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当表现为静止的事物的稳恒状态最终被打破时,事物便运动起来。这种运动的事物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质----而不象静止的事物只表现为一个质(或多个质的外在罗列);----这是运动的最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使从前潜在的质得到表现,从而使人们能够了解它。比如社会运动可以创造出一些杰出人物,因为运动使这些人的才智得到发挥和表现。在我们对事物的研究进程中,由于运动使事物的各种质得到充分的表现,因此事物的运动是我们要了解这个事物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当人们要测量和考察一辆汽车的性能时,就让它运动起来,要测量某种钢材的强度时就使钢材受压,要看人们的理性是否有能力把握?自在之物?时,就让它试图去把握。这就是所谓的?实践?,在实践中,事物的各种情况表现出来了,任何人的性质都表现出来了。在实验中,人们把握着一定的条件,看看某一事物(某一物质)在某种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因此,实验是人们控制着、预料着并具有一定目的(目标)的实践。实践这一词的意义则是广泛的,它并不一定就包含着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验是实践的一个形式。

$5-5经过事物的运动,事物就出现了在其静止时所没有的各种新情况,这使知性头脑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事物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质之规定,这些质与前一种质(即事物静止时所表现出的唯一的质)一样对这个事物起着决定作用。于是情况变得复杂了,原来是单纯的一个质支配着(事物的)几个现象,现在则出现了:多个质支配着同一个现象、单个质支配着多个现象、多个质支配着多个现象的混合情况。因此情况十分复杂,原来知性心目中的事物解体了,符合知性事物模型的事物不再存在。这种情况正是我们在现实中所常常遇到的;在现实中,任何一个现象都具有多种决定因素,比如一个人采取一个行动往往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而很少只出于一个原因;一个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它们都是各种原因的综合下产生的。这种情况,即这种原因的多样性,只要有点思维修养并且不怀偏见的人,都把它看成是一种常识而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判断一个人(总是根据这个人的某些表现来进行判断),只要不怀偏激和敌意,总是?一分为二?地看待。但是人们往往不把这种常识提高到超脱于常识的更高程度,因为人们现在所把握的仍是多样性,而没有把握到其中的唯一性,把握到本性、本质的东西。

同一个质不仅支配着一个现象,还支配着另外一些现象。这一点在知性事物模型中已经十分熟悉了。在这里质显得是一,现象显得是多,一支配和制约着多。这一点符合通常所认为的事物内在性的性质,因为事物的内在性越深刻,它就越是唯一的,相反,事物越表面化。事物本身就越多样化和具体化。但是在理性看来,质这种内在性还远远未能获得?唯一性?的资格,它不如说是一种多;它与现象之间分不明谁更占多数;----不过在知性看来,质已经有?唯一性?的资格,因为知性在事物的所有内在性中只看到了质。

上面这两种情况(即同一个现象由多个质支配和同一个质支配多个现象)的统一便出现了一种更复杂的情况:多个质(交叉)支配多个现象。比如电热和电光这两种现象不仅是电流运动的结果,同时还是电作为能量、能源的一种结果。因此,同样是电流,如果电流中的带电粒子性质不同(如带电粒子是电子或质子,或别的带电粒子),它们所具有的能量就会不同,从而电流发热和发光就会不同。在这里存在着三种关系:质与质之间的关系,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其中每一种关系都依赖于另一种关系。但我们可以肯定,现象之间的关系是质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因为是质支配着现象,而不是现象支配着质。质在某种情况下单独地支配某些现象,在另外(更多的)情况下则综合起来支配着这些现象。各种质综合起来支配某些现象,使这些现象的出现和存在既显得是必然的,又显得是偶然的。当我们找到这些现象众多(或几个主要)的原因时,我们便会认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然而这种情况会很快被我们所不知的另一些原因所打破,从而现象的出现对于我们来说又变成偶然的。当然,这些质(这些原因)中有作用较强的,有作用较弱的,并且这种强弱之分也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成立。在物理学中,质量大的物质便特别显出较强的质的作用,那些较弱的质自然推动不了这个大质量的物质,因而就显示不出来。因此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比较单纯,我们只要找出作用于这一物质的几个可以计量的力,计算出它们的大小和作用方向则可。总之,在宏观物质运动中我们可以忽略无数微小的作用,无数的质的规定。但是在微观物质运动中我们就不能忽略那些微小作用了,因为这些微小作用也足以对这些微观物质产生影响。量子物理学中那个?测不准关系?便表明了这一点,由于无数微弱因素(包括观察本身在观察过程中的作用),一个微观物质(如电子)运动便变得不能确定起来,变得?测不准?了。一个光子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但它同样对电子产生影响;而人们正是通过光子的作用来对这些微粒进行观测的。因此微观物质的运动便显示出各种微弱原因的存在和作用,由于这些众多微弱原因的作用,微观物质的运动就变得很不规则;这些运动不是遵守十分确定的古典力学规律,而是遵守统计性的规律,这种运动的规律只有通过对这种运动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情况的统计才会呈现出来。现在的科学思想渐渐变为一种统计的思想,因为人们认识到,事物并不只有一个决定性因素,并不只有一个质的规定,而是有着多种决定因素、多种质的规定,并且有许多决定因素是人们所未能预料到的。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便能动起来,人们不拘于某一两个决定因素的存在和作用,而是把(每一个)事物看成是由多种决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象在烧开的水中,各个水分子在作激烈的?布朗运动?,----即无规则的分子运动。

这种统计性的情况不仅在自然界中存在,而且在社会和精神中同样存在着。?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恩格斯)这些话表明,社会和历史是一个由许多因素决定和制约的事物,社会和历史同样是这些因素的统计和综合的结果。在精神领域,一种思想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和成份,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才产生出这个思想;同样,一种心理、一种念头也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着的。总之,只要我们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从事物的运动中观察事物,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事物中存在着许多决定因素;这些因素的作用使事物的运动不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统计性。

$5-6事物的运动使知性思维不再适应了,它不理解事物的运动,不理解多种质作用下事物运动的统计性质。这样人们的头脑中必须要产生出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把握运动的事物。这种新的高级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有待考察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因此也是思维对事物和世界的了解和把握的最高形式。在一个头脑中建立起理性思维,首先就要有相应的高级、高水平的智力,没有这相应的智力,理性思维就不会在一个头脑中产生出来。具体地说,维持一个头脑的理性思维需要很大的并且是很高级的精力,因为理性是把握运动着的事物,把握事物和世界更深的内在性,这无疑比知性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智力特征也是决定头脑中产生理性思维的一个因素,只有那些不停留于表面现象和表面原因的头脑,那些总要追究事物之最终原因的头脑才能够有可能达到理性思维的水平。同时,一个头脑的思想要无限开阔,力求从最广的角度和最大的整体性来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无限开阔是一个头脑达到理性思维水平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不论一个头脑其智力因素有多优越,如果他的思维过于狭窄,就永远只是知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因为理性要把握的事物和世界最深刻的内在性只有在最广阔的范围中才能表现出来,片面而狭窄的地方不足以使它表现出来。因此,由于智力、思维视野等的因素,只有少数的头脑能达到理性思维的程度,而大多数头脑则停留在知性思维的程度。在一个社会上,真正的思想家只是极少数,他们的思想达到了理性的最高程度。

理性思维只有在那些智力程度高、精力十分充沛的头脑中才能产生和维持。在思想家的整个身心中,身体的大部分营养和能量都转化为头脑中的精力,以使这个头脑在高级水平上运转。因此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思想家都是一些身体和性格很静的人,因为他们身心中不是以肌肉的力量为主,而是以头脑的力量为主,他们身体不活跃,但头脑却非常活跃。相反,那些头脑简单而又四肢发达有力的人,他们的身体非常活跃,但头脑却非常简单而不活跃,在他们的身心中,肌肉的力量比头脑的力量要大得多。懂得一点生理学的人都知道,大脑所需要的血流量比身体的其它器官组织所需要的血流量都大,这说明大脑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很大;这些营养和能量一方面转化为大脑组织的构成,另一方面则转化为精力以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维持相应精神和思维的存在。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人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人主要不是依靠他的肌肉力量,而是依靠他头脑的力量来自生存与发展,如果只依赖于肌肉力量,那就与一般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人类依靠他的智力而生存和发展,这一点在目前的世界、目前的时代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也更加显得重要。因此我们主要不是发展一个人身体各个部分肌肉的力量,而是发展一个人头脑的力量,并且前者要为后者服务。我们经常看到社会上的某些人以粗鲁、不懂文化、没有学识、并且身体健壮为荣,这是一种愚昧的观念。人类不会再欣赏这些愚蠢的落伍者,甚至人类本身会通过无情的?适者生存?方式把这些落伍者淘汰掉。

$5-7理性所面对的就是事物的这种复杂性,即:多个质支配多个现象;理性要研究各种质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对质与现象之间关系的作用。这样,在理性那里事物观完全改变了,因为理性的事物观是:多个质支配多个现象;而前面的知性事物观是:一个质支配多个现象。在理性看来,一个事物具有许多质的规定性,而在知性看来一个事物只有一个质的规定性。这样,与知性相对应并且相反,我们便得出理性事物模型:多个质支配多个现象。

