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因明的内容

A1瑜伽因明

∵B1体性:言论、尚论、评论、毁谤论、顺正论、教导论。∵∵

∵B2处所:王家、执理家、大众中、贤哲前、善解法义者前、乐法义∵者前。

∵B3所依:

∵C1所成立:自性、差别。

∵∵C2能成立:立宗、辩因、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正教。

∵B4庄严:善自他宗、言具圆满、无畏、敦肃、应供。

∵B5堕负:舍言、言屈、言过。

B6出离:观察得失、观察时众、观察善巧及不善巧。

B7多所作法:善自他宗、勇猛无畏、辩才无竭。

A2正理因明

B1能立-似能立

B2能破-似能破

B3现量-似现量

B4比量-似比量

A3因明入门

B1正理启门集课

B2知明论(知理论)

B3因理论

C1正因:果正因、自性正因、不可得正因

C2似因:相违因、不定因、不成因

A4因明论式

∵声,无常,所作故。

B1宗=前陈+後陈

C1前陈,如:声。

C2後陈,如:无常。

B2因,如:所作。

三段论法

大前提:凡所作是无常。

小前提:声是所作。

结∵∵论:声是无常。

A5因明论式与三段论法

B1前陈=有法=小词

B2後陈=所立法=大词

B3因=理由=中词

二、印度佛教因明的传承

A1释尊教化时期:释尊及其弟子。

A2部派结集时期:如,那先比丘。

A3中观前弘时期:如,龙树、提婆。

A4唯识摄化时期:如,无著、世亲、陈那、法称。

A5中观後弘时期:如,释迦慧、法胜、慧生护。

三、汉藏因明论着的传译

A1陈那八论:观三世论、观总相论、观境论(观所缘缘论=无相思尘论)、∵因门论(因轮决择论)、似因门论、理门论(因明正理门论)、取事施设论、集量论。

A2天主一论:因明入正理论。

A3法称七论:释量论、量决定论、理滴论(正理滴论、正理一滴论)、∵因滴论、观相属论、诤理论、成他相续论。

A4汉藏因明传承:

藏地因明传承:1.无著2.世亲3.轶名4.轶名.轶名6.轶名7.陈那8.自在军9.法称10.帝释慧11.释迦慧。

汉地因明传承:1.无著2.世亲3.轶名4.轶名.轶名6.轶名7.陈那8.护法、天主9.戒贤10.玄奘。

四、佛教因明论式的演变

A1释尊教化时期:「宗因」、「宗喻」、「宗因喻」等立式及破式,不拘形∵式。

A2部派结集时期:同释尊教化时期,善巧运用立式及破式。

A3中观前弘时期:立式以「宗因喻」三支为完整,破式以两难式为完整。

A4唯识摄化时期:无著倾向於「宗因喻」。世亲以「宗因喻合结」五支为完整的论式。陈那以「宗因喻」三支为完整的论式。法称以「宗因」为完整的论式。

A5中观後弘时期:立式以「宗因」为主,破式则善巧运用,不拘形式。

五、佛教因明论师的生平

A1龙树(150-250AD):南印人.其师为比罗比丘等。因明着作有《方便心论》。其他有《大智度论》、《中论》等。

A2无著(310-390AD):北印健驮逻国人.其师为宾头罗等。本尊即弥勒菩萨。传出弥勒之《瑜伽师地论》,自造《集论》等。其他论着有《金∵刚般若论》、《大乘庄严经论》等。

A3世亲(320-400AD):北印健驮逻国人.其师为无著等。因明着作有《如实论》。其他论着有《俱舍论》、《唯识三十论颂》等。

A4陈那(480-550AD):南印人。其师轶名。本尊为文殊菩萨。因明着作:《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等。其他论着:《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A5法称(560AD):南印人。其师为自在军、登耆阿阁梨等。因明着作:《释量论》、《正理滴论》等。其他论着有《金刚针论》等。

六、正因与似因

A1正因=因三相

B1宗法=遍是宗法性=根本法

B2随遍=同品定有性=同类所摄

B3倒遍=异品遍无性=异类相离

A2正因类别

B1自性因

B2果因

B3不可得因:1自性不可得,2果不可得,3能遍不可得∵,4自性相违可得,5相违果可得,6相违遍可得,7果相违可得,8能遍相违可得,9因不可得,10因相违可得,11因相违果可得。

A3似因类别

B1不定因:1共不定,2不共不定,3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4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5俱品一分转,6相违决定。

B2相违因:1法自相相违,2法差别相违,3有法自相相违,4有法差∵别相违。

B3不成因:1两俱不成,2随一不成,3犹豫不成,4所依不成。

七、「量士夫」与「量」

A1世尊是量士夫

∵B1因圆满:意乐圆满、加行圆满。

∵B2果圆满:善逝、救护。

A2非量

B1决断识(已决智):1现识决断识,2分别决断识。

B2意伺(伺察意):1无理由意伺,2理由未定意伺,3理由相违意∵∵伺。

B3犹疑:1义已转之犹疑,2义未转之犹疑,3等分之犹疑。

B4显而未定:1根现识显而未定,2意现识显而未定,3自证显而未∵∵定。

B5颠倒识:1分别颠倒识,2无分别颠倒识。

A3量

B1现量:1根现量,2意现量,3瑜伽现量,4自证现量。

B2比量:1信许比量,2极成比量,3事势比量,4譬喻比量。

(摘自《佛教因明的探讨》一书,林崇安着,慧炬出版社,1991)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