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修持天台教观的果报

释觉修编着

修持天台教观的正报,最后都是成佛!但层次上有极为不同的正果:修持藏教、通教、别教的正果都是如佛!实质从凡夫看来的形像是佛。看不出与真正的佛有什么不同。但从佛教天台宗来讲有严格的区别!其也有四个层次。现在与广大读者一起来学习研究实践天台教观中的成佛的过程!

第一个层次修持藏教的成佛过程

修持藏教三乘的修行人,是声闻、缘觉与菩萨。所达的成佛过程,分六个阶段与位次: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这六个阶段与位次,一般称为六即!表明了从凡夫到成佛的六个阶段与位次。

为什么叫做六即?天台教观的祖师回答是这样的:“六即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从凡夫到成佛,期间因果事相,共有六个阶段,历历的分明,不可混淆,∵所以称为“六”。从凡夫到成佛,所有佛性理体,完全一致,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萨的佛性,也即是一切诸佛的佛性,同然一味。∵所以称为“即”。同时还要明白,“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道理是:从凡夫到成佛虽有六个阶段,而佛性是一样的,这就是“六而常即”;从凡夫到成佛,佛性虽是一样,而因果事相,不可混淆,分明有六个阶段,这就是“即而常六”。

用普润大师的“六即颂”来说明六即的道理,是最为恰当的。普润大师系南宋僧人。江苏吴县人,九岁出家。从通照法师学天台宗。住持松江大觉寺。帝赐“普润大师”。是位大孝子。他是“教宗天台,行归净土”的楷模。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西元1158年坐西而化,世寿七十一岁。

大师的“六即颂”。是详细说明藏通别圆四教六即的综合。现分别给于解说如下。

六即颂第一颂: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这是颂“理即佛”。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言。一切众生,全具佛性之理,这佛性之理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理即佛”。据理而言,一切众生当下是佛,所以说“动静理全是”。约事而言,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完全和佛性相违,所以说:“行藏事尽非”。一切众生,虽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长劫轮回,遂令佛性之体,随六尘而流转,不知发真归元,修学佛法,所谓“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五道是人天和三恶道),所以说“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学佛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一种是只知道“动静理全是”,便大言不渐,自谓即心是佛,直踏毗卢顶上行,当下与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说什么持戒、念佛、修善,作福。还有所谓“呵佛骂祖,是祖师家风;∵魔来也斩,佛来也斩。”从道理上讲,如何去斩!事也不通。大概是不要理其形象罢了。言语虽然很像,争奈“行藏事尽非”。说此话者,恐怕仍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还有一种只知道“行藏事尽非”,自认只是个业障凡夫,那有资格学佛?那有资格生净土?更那有资格度生?这就辜负了自家本有的佛性,不知道“动静理全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明白这“理即佛”的道理,便可以对治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

六即佛第二颂: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cuōtuó)

这是颂“名字即佛”。指闻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学佛人从善知识所或经论中,悟解不生不灭的本有佛性。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和十方诸佛的佛性,完全一样。所以称“名字即佛”。“无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灭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说:“当体是”。从前不知,现今方知,从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自恨虚度光阴并造诸恶业,枉受轮回,所以说“翻恨自蹉跎”。

六即佛第三颂: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这是颂“观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顺性起修而言。依教修观行,以能观的智慧,所观的境界,本来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观行即佛”。“念念照常理”,是念念观照真常的佛性,“心心息幻尘”,是心心息灭虚幻的尘缘,遍观一切诸法的体性,非假非真,便是中道第一义谛。这正是修观行时,所用的法门。

六即佛第四颂:

四柱虽先落∵六尘未尽空

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这是颂“相似即佛”。指观行有得,相似解发而言。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却相似于断惑证真,所以称“相似即佛”。“四住”便是见、思二惑:见惑一住(见一切住地),思惑三住(爱欲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见思烦恼,虽然已经断除,而无明还未破尽,所以说“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无明还在,还未得到清净的智慧,亲见本有的佛性,譬如眼病尚未痊愈,仍见空中狂花,所以只能算相似即佛,比真正“断惑证真”的不同。这相似即佛的位次,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然要得到也极非易事。历史上有南岳大师自称证十信位,十信位是相似即佛的位次。智者大师自称证五品位,那是观行即佛的位次。《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说六根清净所得功德,就是相似即佛位中的相貌。六根清净的功德是很难得到的。所以我们博地凡夫,唯有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弘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才是真正超凡入圣的最佳途径啊!

