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的漏洞∵

作者:樊思岐∵

辩论一般安排为正方和反方,这本身就很滑稽,这本身就在制造无法克服的漏洞:为什么不再安排个“中间方”?。这就好比:非白即黑,为什么不允许灰色?

这个漏洞实际也不是谁安排上的漏洞,看穿了它,你就能明白这就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根本漏洞。

白和黑在表面上看,似乎是两种颜色,但是,事物真相却为:白,是消散的灰;黑,是浓缩的灰。那么,你就明白:白,就是黑的消散再消散;黑就是白的浓缩再浓缩。绝对的白和黑并不存在,完全是思维的极端两极臆断。

这个理解,有助于你理解“万物皆空”的道理。

绝不能把“空”理解为“无”,而应该是:它就是“物”的消散再消散状态;也绝不能把“物”理解为“有”,而应该是:它就是“空”的浓缩再浓缩状态。

有人会马上反驳:空如何能成为物?物如何能成空?空再聚合最终也应为空,物再细分最终也应为物。

我问你:水如何能够成冰?冰如何能够成水?空好比是水,物好比是冰,空就是融化的物,物就是凝固的空。

你认为空无法成物的困难,并不在于它们之间真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困难,唯一的障碍不在头脑外面,而是在头脑里面:即是,你受生活经验根深蒂固习惯性的影响,在事前的脑海或意识中预先建立了一个错误的观念:空,就是什么也没有。这个“什么也没有”的观念早已不是“空”的真实面貌,而仅仅是一个“无”的概念。

科学家一直不能理解电子为什么能无端消失,他们怀疑仪器,怀疑探测结果,怀疑视觉,但就是不怀疑自己的思维。电子消失,是真消失了吗?没有,只是化为无形空间的一部分;电子忽然又无端诞生,是真诞生了吗?没有,只是无形空间的一部分开始显现。

或者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压根从一开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物质”和“空间”,真实的物质不是我们一般所看到的“有形的东西”,而是“有形的东西加上所被包围的整个无形的空间。”真实的空间也不是我们一般所看到的“无形的状态”,而是“无形的状态加上所包含的所有有形的东西”。

或者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空”如果是“什么也没有”,是不是应该连“空间”自身也没有?显然不是,这就说明“空间”是“某种东西的在”,只是无法直接感知而已。

也有人说:似乎佛说的空,原不是指空间啊,好像是“空性”。所以这怎么解释?

对,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不要受思维的欺骗,只需要明白一点:空的概念无论怎么复杂和多变,这个空的概念究竟来源于哪里?是先有这个空间,还是先有空的概念?正是因为在空间存在的基础上,人的头脑通过感知以后,才会出现所谓空的各种概念,才会有所谓“空性”的概念。

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说了那么多,从很多方面来逐一论证,最后的结论是:空接近非有非无,但仍非非有非无。

是的,我完全同意,只是想补充一点:“何止是空,非有非无接近万物、这个宇宙的真实状态,但仍然是思维,是概念,所以他最后把‘非有非无’也‘非’掉,是为了说明真相最后已经超越任何概念。”

或者也可以这样来说:“有”和“无”只是思维的极端两极臆断,所有事物的真实状态刚好处在这两个极端的“概念”(意识形态)之间,但毕竟还是概念,真实最后超越于这个之上(不是概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万物是“空性”——接近非有非无,一切皆非二元对立,超越思维后,非非有非无。这个“空性”既包括了有形的物,也包括了无形的空间,也包括了意识和思维。甚至包括了“空性”这个概念本身,包括了一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