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现代以来,随着欧阳竟无等佛学大师的提倡阐扬,唯识独成一学,逸出所有宗派,呈一时之盛,影响及於佛敎内外,甚至连整个社会思潮的深处也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影响。然而,其间虽经欧阳竟无、太虚、吕澂、熊十力、王恩洋、唐大圆等人抉择料简、往还论辩,但在近现代乃至当代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大环境中,本来就名相纷繁、义理艰深的唯识学,就仍然容易使学人触处生碍、随类执解而无法贯通了。今发意再作抉择料简、方便条贯,以期使此唯识一学不再局於一隅,而能入归佛敎缘起中道法海,进而易於契入佛法道妙!

当然,我们的思考还得从欧阳大师的抉择开始。

欧阳竟无在归投杨仁山居士门下学佛之後,专精深研瑜伽行一派、法相唯识一宗、唯识一学所宗经论,却发现自来归为一派一宗一学的法相唯识,应该分为法相与唯识二宗。他在一九一六年写成的第一种法相诸论敍——《百法五蕴论敍》中就说:「约缘起理建立唯识宗,以根本摄後得,以唯有识为观行,以四寻思为入道。约缘生理建立法相宗,以後得摄根本,以如幻有诠敎相,以六善巧为入道。」[欧阳竟无:《百法五蕴论敍》,《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杨文会、欧阳渐、吕澂卷》,河北敎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17页。]在一九一七年撰成的《瑜伽师地论敍》中,欧阳竟无又反复说明此义,他说:「唯识义者:猩次遥獭⒋Α⒔缛奖憬饩龋熘捶ㄊ担耐庥芯常痪纫远眨指炊袢。皇枪饰ㄑ郧残耐庥芯常堆郧财朴兄粗眨嫫瓶罩粗校叽硕澹⑽ㄊ蹲凇!ㄏ嘁逭撸菏雷痨兜谌保迪粤讼啵奚衔奕荩蛴斜榧剖┥栊浴⒁浪直鹦浴⒃渤墒敌浴8从形宸ǎ合唷⒚⒎直稹⒄恰⑷缛纭B凼荽耍⒎怯蟹强罩械酪鍞湥ㄏ嘧凇!筟欧阳竟无:《瑜伽师地论敍》,王雷泉编《悲愤而後有学——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194页。]直至一九三八年,欧阳竟无在与支那内学院院友讲谈论义中,还是再三致意法相与唯识分宗之说,他说:「盖弥勒学者,发挥法相与唯识二事也。初但法相,後创唯识。弥勒《瑜伽》中谈法相於《本事分》,而谈唯识於《抉择分》。是法平等曰法相,万法统一曰唯识。二事可相摄而不可相淆,亦复不可相乱,此弥勒学也。……所以唯识法相必分为二者,世尊义如是也。世尊於《楞伽》、《密严》,旣立五法、三自性之法相矣,而又立八识、二无我之唯识理。」[欧阳竟无:《辨唯识法相》,《悲愤而後有学——欧阳渐文选》,第94页。]可见,法相、唯识分为二宗之义,是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中始终一贯之说,其於此间殷勤反复再三致意,而对唯识学也有精研的章太炎也以之为「独步千祀」之论,这确实是令我们深思的。

在欧阳竟无对法相、唯识分宗之义的反复阐释中,我们可以知道,在法相与唯识之间有两点基本差别,那就是,一,法相是约缘生理而立,而唯识则是约缘起理而立;二,法相义在万法平等,而唯识义则在万法统一。但是,在法相与唯识之间又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法相、唯识都证成佛法中道义敎。关於法相义之五法、三自性,欧阳竟无已明确指出,「论师据此,立非有非空中道义敎」,而关於唯识义,欧阳所谓「是故唯言遣心外有境,识言遣破有执之空,而存破空执之有,具此二义,立唯识宗」,其义也卽《成唯识论》所谓「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玄奘糅译:《成唯识论》,林国良《成唯识论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9页。]

但是,欧阳对法相唯识之二异一同的抉择,又是安隐於名相纷繁之中,并不容易索解体认领会。何以法相唯识二异能成一同,一同却有二异?欧阳之以十义等理证成,其阐释不可谓不复杂,自然令人索解繁难。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由欧阳之抉择返溯原典,作一方便条贯。

那麽,从什麽地方开始我们的返溯呢?

「毕竟,现实中我们所具有的唯一直接经验就是我们自己的感觉意识。」[哈曼:《後现代的异端:作为原因的意识》,《後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并且,西哲笛卡尔所找到的我们存在的基点也是,「我思故我在」,那麽,我们的思考就应该从这种最直接、最基本的经验事实入手,看看我思与我在这种经验事实在佛敎中又是怎样被阐述呈现的。

对此,佛早有断言,佛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解深密经》,演培法师《解深密经语体释》,天华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13页。]识所缘,唯识所现,但识所缘又是什麽呢?

《解深密经》说:「『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顚倒觉,於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顚倒解。』」[《解深密经语体释》,第317页。]可见,所谓识所缘,是指缘「色等心所行影像」。而所谓影像,又称影像尘,就是人们所见所闻所缘之境界相状。但是,「心识并不能象镜子映物一样,直接映现境相,必须由感觉器官(五根)接受外境资讯(五尘),由外界资讯与感觉机制的共同作用,在自心中变起一个『影像尘』,心识对此影像尘进行分别,才形成对境相的现量。影像尘是心识直接分别的对象,相对於外缘本质尘名『疏所缘缘』而言,叫做『亲所缘缘』。《宗镜录》卷五五释影像尘云:『影者流类义,像者相似义,卽所变相分是本质之流类,又与本质相似,故名影像』。影像,卽是影子和画像,虽然依本质而有,相似於认识对象,但旣经根识之变现,便非认识对象本质尘之实体,也非全同於本质尘的原样,是一个常有主观性的东西。」[陈兵:《眞实论》,《法音》1993年第7期第7—8页。]然而,相对於影像尘,本质尘又称为本质法尘,并且一般而言,所谓境相,是只指称影像尘,而并不兼及本质法尘的,所以,可以说,识所缘,唯影像尘,唯境相,唯相,而相只是唯识所现耳!