?事物?是每个头脑中的一个认识单位,人们把一个事物看成是一个认识单位,----因而在世界上就有无数个认识单位。只要人们具有一个思维和认识的对象,这个对象就必定是一个事物;因为一个事物不单是现象,而且还包括决定现象之事物的内在性,思维正是通过现象而寻求这种内在性的。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两种事物模型(即?知性事物模型?和?理性事物模型?),那我们就来确定一下?一个事物?的情况,以使这两种事物模型得到统一。我们仍然把知性事物模型中的事物----即一个质支配多个现象----认作?事物?,而把理性事物模型中的事物认作?复合事物?,这样在这两种模型中我们就获得了统一和一致性,不致造成混乱。其实,当我们把知性事物模型的事物认作事物时,理性事物模型的事物就十分自然地被认为是复合事物了。因为知性事物是一个质加几个现象,而理性事物是几个质加几个现象,这样我们就把理性事物看成是几个知性事物互相复合的结果,其中这几个知性事物之间互相渗透。由此我们很容易了解到现实中事物的复杂性,了解到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在世界中,各个事物是互相联系的,由于这些联系,整个世界本身也具有一种普遍联系。知性割裂了这些联系,理性则面对这些联系,努力了解和把握存在于这些联系中的实质性东西。在知性那里,各个事物是孤立着的,因而事物显得只有一个质在起作用;而在理性那里,各个事物是关联和渗透着的,因而事物显得有许许多多的质在起作用。

根据这样的思想,我们很容易推论出世界是一个无限的复合事物,因为一个事物会同另一个事物互相渗透和复合,这个复合了的事物又同另一个事物复合,于是整个世界的所有事物又都渗透和复合在一起了,世界本身就成了一个无限(没有限度)的复合事物。这样我们便把世界看成只是一个事物,这个事物有它最终的实在性。当然,只有理性才能这样认为,并且只有最终的理性才能这样认为;知性则没有能力这样认为,知性不是把世界的各个部分(各个事物)孤立地看待就是单纯地认为世界是一种纷繁复杂的多样性,而没有在这同时又意识到世界的单纯唯一性。我们可以说,知性的对象是事物,理性的对象则是世界。但也可以说,知性的对象是世界,而理性的对象则是事物,因为当一个事物处于本身孤立的状态时,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比如一个国家内部同时就是一个世界;另外,我们刚才说过,世界是一个无限的复合事物,于是我们把世界看成一个无限的事物。世界本身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无限的具有无限多内容和因素的领域,另一种则是指局部的领域。无限的领域是本体意义上的世界,局部的领域则是特殊意义上的世界。其实我们从来也没有遇到过本体意义的世界,我们遇到的只是有限的局部领域或局部世界,即特殊意义的世界。比如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领域称为世界(或天下),可以把整个地球领域称为世界。但是我们知道,地球在宇宙中不过是小小一点,因此从整个宇宙看来,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狭小。世界的本来意义是指无限的领域,而不是指局部的领域,因此它在特殊、具体的世界中便产生了矛盾,这一矛盾使得每一个特殊、具体的世界纷纷被打破,特殊的世界领域不断扩展开阔。当我们与?火星人?、?木星人?等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时,我们便把我们通常所指的世界扩展到地球以外,而不再局限于国际,而是达到球际(星球的边际)了。

[本质]

$5-8理性掌握一个事物中众多的质,这样就自然而然产生一个问题:这些质之间的关系怎样呢?显然,这是理性所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也正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意识到事物中具有众多的质,这只是理性的开始,寻求这些质之间的联系,寻求存在于这些联系中的实质性的东西,这才是理性思维的真正职能和作用。当我们得出一个事物的一系列原因后怎么办呢?在这些原因中,既有互相对立的,也有互相一致和支持的,更有处于这两者之间的。按形而上学观点,在这些互相对立的原因中选取一方而排斥另一方。比如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那我们怎样看待这个结论呢?按形而上学或知性的观点,我们只取这结论的一方而排斥另一方即认为世界不是有限的就是无限的,决不能互相矛盾地说既有限又无限。形而上学的知性观点只是把自己停留在这种肤浅的水平上,停留在这种非此即彼的程度上,而没有再深入下去,找出这两个对立方面的内在联系,比如找出有限和无限这两方面的内在联系。这样的形而上学在目前人们中间还普遍存在着。当然,某些人往往会按一般的辩证法公式----如一件事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方面----来处理这样的问题,即事物之中矛盾的问题。这无疑要比形而上学的处理方式要明智和聪明得多,这样可以不至于偏向一方而排斥另一方。但这仍然不能使人感到满意,因为这实际上并没有指出两个对立着的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只是肯定这两个原因都有理由存在。我们要找的是这两个对立着的原因之间的同一性,它们的一方依赖于另一方、一方以另一方为前提而向对方的转化,并且在这一切变化中找出实质性的东西。

因此我们也不要停留在这些质的联系上,要通过这些质的联系找到支配事物和世界的实质性东西,因为这些联系不过是这实质性东西的表现。另一方面,要是我们没有把握这种实质性,就不能把握这些质的联系。把握这些质的联系具有现实的价值,因为这样就可以掌握事物之变化规律。但是,单纯地把握事物的实在性也还未有什么现实意义,要使这种把握具有现实意义,就要通过这种把握而把握到各种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说,事物的实在性不是别的,正是事物的这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便是一个事物的实在性。因为事物之实在性只有在事物之内在联系中才能存在和表现出来,这种联系消失了,所谓的实在性也就随之消失。但是这两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因为联系不过是相应实在性的表现和实现,没有这种实在性,这种联系便不存在。实在性对于我们头脑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头脑的认识往往要设定一个事物的实在性,从而达到了解和把握这一事物的目的。然而事物的实在性并不是人们的头脑设想给它的,事物实际上存在着它自己的实在性,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便标志着相应实在性的存在。比如,电和磁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电在它的运动中往往会产生出磁,磁在它的运动中也往往会产生出电,----则我们便会自然地产生一个问题:电的本质是什么?或者问:磁的本质是什么呢?它们两者为何具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因此,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联系正是问题的产生,正是问题之所在,思维便要从这里深入下去。但是这种联系同时还表现为一种现象,因为这种联系开始时还只是外在的联系,而不是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这样,相应的内在联系应该包含有实质性的东西在内,这实质性作为这种内在联系的一个环节和作为这种内在联系的核心而存在。因此事物的内在联系又称为事物的本质联系(在本质的范畴内);这表明了这种内在联系的性质。事物的外在联系是(关于这个事物的)问题之所在,相反,事物的本质联系则是事物终结之所在。因此探讨一个事物的思维从事物之外在联系开始,至事物的本质联系结束。

这样我们便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事物之联系与其实质性之间的关系。不管事物具有什么联系,如果不包含有事物的实质性,不以这一实质性作为联系的核心,这种联系就只是外在的,只是这个事物的现象性;只有事物的本质联系才是事物真正的内在联系,才是这个事物的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联系,也就是这个事物之根本所在。同时,在本质联系中,联系与实质性的对立消除了,它们得到了统一。

$5-9事物的这个只能在联系(内在联系)中存在和表现出来的实质性,就是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我们称之为这个事物的本质。本质是比质更深刻的内在性,它体现、存在于质的联系中。因此,当一个事物只有一个质时,这个事物就不存在着相应的本质,----或者说本质在这个事物中深藏着,隐而不现。本质只能存在和表现于质的联系中,没有这种质的联系,本质就不会表现出来,人们的头脑也就不会知道这本质的存在;这是本质的最为重要的性质,也是人的头脑对本质的了解的关键之所在。本质既存在和表现于质的联系中,又是对质的否定和扬弃。因为质的联系本身就已经是对质的否定。当一个质与另一个质发生关系时,就标志着这个质的否定。在质之间的联系中,独立的质就不再存在了,有的只是联系中的质,只是联系本身----质则是这种联系的构成环节。因此,本质作为本质联系,它否定了各个质,否定了各个质原有的独立自在性。在这里,各个质消融于本质联系中,消融于本质中。质消融于本质中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实中,特别是在社会和国家的生活中,经常要作出各种质的规定,经常要取消旧的质之规定和建立新的质之规定,在一个国家中我们便经常看到各种规定的产生和取消。国家的每一项政策就是一个质的规定,而政策的产生和取消、政策的变更,这是每一个人、甚至包括小孩都发现和感觉到的,有时政策变更之频繁快速使人应接不暇。那么怎样看待这些政策及其变化,这些质之规定性呢?有许多人抱怨国家政策变化的频繁,使人无所适从;但是我们又要看到这些变化中的不变一面,在这些变化中总会存在着不变的一面,而这正是这些变化的原因。我们要从哲学的高度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政策之变化,了解质之规定的变化。当我们找到一个国家的本质时,我们对这个国家的政策变化就掌握了,这些变化不再使我们感到惊讶,而是必然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内的。因为政策出自于一个国家的本质,它们消长于这个本质之中;本质在一定情况下建立起某种质之规定,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建立起新的规定,当然在此同时又取消过去的质之规定。当然,这种规律性并不只存在于国家中(只因为国家是这种规律性的典型表现),而是存在于任何一个事物中;事物在这样的条件下是什么样子,在另外的条件下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本质也就成为人们的头脑所要追求的目标;而要追求和把握这个本质性,就需要头脑的理性思维。因此理性的对象便是本质性,是事物和世界的本质。知性的对象是质(质的规定),理性比知性高级,它的对象是本质;理性所达到的是知性所不能达到的。这样,事物的本质性的变化必须由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缺乏相应的理性,事物的这种变化就不能了解和把握。理性以本质为对象,它努力把握所有事物的本质性。然而这种本质性同时也是有层次的,即在一个本质内还会有更深刻的本质。因此理性也将具有层次性,也是一个续渐深化的过程。那么本质之层次取决于什么呢?我们怎样达到最深刻的本质性呢?