六即佛第五颂:

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这是颂“分证即佛”。是指除断无明,分证法身而言。这里的法身就是指的佛性而言。法性的本体叫法身。法性若有觉知的功德,则称为佛性。或简称为佛。修行人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直到断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法身。都是属于分证即佛的范畴。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证,所以称“分证即佛”。功行(héng)既深,一旦无明破除,豁然开朗,明心见性得开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朗朗然通达一切诸法。所以说“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然而还未断尽无明,满证法身。如是修行人,虽追寻水流而上,犹未能尽源头,虽已见明月,但朦朦胧胧,未能十分亲切。所以说“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佛经中说:“菩萨虽见佛性,犹未了了,如隔罗縠。”罗縠是薄绢纱。比喻还未全部证到佛性,还隔着一层薄薄的绢纱。菩萨证得圆满佛性,已离佛性很近很近的了。

六即佛第六颂: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是颂“究竟即佛”。指修行人真穷惑尽,智德、断德圆满而言。(认识真理叫智德。断尽烦恼叫断德)无明断尽,法身圆证,这是妙觉极果的位次(妙觉就是佛),所以称“究竟即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不能认识,于是逆性而修,招种种苦报。翻本有的佛性,成为虚妄之法。是修行方法没有认清,走错了修行之路。而诸佛如来,明见佛性,顺性而修,得常乐我净的胜报(注:常乐我净是涅盘四德。常者涅盘之体,恒常不变,没有生灭。乐者,涅盘之体永远寂灭,安闲受用。无丝毫烦恼。我者,涅盘之体,得大自在,没有丝毫束缚。净者,涅盘之体,解脱一切的垢染,洁净无染达清净。),翻众生虚妄之法,成佛性常住之妙果。其实众生诸佛,佛性皆同。菩萨顺佛性而修,顺性使妄成真;众生逆佛性而修,逆性使真成妄。所以古德常说:“众生所迷,即是诸佛法身,诸佛所证,即是众生理本。”所以说“从来真是妄,今日妄是真。”诸佛成道,但证悟本有佛性,佛性以外,哪里更有一法为诸佛之所证得?为诸佛之“所得的”圆满菩提,只是显现∵而已,实是归无所得。强名为得,实为未得。所以说,“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六即佛的道理,也是藏通别圆四教所共同谈论、探讨的课题。但也有原则性的不同。藏教“六而不即”,因为真、俗二谛不相和谐,只有六个阶段的位次,不能一贯融通;通教虽“六而常即”,但不即是佛。因为真、俗二谛,虽能互相融通,但还没有涉及到佛性;别教也谈佛性,但仍是六而不即。因为别教真、俗、中三谛,历历在目,分别不相融洽。虽谈佛性,而佛性却在生死、涅盘二边以外,不即生死。涅盘是佛性显现的一种状态,对于别教只是六个阶段的位次,也不能一贯融通。圆教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六即佛的道理,只有修行到了圆教的阶段,方才圆满具足。即而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水的本性,是由化学分子式H2O的二分氢(H)元素与一份氧元素(O)比例组合,永远不变。虽然冰水在外观上有区别,但冰与水的化学与物理性质完全一致。所以说:前三皆权——善巧方便,唯圆教是实——真如实相。

就藏教讨论六即,是很勉强的。因为藏教中,虽有六个阶段的位次,而不相融通,是六而不即;又不谈本有佛性,虽六而非佛性。现在姑且模仿圆教的教义,就藏教讨论一下六即的位次。

一、理即,就是偏真法性。“摩诃止观”上说:“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如云笼月,不能妨害,却烦恼已,乃见法性。”这法性但为苦集二谛所遮蔽,而不为苦集二谛之所染污;但为道灭二谛之所表显,而不是道灭二谛所创造。因为法性之理,本自清净,所以不能染污;本来自有,也不待创造。法性譬如月亮,苦集二谛譬如云雾;道谛譬如风,能吹开云雾;灭谛譬如云雾已被吹去,整个天空,净无纤翳。月亮的光明,因此就完全显露了。藏教所说的法性,不即是因果事相∵,而却在因果事相以外。因果事相,叫做俗谛。法性叫做真谛,真俗二谛,隔别不融。因为这个因素,所以依大乘事理相即,真俗不二的原理,而判此因果事相以外的真谛,叫做偏真法性。这是从偏真法性的内涵来解释。

