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禅宗教育方法的推理过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师彬

摘要:佛教就是佛陀对众生的教育,也是一种对宇宙人生智慧的“教育”。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它的教育思想就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联系,在矛盾调和中逐渐走向成熟,并进行了自我创新。而禅宗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诸如渐修、顿悟、棒喝机锋等。佛教因果论是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认为整个世界的事物是互为因果关系而形成为一个整体,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相联结,互为因果。本文独辟蹊径,试图通过佛教因果关系对禅宗的教育方法进行推理探究,积极寻求有效的途径,以期更好地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提供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禅宗∵∵教育方法∵∵推理∵∵启示

禅宗是最能体现中国佛教特质的一个典型宗派。其以致密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修持风格∵∵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树一帜,尤其独特创新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论思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禅宗的教育方法不拘一格,丰富而活泼,包含了对人类认识与思维方法的深刻洞见。本文试图对禅宗的教育方法进行推理探究,积极寻求有效的途径,以期更好的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提供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佛教的教育本质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亦称佛陀,意为觉者。即自己已觉,再去觉悟他人,使之觉行圆满。此行径实乃教师之本职。佛教典籍浩瀚,三藏十二部,都是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大德们教育弟子的言论汇编,不仅是佛教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经典依据,还是佛教对众生教育的思想结晶,更是佛陀对众生教育的史实记录。据传,佛陀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因有感于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无常,29岁时便毅然放弃王位及舒适的生活,抛妻别子,出家修行,去探求解脱痛苦和人生烦恼的方法。终于在35岁时,于菩提树下证悟成佛,洞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即认识到人生一切痛苦皆由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所造成,如果消灭了产生这一切痛苦的最初原因,就可获得彻底的解脱并达到涅盘的境界。而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则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因而佛教是一种对宇宙人生智慧的教育。佛教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包含了戒、定、慧三无漏学的理念。戒是严格修行,庄严操守,为定慧的基础,通过调练心意即禅定,而生起智慧。戒是修行的基础,慧是根本,也是修行的结果,而禅定是修行的重心。

佛教因果论是指因果律,也指因果报应,是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并支持其宗教体系的基本理论。《观无量寿经》云:“深信因果,不谤大乘。”[1]即若对因果信得很深,决不会毁谤大乘。《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因以得知。得者成就。…常念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2]佛教因果论认为整个世界的事物是互为因果关系进而形成于一个整体,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相联结,互为因果。进而推导出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再进一步扩展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理论就是缘起论,即佛教的根本原理,教义的理论基石。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以及一切现象皆依因缘而生,亦因缘而灭。而人、人类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就是因果关系的一个整体系统,有如一张有机联系的生命网络。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互成因

果,没有谁可以独立产生并存在,没有任何现象不处在生灭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当时佛陀就是证悟到此中真谛,于是才有了随后45年的教育生涯。

二.禅宗教育方法的推理过程

佛教虽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却繁盛在中国。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它的教育思想就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联系,在矛盾调和中逐渐走向成熟,并进行了自我创新,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禅宗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诸如:渐修、顿悟、机锋棒喝等。

(一)渐修与顿悟

渐修与顿悟是两种悟入途径。渐修即渐进修悟,需长期按次第修习,觉悟而成佛。顿悟则顿然得悟,指无须长期按次第修习,一旦把握住佛教真谛,即可开悟成佛。这两种教育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禅宗的两大派系:北宗神秀的“渐”与南宗惠能的“顿”。六祖惠能认为禅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人的根机不同,才有顿渐之别。此谓“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3]而普通众生大多乃凡夫俗子,根机浅薄,岂能一闻顿法而即悟?根据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因是途径、方法,果是目的。脚踏实地、勤奋修学、逐渐积累是因,最后获得成功,得到果。没有努力勤奋、慢慢累积,怎么能学有所成?就如大地渐生万物,并非顿生也;人学习音乐书画以及种种技艺,都是逐渐而成,不是一下子顿然而就的。渐修法门一直作为楞伽师修行的根本依据。这种教育方法不论是对学习工作还是对人生都有着其现实意义。它提倡通过脚踏实地、认真勤奋、逐渐积累来获取成功,而不是靠一蹴而就、投机取巧。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北宗重渐修,而南宗则重顿悟。这只是两宗派的立足点不同,并不是说神秀大师不主张顿悟。实际上,神秀也是讲顿悟的,不过他把顿悟安置在渐修法门基础之上,而不像南宗惠能那样始终着眼于不假修习、直了见性的“顿悟”。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的“渐修”同时,也再三提到了“一念净心,顿超佛地”的顿悟。即经过长期的、渐进的修习,心不染尘,清净了,最终顿成佛道。神秀的这种顿悟的教育方法符合人类知识、修养逐渐积累的过程,即在量变基础上发生了质变,亦即日常的渐修提高了人的素质修养,获得最终圆满正觉的智慧。

惠能南宗禅的理论支柱——顿悟的教育方法是针对有上乘根机的人,即具有不需他人传授而自悟自通的最上乘智慧。惠能强调众生与佛本来无二,人人皆可成佛,只是开悟与否,《坛经》中云:“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众生即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4]这充分体现了南宗禅之“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修行观。顿悟不假渐修,融修于悟之中,顿悟顿修,顿修顿悟。慧能依据此思想,融修禅于日常生活中,于是禅与生活合为一体。南宗禅契理契机,日渐崛起,成为禅宗的主流,随之顿悟法门也就成为了禅宗的重要理论基础。因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南宗的禅学理论与禅行实践必然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于是又形成了许多与传统禅学相异的中国化特色。机锋棒喝就是其中独具特异的一种教育方法。