$5-10本质存在于事物之中,因此事物的存在状态同样影响着本质的存在状态。由于本质只有在质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此在知性事物(即只包含一个质的事物)中,本质的表现为零,即本质在这里没有表现出来。因此,在只有一个质的知性事物中本质等于零。但我们却可以把这作为本质性的开端,就象感性是思维的开端一样。因此,当一个事物处于自身封闭的孤立状态时,它的本质性为零。当这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发生关系时,这个事物由于孤立状态被打破因而本质性就续渐表现出来。事物之间的关系便是质之间的关系,而本质正在这里表现出来。因此,在(理性的)复合事物中,本质得到了显着的表现;从知性事物过渡到理性事物,这同时就是本质性从零点过渡到表现的过程。当一个孤立事物被打破而与另一个事物发生关系时,事物便从知性事物形式过渡到理性事物;而理性事物的性质则是无限扩展、无限熔合的,因为它本来就是复合事物。因此,一个事物的本质性之表现程度便决定于这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与它周围世界的关系程度,它与这周围世界的关系越深广,它的本质性就越表现出来,从而所表现出来的本质性也就越深刻。这样,在事物之本质性的表现和事物与外在世界之间我们便得出了一种?线性关系?,即事物与外在世界(与别的事物)的关系越深广,这事物的本质性就越表现出来,并且表现出来的本质性就越深刻。

然而这样实际上已把事物支解了,因为这样事物不再有任何独立性,事物纯粹成了世界构成的一个元素。为了事物自己的本质性的表现,事物否定了自身。本质总是在事物与外界的关系中表现出来,而不是在事物自身中表现出来。这样,事物的本质性就变成了事物本身的否定性。然而本质否定的是事物的具体存在,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而正是这种质的规定确定了事物的具体存在。这样,本质要事物取消其具体的存在,而使其回归于自身。比如,思想是知识的本质,思想也是知识的否定因素,它(即思想)总是使知识回归于它的本质中,即回归于思想本身。然而在此同时,本质也是一个肯定的因素,因为它又确立了事物,使事物具有另一种具体的存在。

本质是一个辩证的因素,----质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因素;本质使事物运动,----质则使事物静止。因此,把握本质的理性在头脑中往往会变成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变成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超凡的因素,在它看来,任何东西都不是永恒的。随着事物的这种不稳定性,人的理性和精神也是不稳定的,甚至变得反覆无常。过去(在人类的宗教时代),理性和精神在上帝和主、神那里得到了稳定性,使之得到一种依靠。然而理性始终是一个变动的因素,因此它又把这种稳定性打破了。

[绝对本质]

$5-11本质性只能在理性的复合事物那里才能得到表现,或者说,事物的本质性只有在这事物处于复合事物的状态时才会表现出来。并且随着这个复合事物的扩展,本质性就越加表现出来,它就越加表现得深刻。因此,一个本质不单是这个事物的本质,而且还是另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世界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必然过渡到世界的本质,这是本质性的运动,因为一个事物的本质同时就是另一个事物的本质,同时就是全部事物的本质。我们在上面说了,复合事物是无限扩展的,它会把世界的全部事物熔为一体,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本身。世界是一无限的复合物,在这有机的复合事物中有一个唯一的本质,这便是世界的本质;我们可把这本质称为?绝对本质?。绝对本质无疑是本质性的最高最深刻的形式,它包括了所有事物的本质。

绝对本质便是哲学上所说的?本源?、?唯一性?、?无限性?等等,它无疑便是哲学追求的最高对象。在这里之所以选择?绝对本质?这个词来表示这个含义,是因为它同时又表明一种思想的进展,即从本质到绝对本质的进展,因而绝对本质的设定是十分自然的。在自然和世界的几个结构层次中,本质是最内在最深刻的一个层次;但本质本身又可分为许许多多的层次,一直到最深刻最内在的本质层次即绝对本质。?本质?这个概念为人们惯常运用,用来表达与现象相反的事物的内在决定性,因此在这里用?本质?这一概念来表达这最深刻的东西,是十分通俗的,它比理念、绝对精神、太一、本源等等词句要通俗得多。

绝对本质的存在使世界是一个统一、和谐和有规律性的世界。实际上,我们正是从世界的统一性、和谐和规律性等等绝对本质在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来了解绝对本质,意识到绝对本质的存在的。我们从世界的各个表现中了解和意识到绝对本质的存在,但不能先验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因为绝对本质的各个性质只能表现在人们的经验中。当然,要看到绝对本质(而不是一般事物的本质)的存在,就要站在世界的最高点上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样就需要人们思想开阔,没有任何框框的约束。然而每个人都要与他头脑中现存的东西作斗争,因为这些东西无形中成了头脑观察和了解世界的框框,甚至造成头脑在观察过程中的偏见。

$5-12绝对本质作为世界的本质,它与各个事物的本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世界本身便是由众多的各个事物构成的。事物本质实际上是世界本质的特殊性和具体存在。在事物本质那里,世界本质具体化了,具体化为唯一的支配事物的一个个本质。每一个事物(复合事物)有许多个质,但只有一个本质,这本质便是这个事物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存在和表现于这个事物的各个质的联系之中。要是事物的本质出现多样化而使人看起来这事物不止一个本质,那么这种多样化了的本质已经不是本质本身,而是分化和具体化了的本质;这种多样化的本质也就是质,质是事物本质的具体化。因为事物中的本质总是唯一的,它在这事物中起唯一而最终的决定作用。质与本质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质对事物起直接的作用,本质则对事物起间接但是最终的作用,然而本质的作用总是通过质的作用而进行和实现的。由于本质总是通过质来起作用,因此在事物中本质总是隐而不现,它神秘莫测,不可估量;它在事物中是混沌无规定的,当它获得某一规定性时,它自身就化为质,而消失于质之中。因此在一个孤立的事物中,我们意识不到本质的存在,看到的只是质的存在和作用。但是在质的背后,我们确实感觉(意识)到某种更加内在的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在支配着质,这个因素也就是本质。比如,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最终决定因素呢?人们各有各的看法,直接地看,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决定于人们的精神、思想、当时的政治运动,如一个领袖人物(或一个别的人物)的某件小事、私事会影响甚至决定历史的进程。这些确实是决定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直接因素。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这些直接因素同时又受到另一种更加深刻的因素决定着,这便是社会和历史的经济条件;这个经济条件对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而精神、政治、法律等等因素不过是这个经济条件的某种反映和表现,不过是这个经济条件借以实现其作用的方式。我们从社会和历史的各个直接因素中去理解社会和历史时只会得出一些互相矛盾的结论。相反,我们以更为深刻的起最终决定作用的经济条件理解社会和历史,我们就能把社会和历史的各个现象解释完满。在这里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对任何事物都要努力深究其最终本质,而不要停留在众多的直接决定因素中;只要我们发现各个观点之间存在着矛盾,则我们就应该对对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为深入下去,表面上的矛盾才会得到解决。

以上讨论了本质与质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事物中,因此讨论便以事物为范畴。本质与绝对本质之间也有相似的关系,但它们的讨论则以世界为范畴。不过在这更高的层次中不再有知性存在,而只有相互具有程度差别的理性存在,因为这里涉及的只是本质性,而没有质。但是在世界中,事物的本质不再是唯一者,而是象质那样具有无数个;现在唯一者是世界本质即绝对本质,而不是本质即事物本质。事物的本质对于世界的本质来说显然是多数,就象国家政权对于世界政权(如联合国)来说是个多数一样。理性要走出每一个事物而达到世界,要超脱于事物的本质而达到世界的本质;这是理性的必然趋向,也是每一个理性头脑的企求。理性与知性不同,它本质上是开放性的,是一定要走到整个世界中的----知性本质上则是封闭性的,它拒绝接受(一个)事物以外的存在。因此在理性那里,事物本质必然要走到世界本质中。理性的事物模型----即复合事物就表明了这一点;复合事物要把世界的全部事物都容纳于其中,这样,复合事物就变成为世界本身,而复合事物中的本质同时就是世界之本质。在复合事物中我们会遇到一种十分复杂的情况:在复合事物中,本质不再是唯一,而是多个的,这使事物的内部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因为在复合事物中,一方面存在着绝对本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本质;这一点在我们看到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复合事物时就了解得更明显了,因为在世界中存在着许多本质,同时又存在着唯一性的绝对本质。因此在复合事物中,本质既是唯一的,又是多数的。那么怎样理解这种矛盾呢?我们把本质看成是绝对本质的特殊性和具体的规定(实际上也是这样),两个或多个绝对本质之规定性共同存在于一个复合事物中。这样在一个复合事物中就存在着两个或多个本质,这些本质既是差异的又是同一的;因此在复合事物中就出现了?本质的差异?和?本质的同一?两方面。本质的差异构成了一个复合事物内部的分化和复合事物之间最内在的分歧;本质的同一则构成了一个复合事物内部的同化和复合事物之间最内在的同一。本质的差异造成了复合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相反,本质的同一则造成了复合事物的稳恒与静止。一个复合事物的本质性便包含本质的差异和本质的同一两方面,这两方面也是一个复合事物之本质的内容,因此在一个复合事物中,当本质的同一比本质的差异占优势时,这个复合事物就处于暂时的稳恒状态(从而使这复合事物成为名符其实的?一个?事物;否则一个复合事物与另一个复合事物之间是难以区分的,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的互相渗透性);相反,当本质的差异比本质的同一占优势是时,这个复合事物就处于运动和变化的状态。比如,在资本主义这个复合事物中存在着共产主义,它们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共产主义只能从资本主义中发生,这表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也具有本质的同一。因此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既有本质的同一又有本质的差异,这种同一与差异同时存在于资本主义这一复合事物中。当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本质的同一大于本质的差异时,它们就共处在一起,从而维持资本主义这个复合事物的暂时稳定,而当本质的差异大于本质的同一时,这种暂时的稳定便被打破。平时人们常常谈到质的差别和本质的差别,但是人们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质的差别是肤浅的差别,而本质的差别则是深刻的实质性的差别。人们往往把只具有质之差别的两个因素说成是具有本质上的差别,从而造成了深刻的实质性的敌对。比如双方之间只是?人民?性质的矛盾,但硬说成是敌人。这一点给过去的中国造成了多么大的创伤。复合事物的本质维持了这一事物的稳恒存在。但是在此同时绝对本质并没有忘记给这个本质赋上一种否定性,从而使这个复合事物的稳恒存在变成一种暂时而有限的存在。?一个?复合事物就是这样,既是稳恒的又是变化着的,它在建立自己维持自己的同时又否定自己,使自己趋向世界。复合事物的原本意义是众多的质同时存在,现在它则发展到了众多本质的同时存在。因为复合事物总是扩展着的,事物的本质也就在这种扩展中显出了多样性。当复合事物并不扩展而处于静止状态时,它的本质只有唯一的一个。但是静止的复合事物并不就是知性事物,因为知性事物是绝对静止的,而复合事物的静止则是暂时的,----因此实际上并不存在着什么知性事物(即只有一个质支配的事物),有的只是复合事物(即多个质甚至多个本质支配的事物),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静止的。在复合事物的静止中同样包含着(相反的)运动因素;但是知性事物就不包含有运动的因素,因为它只有一个因素,一个肯定的因素。我们在这里便是通过复合事物来了解世界的;世界包含着无数的事物,然而这些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着的,因为一个事物的决定因素会在另一个事物那里起同样的作用,一个事物的现象也会在另一个事物那里存在和出现。因而在世界上,各个事物互相重叠,互相复合。当然,在这种互相渗透、互相重叠、互相复合之中,每一个事物又都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存在,保持自己不受别的事物?侵犯?。如每一个主权国家都会努力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主权,而不让别的国家干涉和渗透。然而也会有人对这种独立与主权抱蔑视态度,因为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的,国家也不例外。

