缘起观就是佛学独特的宇宙观。宇宙万有,不论精神现象还是物质现象都必须遵循缘起法则而存在,离开缘起的实体是根本不存在的。这就是佛学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根本态度。

传统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强调世界本相是否可知的问题,认为世界本相是可以认知的,被称为可知论;认为世界本相是不可认知的,被称为不可知论。传统西方哲学的理论体系的构成,都是由吾人理智思维所揣测而产生的,可知论者,就是承认人类理智认识能力是可以认识世界本相的;不可知论者,就是不承认人类理智认识能力能够认知世界本相,由于西方人误把人类理智认识能力,当成人类主体智能的最高层次上的能力,根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人类生命中的认识能力的最高层次,在于彻底扬弃理智框架的思维方法,开发人类生命深层次的妙智妙能,要想激醒生命的高级智能,就必须要求具体修为的方法,然而,只有佛学中,包涵着这方面的内容,即瑜伽禅定修练体验。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就是依瑜伽禅定修为体验中的现观如实境界为理论实据的。从佛学角度看,世界本相即宇宙诸法实相,是可知的,可把握的,但不是人类理智层次思维认识能力所能够认识的,而是起理智的妙觉智能,才能认识世界本相,即禅悟妙觉亲证现观如实境界。

综上所述,佛学主要是从缘起观看待宇宙存在,解释宇宙存在的一切问题,否定形而上学式的实体存在。佛学由于缘起理论而决定它的思想实质,所以,佛学不是唯物论,也非唯心论,更不是折中主义,不是一元论,不是二元论,不是多元论,不是心物平行论,不是怀疑论,不是不可知论,更不是有神论,佛学不崇拜偶像,佛学是最完备的无自性辩证法,佛学否定实体,肯定因果律,是真现实主义的缘起性空论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