(二)机锋棒喝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的引导启发。禅宗非常重视对受教育者的个别指导,对机说法。即根据对方不同的根性而运用相应的教化方式来传达教育者的意图,而受教育者也能及时准确地领悟其中的精神内涵。这就逐渐形成了启发诱导,不为说破、并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独特的教育方法。随着禅宗内部的脉分丝散,形成的五大宗派各成异彩,极大地推动了禅宗教学的发展。其中创造性思维是禅宗发展的重要动力。于是禅修实践有了新的形式,体验也不只限于一个人,出现了双方互相激扬,互相讨论与启发的场面。应对之间产生了所谓的“机锋”,即禅机,语言不很明确,但寄寓深刻而有含蓄,用以试验对方是否理解。从着名的禅宗公案磨砖作镜中可见一斑。据《景德传灯录》卷五所载:“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即马祖大师也)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5]南岳怀让通过言语和行动对马祖道一进行循循善诱,使之发觉自身在修行中所遇到的问题症结,并登时觉悟。

有时,禅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弟子直接引导到极端愤悱的状态,却又不为说破,而让弟子自行体悟,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弟子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语言及习惯性思维定势的作用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去回答禅师的问题。于是出现了机锋交争的局面。可是禅师对弟子的回答总不认可,甚至不惜采取棒喝等激烈的教育方法来破除弟子的思维定势,使之证悟。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参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即对于其所问的问题,师家往往不用语言来正面答复,而是用棒锋击打其头部,或者冲其大喝一声,以破除对方的迷执,给以启示,使之一下子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始用于唐代黄檗希运的“棒”与始用于临济义玄的“喝”后来成为禅宗师徒传授佛法的一种特有的方法。并成为以喻促人醒悟的警告,或称当头棒喝。棒喝的这种教育方法或许表现得过于强烈,但其目的是促人猛醒,其基础应该是内在的超越和至高的修行。机锋棒喝在唐末五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它的盛行与当时禅僧生活方式、修行方式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促使禅僧采用此禅学方法的则是禅宗的基本理论,即识心见性,顿悟成佛。在修行实践中,言语机锋,棒喝交驰也只不过是把本质上无法表达的东西通过这种方法启发禅者去自证自悟,达到悟灵的境界。但一味的顿悟主张和语言的局限性也曾造成禅宗史上呵佛骂祖、非经毁教等极端言行的出现。

综上可见,虽然这些教育方法打破了人类普遍的传统思维方式,但从这条由渐至悟,再到机锋,最后到棒喝的思想脉络,可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脱离佛教的因果关系,仍旧依因果而进行。如同一颗源于印度佛教的活泼的种子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沃土之上,最终开花结果,形成了佛教本土化最为典型的代表—禅宗,并有了一花五叶的最为兴盛的时期。先有继承,再有创新,更有中国传统思想的因子,才逐渐形成了禅宗独特而多样的教育方法。

三.对现实的启示

禅宗渐修、顿悟的教育方法在今天的教学中仍非常适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长期循序渐进的刻苦努力才能得到瞬间的“自悟”,也才能到达一个新的高度。渐修是顿悟的前奏,是达到顿悟的手段,展现为一个过程,而顿悟则是电光石火般的开悟,展现为过程的中断。学生在学习上只有经过一定的努力和一定的时间才可能有一定的成效。想方设法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终究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只能一事无成。只有渐修,才能顿悟,顿悟离不开渐修。在当今社会,大根利器之人毕竟凤毛麟角,我们只有渐修,才能以期一旦而豁然顿悟。即使顿悟了,也并非无事可做,而要时时勤拂拭,使顿悟的成果更得以巩固。而具有上乘根机之人一闻即悟后,倘若不假修习,最终也会一无所成。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神童因为智力超于常人而不屑于勤奋学习,日渐趋于平凡的事例比比皆是。由“渐”到“顿”,就是由表及里,由行动到思想的完美统一。我们参悟到了此真谛,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通过奋斗而获得成功。

机锋棒喝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禅宗顿悟基础之上的,是认识论的深化与拓展,也是逻辑思维、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互斥和互补。机锋棒喝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打破一般的思维方式,促使人警醒,为学人提供独立思考、“自悟”的契机。现实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此类教育方法,当然不是采取棒喝这种极端的手段,而是从中得到启发。所谓师者父母心,只要教师对学生怀有一颗真正的爱心,对学生能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能把握住问题的症结,尽量使用更为鲜活的、生动的、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个人心理的语言,甚至辅之以形体语言,以种种方便引导学生会意明心,必然能够起到警醒的作用,与机锋棒喝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诸如此类的教育方法在禅宗的教育思想中举不胜举,此处不再赘述。总之,禅宗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独特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并且对于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还为我们当代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带来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见《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4页下.

[2]见《十住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6册,第88页下.

[3]见《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42页上.

[4]见《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38页上.

[5]见《景德传灯录》,《大正藏》第51册,第240页下.

[6]吴言生主编.《中国禅学》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7]韩焕忠.《自觉觉他——佛教教育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