$5-13理性的对象就是这本质和世界,理性要把握事物及世界的本质。它要达到整个世界,----然而世界是无限的。世界是无限的,本质也是捉摸不定的(我们得到的确定性总是质的规定,而不是本质的),因此理性永恒地进行着,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绝对不能在某一地方停止下来。这样,理性同时也就表明了思维的最高本性:无限地进行着的思维。在精神界,知识、理论、学说等等都不是永恒地存在的,只有思维(运动)本身是永恒存在的;思维不是别的,就是思维运动,这种思维运动是永恒的,它并没有在它的某一最理想的产品中停止下来,因为这一产品迟早会显示出它的局限性。知性思维没有表明思维的这一最高本性,因为知性思维只是有限的一段,从它产生开始到它得出结果结束。理性思维则不同,它并没有在得出自己的某一结果后便结束,它还要超越于这一结果,而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在理性思维的永恒过程中(这一过程不仅是某一个思想家的无限的思想活动,而且还包括全部人类的无限的思想活动),将具有无数的思维结果存在于其中。理性思维(人类理性)总是这样,它得出某个结果,但又超越于这一结果。我们看到整个人类的思想史(这个思想史自然是无限的)中,存在着无数的思想,而思想史本身总是不满足于它们,总是一直向前进展着。

二理性知性

$5-14理性运动的第一个形式称为理性知性;显然这一形式既与理性有关,又与知性有关。因而,从表面上看我们便知道理性知性的意义之一便是沟通了知性与理性之间的联系。理性知性是知性过渡到理性的必然环节,在这个环节里,知性还存在着并且发挥着它的必要作用;在此同时,理性又渗透进来,它对知性运动施加了作用。因此理性知性并不同于纯粹知性,在纯粹知性里没有理性的成分。我们可以认为头脑在进行纯粹知性运动的过程中理性渗透了进来,并且对纯粹知性施加作用,使知性运动丧失其纯粹知性的属性。显然,理性的渗入是思维对知性的更高要求,它要利用知性来进行自己的运动。

那么,理性是怎样渗入纯粹知性中呢?理性是怎样(在一个头脑中)产生呢?这一点在上面已经讨论过了,一方面依赖于头脑的智力水平及其特征,另一方面依赖于头脑的开放(使头脑超越于知性的界限)。头脑要产生出理性的思维,就要具有比知性更高的智力水平和更适合的智力特征。另一方面,头脑还要开放,要开阔至一个事物以外,开阔至整个世界。头脑的这种开放会直接从头脑的知性运动中产生,因为知性自身的运动既使一个头脑闭塞,同时也可导致这个头脑开放,闭塞的尽头便是开放。当头脑由于知性运动而拘禁于某一事物中时,头脑是不能产生出理性思维的,但是这种状况很快由于这一事物的变化、因这一事物回归到世界的普遍联系中而被打破,这样头脑就会从这一事物中解脱出来而走向世界;于是理性就会从一个头脑中发生出来。因此理性是从知性中产生出来的,知性运动进行到它的尽头,头脑就会产生出对(比知性更高级的)理性思维的强烈需要。事物的辩证法总是这样,一个事物发展到它的尽头就会产生出另一个更高的事物,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到它的尽头就会产生出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在这里也完全一样,知性运动发展到它的尽头就会产生出理性运动,而理性是对知性的否定;因此知性从它自身中产生出一个它自己的否定物。另一方面,没有经过这知性阶段,理性也不会从一个头脑中产生出来。古代的哲人们十分自然地产生了理性思维,他们总是思考着整个世界,思考着世界本源,而没有一部分到一部分、一个事物到一个事物地思考。因而这种理性是十分素扑的理性,而不是发展了的理性,这种理性只是懂得世界的?混沌?,而没有了解世界的各种确定性,各种存在着的事物。充分发展了的理性既了解到世界的混沌不确定性,也了解到世界的各种确定性,了解到它的特定存在。因此古代理性与现代理性不同,后者比前者更真实地表现出世界,因为世界不单是混沌的,而且还是确定的,有着无数确定的事物。然而现代理性实际上是从古代的这种素扑的理性中发展而来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古代理性是人类理性的萌芽,现代理性则是发展了的人类理性。

当我们考察人类理性的这一发展历史时,我们就会看到知性参与了其中,知性正是这一发展的中介环节。因为古代理性忽略的正是知性的作用,即对世界的各种事物的具体分析和具体规定。古代理性从总体世界上来思考世界,这样(在人类历史上)就产生了对另一方面的需要,即与这一理性相反,头脑把世界各部分、各个事物分割开来,而对这些部分、这些事物进行专门的单独研究;这样,知性便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出来了。这种知性对人们了解世界是必需的,因为这样人们便进一步从世界的各个事物、各个细节来了解世界,而不单是朦胧、笼统地了解世界。这样,由于有了知性,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就更确切了。在古代,所有的科学都处于哲学之下,它们还没有从包罗万象的哲学中分化出来;如物理学等于自然哲学,?数?则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以后随着人们对世界的深入研究,就产生出各种专门的研究领域,产生出各种科学;这些科学脱离哲学并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在现代,科学分化的程度是惊人的,每一科学又分化出了无数的分枝科学,每一分枝科学又再分化出更小更窄领域的科学。这样就产生出许多专门的科学家、专家等,这些专家在某一狭窄的领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可惜,在狭窄的领域达到的程度越深,它受到的限制就越大。哲学与科学的分化对人们了解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这种分化又达到了它的顶点,使人们迫切需要相反的综合过程。这种分化使世界的各个部分孤立化片面化,从而阻碍人们对世界的全面真实的了解。

因此理性又在知性的顶点上恢复了。但这恢复了的理性是从前的理性的发展,它包含着它的对立面即知性。这样,只有这发展了的理性才能真实而完满地研究并体现出世界,它一方面把握了混沌的整个世界,另一方面又了解到世界的各种各样事物,了解到世界的各种确定性。但是就在这发展了的理性中,知性和理性之间也常常是矛盾的,这种矛盾表现了世界本身与它的各个部分、各个事物之间的矛盾。虽然世界的各个部分、各个事物始终是世界本身的,但是世界与它们之间也始终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在精神界中便表现为理性与知性的矛盾。由于事物和世界的本源之特性----即这种存在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理性因此总是永远追求着,它不容许自己停留在自己的某一结果上,而是不断超越于自己的产物。而知性则相反,它停留在自己的结果上而感到满足,看不到这一结果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为这就是绝对真理本身。这样理性与知性之间显然是矛盾的,并且在某种情况下还十分尖锐。

$5-15理性知性与纯粹知性的差别在于,后者把一个一个的事物孤立地看待,并且把对一个事物的掌握看成是最终目标;前者则不是这样,它虽然同样是一个事物一个事物分别对待,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理性知性不是把对一个事物的掌握看成是自己的最终目标,而只看成是一种?原料?的摄取;因为理性知性不过是理性思维运动的开端,----这样理性知性的结果绝不具有任何绝对性质,它只具有?思想的原料?的性质。这样,从前的知性实际上正是理性的开端,在知性那里具有绝对性质的知性结果在理性那里则只有?材料?的性质;知性在它的结果面前停止了,但理性却在这结果面前开始了。因此,理性知性与纯粹知性的原则差别是:知性结果在纯粹知性面前具有绝对性质,但这一结果在理性知性面前则只有?材料?的性质。