二、名字即,就是初闻经教,了知名义。从缘起法知道,一切法从因缘生。正因缘,生正法,邪因缘生邪法,无因缘者则不生法。知道一切法,有生必有灭,不是常住不变。一切法生灭变异,并未自然而然生,而是随其因缘,生灭变异。了达正因缘境,知一切法,无常、无我,这是藏教名字即的位次。

三、观行即,就是依解修观起行。其分为三:(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以前已闻名解义,现在依解起行,这是外凡资粮位。还没有亲见偏真法性,心行理外,所以称为“外”。是说修行人在修持中,还未真能依照佛的教导去行,是在偏离真理之外在修行。故叫心行理外。修行人是用的有漏的身心,学习观行,还没有达到无漏,所以称为“凡”。(注:达无漏则称为圣。)这三种观行,是超越三界,了脱生死的资粮,说其为“资粮”是修行人必须具备的修习禅定条件。如果缺少,则不能脱离三界。所以叫做“资粮位”。

(一)五停心(观),是声闻乘人在初入道时的五种停止过失的修习禅定的观法。观法有五种:甲、多贪众生不净观,乙、多嗔众生慈悲观,丙、多散众生数息观,丁、愚痴众生因缘观,戊、多障众生念佛观。这五种修观法,能停妄心。所以叫做“五停心(观)”。

甲、多贪众生修不净观。贪有三种:

一外贪:男爱女,女爱男,男女身分,互相贪爱。对治这种贪爱用九想观法,也称不净观的禅定法。观所爱之人作为:(1)肿胀想,(2)青阏想,(3)坏想,(4)血涂想,(5)脓烂想,(6)啖想,(7)散想,(8)骨想。(9)烧想。作如此观想,对贪爱之心,息灭无余。

二内外贪:对于自他之身体起贪爱之心,可用八背舍对治之。

八背舍,又叫做八解脱。谓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束缚的禅定。

1、内有色想观外色(不清净)背舍。

2、内无色想观外色(不清净)背舍。

3、净解脱(背舍)身作证。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之色而不起贪心,称净解脱。

4、虚空无边处背舍。

5、识无边处背舍。

6、无所有处背舍。

7、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4、5、6、7、的四种解脱法,都是无色界的修行人,在修禅定时,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心舍弃一切,从而获解脱。)

8、灭受想定身作证背舍。灭受想定也叫灭尽定,若人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不会产生领受的禅定功夫。如这一切皆能灭除,就叫做灭尽定。能背弃五欲,舍离贪爱,所以叫做背舍。

三遍一切处贪:对于资生五尘,悉皆贪爱,如对贪爱田宅、衣物、色声香味触等贪爱,可以用“八胜处法”对治之。

八胜处是八种能引发胜知、胜见以便舍弃贪爱的禅定。心想纯熟,转变自在引至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称胜处。其法有八:

1、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

2、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

3、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

4、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

5、青胜处;6、黄胜处;

7、赤胜处,8、白胜处。

修八胜处法,可对治遍一切处贪爱。

乙、多嗔众生修慈悲观。嗔有三种:

一、非理嗔:无理而嗔;当修“众生缘慈”对治之。观想一切如自家眷属,都∵叫他们得到利益安乐。

二、顺理嗔:因了他人的恼乱,而生的嗔恚,当修“法缘慈”对治之。观想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空无所有;许多众生还不知诸法本空的道理,对自己应破我执,应知“他非即我非”,常与众生结法缘,为众生求安乐,皆恒顺之。

三、诤论嗔,以自己的见解为是,指他人的所说所行为非,叫诤论嗔。当修“无缘慈”对治之。修“无缘慈”时,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怜悯一切众生轮回于三界。因心着于法,分别取舍,受诸苦痛;为使众生离苦得乐,应恒顺众生,要善于放弃自己的见解,平息诤论,对于确有过失和错误的众生,也要耐心,应机说法,千万不可急躁,要忍让之。为使众生解脱诸苦,求证诸法实相,叫做无缘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