当然,「根境识三缘和合而变起一个带主观性的影像尘这件事,可谓世间的第一奇事,其中的机关奥妙,非轻易而可弄明白。」[同上,第8页。]因为,人们总是习惯性认为所见所闻境相是实有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别是,「形成於现代之初的传统物理学中的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永不停息的机器,由不可毁灭的物质粒子构成,由不可毁灭的能量驱动,由永恒不变的数学法则控制。」[鲁珀特?谢尔德拉克:《作为习性的自然法则:科学的後现代基础》,《後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第101页。]但是,卽使是实证性的、还原式的现代科学,随着其发展,也已经认识到了,「人肉眼所见的不同颜色,其实体其实是波长不等的光波的电磁震荡;人耳所听到的各种声音,其实体其实是声波在空气中的辐射。……科学还发现了人不能感知的X光、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次声等的实有,发现在宇宙电磁光谱中,人肉眼可见的光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段,还有大段的不可见光存在;在宇宙声波中,人耳能听到的频率,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段,还有大段不可闻的超声波、次声波存在。」[陈兵:《眞实论》,同上,第8—9页。]所以,人们所见所闻所缘的境相,也可以说,人们可见可闻可缘的境相其实都离不开人们的主观感觉意识,都是随人们的主观感觉意识变现出来的。

然而,人们所见所闻所缘为什麽只是见其可见闻其可闻缘其可缘之影像尘,却不见不闻不缘其不可见不可闻不可亲缘之本质法尘呢?这要从识缘相层面寻出其中奥妙,其实是不可能的。这就像要了解电视图像如何形成的原理一样。「让我们假设有一个聪颖且求知欲很强的人,但他对电学或电磁辐射一无所知。他第一次看电视时,他也许会认为电视机里眞的装着小人,因为他在萤幕上看到了他们的图像。但当他察看电视机内部,发现里面只有些线路、电容器和电晶体等物时,他也许会作更深层的假想,认为图像或许是由於电视机各部分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当他发现,部件移动时,图像会扭曲或消失,部件归於原位时,图像又恢复正常,他的上述假设看上去就更加眞实可信了。人们提示他,图像其实是依靠机器接收到的远方的无形的影响才产生的,他也许会认为那是不必要的和蒙昧主义的,并予以驳斥。当他发现电视在开机和关机时机器的重量相等时,就更增加了外物不可能进入机体的信念。他承认,他无法详细解释图像是如何通过机件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但他也许会称,从原则上讲,是可能做出这样一种解释的,其实,通过大量的深入研究,最终是可以找到答案的。」[鲁珀特?谢尔德拉克:《作为习性的自然法则:科学的後现代基础》,同上,第106页。]事实上,电视机萤幕上的图像,并不是由电视机体里的电线、电容器、电晶体等部件产生的,而是接受了外界发射的电视信号而变现出来的,电视机体也只是起了一个接受信号并将之变现为图像的作用。识缘相而变现出影像尘,也可以如此比譬了知。识之了别境相而成影像尘,只不过是依心法转变生成的。心之於识,法之於相,是可以说为识相缘起依据的。

当然,在佛敎经论中,心识法相却往往是通称不分的,似乎并没有作这样明确的简别。但是,正如《成唯识论》引述《解深密经》言「所缘唯识所现」及《楞伽经》言「诸法皆不离心」[参见《成唯识论直解》第507页。]∵来作为成立唯识的理据一样,我们其实也可以依之作进一步的方便简别,卽,依「所缘唯识所现」立相唯识,而依「诸法皆不离心」立法唯心。

如此方便施设,也是於理决定的。

那麽,所谓心,所谓法,其理云何?

依佛敎经论解之,《俱舍论》说「集起故名心」,而《解深密经》,则谓「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名为心」,并且此之所谓心,《解深密经》说为阿赖耶识之异名,总称为一切种子心识。但《解深密经》也只是将阿赖耶识说为「亦名为心」,却并没有将眼耳鼻舌身意识亦称为心,於此可见,阿赖耶识作为识之总持才可以通於心。[[1]参见《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比譬而言,阿赖耶识如电视机信号介面,而心则如信号介面所接收的信号。就其直接关联而言,信号介面与信号是谐合的,而心与阿赖耶识也是相卽的,所以,阿赖耶识亦可名为心。但是,相对於眼耳鼻舌身意识之各别了别,集起之心必然只相对於总持眼耳鼻舌身意识之阿赖耶识,却是不能对应於眼耳鼻舌身意之各个分识的,这也就是《解深密经》言「由此识(阿赖耶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亦名为心」的缘故。

所以说,与眼耳鼻舌身意识乃至阿赖耶识之作为有情猩行跃槭率挡灰谎魑鄱巧嗌硪馐吨档纳阄洞シɑ坛さ男模遣荒芩滴哂惺吨鞅鹆吮鹉酥磷艹值南质蹈行跃槭率档摹T谡庖坏闵希部梢运迪喽造妒独此担氖切味系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