因此,全部知性(纯粹知性)便成为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即理性思维的基础,理性从知性上产生并在知性的基础上进行。知性为理性摄取一个个的事物,为理性提供材料。理性知性象纯粹知性一样,用纯粹知性的全部过程来思考一个事物的各个现象,得出这个事物的质;它的责任只是达到事物的质,一个事物的质达到了,它又转向另一个事物。这样,理性知性要尽可能涉及到世界的所有事物。理性知性得出事物的质后,对这些事物的质的?处理?就不再是理性知性的事了。具体来说,理性的作用无非是对事物作进一步的疑问,比如,知性只回答一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理性则要进一步地问为什么是这个原因?因此知性只了解了一个现象的直接原因,理性则要了解这个现象的间接而深刻的原因;这个深刻原因支配这个直接原因,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直接原因中发现这个深刻原因,即这个深刻原因等于这个直接原因的原因。理性便是以这个直接原因的原因为对象的,它努力要发现支配事物的隐藏最深的原因是什么。因此理性并不能从现象一下子便踏入它的领域。在这里理性知性的职能便是为理性提供大量的事物现象的直接原因,不管这些原因怎样,也不管它们之间是对立着还是同一的。比如,当我们对某一事情进行决策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了解别人对这件事情的主张如何;因为事物的直接原因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决策正是建立在这些直接原因上,是这些直接原因之综合的产物。

总之,理性知性在理性运动中就是这样的一个环节,它为理性提供事物的质,让理性在这些质上面进一步寻求事物的本质。但是在这里事物本身发生了变化,即当事物只是理性知性提供的事物时它只是一个知性形式的事物,而当事物受到理性的研究时它又变成为理性事物,只是在理性研究的过程中事物还不完全是理性事物。在这里事物采取了两种形式:知性事物和理性事物;知性事物只有一个质,而理性事物则有多个质,理性知性在这里不再是纯粹知性(即它只在一个事物中得出一个质)而是在一个事物中得出多个质;这一点显然是理性对知性的作用之结果。但是在理性知性面前这个事物的这些质还是各不相关的,所以这个事物还不是理性事物,因为理性事物虽然也是一个事物中具有多个质,但这些质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且从这些质的联系中得出了本质。因此理性知性所提供的事物既不是知性事物,也不是理性事物,而是这两种事物形式的中间环节。因此我们又进一步知道理性知性为理性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事物了;这个事物有多个质,但这些质之间缺乏联系,它们还显得互不相关。因此这个事物实际上还不是理性事物,它与一个质的事物还没有实质的差别。

为什么理性知性与纯粹知性具有这种差别呢?十分显然,理性知性具有了理性的成分,正是这理性的成分造成理性知性与纯粹知性的这种差别。这种差别也表现了理性知性中理性与知性的混合作用。当纯粹知性在一个事物中只发现一个质时,理性知性----由于它是专门寻求多样性的质----便能在同一个事物中发现多个质,只是这些质实际上还是处于知性的支配下,它们之间显得互不相关,缺乏实质性的相互联系。理性知性一方面总是寻求多个事物----这多个事物中显然存在着多个质;这种寻求多个质是理性知性的职能,它的职能也到此为止,即它只是把这些质一个个寻求出来,对它们的?处理?则不是理性知性的事。

$5-16理性知性的意义就在于此,它为理性提供运动的?材料?----事物和质。这个意义与前面说过的知性感性的意义相似,知性感性也是为知性提供知性运动的?材料?,即现象。知性感性同时也是感性与知性之间联系的中介环节,知性感性中既有感性的性质,也有知性的性质。因此我们从理性知性与知性感性的存在中看到了思维运动的一个严密的纵向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维运动的三个形式----感性、知性、理性是紧密依赖的,具有严格的发展性。这种发展的必需条件在上面已经详细讨论了。运动性和表现性是这种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另一个条件则是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的发挥形式即思维)。要从事物中得出事物的质,这事物现象就要?运动?起来,即这事物现象要变得多样性起来。一个事物具有许多现象,如果只看到其中一个,则无论如何这个事物的质是决不会为观察者所了解到的,但这也只能通过假设才能获得,即通过一种虚假的形式来获得,因为没有别的现象为这个假设?证实?,证实它真的是这个现象的质。相反,正因为存在着证实,即存在着一个现象以外的另一些现象,假设在科学活动中才显得那么重要,也显得十分吸引人。人们对每一个新发现的现象几乎都是首先提出一个(或一些)假定,假定这个现象是由某一原因产生的,然后以这一假定为指导,去证实这一假定本身。这实际上是把人们的头脑和思维从局限于某一现象的状态扩展到另一现象和众多现象的状态。在理性这里也是这样。世界具有许多事物,从而也具有许多质的规定;如果理性只看到世界中的某一事物,而看不到世界中的全部事物,则理性无论如何也不会了解世界之本质的,也不会了解这个孤立着的事物的本质。当然,理性同样可以假设这个事物的本质,但它又遇到同样的问题,即这一理性假设的证实问题。如果没有另外一些事物,这一假设如何得以证明呢?人们对某一事物提出实质性的思想,或者对世界提出实质性的思想,于是人们便希望这一思想能得到证明;这样就需要这个事物或这个世界产生出新的情况,只有在这些新情况中思想才会得到证明。相反,如果事物和世界老是保持它原来的样子,这一思想将不会得到证明。但是对于理性假设和这一假设的证明,还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即理性假设既可以证明,又是不可证明的;所谓?证明?在这里是有限的,我们不能通过所谓证明来采用或抛弃某些思想,因为?证明?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当然判定一个思想是否?正确?是必须要通过证明和检验的,看它与现实是否符合;但是这种?正确?其意义也是有限的,我们也不能以?正确与否?来衡量一个思想的全部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证明?、?检验?、?正确?等概念的意义是有限的呢?在理性领域(注意,这里说的是理性领域,这些概念只有在理性领域里才显得有限,在知性领域它们的意义是绝对而永恒的;其实,所有的概念在理性领域中其意义都是有限的,就象任何事物在世界中其意义都是有限的一样),思维和思想追求的是事物和世界的本质性,而这本质性完全是一种混沌的东西,是完全全面的;但是本质性所呈现出来的各种规定性、性质等是确定的,片面的。只要这本质性表现出来,它同时就是片面化了它自身。这样,依赖于本质性的确定化、表面化、片面化的?证明?、?检验?、?正确?等概念同样便是片面而有限的。平常我们经常意识到:对于一个思想,根据事情的一个方面来看是正确的,但根据事情的另一方面来看则是荒唐和错误的;这种情况是十分常见的。同时我们会看到,在更深刻的内在性里,我们很难判断一个思想的正确性,它是否符合实际。相反,越是肤浅的思想,我们就越易于判断它的正确性。由此推知,一个纯粹感性的思想是最容易确定它的正确性的,比如有一个纯粹感性的思想为:物体?是红色的,那么我们只要亲眼看到物体?真正是红色的就可以判断这个思想的正确性,反之则是不正确的。同时所谓?证明?、?检验?、?正确?这些概念随着思想的深刻化而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可确定;而对于那些最深刻的思想我们简直是不可证明不可检验的,对它的正确性也是不可判断的。甚至最深刻的思想从表面上看往往是荒谬的,但它的价值和意义却无与伦比。就象一个艺术形象,特别是那些神的形象,从表面上看它们是极端荒谬的,因为实际上既没有神,也没有什么天堂、地狱;但它表达了人们的精神,是人们精神的结晶。

人们平常总是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错,如果一个理论、一个思想要检验的话,实践无疑是最好并且是最终的方式了。但这种方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种缺陷,即在这方式里总是包含着某种目的性。因为所谓?检验?就包含着某种目的性,如果一个理论达到一个预期的目的,则在检验中这个理论就是正确的。不过检验中的目的性是源出于理论中的目的性;每个理论都包含着它的目的性,包含着一种目标;这样实践只是使理论本身的目标得以实现罢了。正是这种首先存在于理论中然后又存在于检验活动中的目的性使?实践检验理论?这一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缺陷。每一理论通过实践总会得出一个结果,如果这个结果符合某一目的,则对于这一目的来说这一理论自然是正确的;但是符合这一目的同时又不符合另一目的,这样,对于另一目的来说,这一理论又是不正确的。这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方式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总会给人有可乘之机来诋毁一个(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理论,或为人自己的各种目的服务。在这里应该确定这一实践结果所符合的目的是理论本身所内在包含着的,而不是别的什么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当理论的实践结果符合理论本身的内在目的时,实践便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实践结果作为一个现实的结果,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这里,它既符合理论本身的内在目的,又(在某些方面)不符合这个目的;因此,一个理论经过实践总证明它既是正确的,又是错误的。因此?正确?本身总是具体的,而没有绝对的意义;证明本身也是这样,理论既是可以证明的,又是不可证明的。人类精神依偎于证明和正确性,从证明和正确性中得到最大的慰劳;但是人类精神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证明?、?正确性?本身的意义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东西在某些时候并不能以证明、正确性等来进行衡量和判断。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则必须判断出思想的正确性。因为所谓正确是这思想、理论与某种现实、某一实际情况的相符,从而使人们在这一现实中(运用这些思想和理论)得到预期的结果,会获得成功。但一个思想与这一现实相符并不等于就与另一现实相符,因此所谓正确只是暂时而具体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因为一个思想是正确的就把它绝对化,也不要因为它被?证明?是错误的就将它绝对抛弃;任何理论都有它的正确和错误之处。

三理性分析

$5-17理性知性把一个个事物(主要是它们的质)提供在理性头脑面前,让理性头脑对它们进行?处理?。首先,理性只能一个个分别对它们进行处理;理性首先集中它的力量对其中的某个事物进行处理,待得出满意结果后再把力量转向处理另一个事物。这样理性不断地转移它的力量重心,而分别对每一个事物进行处理。理性的这种处理方式便是理性分析,理性分析便是理性集中力量对每一个事物分别进行处理的思维方式。

理性分析与前面的知性分析一样,它们都具有分析思维的性质;这种性质主要表现在进行分析思维的头脑中的思维分布上。分析思维的思维分布是具有侧重点的思维分布;而综合思维的思维分布则相反,是均衡的,没有重点(相对于分析来说)。所谓思维分布在前面讨论知性思维的时候已经提出并讨论过了,它主要指一个思维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存在状况。一个思维运动在对一个事物进行思维时涉及到事物的许多点,思维本身因此也具有许多点;但这还只是有形的点,无形的点还有无数,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点在头脑的思维运动中构成了思维的分布。由于每一个思维分布都如此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思维之点,因此每一思维分布总是弥漫性的,其中散布有许多有形的?核?。分析思维在这里主要便指这思维分布具有一个唯一(或十分突出)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分析对象所对应的思维点。这样,从思维分布看,分析思维专致于它的对象;但思维也并不完全存在于它的分析对象上,它本身还会弥漫出它的这个对象之外。分析思维具有某种专一性,从思维的特征来说正是由于这种专一性所以才称为分析思维;因此分析思维本身是不容许分散、减弱这种专一性的。但是这种专一同时又给分析思维造成了局限,使之反而不容易得出其结果,就是得出了也不容易获得检验和充实。因此思维在分布上还要跳出分析的局限而呈现出这种弥漫性。因此分析思维的纯粹思维运动状况是:它既是专一的,又有一定程度的分散性,由于它本身是分析的因而必须专一,但由于它是专一的因而又需要分散;专一虽然是深入于分析对象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度的专一却妨碍和限制了分析思维得出真正的设想和思想。因为思维的性质就是这样,思路越开阔,就越能得出有意义的设想和思想,相反,思路越闭塞,就越难以得出有意义的设想与思想。有时候思想家苦思冥想得不出一个满意的想法,但是当他换一个角度思考,或者干脆不再理睬它时(这时他就去思考别的事情,或干别的事情),满意的设想却出人意料地冒出头脑来。这种情况,人们都知道它叫?灵感?(或启发);人们只知道灵感的突如其来,不费任何力气,实际上在所谓灵感出现以前人们便已经付出了艰辛的思维劳作,在这里是用艰辛的思维劳作来换取突如其来、不费力气而得到的灵感。具有高度思维性的头脑中充满着灵感,它每接触到一个事物都会产生出相应的灵感,----因此灵感在这样的头脑那里并不十分可贵,因为灵感太多了,每时每刻都产生各种各样的灵感。

因此,在分析思维中,分散性和专一性同样是必要的;首先分析思维是专一性的思维,在这专一性的存在之下,分散性的思维便显得重要了。这两者既是矛盾的,但又互相需要,互相协助。这种矛盾的统一不仅在分析思维中存在,而且还在一般的思维运动中存在。现代的科学分枝越来越小,因而人们的头脑在科学领域也显得越来越专门化、狭窄化,一个头脑往往十分可怜地局限在某一科学的某一分枝上。这样头脑在它的分枝上陷得越深,它就越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从而它对这一狭小范围以外的思维就越具有潜在的需要。因为思维的这种高度专一性和局限性限制了它的思路、它的思维效果,它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果也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局限性是思维的大忌,也是每一个头脑的大忌;但是任何思维、任何头脑以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局限性。

$5-18理性分析在思维方式上与知性分析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理性分析的对象比知性分析的对象更深刻罢了。知性分析的对象是现象,理性分析的对象则是事物(主要成份是事物内部的质)。在这里我们再次遇到事物的构成问题;现象也是事物的一部分、一方面,因此我们不可把现象与事物分离开来,现象的真正名称为事物现象,即某一现象总是某一事物的现象;在感性领域,现象就是事物本身。但是从知性和理性方面来看,现象并不就是事物本身;在知性看来,质才是事物本身,而在理性看来,本质才是事物本身。理性分析的外在对象便是知性的事物,即是质的事物;通过理性分析等理性运动,事物将会由知性事物变为理性事物。思维总是同它的?对象单位?即事物打交道;在知性思维形式里思维同事物的现象打交道,它努力要使事物的现象化为事物的质;在理性思维形式里,思维同事物的质打交道,它努力要使事物的质化为事物的本质,即把知性事物化为理性事物。因此理性与知性的区别在这里是十分明显的,理性分析与知性分析的区别也同样十分明显。知性分析要把每一个事物的现象化为相应的质之规定,理性分析则要把每一个事物的质化为相应的本质,即把每个知性事物化为相应的理性事物。当然,理性分析所得出的这本质和理性事物对理性来说仍然是具有局限性的,它不能使整个理性运动满意;因为这样的本质和理性事物将具有许多个----每一个质都在相应的理性分析下化为一个相应的本质。

象分析是思维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形式一样,理性分析也是理性思维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归纳方法中,思维运动总是从分析到综合再到抽象。在理性思维中,首先要进行的是对一个事物的所有质的表现、对世界的所有事物分别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在这里,这些分析对象不仅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不断地产生,这样就决定了理性运动的特性,即在整个理性运动中,理性分析都无时不在进行着;理性分析并不因为理性运动得出了它的某一最终结果就停止,相反,不管理性运动得出了什么,理性分析都将继续进行下去----因为新的事物不断出现。这样理性运动实际上是一无限循环的过程,在这里理性运动中的各个构成环节(理性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演绎)都同时在不断工作着,就象一条生产线,原料不断得到处理,产品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因此,由于理性对象的存在状况,理性运动不会因为它产生了某一最终结果而终止,它永恒地进行下去。

理性运动之所以永恒进行是由于理性分析永恒地进行着,而理性分析之所以永恒进行是由于世界的事物是无限无穷的。当然,所有的理性分析都不可能涉及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它只是涉及了世界上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的事物。但是就在这一领域、这一方面,新的事物也不断出现,迫使理性分析以至整个理性运动不断运转,处理这些新的事物。这样的情况同时也使理性意识到,任何事物都处于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具有永恒存在的性质,因此理性不能停留在任何一个事物那里,而要超越于每个事物,达到永恒与绝对,达到其绝对本质。在这里理性也同时意识到,它所追求的这种永恒与绝对体现在这种事物的产生、发展、消灭的过程中。永恒与绝对使这些事物的这一过程,使所有这些事物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具有了一种秩序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因为这种永恒与绝对正体现在这种秩序性中,只要深入并把握了这种秩序性,便可以把握到这永恒与绝对本身。

$5-19理性分析的对象是质和事物,或者准确地说是事物的质,因为脱离了事物本身的质将是不可分析的,它孤立独处,无可表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事物中的质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各个事物现象便是质的这些表现;理性分析便是从质的这些表现入手。

我们在前面?知性?章中曾把那些作为?质的表现?的事物现象称为质的特征或特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定;当事物现象在人们的头脑和意识中还是纯粹的现象,还不是作为质的表现形式时,事物现象便被称为现象;相反,当这些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和意识中已经成为质的表现形式时,它们就被称为这一事物的特征和特质。作为质之特质的现象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现象,而是作为质的表现形式的特征和特质。每一个事物都有许多现象,因而每个事物都具有许多性质、特质;当现象还没有受到质的支配时现象还是纯粹的现象,当现象受到质的支配时现象就变为特质,变为事物的性质。现象作为性质、特质,是质的表现形式;?特质?这一名称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情况,即质的表现形式;在特质看来,质是普遍的,特质则是这普遍的质的特殊化。一个质有许多个特质,因而一个质有许多个表现形式,有许多个特殊性。了解这些特质对理性分析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理性分析尽量搜集每一个质所具有的特质,并寻求它们的一致性。在前面的知性那里质并没有得到分析,因为知性只是达到了质,而没有达到质以内的更深因素;知性分析的对象只是现象,它的终止点是质。现在理性分析把质再分析,分析它的表现形式和构成因素----即特质,理性要从这些特质的互相联系和一致性中挖出更深更基本的内容,挖出支配着质的本质。

$5-20现在理性分析把质分解了,并得出体现质的构成因素的特质。在不断发现这些特质的同时,理性思维已经处于前面曾说过的纯思维的混沌状态,它努力对这些特质进行思考,以求得出某种结果。这样,在不断搜集质的特质的同时对这些特质的完全没有任何确定性的思考,就使理性分析活动进入了它的高潮。在这高潮里理性分析具有两个活动方面,一方面是搜集质的特质,另一方面是对这些特质的混沌思考;这两方面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等特质的搜集结束后才开始对特质进行(混沌)思考。在每一个头脑中,获得材料与对这些材料的思考是同时进行的,因为一旦获得每一材料,头脑就十分自然和自动地对它进行思考;这是头脑的好奇心、对解决问题的急切期望等精神因素促使的。不过人们也十分容易地看到相反的事实,因为人们看到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分为两个步骤,即材料的搜集和对这些材料的?处理?;这甚至被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个阶段是专门搜集材料的时期,另一阶段则是对这些材料进行处理的时期。许多科学家和研究家也都是这样,他们首先搜集与他们的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材料,然后坐下来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这样便引起我们对?材料?这一概念的深入思考,是不是有些材料可以没有任何思维存在的情况下专门地搜集起来的?究竟专门搜集积累的这些材料其实质是什么。其实从广义上说当一个人还在幼儿时期,还不会思维的时候搜集积累材料就已经开始了,他从自然界,从自己的父母家庭那里看到、听到、感觉到(当然这种感觉还很低级)了某些现象和事情,这些被看到、感觉到的事情和现象便是日后进行思维的材料。这是最广义的材料,但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思维材料,因为思维是思维个体的,说思维的材料就要指明究竟是那一个思维个体的思维材料。只有当这些材料被某一思维运动所利用时它才成为思维材料----并且是这一思维运动的材料。因此在?材料?的概念中我们要定义?思维材料?和?一般思维材料?,并指出它们的区别。思维材料便是被某一思维所利用的,因而已经与这思维运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一般思维材料;而一般思维材料则是脱离了所有具体思维运动而存在的材料,如图书馆中的材料----这种材料要等每一个具体思维运动去开发和利用才显示出它的意义。因此,思维材料和一般思维材料有实质性的区别,思维材料是已经被具体思维利用了的材料,而一般思维材料则没有被具体思维所利用;在思维材料中有相应的具体思维渗透于其中,在一般思维材料中则没有具体思维渗透于其中,因为它还没有被某一具体思维所利用。因此十分显然,思维材料比一般思维材料更接近于思维运动,思维材料是处于思维运动中并作为思维运动的一个成份;一般思维材料则远离思维运动。当然,一般思维材料是要化为思维材料的,并且它只有化为相应的思维材料才有价值和意义。比如,图书馆中有无数的材料,这些材料首先只作为一般思维材料而存在,因为它首先是远离所有思维运动的一般存在;然后有形形色色的头脑和思维个体进入这图书馆,在这些一般思维材料中寻找它们各自所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由于有一个或多个思维个体的需要并被利用而变成了思维材料,这思维个体也要为此付出相应的思维;因此,从一般思维材料转化为思维材料要付出思维,这就象从初级原料转化为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料需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一样。人们在寻找一件东西时首先就要了解并确定自己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再确定某件(自己要找的)东西是否与这种需要相符,是否能满足这种需要。思维在寻找它的思维材料时也是这样,它要了解并确定自己的需要是什么,然后确定某一一般思维材料是否能满足这种需要(在这里已经包含着思维对一般思维材料的改造,这种改造使原来不适合于思维本身的一般思维材料变成了适合于思维本身的思维材料)。这样,思维头脑在其寻找思维材料的过程中就要付出相应的思维,不付出相应的思维就得不到相应的思维材料,就象不付出相应的劳动,就得不到能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料一样。

因此,思维运动完全熔化于它的思维材料中,不仅思维头脑在自己的(每一)思维材料面前要进行思维,而且这些思维材料也是在一定思维下才产生出来,才得到的。因此每一个思维材料出来后马上就会受到思维的利用,而不是等到所有材料都收集完后再对这些材料进行思维;其实材料还未作为某一思维头脑的思维材料时它就已经受到这思维头脑的思维了,因为正是这一思维才使这材料成为这一思维头脑的思维材料。

$5-21理性分析把质的每一个特质看作是自己的思维材料,因此理性分析既是产生这些特质的思维,也是对这些产生了的每一个特质的直接思维;每一个特质总是与相应的理性分析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往往认为思维材料总是现成的,思维不用为了获得这些材料而付出劳作;另一方面思维也总是在思维材料出现后产生,也就是说,思维只是对思维材料的?处理?。然而实际上思维与其思维材料总是难以分割开,思维材料中渗透有思维,因为这些材料就是在相应的思维下产生的。另一方面,思维材料的存在立即会引起头脑对它的思维,而不管这些思维材料是续个产生还是一起产生的。

但是单个特质对理性分析还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在单个特质中理性分析得不出关于质的实质性结果。理性分析最注意、最感兴趣的是多个或所有特质的一致性与契合;这是理性分析所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一致性的存在正表明实质性的显露。在一致性和契合的地方,实质性表现出来了。理性分析在这里也遇到了这个多样性归结为唯一性的思维步骤,这是它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理性分析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到众多特质的一致性与契合,和从这种一致性中看出实质性的东西。但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因为特质的数量是完全不确定的,一致性也许随着这些特质个数的继续增加而突然被打破。特质数量少并不一定有利于它们之间一致性的出现,同样,特质过多也不一定有利。特别是特质数量越多它们之间既显得具有一致性,又显得缺乏一致性,就象人数越多就越难把各人的意见统一那样。但是特质越多所取得的一致性也就越稳固,就越接近于实质性的东西,相反,特质越少所取得的一致性就越不稳定,就越远离其实质性,也就越富于假设性。这样就给寻求实质性的思维带来了巨大困难,因为要在越来越多的特质中取得它们的一致性。但是天才人物的天才正表现于此,这种天才正表现为:它能取得越来越多特质(或别的因素)的一致性,从而获得非常高深的实质性(一个天才政治家的天才在于:他能从越来越多的人民那里获得统一的意见和支持)。

其实,思维在这里走的是一条很实际的道路,因为没有任何思维有能力一下子把无穷多个特质统一起来而取得它们的一致性。思维总是先获得小范围的一致性,然后再去谋求大范围的一致性。理性分析在这里根据某几个特质的一致性而先获得一个相应实质性的设想;这是理性分析进展的关键一步,因为有了设想,它便等于确立了一个方向和指导,而使它摆脱混沌不确定的状态。理性分析的进展便是这样:它得出一个设想,然后努力修正、充实和发展这个设想,使之达到完满的程度;整个理性分析的进程便是这个设想的产生和发展的进程。理性分析在小范围的某几个特质的一致性中取得和建立了一个设想后,便努力在更多个特质中获得这个设想与这些特质之间的一致性。要注意现在是这个设想与这些特质之间的一致性,而不再是特质与特质之间的一致性,----但实际上都一样,因为设想不过是多个特质的一种集中了的表现形式。在这里,小范围特质之间的一致性已经转化为头脑中的这个设想,现在头脑谋求这个设想与另外的特质的一致性,这与特质间的一致性是相同的。我们假设一个设想?首先根据A、B、C、D这几个特质的一致性而产生出,现在理性分析促使设想?再在这几个特质以外的别的特质E、F、G之间获得一致性。就这样,设想?(在理性分析的继续进展中)不断在更多的特质中获得一致性,在这同时设想?也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使设想?趋向于完满,与某个质(理性分析的对象)的实质性即本质更接近了。在这里必须强调这个设想的可变性,因为如果不变化,设想就不会不断地取得它与越来越多的特质之间的一致性,也就不会更完满更丰富,更接近于某一实质性。设想作为设想就是要变化,直至把设想的形式完全扬弃为止;当然这种变化是无止境的。

$5-22假设某一理性分析对象----即某一事物的一个质?有五个特质a1、a2、a3、a4、a5,理性分析首先对特质a1、a2进行思维,找出它们俩的一致性和契合点,从而得出一个假设?1;这样理性分析便在对质?的分析上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从?理论上?看,理性分析也可以在a1、a2、a3、a4、a5这五个特质的任何单一个中得出一个设想,这时这设想所赖以产生的一致性为零,因为在单个特质中还不存在特质之间的一致性。现在我们不说这种一致性为零时的情况,尽管这种情况?从理论上说?是可能有的。当理性分析对特质a1、a2的一致性进行思维并得出设想?1后,理性分析的工作便转到努力寻求设想?1与另外的特质a3、a4、a5之间的一致性上。首先理性分析寻求设想?1与a3之间的一致性;但要得到?1与a3之间的一致性,?1就不可能丝毫不变,它必定发生某种变化来取得它与a3之间的一致性;这种?1的变化也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设想之完善化和发展。因为在?1与a3的一致性中,?1变成了?2;这里,?2与a3是一致的(?2包含着?1)----而?1与a1、a2是一致的。然后理性分析再寻求设想?2与特质a4之间的一致性;同样,设想?2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才获得它与特质a4之间的一致性,这样?2变成了?3;?3包含?2,它与a4是一致的。于是理性分析的设想又发展了一步。最后理性分析再寻求现有设想?3与特质a5之间的一致性,同样设想?3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变为?4)才获得与a5之间的一致性;这样,设想又变成了?4。如果质?只有这五个特质的话,理性分析得到设想?4已经是对质?的分析所得之最高结果了。我们看到,在分析过程中设想不断得到改变和发展,这种发展是设想的完善化和真理化;因此这种设想的改变与发展在理性分析中是极为重要的;实际上所有的分析活动都是这样,都具有这种改变和发展。

在上面质?中,如果它不止五个特质,而还有第六个,第七个等等时,理性分析活动还是依上述的方式进行下去。在这种进行中,理性分析的设想不断得到改变和发展。理性分析的无限性正出于这一点,因为质?(和任何一个质)往往不止五个特质,还有第六个、第七个、第八个特质,这些特质表现出来的先后不同,但它们一出现,理性分析就得?处理?它们。反过来,如果质?确实只有这五个特质,则上述的设想?4便是质?的终极真理了,因为?4与质?完全一致,?4完全体现了质?的实质。在更广泛的领域中也是如此,当一个事物的所有情况我们都思考过并得出相应结论时,这个结论就是我们关于这个事物的终极真理,因为再没有任何这个事物的新的意料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同样,当我们详细考察和思考过世界的所有事物,包括它将要或可能有的一切新事物并得出相应结论时,这个结论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世界的终极真理。在前面我们曾多次强调过,我们之所以不能完全达到世界的最终本质和建立终极真理,便是因为世界不断产生出新的出人意料的事物,而事物也不断产生出各种新的情况,而使我们没有能力了解和认识最终本质本身。因此,对事物、对世界的了解要尽可能全面,尽可能完全思考到事物和世界的所有因素与情况;这是我们认识事物和世界的重要原则。

$5-23总观以上的过程可知,对于理性分析来说最重要的是发现质的特质之间的一致性和契合点,然后随之而获得对于质的实质性设想;后者依赖于前者,没有前者便不可能有后者,因为前面已经提过,质的实质性只能表现在前者,即表现在特质之间的一致性和契合上。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理性分析来说都有两个基本环节:发现质的特质之间的一致性与契合点,和在此基础上获得关于这个质的实质性(本质)设想。理性分析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这两个环节进行。发现特质之间的一致性和契合,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犯罪侦破活动中,如果掌握了犯罪活动的情况而没有能力发现这些情况之间的一致性,这些情况之间的联系,则侦破活动就不可能达到它的目的。在其它任何一种认识活动中也是这样,我们掌握了一个事物的所有情况,但同时我们要努力发现这些情况之间的一致性,这样我们才能发现这个事物的内在决定性。在这里要说明,这种一致性总是带有一种特殊性的,比如事物?的各种情况的一致性与事物?的各种情况的一致性并不相同,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性质。正是这特殊的性质才决定了这种一致性是某一内在决定性的表现形式。事物?的各种情况的一致性表现了事物?的内在性,而不表现事物?的内在性;因此,这种一致性总具有特殊的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这种一致性中只能发现某一特定的内在性,决定了我们在事物?的各种情况之一致性中只能发现事物?自己的内在性,而不能发现别的事物之内在性。因此我们发现的总是某种特别的一致性,正因为这种特别的发现,我们才发现相应的内在性。

不但对事物内在性之发现需要其充分的表现对事物的各种情况之一致性的发现也需要其充分的表现;如果一致性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就没有办法发现它。因此,一致性的发现也与实质性的发现一样遵守着所谓?发现规律?,即发现一方面取决于发现对象的表现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对这发现对象的思维及其程度。人们往往面对某些材料苦思冥想,拿这些材料反复比较,努力想在它们之间找到某种实在性;突然他发现其中某些(或全部)材料之间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某种契合。这样便使这种思考具有了一种突破性,因为思考所要寻求的实在性正表现在这种一致性中。从一致性的发现到设想的产生,其中只有一个纯思的过程;把这一纯思的中介略去不说,我们可以认为从一致性的发现到设想的产生是两个紧密相联的环节。因此,只要发现了一致性,相应的设想便会随即产生出来,而在这之间需要的纯思过程(----一致性的发现到设想的产生之详细过程)是不可名状的,只能用头脑来实际体验和把握。

$5-24对于理性分析来说,它得出某一个质的实质性设想便是它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它便完成了对这个质的分析。但在这过程中还包含着这一设想摆脱纯粹设想状态而向思想和真理形式的发展,因此理性分析对每一个质的分析也都是无穷的(带有无穷的性质)。虽然它对某一个质的分析是无穷的,但它对另一个质也必须进行同样的过程和同样的方式。对于理性分析来说,它的责任就是对理性所包括的所有的质进行分析,而不单只是对某一个质的分析;理性分析必须把所有这些质分析完满。

在这里强调理性分析只是整个理性运动的一个环节,它的责任是为理性的进一步运动提供必需的素材,----准确地说,提供理性分析所得的?设想?。那些专门的分析家不懂得分析不过是整个思维运动的一部分,不懂得在分析之外还有别的思维方式,因此他们对事物只是单纯地分析,从而把一个个事物分离割裂开来。每个人自己都体会到,思维一旦过分专心于某一点上,则这种思维就很难转移到另一点;分析只是对某个现象或某个事物的思维,而忽略对别的事物的思维,更忽视了它为整个思维运动所担当的责任:对所有事物分别进行思维,从而为下一步思维创造基础。

在理性运动里分析决不是目的,它只是理性运动的进展之第一步。理性分析像理性知性一样,只是为以后的理性运动提供它自己的结果,就象某一工厂为另一工厂提供它的产品作为原料一样。理性运动就象一条自动带,理性分析一得出它的结果,这一结果马上就沿着这条理性自动传送带传输至理性运动的更高层次,同时在这传输过程中这一分析结果发生一系列变化,使之成为理性更高结果的一个成份。因此,理性更高结果同时又不断得到理性分析传输上来的各种?果实?的滋养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完满。理性及理性的最高结果是怎样,都取决于理性分析的工作状况。理性分析不断对世界上新的事物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传输到理性的最高层次,这样便使理性的最高层次中的结果不断更新和丰富发展。相比理性的其它形式,理性分析最接近于现实事物;理性分析的这一点使之在理性运动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具有特殊的地位。理性分析不断?对付?新出现的事物,而这是理性运动的关键一步,因为这关系到理性能否了解和把握到世界本质的根本问题。而世界本质似乎总与人类理性捉迷藏,在理性似乎要把握到它时,它忽然又以另一种形式在你的前面出现。理性分析总是不断遇到新的事物,而这一点要?归功于?理性知性的广泛、专门而无拘束的作用,因为理性分析的对象是理性知性提供的。在前面,纯粹感性是自由的,知性感性则是受约束的,到这里的这个理性知性则是自由的;这是因为理性否定了知性的保守成份,而知性中处于基本地位的这保守成份是这种约束性的根源。理性知性里面包含有知性感性,因而理性知性也包含有感性成份;由于理性对知性的否定作用,使得这个感性成份自由起来,从而引起理性知性的自由,使得理性知性能够提供广泛的事物材料(让理性分析进行处理)。这一点,即这种自由是理性分析及时接触新事物的保证;如果没有这种自由,则理性分析就会受到限制,它也就不象刚才所说的那样不断接触和分析新的事物,不断为理性最高结果传输?养份?。知性感性和理性知性,这是全部思维运动的三个环节(相结合)的中介,即知性感性是感性与知性之间的相接点,理性知性是知性与理性之间的相接点。由于有这二个相接点,感性、知性和理性就串联在一起了。知性感性否定了纯粹感性,理性知性又否定了知性感性,这种否定之否定使纯粹感性的自由本质在理性知性那里恢复了。这种自由的恢复对理性运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使理性分析能够随时不断地接触和分析世界的新事物,使理性永远面向不断变化着的世界。在理性知性那里,所包含的感性成份是自由的,所包含的知性成份也是不拘束的,因为感性本身是活泼和自由的,而本身拘束的知性在理性的支配和指导下又变得自由并开放起来了。

从这里我们也看到,理性包含着全部的思维形式,即理性包含着它由以发展的感性和知性。然而在一般的哲学意识中,理性总是与感性、知性相分离,因而理性不是从经验中来,而是先验的,是脱离现象和各种具体存在而运动的。这种哲学意识认为本质不可以具体的方式取得,而是超脱于任何具体的存在和方式以本体的方式取得。然而实际上理性同样以经验为源泉和基础;虽然它在形式上以本体的方式进行,但它根本不可能脱离这一源泉和基础。理性只是把经验作最高的升华,以致使这升华了的经验忘记了它的经验源泉和基础。在这里,我们很好地阐述了整个思维运动怎样从低级到高级,从感性到理性的运动。

四理性综合

$5-25理性分析所分别得出的每一个?设想?都是互相割裂互不相关的;这是分析所具有的一个显着后果,它使得分析的每个结果之间不存在什么关联。理性分析集中力量分析了一个质,当得出相应一个结果后它就停止对这个质的分析,转而对另一个质的分析。就这样,理性分析从一个质转向另一个质,再从这个质转向第三个质;它忽略了对一个质与另一个质之间的关联的思维。然而质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理性分析所要思考的,这种联系的思考不属于理性分析的职能;因此对分析也就无可指责了,只是每一头脑都不要把自己完全局限于?分析?之下,头脑应把这必不可少的?分析?看成只是自己思维运动中的一个形式和环节。关于质之间的联系的思维,是属于理性思维的另一形式之事情;理性综合是专门进行质之间联系的思维。当理性分析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后,理性运动便达到了理性综合的形式。这是理性运动采取的又一新的形式,这一形式的专门职能便是联系,综合理性分析的各个结果。

因此理性综合一出现,它首先要进行的事情便是否定和扬弃理性分析形式,扬弃存在于头脑中的分析思维的方式。因为分析是分析结果互相分离的根源,扬弃它才能扬弃这些分析结果的分离状态。当然,理性综合的这种否定和扬弃并非对理性分析的完全抛弃,完全从理性头脑中排除出去,因为理性分析每时每刻都在发挥重要作用(而不管思维运动已经进展到什么阶段)。这里的否定和扬弃只是努力消除分析在它的结果里面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使这些结果处于互相割裂状态。总之,理性综合要在进行理性分析的头脑中挤进去从而使这个头脑不再单只存在着分析。其实,综合是分析的提高,如果只有分析,分析的结果就永远只处于一个水平上,而综合则使这些分析结果得到提高;当然,这种提高使分析结果不再是原来的分析结果了,而是属于整个理性运动的。每个头脑都具有多方面的思维素质,既有分析,也有综合、抽象,既有归纳,也有演绎;并且头脑的素质越丰富,这个头脑也就越有价值,它就越处于有利的地位。相反,那些只有分析或只有综合的头脑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就象一个头脑只拥有一种思维方法而不同时拥有另一种(甚至与前一种方法对立的)思维方法那样具有局限性。但是一个充分发展了的头脑总未免使它的思维归属于某一方法(方式)下,从而使它变得僵化保守。比如爱因斯坦的?和谐、统一、简单?的世界模式与思维方法使他不大理解?量子力学?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对一个头脑来说既是一种很大的能动性,又是一种很大的局限性和制约性,它对一个头脑所具有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